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最新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资料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鉴于大唐名将如星空璀璨,三百年间的诸位实在难以评出十个名额,于是想起唐朝四阶段论,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入俗套了。
初唐十大名将(618-689):卫国公李靖(571~649)、英国公李世勣(594~669)、邢国公苏定方(592~667)、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江夏王李道宗(?~653)、凉国公契苾何力(?~677)、乐城郡公刘仁轨(601~685)、太原郡公王方翼(622~684)。
评说:李靖、李世勣、李道宗均为唐朝开国名将,前有削平隋末群雄之劳,后有屡灭外族之功;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孤身万里复西域,又屡破突厥叛乱,堪称儒将典范;黑齿常之先有屡克吐蕃之功,后又重创后突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败后突厥;契苾何力为唐初异族将领之佼佼者,效力四十年屡建奇功;刘仁轨为中日首次大战的唐军总指挥,又平百济挫新罗;王方翼控西域破突厥,独挡一面;初唐诸将中,王方翼为裴行俭门生,裴行俭为苏定方门生,苏定方为李靖门生,李世勣、李道宗、契苾何力也曾效力于李靖军中;李靖年老退隐后,初唐诸将大都随李世勣出征过;二李之后,裴行俭御下诸将各为大唐顶梁柱。
在初唐十将之上还有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统帅,他就是曾经的天策上将、秦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纵横天下、文治武功,堪称无人出其右。
初唐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以上的初唐十将之外,还有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李孝恭、程务挺、牛进达、李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秦琼、席君买、王君廓、孙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张士贵、郑仁泰、刘仁愿、李大亮、高满政、刘弘基、张宝相等名震古今的将领。
盛唐十大名将(690-755):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西平郡王哥舒翰(?-757)、密云郡公高仙芝(?~756)、南阳郡公张守珪(?~740)、信安王李祎(663?~743)、南阳郡公张孝嵩(?~727)、中山郡公王晙(653~732)、太原郡公郭知运(667~721)、韩国公张仁愿(?~714)、宋国公唐休璟(627~712)。
历史名将薛仁贵的资料

历史名将薛仁贵的资料薛仁贵,本名叫薛礼,字仁贵,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历史名将薛仁贵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名将薛仁贵的资料薛仁贵与公元645年开始活跃在唐朝历史上,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出发征讨高句丽。
在张士贵将军的招募中成为兵卒的薛仁贵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中称为唐军敬佩,高句丽敬畏的战神。
当时唐军领将刘君邛孤身被围,在这时名不见传的小兵冲入重围,取得高句丽领将的头颅,救下刘君邛。
当时高句丽众将被震慑到了,士气大受打击,此后屡战屡败,此战后薛平贵身为士卒立马被提拔成为游击将军。
李世民说自己并不为取得辽东而感到高兴,而是在军中得到了薛平贵而感到开心。
此后薛仁贵一直侍奉李世民,身为右领军中郎将的薛平贵镇守玄武门公元654年,天降大雨,水冲到了玄武门,李世民被薛平贵所救。
李世民去世后,将薛平贵推荐给了李治,从此薛平贵走上了人生巅峰,在他的生涯里几乎是百战百胜,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将领,大败铁勒族,降服东北边的高句丽,击破突厥的几番,功勋卓著。
但是薛平贵因被郭待封出卖,在乌海城中大败,与蕃大将论钦陵约和,从此辽西不宁,李治怒而将薛平贵贬为平民。
但是后来再次启用薛平贵,因再次犯事而遭到流放。
直到681年薛平贵以68岁高龄再次被启用,奉命征讨突厥,结果突厥的失败听到将领是薛平贵大惊失色,被唐军打败。
薛仁贵东征的故事对于薛仁贵,我们几乎都不会感到陌生,知道他是我国古代唐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
他的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深受当时的皇帝李世民的看中,并且在手里掌握着很大的兵权。
但是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手握重兵却没有遭受皇帝忌惮的的人之一。
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甚至是被诸多的人士改编成各种版本,有写成小说的,也有拍摄成电视剧的。
其中关于薛仁贵征东的故事的流传更甚。
对于《薛仁贵征东》这部我国著名的通俗小说之一,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
这部小说就是以他征东的故事为依据来写成的。
整册书都是运用章回体的形式,讲诉的内容很多,并且都是通俗易懂,很值得人们去读。
历史人物薛仁贵简介

历史人物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公元614-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着名军事家,政治家。
以字行世。
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艰苦奋斗三十载,家里穷苦志不穷薛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大业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
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
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
龙朔二年662,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
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缀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因为铁勒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命令将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蒙古航爱山现在还有坑杀遗迹.但是作为一名大应该没有权利坑杀这么多的人,这是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背离的,所以这应该是朝廷的指令。
之后继续北进,将铁勒九部的首领伪叶护三兄弟生擒第二次生擒政权君主了,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当时世间流传歌谣“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想想这仗打的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历史趣闻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导语: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而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就是“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
”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
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铁勒大败,所降全部坑杀。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九个部族,原先据守天山,等郑仁泰率领部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薛仁贵的故事

