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切除治疗成人胃重复畸形1例的临床观察(精)

合集下载

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24课程代码:02366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护理;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高渗性脱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B)。

A.烦躁 B.口渴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E.神志不清2.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正确的是(C)。

A.首选中心静脉途径B.可经营养导管输血C.不可经营养导管取血D.怀疑导管败血症时,首先给予病人抗感染治疗E.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最好单独输注3.属于肾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

A.肾中毒 B.前列腺增生C.大出血、休克 D.双侧输尿管结石E.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4.不会导致气道峰值压增高的是(D)。

A.分泌物过多 B.管道阻塞C.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支气管 D.气管导管气囊漏气E.气管插管的斜面贴壁5.在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期间,最主要的观察项目是(A)。

A.血象 B.食欲不振C.恶心呕吐 D.皮肤损害E.脱发程度6.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A)。

A.出血 B.癫痫C.头痛 D.运动障碍E.视力障碍7.颅脑手术后留置脑室引流,通常情况下每日引流量不宜超过(D)。

A. 200ml B.300mlC.400ml D.500mlE.600ml8.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出现声音嘶哑的原因是(C)。

A.喉头水肿 B.甲状腺切除过多C.喉返神经损伤 D.喉上神经损伤E.喉痉挛9.女,50岁。

右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活动受限。

护士指导其患侧肢体康复锻炼,应达到的目的是(E)。

A.手能摸到同侧耳朵 B.肩能平举C.肘能屈伸 D.手摸到对侧肩部E.手经头摸到对侧耳朵10.肺癌病人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额部与胸部少汗的原因是(B)。

A.动眼神经受压 B.交感神经受压C.喉返神经受压 D.上腔静脉受阻E.肋间神经受压11.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B)。

A.进食时哽噎B.进行性吞咽困难C.持续性胸背疼痛 D.贫血、低蛋白血症E.呛咳、吸人性肺炎12.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术后的电解质浓度的监测尤其应注意(B)。

成人结肠重复伴畸胎瘤1例

成人结肠重复伴畸胎瘤1例

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7 2 3 海 口, 35 0 0 武警海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武警 医学
21 0 1年 1 第 2 1月 2卷
第1 1期
Me hnP F, o.2, o1 , oe e ,0 1 l aJC i AP V 12 N . 1 N vmbr2 1
991
可发生予 消化道 的任何部位 。以回肠较 多见 , 发生 于结 肠 的
音 (一) 。立 位 腹 平 、 x线 片示 : 腔 可 见 积 气 影 。腹 部 超 声 : 腹
胆囊结石伴炎症 、 胰脾 未见 明显异 常。C 肝 T显示 腹膜 后两 个 不规 则肿物 影 ( 12 , 中-H 物 位于胰 腺后 方 , 图 、)其 e 呈软
组 织 密 度 , 小 约 1. m ×1. m ×97c 边 界 清楚 ; 大 4 1c 3 0e . m。 另
99 0
武 警 医学
21 0 1年 1 月 第 2 1 2卷
第 1期 1
Me C i AP ,V 12 No 1 , v mb r 2 1 dJ hnP F o 2 . 1 No e e , Ol .

成 人结 肠 重复 伴畸 胎 瘤 1 例
崔 翔 刘银社 王 雪莲 , ,
【 关键词】 结肠重复; 畸形; 畸胎瘤
较 罕见 。约 2 3于新生儿 和婴 幼儿期发 病 , / 成人 结肠重 复畸 形尤为罕见 , 易误诊 。消化道重复 畸形 可发生 于消化道 的任 何部位 , 必须具备 以下几个特征 : 1 与消化道相通或 附着 但 () 于消化道某一部 分而 不通 , 与肠 管相 通 的形式 及位 置各 异 ; ( ) 内含平滑肌 , 2壁 具有完整 的肌层 , 与肠 管的平滑肌 紧密相 贴 , 至两 者共 用同一肌层 ;3 重复肠管或囊腔 内壁被覆 消 甚 () 化道上皮 , 可为异位的其他消化道 黏膜。结肠 重复畸形 在影 像 学上分为两型 : I型 : 畸形 限于结 肠 , 合并消化 道 以外 的 不 畸形 , 一般为部分性重 复 , 表现 为球形或 管状盲囊 , 不与 肠道 相通 , 位于肠 系膜 侧或 肠 系膜 问, 围较 小 , 度不 超过 5 范 长 0 m m。Ⅱ 型常合并泌 尿系 、 殖 系、 生 腰骶椎 等畸 形 , 复范 围较 重 大, 一般包括从盲肠 至直肠 的全部结构 , 可呈 双管状 , 外观是

