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合集下载

【阔叶草类】藜(藜科)

【阔叶草类】藜(藜科)

【阔叶草类】藜(藜科)藜图片,藜长怎么样,藜有什么药用价值?除藜用什么除草剂?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藜二、别名:落藜、胭脂菜、灰藜、灰蓼头草、灰藜、灰菜、灰条、灰条菜三、英文名:Chenopodium album L.四、分类:藜科藜属五、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

1、根:主根明显,分枝多,细根密布。

2、茎:直立,粗壮,有棱和绿色或紫红色的条纹,多分枝。

株高60~120cm。

3、叶:菱状卵形至披针形,长3~6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微钝,叶基部宽楔形,边缘常有不整齐的锯齿,下面生粉粒,灰绿色。

具长叶柄。

4、花:两性,黄绿色,数个集成团伞花族,多数花簇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状花序。

花被片5片,宽卵形或椭圆形,具纵隆脊和膜质的边缘,先端钝或微凹。

雄蕊5枚。

柱头2个,线形。

5、果实: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果皮薄,和种子紧贴。

6、种子:横生,双凸镜形,径1.2~1.5mm,光亮,表面有不明显的沟纹及点洼。

胚环形。

六、生物学特性:春季出苗,4~5月生长旺盛。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50米至4,200米的路边、村旁、庭园、耕地及荒地,常和小藜、灰绿藜、篇蓄等组成群落。

八、危害:恶性杂草。

小麦、棉花、豆类、蔬菜、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及果园危害重。

是棉铃虫、地老虎等害虫的中间寄主。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分布遍及全球温带及热带,中国各地均产。

中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十一、用途:嫩叶可食,还可作为家禽、家畜的青词料,种子可榨油。

尤其种子含油量高且具有高含量的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芥酸的含量很低,作为一种蔬菜和油料兼用的新型经济植物进行研究和开发,可望产生综合的经济效益。

全草入药,有清热、去湿、解毒作用。

十二、防治方法:苗期中耕除治。

棉花田用氟乐灵、敌草胺、施田补等除草剂。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主要用途根及根茎入药,能催吐、祛痰、杀虫,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

【药用】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有毒”【归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XIU鼻或调敷。

【用药忌宜】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黄连为之使;反细李、芍药、五参,恶大黄。

”②《纲目》:“畏葱白。

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

”③《本草从新》:“服之令人烦闷吐逆,大损津液,虚者慎用。

【拼音名】Lí Lú【别名】葱苒(《本经》)、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吴普本草》)、葱苒(《广雅》)、梨卢(《本草经集注》)、葱炎(《别录》)、葱白藜芦、鹿葱(《本草图经》)、憨葱(《儒门事亲》)、旱葱(《山东中药》)、山棕榈(《农药植物手册》)、山白菜、芦莲、药蝇子草、山苞米(《辽宁经济植物志》)、人头发、毒药草(《四川中药志》)、七厘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处方名】藜芦,力芦,梨芦,山葱,憨葱等。

【商品名】藜芦,黑藜芦。

以根茎肥壮、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藜芦(图6)【考证】出自《本草纲目》①陶弘景:“藜芦近道处处有。

根下极似葱而多毛。

用之止剔取根,微炙之。

”②《蜀本草》:“《图经》云,葬芦,叶似郁金、秦充、蔑荷等,根着龙胆,茎下多毛,夏生,冬雕估。

今所在山谷皆有。

八月采根,阴干。

”③《本草图经》:“黎芦,今陕西、山南东西州郡皆有之。

三月生苗,叶青似初出棕心,又似车前,茎似葱白,青紫色,高五、六寸,上有黑皮褒茎,似棕皮,其花肉红色,根似马肠根,长四、五寸许,黄白色,二月、三月阴干。

藜芦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藜芦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藜芦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藜芦膏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藜芦膏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藜芦黄连雄黄黄芩松脂各90克猪脂250克矾石150克【制法】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