关于薛仁贵的故事薛仁贵是家喻户晓的大唐一代名将,他的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关于薛仁贵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薛仁贵,又名薛礼,是唐朝的风云人物,生活时间约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
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
也正是他的文武双全,让他在后来的历史中大放异彩。
他最开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在家务农,到当地大户柳家做工,结识柳家大小姐柳氏,并结婚生子。
薛仁贵到而立之年,他想通过迁移祖坟来改变命运,妻子劝他,如今皇帝亲自带兵征讨辽东,你应该去参军入伍,现在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于是他参军入伍,也开启了他征战沙场40年的传奇一生。
贞观十九年,薛仁贵凭借自己的勇猛,以一身白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敌军大乱,于是唐军趁乱猛攻敌军,敌军惨败,作为唐太宗的应梦贤臣被重用。
征辽回朝,唐太宗命令薛仁贵看守玄武门,直到一次山洪暴发中勇敢救出唐高宗,再次踏上征战之路。
唐高宗年间,薛仁贵率领军队作战,首先攻克赤烽镇,然后击败豆方娄率领的三万人部队,第二年,在横山、石城、黑山等战场上,都是锐不可当,赢得胜利。
第四年,打败回纥部落,平定北方十年之乱,第八年,征讨高句丽,薛仁贵如天降神兵,屡战屡胜,最后灭了高句丽。
薛仁贵一生战功赫赫,唯有青海之战大败,因此从将领贬为平民。
后来高句丽再次叛变,薛仁贵再次被启用,亲帅大军打败突厥族,最后病逝雁门关。
薛仁贵三次征讨高丽的故事薛仁贵三十岁才开始参军入伍,随后也开启了他征战沙场四十年的传奇一生。
作为武将,他最大的攻击就是三次征讨高丽国。
高丽也叫作高句丽,位于中原地区的东方,生活时代是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
高丽发展的过程不断扩大边疆领土,而中原地区的政权是他们最大的障碍。
到隋朝,高丽先发制人,开始和隋朝长达二十年的战争,有说法是隋朝的快速灭亡和高丽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抗击外敌十大名将中华民族的风骨典范

古代抗击外敌十大名将中华民族的风骨典范薛仁贵人物简介:薛礼,字仁贵。
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大业九年(614)生,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历史功绩:随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后代评价:薛仁贵是唐朝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
他为了保卫大唐社稷巩固和百姓安居乐业,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大战40年,功勋卓越。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
在朝鲜和绛州的政绩也非常突出,他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一貌退万敌”、“良策息干戈”、“仁政高句丽国”、“爱民象州城”等等赫赫功勋。
后代:所有薛仁贵衍传的十二世裔孙四十七人和其它河东薛氏裔孙三百三十余位文武官员,为唐朝立国的二百八十九年,相继的二十一位皇帝尽忠报国,为中国历史的著名的“大唐盛世”建功立业。
因此,“薛家将”是中国古代“爱国为民”的光辉典范。
岳飞人物简介:岳飞,字鹏举,出生于河南汤阴县,20岁投军抗金。
绍兴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其事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时年三十九岁。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历史功绩:岳飞亲率岳家军四次北伐。
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
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
薛仁贵

平阳郡王,赠太保。
神勇收辽东
征吐蕃败归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侵略西域地区。高宗调任 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管,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 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率部前往乌海,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 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 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 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 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 败。吐蕃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 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句丽叛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 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 而还。
戎马一生成绩傲人
统帅指挥能力 三箭定天山,利用擒王之略,仅3支箭就几乎摆平13万人。 新城救援战,天降神兵,防止了败局的发生。 金山之战,仅以本部兵马击溃乘胜而来的10多万敌军,斩首5万,击溃 无数。 扶余川阻击遭遇战,仅2000人对数万人,斩杀万余,败退数万余高句丽 40多座城市闻薛礼之名直接投降。 69岁带兵出征的雁门之战,大胜突厥10万大军,完成人生最后一击。 个人武艺高强表现 安地解群围。 安市单骑冲进25万人的阵势,扰乱敌军,使敌军乱而无法战。 石城活捉已经连射杀本方10余的神箭手。 三箭定天山。 与温沙门大战于横山,匹马当先,无人能当。 曾经射杀外族3品将军7人,三军统帅2人突厥小可阐,吐蕃未氏那木。
薛仁贵简介

薛仁贵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薛仁贵个人资料本名:薛仁贵别名:名礼,字仁贵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唐朝所处时代:唐朝时期出生地:山西绛州龙门出生日期:公元64年逝世时间:公元683年3月24日职业:名将、军事家、政治家职位: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爵位:平阳郡公成就:三箭定天山,大破九姓铁勒;攻拔扶余城,降服高句丽;大破突厥,云州大捷故事典故: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代表作品:《周易新注本义》薛仁贵(公元6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生平简介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大业九年(6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
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
父薛轨,隋朝襄城郡赞治,其父薛轨早丧,因此家道中落。
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娶妻柳氏。
薛仁贵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
如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算迟。
”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于洛阳出发出征高句丽。
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被救。
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贞观十九年(645)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不断击败高句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句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25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而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就是“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
”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
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铁勒大败,所降全部坑杀。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九个部族,原先据守天山,等郑仁泰率领部队来后,他们恐惧投降,郑仁泰不接纳,俘虏他们的家室来赏给将士,敌人陆续逃走。
有个候骑报告:“敌人的军需物资牛羊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夺回来。
”郑仁泰挑选了一万四千名骑兵,脱掉铠甲轻装奔驰,
穿过大沙漠,到了仙萼河,没有看到敌人,粮食吃光才往回撤。
人们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等回到军营时,剩下的骑兵只有二十分之一。
薛仁贵也把他部下抓来的铁勒族女人当作妾,接受了很多贿赂赠送的财物,被有关官员向高宗检举弹劾,因立大功而受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