2023年护士资格证《实践能力》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4

2023年护士资格证《实践能力》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4

2023年护士资格证《实践能力》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单选题】护士指导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避免屏气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心衰B.避免出血C.防止晕厥D.防止栓塞E.防止抽搐正确答案:C2.【单选题】某患者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除生命体征外,护士最需要重点观察的是A.神志B.伤口敷料C.肠鸣音D.腹胀E.胃管引流液3.【单选题】患者,男性,30 岁。

全身水肿 4 周。

实验室检查:血浆清蛋白22g/L ,尿量800ml/d ,尿蛋白5g/24h,尿红细胞(+) 。

患者水肿最主要的原因是A.摄人盐分过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C.血管通透性下降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E.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正确答案:E4.【单选题】患者,女,45岁。

因“继发性痛经逐渐加重10年”就诊,双侧卵巢囊性增大,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既能诊断又能治疗该疾病的最佳方法是A.双合诊B.三合诊C.腹腔镜D.CA125E.盆腔B超5.【单选题】患儿男,生后10 天。

因口腔粘膜有异常来院就诊。

查体可见口腔粘膜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汇聚成小片,家长称不易拭去。

目前患儿饮食正常,无全身症状。

为该患儿进行口腔粘膜局部治疗应选用的是A.2%利多卡因B.3%过氧化氢溶液C.10 万U/ml 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D.2%碳酸氢钠溶液E.2.5%金霉素鱼肝油正确答案:C6.【单选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现是A.呼吸困难B.发绀C.意识障碍D.肺功能下降E.球结膜水肿正确答案:B【单选题】患儿男,10 岁。

以发热40.2℃收入院,诊断为乙脑。

针对该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是A.严格限时钠盐的摄入B.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予物理降温D.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小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E.密切观察低钾的表现正确答案:D8.【单选题】患者:“我每天都要喝一点酒。

外科护理学(本)-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护理本复习资料

外科护理学(本)-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护理本复习资料

单选题(每题0.8分,共25道,满分20分)1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40mmol 相当于氯化钾4g2呼吸功能监测最直接的指标是( )。

D.血气分析3可出现平均肺动脉压降低的是( )。

C.肺动脉狭窄4肠内营养输注护理,正确的是( )。

C.采用半卧位,床头应抬高309~45?,尽量减少误吸的可能性5犬咬伤后,要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

C.15分钟6首次被犬咬伤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

A.原则上是越早注射狂犬病疫苗越好7关于肿瘤化疗的护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C.若出现药液外渗,应立即热敷8高渗性脱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B.口渴9呼吸机高压报警的原因,不包括( )。

D.病人情绪安静,病情稳定10对ARDS 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

A.血气分析11急性排斥反应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

A.移植物肿大和疼痛12肠内营养支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B.误吸13蛇咬伤后,在绑扎的同时可局部冰敷,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

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的冷水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 )。

C.24~36小时14中心静脉营养导管的护理,正确的是( )。

B.不要在配好的静脉营养液中添加任何成分15在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期间,最主要的观察项目是( )。

A.血象16属于肾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

A.肾中毒17慢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是( )。

D.移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18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时最常见的一种排斥反应是( )。

C.急性排斥反应19人机呼吸对抗原因,不包括( )。

D.自主呼吸过弱20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唯一指标是( )。

PaCO22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 )。

B.高钾血症22女性,45岁,因乳腺癌行局部放疗,胸前壁皮肤出现水疱时,可局部使用( )。

C.硼酸软膏23不会导致气道峰值压增高的是( )。

胃囊肿CT表现1例报告

胃囊肿CT表现1例报告

20·【第一作者】方晓熠,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MRI及CT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甘红波,男,医师,主要研究方向:MRI及CT影像诊断。

E-mail:****************·短篇报道·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

因间断性上腹胀、纳差1月余入院。

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间断性发作,每于饥饿、饱食或进食生硬食物时腹胀加重,活动后腹胀减轻,伴纳差,饭量较前稍减少,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无皮肤黄染及厌油。