【功能主治】治小儿一切头疮,以及蜗疮,癣疮、湿疮,久而瘙痒不生痂者。

【用法用量】先以赤龙皮(槲木皮)、天麻汤洗,再涂傅药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处方】藜芦(去芦头)1两半,石硫黄(研)半两,猪牙皂荚半两,乳香半两(研),附子1分,杏仁(去皮,研)3两,腻粉1分,巴豆(去壳,研)半分,猪胆2枚,酥2两,白矾(研)1分,猪脂5两。

【制法】上为末,先熬脂、酥、胆汁令沸,即下诸药末,搅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疮疥。

【用法用量】每日3次涂摩。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处方】藜芦3两,黄连3两,雄黄3两,黄芩3两,松脂3两,猪脂半斤,矾石5两。

【制法】上为末,煎令调和。

生活常识分享。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一些植物中的保健物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2. 抗炎作用:白藜芦醇对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对于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降血脂作用:白藜芦醇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4. 保护心脑血管:白藜芦醇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 抗糖尿病作用:白藜芦醇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帮助。

6. 抗癌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很好的抗癌潜力。

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一些癌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7. 延缓衰老:由于其抗氧化能力,白藜芦醇可以减缓细胞衰老进程,保护DNA免受损伤,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白藜芦醇虽然具有多种益处,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或者取代健康生活方式。

在使用白藜芦醇之前,还是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白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的功效与作用白藜芦是一种中草药,也叫作白藜芦醇。

它的独特功效和作用使其在健康领域备受关注。

白藜芦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癌、降血脂、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作用。

首先,白藜芦具有优秀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是指抑制自由基对细胞和DNA的损害,从而减缓衰老过程和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白藜芦芦醇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次,白藜芦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炎症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关节炎、肿瘤等。

白藜芦芦醇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少疼痛和不适,促进炎症的愈合。

更重要的是,白藜芦具有抗癌作用。

近年来,白藜芦被广泛研究,并被证实具有抗癌活性。

它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减少正常细胞的损伤。

白藜芦芦醇对多种癌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

另外,白藜芦还有降血脂的作用。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白藜芦芦醇可以有效降低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同时提高HDL胆固醇的含量。

这些效应有助于改善血液脂质的代谢,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白藜芦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减退,导致细胞损伤和器官衰老。

白藜芦芦醇可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延缓细胞功能的衰退,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

此外,白藜芦还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白藜芦芦醇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运输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虽然白藜芦芦醇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量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高剂量的白藜芦芦醇可能导致副作用,如肝脏损伤、胃肠道不适等。

因此,在使用白藜芦芦醇时应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总结起来,白藜芦芦醇作为一种天然保健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脂、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12种蔬果皮的保健功效

12种蔬果皮的保健功效

12种蔬果皮的保健功效1、梨子皮梨皮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能清心润肺、降火生津。

将梨皮洗净切碎,加冰糖炖水服能治疗咳嗽。

自制泡菜时放点梨皮,能使泡菜更脆,还更美味。

2、苹果皮苹果皮有收敛作用。

用它煎汤或泡茶,可治胃酸过多、痰多,将它晒干研末,空腹调服(每日2-3次)对慢性腹泻和神经性结肠炎、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拿一把鲜苹果皮捣烂成泥,蘸在布条上擦拭浴缸、面盆、坐便器等到,可使其光亮如初。

3、柚子皮能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将一个柚子皮切碎,加适量蜂蜜或饴糖蒸烂,再加少量热黄酒,早晚各一匙内服,可治老年的咳嗽和气喘;用柚子皮煎汤服,能化痰、消食、定喘、止疝痛。

另外,将柚子皮放在厨房的碗柜、冰箱里可除异臭味。

4、香蕉皮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医治由真菌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蕉皮还有止烦渴、润肺肠、通血脉、增精髓等功效。

