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4.1《娜塔莎》导学案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娜塔莎含答案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集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托尔斯泰主要作品:1852年发表自传三部曲《幼年》《童年》《少年》(中篇小说)1854—1855年发表《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856年发表《一个地主的早晨》(短篇小说)1857年发表《琉森》(短篇小说)1852—1862年发表《哥萨克》(中篇小说)1863—1869年发表《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1873—1879年发表《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1886年发表《黑暗的势力》和《活尸》(剧本)1886年发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篇小说)1886—1904年发表《哈泽•穆拉特》(中篇小说)1903年发表《舞会以后》《为什么》(短篇小说)1889—1899年发表《复活》(长篇小说)宅邸dǐ花翎líng 勋绶shòu 砰然pēng 袒露tǎn 怜悯mǐn饶恕ráo 撩一下liāo 寮房liáo 撩(撂)倒liào舞会前,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来了,而对本次舞会非常重视的罗斯托夫家的人还没到场,为什么?郑重其事精心打扮托尔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热情、兴奋、焦急等的心态时,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手法之外,是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心理描写“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阅读 娜塔莎》优质课教案_23

《娜塔莎》导学案[素材积累]两只小鸭子有两只相貌丑陋的小鸭子在苇塘边,其中一只黑鸭子不停地振翅欲飞。
它飞起来又跌下去,飞起来又跌下去,就这样不停地飞飞跌跌好多次,始终还是没能飞起来,而且还摔得遍体鳞伤。
白鸭子说:“别飞了,我们是鸭子,不可能像天鹅一样飞起来的。
”但是黑鸭子始终不认同白鸭子的说法,它就这样每天不断地练习着。
终于有一天,它飞上了天空。
白鸭子对同类说:“你们看,那只鸭子是我的朋友。
”同类们大笑:“你疯了,那是只黑天鹅。
”【哲理启发】 幸福,在于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进取,竭尽全力地达到最终的目标。
生活总是给执着的人提供努力的机会和进步的空间。
[知识·梳理]1.单音字宅邸..( )( ) 花翎.( ) 勋绶..( )( ) 绛.红( ) 搽.粉( ) 耽.搁( ) 皱襞.( ) 袒.肩( ) 掩饰.( ) 憎.恶( ) 迸.流( ) 消释.( ) 【答案】 zhái dǐ lín ɡ xūn shòu jiàn ɡ chá dān bì tǎn shì zēn ɡ bèn ɡ shì 2.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jiàn ɡ( )红xián ɡ( )服 ⎩⎪⎨⎪⎧ 鞠ɡōn ɡ( )毕ɡōn ɡ( )毕敬 ⎩⎪⎨⎪⎧ mǎ( )头蛛丝mǎ( )迹 ⎩⎪⎨⎪⎧pēn ɡ( )然心动pēn ɡ( )然拉下 ⎩⎪⎨⎪⎧ 惊huán ɡ( )彷huán ɡ( )辉huán ɡ( ) ⎩⎪⎨⎪⎧ liáo ( )原liǎo ( )草liào ( )铐【答案】 绛 降 躬 恭 码 马 怦 砰 惶 徨 煌 燎 潦 镣[常识·速览][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娜塔莎》学案教师版

《娜塔莎》学案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文相关词语2.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3.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4.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5.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过程与方法1.自读、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师生互动,深入理解小说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非正义战争,热爱和平,歌颂爱国主义。
2.呼唤人性的回归。
学习重点:掌握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知人论世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将他抚养长大。
在青年时代因小说《童年》获得过屠格涅夫的赞扬。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60-70年代,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
本文节选之《战争与和平》它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
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
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现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理想。
下面,让我们走进《娜塔莎》,去感受列夫。
托尔斯泰小说的艺术风格。
二、整体感知,创景设疑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写的,怎样的场景写的?明确思路:小说从三个场景,有不同的对话与人物活动构成情节来刻画人物。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娜塔莎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四单元娜塔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无论是在诗风尔雅的东方,还是在情感热切的西方,爱情,始终是作家创作永恒的主题。
爱情啊爱情,别再让痴情的人儿受折磨。
学习本文,把握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她渴望爱情的内心状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家庭,但他受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
19世纪50年代他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1.注字音2.写汉字g3.解词义怯场:在人多的场面上发言、表演等,因紧张害怕而神态举动不自然。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4.辨用法(1)预定预订①非尔号夫男爵对他说起______在明天举行的国务会议的第一次会议。
②3月30日,记者在乌鲁木齐海德、喜来登、华凌、银都等五星级酒店了解到,今年的团队______旺季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
“预定”指事先规定或约定。
“预订”指预先订购。
(2)干预干涉①你记着,人不能够______这类事情的。
②生育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跟谁怀孕,何时怀孕,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风俗,任何人都没有权利______。
“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情)。
“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
答案:1.zhái dǐlíng jiàng cházhòu bìhuáng tǎn bèng tiětiètiēbáo bòbó2.耽眈眈撩缭瞭躬恭码马怦砰4.(1)预定预订(2)干预干涉1.在英国码头上,这个要人的有名的宅邸里闪耀着无数的灯火。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阅读 娜塔莎》优质课教案_4