门诊行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胃体息肉;平坦糜烂性胃炎。

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图1、2):胃体部大弯侧囊性占位(2个)。

后行腹腔镜手术探查所见(图3):胃体部大弯侧见肿瘤两枚,浆膜下一枚、粘膜下一枚,大小分别约3.0cm×2.0cm、2.5cm×2.0cm,两者相距约5cm,无外侵粘连,光滑,胃壁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幽门无狭窄,腹腔无粘连、积液,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肿瘤。

病理检查显示(图4):标本10.0cm×4.5cm,粘膜面可见一丘状突起,直径约2.5cm,浆膜面可见一丘状突起,约2.0cm×3.0cm,两者切面均为囊性,内充满乳白色胶冻样物。

病理诊断胃囊肿。

术后患者痊愈出院。

2 讨 论 胃囊肿较罕见,约占消化道囊肿的4%~9%,又称胃重复囊肿[1],本文报告病例中患者同时存在粘膜下及浆膜下囊肿,临床更为少见。

胃囊肿患者多数无明显特异性症状,若胃囊肿位于胃腔内或胃壁间,可引起相应的阻塞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大多数学者认为胃囊肿是胚胎时期前肠发育异常所致,也有学者认为胃囊肿的产生还有机械性或肿瘤性等原因。

CT平扫及增强检查能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本例患者胃大弯侧两个病灶,大小相近,但一个位于胃腔内,一个位于胃壁外,密度稍低,边界清晰,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两者囊性部分均无强化,但胃腔内病灶的囊壁强化略高于胃壁外病灶,可能与两者的囊肿壁所含成分不同有关。

食管中上段重复畸形一例

食管中上段重复畸形一例
维普资讯
.—

24・ 9 — —
: 0 2年 1 20 0月 第 1 9卷第 5期
C i i noc ! ! hnJDgE ds,
!: :
a d s r ia n g src c n e .L f e . 9 n u v v li a t a c r a e t 1 93. 42:1 9 1 2. i l 3 01 - 02

t tssa scae ain fCD“.JEx d,1 9 1 7:8 79 4. s a ai- o itdv ra t s o p Me 9 3, 7 9 -0
7 Ch n M ,F k y maM ,Haa h o gJ u aa ys iY. Ex rsino “ v r nsi p eso fCD ai t n a g t cc rio t rwih u Epti- r iu . ItJ Ca c r s i a r acn ma wi o to t h sen Barvrs n n e ,
状 , 于鉴别 ; 者则有缺铁性 贫血表现 , 易 后 内镜 检 查 见 咽 下 部
和食管交界 处附近有食管粘膜 赘片形成 , 其特征性改 变有 利 于鉴别 。食 管重 复畸形 的发 生可能 与遗 传 有关 。本病 变 不 仅影响食管 正常功能 , 而且 易反 复损 伤继发 炎 症 , 旷久 可能
给以 胃肠 减 压等 对 症 治 疗 。2d后 , 者 又 解酱 色 大便 约 患 5 0g 作急诊肠 镜检 查 。见 升结 肠 内有 一 暗褐 色腊 肠 状物 0 , 从 回盲瓣突人 升结 肠肠腔 , 怀疑 为套 叠的 回肠 , 已缺血 坏死 ;
阑尾 明显 充血水肿 。术 中切 除末段 回肠约 3 m, 端与 升 0c 近 结肠行端侧 双 层吻 合 。切 除 肠段 送 病理 检查 : 符合 回肠 套 叠 、 壁出血坏死 , 肠 未见肿瘤 、 憩室 及息 肉等 。治愈 。 讨论 成人肠套叠 在临 床上较 少 见 , 往能 自行 复位 , 往 该女性患者 发生 重 复套 叠 而引 起绞 窄性 肠 梗 阻 , 实 为 罕 则 见, 往往无法早期 确诊 。笔 者 在该病 例检 查 中采用 少 注气 、 拉镜旋镜 以防襻的方 法 , 利 到达 回盲部 , 发生 套 叠 的肠 顺 对

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共识(2020)

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共识(2020)

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共识(2020)近年来,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日益提高与广泛普及,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胃肠道息肉状病变活检或切除标本已经成为综合医院病理科的最常见标本类型之一。

由于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种类繁多,病理界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病理诊断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规范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病理诊断,为临床合理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疾病学组经过广泛讨论,对胃肠道最常见的息肉状病变——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达成如下共识意见。

一、基本概念和分类[1-4]广义的息肉是一个大体概念,指高出于周围胃肠道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包括炎症性、错构性息肉以及良恶性上皮或间叶组织肿瘤、转移性肿瘤或异物积聚(如空气、虫卵等)形成的息肉状病变。