将香蕉皮捣烂加上姜汁能消炎止痛。

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皲裂、冻疮。

除此以外,它还可治疗高血压、防治脑溢血症。

把香蕉皮晒干磨成粉还是保护皮肤的美容佳品。

另外,用香蕉皮反复擦拭皮鞋,可除掉鞋面上的污迹。

然后再打上鞋油,顿时可使足下生辉。

5、冬瓜皮冬瓜皮有消暑、健脾、利湿之功效,可用于肾病、肺病、心脏病引起的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

用冬瓜皮煎汤洗脚既治脚气,又治脚臭,一举两得。

6、橘子皮橘皮洗净蒸糖水饮用,有顺气清肺祛湿,止咳化痰的功能。

另外,橘子皮内含有碱性质,用它蘸点盐,可将陶瓷,搪瓷,铝铁类饮具,餐具上的污迹一擦而净。

橘子皮还含有较多的芳香物质,将它放少许在冰箱中,可除异味。

家制生物有机化肥里放点橘子皮,可使花肥液料不发臭。

7、西瓜皮西瓜皮的作用优于瓜瓤。

中医称瓜皮为”西瓜翠衣”,具有清热解署,泻火除烦,降血压等作用。

对贫血,咽喉干燥,唇裂,以及对膀胱炎,肝腹水,肾炎患者均有一定疗效。

另外,因为西瓜皮含有维生素C,E。

用它擦肌肤,或将它捣成泥浆状涂在皮肤上,待过10至15分钟后用水洗净,有养肤,嫩肤,美肤和防治痱疖的作用。

台湾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台湾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台湾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1、观赏作用
台湾藜芦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它开花之后,深红色的花朵从绿色的茎秆之上生出,非常的好看。

另外,它的花期也非常的长,可以让人长时间观赏到它的美丽。

2、消肿除疮
台湾藜芦具有很好的除疮效果,将它研磨成粉末状,再溶于生油之中进行调配,之后就可以直接将它涂抹到生疮处进行除疮。

3、催吐解毒
台湾藜芦的茎秆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过却能够催吐,可以用于食物中毒的治疗。

在使用时需要先询问专业人士,以免误食中毒。

藜芦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藜芦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藜芦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藜芦丸,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藜芦皂荚恒山牛膝各30克巴豆20枚
【制法】上五味药,先熬藜芦、皂荚色黄,合捣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胃疟,善饥而不能食,食则腹胀。

【用法用量】晨起服1丸,发作时服1丸。

一日勿饱食。

【注意】服药期间,忌野猪肉、芦笋、生葱、生菜、狸肉;勿饱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藜芦2分,黄连2分,附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泄清痢。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藜芦半两(去藜头),桂心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生(匿虫)疮,时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藜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近期各大电视频道推出各种养生节目,饮食节目也推出特色养生食疗方法,在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养生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认识中加深,下面我们就来
近期各大电视频道推出各种养生节目,饮食节目也推出特色养生食疗方法,在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养生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认识中加深,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养生的药材藜。

【别名】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胭脂菜(《纲目》),飞扬草(《广州植物志》),灰苋菜(《四川中药志》),灰藜、灰蓼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灰藜、灰菜、灰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藜科植物藜的幼嫩全草。

6~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4~2米。

茎直立,具棱和绿色条纹。

叶互生;下部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边缘有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基部楔形;上部叶片披针形;下面常被白粉。

花小形,两性,黄绿色,每8~15朵聚成一花簇,许多花簇集成大的圆锥花序;花被片5,卵形,背部中央有绿色隆脊;雄蕊5,伸出花被外;柱头2,不露出于花被外。

胞果稍扁,近圆形,包于花被内。

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份】全草含挥发油。

叶的脂质中68%是中性脂肪,内含棕榈酸、廿四烷酸、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廿九烷、油醇、蜡等。

根含甜菜碱、氨基酸、甾醇、油脂等。

种子含油5.54~14.86%。

【药理作用】藜可供食用,也可作饲料或药用。

生长在日本的变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