手机硬件结构,软件体系
智能手机组成分析

智能手机组成分析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社会人们必不可分的电子设备。
它有着较长的发展史——摩托罗拉作为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问世于1983年,外形笨重且价格昂贵,但是它的诞生奠定了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在移动通讯业界20余年不可动摇的地位。
现在的手机外形不再像“大哥大”般那样的笨重,它变得更加的轻薄,变得更加的便捷。
而且手机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它的功能繁多,不仅仅局限于通讯等单一功能,而是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内置功能。
如今的手机不仅具备通讯功能,还能够支持在线内容服务,也支持与pc端的在线数据同步功能。
但是,归根到底,智能手机是一台机器,是硬件和软件的相互结合。
附:手机硬件组成图一、手机电路主板电脑有主板是人尽皆知的,手机作为电子产品同样也拥有主板。
主板就如同建房是的地基一样所有的手机电子元器件全部都安装在主板上,主板的选材影响着整部手机的性能,所以“欲立高楼”就要选好其“根基”,一块优质的电路主板对于是否能够成就一部好手机至关重要。
二、手机的功能电路结构一部移动电话包括无线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控制模块(Controller)及人机界面部分(Interface)和电源(Power Supply)。
数字手机从电路可分为,射频与逻辑音频电路两大部分。
其中射频电路包含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 I/Q 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逻辑音频包含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发射话音拾取(送话器电路)到发射 I/Q 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等。
如下图:从印刷电路板的结构一般分为:逻辑系统、射频系统、电源系统,3个部分。
在手机中,这 3个部分相互配合,在逻辑控制系统统一指挥下,完成手机的各项功能。
三、核心大脑“CPU”手机作为一台现代计算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完成用户们下达的指令则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
手机中的CPU就承当着接受所有运算,它之于手机就如同大脑之于人类一样,所以会被称为手机的“大脑”。
智能手机的基本技术原理

智能手机的基本技术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智能手机?它是如何实现各种功能的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智能手机的基本技术原理。
一、硬件篇1. 主板一个智能手机的核心是其主板,也称作系统板或母板,主板上集成了手机的所有部件和芯片,不同的芯片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如高通的处理器,可以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摄像头芯片,可以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拍照质量。
2. 显示屏显示屏是智能手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手机的触控屏幕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屏”和“电阻屏”两种工作原理,一个是依靠人体电量引起的电容变化,一个是依靠压力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同时,智能手机的显示屏还需要考虑屏幕材质、像素密度、色彩饱和度等因素。
3. 处理器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是其大脑,处理器的种类、架构和频率会对手机的使用体验产生影响。
现在的市面上,常见的处理器有高通骁龙、联发科、华为麒麟等,这些处理器都有着不同的处理能力和功耗。
4. 存储器智能手机的存储器有两种:一种是闪存储存器,这是手机存储应用程序、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的主要存储器;另一种是内存储存器,内存负责手机运行时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运行。
5. 电池智能手机的电池是其动力源泉,电池的续航时间和电池的容量有关,同时也需要考虑充电速率和充电方式,如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
二、软件篇1. 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是一种可以管理手机所有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类型软件。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等,不同操作系统对硬件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有着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2.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智能手机的灵魂,是用户获取各种服务的窗口,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运行在操作系统上获取硬件资源,并且和操作系统和硬件紧密相连。
应用程序可以分为系统应用和第三方应用,如相机、浏览器和社交软件等。
3. 网络通讯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手机或WIFI网络进行通讯,网络通讯是智能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
手机得结构组成开题报告

手机得结构组成开题报告手机的结构组成开题报告一、引言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结构组成是手机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手机的结构组成,从硬件到软件,从外部到内部,逐步剖析手机的构造和功能。
二、外部结构1. 屏幕:手机的屏幕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
常见的屏幕有液晶显示屏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
屏幕的尺寸、分辨率和显示效果对用户体验起着重要作用。
2. 机身:手机的机身是保护内部组件的外壳,同时也是手机的外观设计的一部分。
常见的机身材质有金属、塑料和玻璃等。
3. 按键和接口:手机上的按键和接口用于用户进行操作和连接外部设备。