本共识涉及的胃肠道息肉状病变仅限于常见的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

1.胃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分类(1)胃腺瘤;(2)胃底腺息肉;(3)增生性息肉;(4)错构性息肉:包括散发或综合征相关的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息肉、Cowden综合征和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CS)相关息肉等。

2.结直肠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分类(1)普通型腺瘤: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混合型腺瘤。

(2)良性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广基(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

(3)炎性息肉:包括炎性假息肉、黏膜脱垂性炎性息肉等。

(4)错构性息肉:类型与胃相同。

二、胃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临床病理表现和病理诊断[5-6]1.胃腺瘤胃腺瘤是由肿瘤性胃上皮构成的良性息肉状病变。

比较常见,约占胃良性息肉状病变的10%左右。

又称腺瘤性息肉,或胃息肉样异型增生,其性质属于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由于两者可以通用,以下简称异型增生),是胃癌的前驱病变。

多见于胃窦,也可发生于胃的其他部位。

常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基础上发生。

T3

T3

形 肠 段 扭转 或 肠 腔被 包 绕 而 引起 持 续 性 梗 阻 。重复 畸 形 段 衬 有 胃粘 膜 易 引起 溃疡 或 出血 。
治 疗 依 据 病 人 的 症 状 而 定 。 重 复 畸 形 与 肠 段 密 切
相关 . 共享 一 血 供 或 同一 肠 壁 . 此 单 切 除重 复 畸形 几 如
肠 呈 长 管 状 , 成 所 谓 的 双 襻 式 结 肠 。 本 侧 的 直 肠 重 形 而 复 畸 形 的 范 围 比 较 局 限 . 成 一 囊 性 病 变 。 肠 重 复 畸 形 直
形 也 可 伴 有 重 复 肛 管 畸形 , 畸形 可 成 为盲 端 或 与 肠 道 沟通 , 一般 的沟 通 口位 于 近端 。它 是 发 育 生 长 中 的 异 常 . 其 确切 的 发 育缺 陷不 明 但 许 多 重 复 畸 形 是 无症 状 的 , 在 放 射 学 检 查 时 被 偶
机 超 过 2 , 局 部 切 除 不 适 用 于 局 部 浸 润 性 直 肠 O 故
癌 。 而近 1 然 0年 来 一些 作 者 认 为局 部 切 除 或加 术 后 放 化疗 在 局 部 浸 润 性 瘟 可 作 为 肛 括 约 肌 保 留 的 替 代 手
术 , 关 其 指 征 和 长 期 结 果 尚 无 随 机 对 比 的 资 料 。 者 有 作
7 2例 T2结 肠 直 肠 癌 施 行 肠 切 除 和 区 域 性 淋 巴 结 清 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 9 9年 收 治 的 1 8例 T3 1 ~T4期 直 肠 癌 , 给 术 前放 均
化 疗 6 0例 肿 瘤 位 于 直 肠 下 1 3部 ( 肛 缘 2 6c ) / 距 ~ m , 4 3例 行 S R, 7例 行 AP 后 者 多 用 于 T4期 肿 瘤 ( S 1 R,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沈虹,付燕飚,丁凌,潘文胜,黄建瑾
【关键词】畸形
胃重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畸形,多在新生儿和小儿时期发病,在成年发病甚为罕见。

由于无典型疾病病史,临床诊断较困难,多在术后病理得以明确。

成人胃重复畸形有恶变的危险,需行手术切除。

本院收治了1例胃重复畸形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因“反复腹痛、黑便6个月”入院。

体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未及压痛、反跳痛和包块。

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

入院前当地医院胃镜示胃窦部溃疡。

本院胃镜检查显示:胃体部黏膜轻度充血,散在出血。

胃窦部见黏膜粗大、堤状隆起的基础上见广泛水肿,局部蠕动存在,胃窦部狭窄,表面糜烂。

活检时局部黏膜柔软。

病理:胃镜示(幽门前区小弯)黏膜慢性炎;(胃窦)黏膜慢性炎(活动性)伴腺上皮增生伴轻至中度异型,幽门螺杆菌(Hp)(+++)。

胃超声示:胃幽门窦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水肿明显,导致胃窦部变窄,局部蠕动增强伴逆蠕动。