《娜塔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及《战争与和平》三.检查预习:1、词语积累:2、请学生讲述课文各部分的故事梗概。
明确:复述抓住各部分重点即可。
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情节提要:舞会前的准备,舞会上的幸福;为了爱的争吵四、具体研习:(一)第一部分。
1、在具体研读第一部分前,请同学们先把书翻到59页迅速阅读什么叫“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课文最后总结了两条: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二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总之贴着人物写,就是由人物的身份性格决定他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有任务的身份性格决定情节的发展。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娜塔莎在舞会上当中爱上了安德来公爵,可是后来却爱上阿那托尔,撕毁了与安德来公爵的婚约。
这样的故事发展,符合她的性格么?如果符合她的性格,那么她又有着怎样的性格?这是我们要从节选的文字中,最终寻找到的答案。
1、说说你对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的总体印象。
请用简洁的词语来表示。
明确:兴奋、快乐、紧张、期待、焦急2、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藏在他们内心的,你是如何得知的呢?明确:通过外话的神态、言行等来体会。
《娜塔莎》(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
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他人的、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 形象。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重点突破
作者笔下的娜塔莎是怎样的形象?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四、词语解释 形容人度量大。也作宽洪大量。 宽宏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结构图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对托尔斯泰,全世界的读者不仅怀着深深的文学的敬意,
对他的崇高的生命品质和精神品格,也难以忘怀,充满敬畏。
贵族出身的托尔斯泰就曾这样说“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 的品质”,“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这是文学之外的托尔斯
泰,他的伟大、崇高、朴素的人格,让人们充满了无尽的敬
- 1820 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 年库图
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三、审美视窗
俄罗斯伟大的心魂——托尔斯泰
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这 是因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折射出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
《娜塔莎》导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娜塔莎》导学案主备人:李晓芬审订:高二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初步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3、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4、初步理解小说圆形人物的意义。
学习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可采取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学生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四周第课时总第课时学习内容要点: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初步感知,完成预习。
3、复述课文,概括情节。
一、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1、作者(见《校本教材》P29页)2、《战争与和平》背景解读(见《校本教材》P29页)3、明确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三、交流展示。
1、词语积累:宅邸(dǐ ) 花翎(líng ) 勋绶(shòu) 砰然(pēng ) 搽香粉( chá )迸流(bèng ) 皱襞(bì) 从容( cóng ) 怯场(qiè ) 袒露(tǎn )怜悯(mǐn ) 饶恕(ráo ) 撩一下(liāo) 寮房(liáo ) 同僚(liáo )潦草 (liáo ) 燎原(liáo) 撩拨(liáo)缭乱(liáo )镣铐(liào )撩(撂)倒(liào )2、练习:下面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A.勋绶(shòu)砰(pēng)然迸(bìng)流bèngB.搽(cā)chá香水宅邸(dǐ)怯(qiè)场C.参与(yù)皱襞(bì)怜悯(mǐn)D.字帖(tiě)tiè听差(chāi)蔷(qiáng)薇四、精讲释疑请学生讲述课文各部分的故事梗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通过文本分析,分析少女娜塔莎的人物形象;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过程与方法结合视频,在合作氛围下讨论探讨;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从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以“贴着人物写”为抓手,从性格和身份的角度去分析娜塔莎人物塑造的真实性,理解娜塔莎陷入错位爱情的合理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知识储一点1. 导入新课:“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2.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称他为“19世纪俄国的巨人”,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三部长篇巨著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3.检查预习,注音。
宅邸(dǐ) 花翎(Iíng) 勋绶(shóu) 砰(pēng)然搽chá粉迸bèng 流怜悯(mǐn) 皱襞(bì)请帖(tiě) 怯(qiè)场袒tǎn露撩liáo拨撩liào倒茶(寮)Iiáo 绛 jiàng 红休憩(qì)静谧(mì) 瞥见(piē) 崭新zhǎn 流言fēi蜚语嬉戏xī晌午shǎng 不屑一顾xiè喧哗xuān情愫sù无可míng名状二、理清情节:概述简一点1.《战争与和平》故事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了。
彼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
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来・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3、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1.请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宅邸()花翎()勋绶()
砰()然搽()香粉迸()流
皱襞()从()容怯()场
袒()露撩()一下撩()倒
【明确】
宅邸dǐ花翎líng 勋绶shòu 砰pēng然搽chá香粉迸b èng流
皱襞bì从cóng容怯qiè场袒tǎn露撩liāo一下撩liào (撂)倒
二、单元话题知识
(1)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有对比映衬、环境烘托等。
(2)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在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展开:二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以人物自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可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动作感。
(3)揣摩人物的心理: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是内心独白;梦境描写和环境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描写的手段。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高二语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