常见的按键有电源键、音量键和Home键等;常见的接口有充电口、耳机插孔和SIM卡槽等。
三、内部结构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负责运行和管理各种软件和任务。
常见的处理器有高通骁龙、华为麒麟和苹果A系列芯片等。
2. 存储器:手机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和手机的操作系统。
常见的存储器有内置存储器和可扩展存储器,如闪存和SD卡等。
3.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力支持,使手机能够正常工作。
电池的容量和续航时间是用户选择手机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4.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是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的关键部件。
手机通常配备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四、软件结构1. 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手机硬件和软件的核心。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等。
2. 应用程序:手机的应用程序是用户进行各种功能操作的工具。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 网络连接:手机的网络连接功能使用户能够实现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上网等。
手机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和Wi-Fi等方式连接互联网。
五、结论手机的结构组成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多个方面。
从外部结构到内部结构,从屏幕到处理器,手机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智能手机硬件架构PPT资料

对悬空引脚的处理
• 在选择上拉电阻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
a、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倒灌电流能力上考虑,上拉
电阻应足够大,以减小电流
•
b、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上拉电阻应足够小,
以增大电流
•
c、在高速电路中,过大的上拉电阻会使信号边沿变
得平缓,信号完整性会变差
• 在考虑能够正常驱动后级的情况下(即考虑芯片的V ih 或V il ),尽可能选取更大的阻值,以节省系统的功耗。
定义不同的工作模式
睡眠状态或其他莫名其妙的故障 本文硬件架构中的无线modem方案,拥有内部运行完整的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议和独立的电源管理模块,主CPU可以通过
UART口和无线modem进行电源管理协商。 仅仅基于驱动能力的考虑增加缓冲器时,必须慎重考虑,因驱动电流过大会导致更多的能量被浪费掉。
• 对于下拉电阻,情况类似
缓冲器的选择
对随于着下 智拉能• 电的阻缓功,能情冲越况来类器越似强有大,很其功多率损功耗也能越来,越大如。 电平转换、增加驱动能力、数据传 输的方向控制等。 智能 硬件系统架构
缓冲器有很多功能,如电平转换、增加驱动能力、数据传输的方向控制等。
目空前闲智 模能式• (id一l仅e般);采仅用双基CPU于架构驱动能力的考虑增加缓冲器时,必须慎重考虑, 因驱动电流过大会导致更多的能量被浪费掉。 LDO(低漏失调节器)
pd CtV2f
• p d 为CMOS芯片的动态功耗C;t 为CMOS芯片的负载电
容;V为CMOS芯片的工作电压;f为CMOS芯片的工作频 率 • 对于CPU来说, 电压越高,时钟频率越快,则功率消耗 越大,所以,在能够正常满足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 选择低电压工作的CPU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获取信息,甚至进行工作。
但是,我们对手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有多少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手机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对这个日常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让我们从手机的硬件部分开始讨论。
手机的核心是其处理器,它负责执行手机上的所有软件程序。
处理器通常由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和内存控制器。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执行各种任务,从简单的文本处理到复杂的游戏和视频播放。
处理器需要与其他硬件组件进行通信,以便完成各种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点,手机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硬件部分,比如存储设备(如闪存)、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这些部件通过一种称为总线的连接方式相互连接,从而使它们能够相互协作,以实现手机的各种功能。
手机的硬件部分还包括一些电源管理部件,比如电池和充电电路。
电池负责为手机提供电力,而充电电路则负责管理电池的充电过程。
这些部件使手机能够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并且能够在需要时进行充电。
除了硬件部分,手机还包括一些软件部分,比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是手机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手机的各种硬件部件,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用户界面、文件管理和网络连接。
应用程序则是用户可以安装和运行的其他软件,比如游戏、社交媒体应用和办公软件。
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用户通过手机的输入设备(比如触摸屏或物理按键)向手机发出命令。
然后,这些命令被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这些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执行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处理器可能需要与其他硬件部分进行通信,比如显示屏、摄像头或无线通信模块。