胃造影B超显示:饮用胃对比造影剂后,胃壁各层显示佳,于胃窦部可见局部黏膜及黏膜下局部胃壁增厚,胃壁解剖层次紊乱。

腹部CT显示:胃窦部胃壁不同程度增厚,胃窦周围间隙清晰,未见淋巴结肿大。

手术及病理:切开胃窦部前壁可见局部胃壁增厚,增厚处胃壁黏膜下伴有广泛颗粒状结节,约0.5cm大小,光滑,质中,界清,切除局部病变约
3cm×3cm送冰冻,病理提示(胃)黏膜固有腺囊状扩张伴囊肿形成。

术后常规病理诊断:(胃)黏膜下层见较多胃黏膜,部分胃黏膜固有腺扩张伴囊肿形成,诊为(胃)重复畸形。

患者在局部切除术后加以根除Hp治疗,得以痊愈。

2 讨论
胃肠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可以发生在自舌根至肛门之间任何部位,其中以回肠特别多见。

Calder于1733年首先报道,Fitz于1884年首次使用“肠重复”来描绘这类疾病,直到1930年Ladd使之大众化,1950年Gross首次分类后,才使得更多的学者对该类疾病有所认识。

其特点为:(1)畸形囊壁内有平滑肌层;(2)囊内面被覆消化道黏膜;(3)畸形多数紧密地附着于消化道壁上与正常消化道共具同一总壁和同一血缘。

胃重复畸形的病因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论[1]。

胃重复畸形在消化道重复畸形中发生率较低,仅占3.8%~5%,通常在2岁以内发现(大多在1岁以内被发现),女性较多见,常与易位的胰腺组织相关[2]。

胃重复畸形位于胃大弯处多见,胃幽门部位重复畸形最少见,易造成梗阻。

本例患者胃重复病变小,病变区胃壁尚软,仅表现胃窦部增厚。

临床上伴有腹痛、黑便等非特异性症状,而因局部胃壁柔软,蠕动存在,故呕吐、腹部包块表现不典型。

胃重复畸形多数与胃腔不通,故胃肠道造影和胃镜不易发现此型。

超声、CT和MRI可确定重复畸形的囊的部位、大小及与毗邻器官的关系,但难以确诊[3]。

核素99mTc检查可检出重复胃腔内的异位胃黏膜。

本病例超声和CT检查均显示局部胃壁增厚,超声分层后显示病变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对于判断本例病变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是确切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胃镜检查常发现黏膜下肿块,黏膜表面可正常或伴炎症或溃疡,环堤状隆起的基础上出现广
泛水肿,局部蠕动存在,是内镜检查较为特殊的表现,这在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此外,本症例活检时局部黏膜柔软,外观呈现恶性征象,却不具有恶性特征,结合其他检查,需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胃重复畸形在手术前往往难以确诊,而在手术后经病理得以明确。

成人胃重复畸形有恶变的危险[4],有关报道较多,可能源于重复的囊壁黏膜。

本例与此不同,其特点是胃黏膜下层见较多胃黏膜,但未显示不典型增生,而胃窦黏膜固有层则显示炎症较为明显并伴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Hp 阳性,提示表层不典型的增生可能与Hp感染密切相关,并有肿瘤发生潜在的可能。

并且提示黏膜固有层上皮继发Hp感染,较重复的黏膜下层的腺体及受炎症刺激,更易出现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的形成。

胃重复畸形需行重复胃囊的单纯切除或胃大部切除,亦可行腹腔镜下切除[5,6]。

本例患者行局部切除及术后根除Hp治疗,得以治愈。

【参考文献】
1 Macpherson RI.Gastrointestinal tract
duplications:clinical, pathologic, etiologic, and radiologic considerations. Radiographics,1993,13(5):1063-1080.
2 Camoglio FS,Forestieri C,Zanatta C,et plete pancreatic ectopia in a gastric duplication cyst: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ur J Pediatr Surg,2004,14(1):60-62.
3 Matsumura Y,Handa M,Saito R,et al.Clinicopathologic assessment of seophageal cysts-a report of 8 cases.Nippon Kyobu Geka Gakkai Zasshi,1990,38(6):982-988.
4 Kuraoka K,Nakayama H,Kagawa T,et al.Adenocarcinoma arising from a gastric duplication cyst with invasion to the stomach:a 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 J Clin Pathol,2004,57(4):428-431.
5 Machado MA,Santos VR,Martino RB,et paroscopic resection of gastric duplication: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 rare entity.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3,13(4):268-270.
6 Sasaki T,Shimura H,Ryu paroscopic treatment of a gastric duplication cyst:report of a case.Int Surg,2003,88(2):68-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