最后,处理器将执行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输出设备(比如显示屏或扬声器)看到或听到这些结果。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作原理之外,手机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性,比如多任务处理、多核处理器、虚拟化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手机知识点总结

手机知识点总结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它不仅仅是用来打电话的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能够进行互联网浏览、社交娱乐、拍照录像等多功能设备。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新技术和新功能也层出不穷。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手机的各种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手机的相关知识。
一、手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手机的外观结构手机通常由屏幕、机身、电池、摄像头、按键等部分组成。
屏幕是手机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用来显示各种信息和图像。
机身通常包括主板、处理器、存储器等主要部件。
电池是手机的动力来源,它可以为手机提供能量。
摄像头可以用来拍照、录像等功能。
按键则用来进行各种操作。
2. 手机的基本功能手机的基本功能包括打电话、发送短信、收发邮件等。
此外,手机还可以进行互联网浏览、社交娱乐、拍照录像等多种功能。
最新的手机还可以进行人脸识别、指纹解锁等高级功能。
二、手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1. 手机的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是控制手机硬件和软件的核心。
目前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
Android是谷歌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iOS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它只用于苹果公司的iPhone等设备。
2. 手机的常用软件手机的常用软件包括通讯工具、社交娱乐、生活助手、办公工具等。
通讯工具包括电话、短信、邮件等。
社交娱乐包括微信、QQ、微博、抖音等。
生活助手包括支付宝、美团、滴滴等。
办公工具包括WPS Office、钉钉等。
三、手机的网络通信技术1. 手机的网络制式手机的网络制式包括3G、4G、5G等。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可以提供较快的上网速度。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可以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可以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2. 手机的无线传输技术手机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等。
手机的组成及原理

手机的组成及原理
手机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手机的屏幕,它通常由液晶(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制成。
屏幕显示器的作用是显示图像、文字和
视频等内容,并使用户能够与手机交互。
其次是手机的处理器,它是手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计算任务。
处理器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组成,以提供高性能和流畅的用户体验。
手机还包含内存和存储器。
内存(RAM)用于存储正在运行
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存储器(ROM)用于存储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媒体文件等用户数据。
手机还有多个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和光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手机的运动、倾斜和环境光照等信息,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如旋转屏幕、拍摄照片等。
手机还包括电池,用于提供电力供应。
电池通常由锂离子电池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成,可以根据手机的使用情况提供电力。
最后,手机还有各种连接和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和移动
网络等。
这些技术使手机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并实现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浏览和应用程序下载等功能。
总之,手机是由屏幕、处理器、内存、存储器、传感器、电池和通信技术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使手机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和应用。
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与主要功能介绍

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与主要功能介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不仅提供通信功能,还具备多种实用的应用和服务。
要了解智能手机的全貌,就需要了解其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
本文将对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介绍。
一、硬件结构介绍1. 屏幕智能手机的屏幕通常采用液晶显示技术,多为触摸屏,可以通过触摸来进行操作。
屏幕的大小和分辨率不同,影响了显示效果的清晰度和显示区域的大小。
2. 处理器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是控制手机运行的核心,类似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
处理器主要有两个核心参数,即CPU的型号和运行频率,这直接影响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3. 内存内存是智能手机用来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通常有运行内存(RAM)和存储内存(ROM)两种。
运行内存决定了手机可以同时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和运行的流畅性,而存储内存则用于存储用户的照片、音乐、视频等。
4. 相机智能手机几乎都配备了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相机的像素和镜头质量决定了拍摄的清晰度和画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智能手机相机已经可以媲美传统相机的表现。
5. 电池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和使用时间受电池的容量和充电技术的影响。
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对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池的容量成为用户重要关注的指标。
6. 通信模块智能手机还配备了多种通信模块,包括蓝牙、Wi-Fi、移动网络等。
这些模块让手机可以实现无线通信和上网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二、主要功能介绍1. 通话智能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话,它可以与其他手机或者座机进行语音通信。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家人、朋友、同事等保持联系。
2. 短信短信是智能手机的另一种基本通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发送和接收文字信息。
短信与通话相比,更加方便快捷,方便在不方便打电话时进行沟通。
3. 上网智能手机通过内置的移动网络模块或者Wi-Fi模块,可以进行上网浏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体系 关键词: 手机 结构
http://www.znna.com/Article/Class12/hardware/200505/1966.html 本文首先介绍了2.5代(2.5G)GSM(GPRS)手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体系,重点讨论了其技术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最后对其整机系统集成、FTA型号认证、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步骤与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旨在与我国同行一道,对如何尽快开发出具有完全知识自主产权的国产手机做一有益探讨。 【关键词】2.5G手机;整机设计
1 引言 2 2.5G GSM手机硬件结构 2.1 整机特征 2.2 GSM手机电路原理 GSM手机电路由无线收发信机、基带信号处理电路、基带控制电路、存储电路、键盘、显示器、外部接口等部分组成。 (1)射频单元 射频单元的发信通路将基带单元产生的270.833kbit/s的TDMA帧数据流信号接GMSK调制方法形成I、Q信号,再调制到900MHz或1800MHz射频信号,经射频开关,由天线发射出去,收信通路将天线接收的信号经低噪声放大、解调,产生基带I、Q信号,通过解调和均衡将模拟的I、Q信号进行数字化,恢复出数字基带信号,送基带电路处理。射频单元的本振信号通常从时基电路获得基准频率,然后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频率合成。 (2)基带芯片与基带信号处理电路 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从模拟移动终端到数字GSM,再到GPRS、3G,系统越趋复杂化。同时电子系统小型化、芯片化正成为系统设计者追求的主要目标,“系统的硅片化,硅片的系统化”(Systemon chip,Silicon in system)已成为趋势,因此给设计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GSM基带芯片是通信终端产品的关键部件,现在比较流行的一般有单IC封装和双IC封装两种形式。多家公司可以大量供应成套的芯片组,如TI、ADL/TIP、Lucent、VLSI等。这为国产手机基带芯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基带电路包括信道编/译码,加密/解密、TDMA帧形成/信道分离及基准时钟电路、话音编/译码、码速适配器等。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过8kHz抽样及A/D变换,成为均匀量化的数据流,经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等处理,形成270.833kbit/s的TDMA帧数据流,送调制器发送。在接收通道执行与发信通道相反的过程。帧及信令控制以时钟基准部分提供统一帧号、时隙号、1/8bits时钟等基础,实现同步。 (3)控制器 控制器实现对手机系统的控制,包括协议处理、射频电路控制、基带电路控制、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SIM卡接口及数据接口等功能。 3 2.5G GSM手机软件结构与功能 协议软件体系包括: • 人机界面(MMI)软件 • GSM第一层软件(LI层软件) • GSM第二层软件(L2层软件) • GSM第三层软件(L3层软件) • 数据/传真服务软件 • GPRS协议软件 • WAP应用协议软件 3.1 MMI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通话质量,美观的外形,友好的人机界面,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手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和开发无论对用户还是对公司,都日益重要。其主要提供移动台(手机)的全面控制和手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功能包括:用户键盘输入、手机状态和呼叫处理过程显示、SIM卡和电子簿的管理、PIN码的控制、缩位拨号等。 3.2 L1层软件 按照OSI参考模型的定义,L1层软件支持在物理介质上传输bit数据流所要求的所有功能,是上层协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L1软件结合上层软件执行小区选择、帧同步、发送功率、接收功率、跳频等低层功能。 L1层与L2层的接口用以支持控制信道信息的传递;与无线资源管理(RR)的接口用以支持信道的分配以及物理层系统信息的传递;与无线链路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层(RLC/MAC)的接口用以支持分组数据业务等。另外,L1还提供对射频硬件和DSP接口的驱动,但不包含信号处理功能。通过完成对DSP的驱动控制,还可完成语音编解码、解调/均衡算法、数据交织/解交织算法、噪声抑制、信道编码等功能。
3.3 L2层软件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次低层,它包括各种数据传输结构,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链路上的格式和操作错误的检测。流量控制、随机接入信道在有接人请求后建立数据链路时的争抢判决等。 3.4 L3层软件 第三层是GSM协议的核心,它分为无线资源管理子层(RR)、移动管理子层(MM)、连接管理子层(CM)。CM子层又有呼叫控制(CC)、补充业务(SS)和短信息管理(SMS)等实体。 RR子层负责对无线链路连接(物理的)和数据链路连接(逻辑的)的建立、保持和释放。在空闲模式下,RR子层负责协调进行小区的选择和重选。在专用模式下,RR子层负责协调从报告监测结果到信道重新配置的整个切换过程。 MM子层主要考虑移动站在空闲模式下如何向网络通报它的地理位置。一个大的PLMN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个小的定位区域LA,MM子层的任务就是当移动站进入一个新的定位区域时通知网络,以便能够继续跟踪移动站。此外,MM子层还将所有其它上层协议实体的呼叫多路复用到一个单一的无线信道,也就是SDCCH;同时MM子层完成呼叫重建任务的过程相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CC子层负责移动终端与网络一方的MSC之间的操作,它管理与呼叫建立和保持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CC子层要为呼叫议定一条合适的通路,并告知用户呼叫进行的情况(即是否被叫已经振铃、占线或号码无效等)。每个呼叫,不管呼人还是呼出,都有自己专用的CC呼叫实体与之对应。CC使得用户不必面对网络或无线接口的出错信息,保证呼叫双方的控制信息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SS子层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机,它支持呼叫无关补充服务信息以简单的信息格式(FIE)传送,这种简易的信息格式主要承载了简易无线接口消息。向FIE信息格式的转换由内核的用户层来完成。
3.5 数据通信服务软件 数据通信软件包主要是用来为异步数据传输的透明模式/非透明模式提供终端适配功能,它包括了相关的AT命令模块。
传真软件包提供了GSM第62号电信业务(自动传真组3),即传真业务功能。传真软件包使用了数据服务提供的在R接口上进行的物理层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功能,以及基带 DSP和速率适配功能。 AT命令软件包提供了一个从终端设备(如PC)通过V.24接口控制移动终端的各项功能和GSM网络服务的功能。
3.6 测试及维护 测试及维护软件包负责监管系统启动运行、检查电池电量、支持型号认证测试、生产线上校准和整机测试等功能。它由用户应用程序或L3层软件激活,在低层用户的专用硬件为其提供驱动接口。
3.7 GPRS协议软件 GPRS协议软件应用于GPRS (12级)CLASS。B移动电话。除了对原有GSM协议软件的扩充外,我们设计的GPRS协议软件主要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居(AIL)、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子网相关结合层(SNDCP)。
3.8 WAP协议软件 WAP协议软件建立在基于UDP/IP的承载业务(如GSM CSD和GPRS)和其它承载业务(如GSMSMS和USSD)之上,通过实现一组——协议栈,提供一个基于WWW和移动电话技术的通用无线应用环境(WAE),以便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在不同的无线平台上有效地开展应用和业务。
WAP1.2通信协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无线数据报协议(WDP) •无线事务协议(WTP) •无线传输安全层协议(WTLS) •无线会话层协议(WSP) •无线应用环境(WAE)
WSP为WAP应用层在两个会话服务间提供了一致的接口,它可以提供运行WTP上的面向连接的服务或运行在WDP上的无连接服务。目前在WSP协议系列中,WSP/B(Browse)支持洲览型的应用。
WTP运行在数据报服务(WTLS或WDP)之上,提供了轻型的面向事务的协议,实现简单,适合在客户机(如手机)上实现,完成数据包拼接及延迟响应功能,以减少消息数。 WTLS是建立在工业标准TLS(传输层安全)协议上的安全协议,以前简称为SSL。实现对移动终端与应用服务器的鉴权,保证在移动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并提供对拒绝服务的保护,可用于支持电子商务中的鉴权等应用,使信息不被任何可能破坏数据流的第三方的破译。
WAP协议的传输层由WTP和WDP组成。WDP运行在数据承载服务上,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作为WAP的通用传输层,在不同的承载网络实现透明传送,对上层提供一致的服务。由于短消息服务、交换式数据服务和分组数据服务等各种承载网络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包括带宽、吞吐量、误码率、时延等参数,WDP能够补偿这些差异的影响,并通过协议优化来提高服务质量。
WAE是结合WWW技术和移动电话技术,为网络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一个通用的应用平台,可以方便地生成新业务,并支持各种应用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WAE包含了一个微型浏览器,支持无线标记语言规范(WAP WML Version 1999-11-4),能够正确解析无线标记语言,并能与 WMLScript进行交互。实现能够正确解释并执行符合WAP WMLScript规范的WMLScript虚拟机以及 WAP WMDScript Standard Libraries规范描述的WMLScript库函数。
在移动电话用户界面之下,提供一个标准的接口,做到与移动电话硬件无关。 支持WAP所要求的内容格式,包括IMvCARD和 vCALENDAR、WBMP。实现WAP Push OTA协议,支持推(PUSH)技术。支持WAG UAPROF规范描述的用户配置信息。支持WAP Caching Medel规范描述的客户端缓冲功能。支持多国语言,允许嵌入第三方的输入法。
4 手机产品研发实施方案 4.1 技术路线 (1)射频设计研发路线 对于射频技术研发方面,为了较快的满足手机项目的研发需要,通过对不同的射频方案进行技术性能、可靠性、生成成本、生产可行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手机方案的要求,确定包括分离器件及射频集成电路等的射频系统方案。同时,利用ADS等微波EDS工具,完善测试手段及开发手段,提供综合设计能力。
(2)基带芯片开发路线 在基带芯片开发方面,科健公司已经同ComQuest公司、ADI、T1等公司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合作。利用它们在芯片设计方面的成熟技术,通过购买成熟的内核模块,利用世界上先进的设计仿真工具,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共同开发完成符合GSM2.5G规范的基带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