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本本主义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PPT课件
《反对本本主义》讲解

《反对本本主义》讲解一、历史背景(一)《反对本本主义》写作的必要性1、共产国际以及我们党内、红四军内存在着迷信本本、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1)从共产国际来看A、思想上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指导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指导。
本世纪20—30年代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倾向。
B、组织上共产国际把这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国际路线”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路线是否正确的标准,对不执行共产国际指导即“国际路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采取压制、排斥的办法。
(2)从我们党和红军内部来看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一些人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盲目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只知道背诵马列主义词句来指导革命,制定政策,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反对党内盛行的教条化和的错误思潮的代表作。
2、红四军在调查研究没能掌握正确的方法红四军在调查工作中许多同志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为了纠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
(二)《反对本本主义》写作的可能性1、利用战时间隙搞社会调查1930年5月,红四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环境比较安定。
毛泽东利用红四军正分散在安远、寻乌、平远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接连开了10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
这是他以前还没有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
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共十一人。
毛泽东把这次调查的结果,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
这个调查,对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
2、有做社会调查的实践经验(1)从建党以后到上井冈山之前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毛泽东曾在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做过五个有系统的社会调查,撰写了一大批调查报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反对本本主义讲授

《反对本本主义》讲解一、历史背景(一)《反对本本主义》写作的必要性1、共产国际以及我们党内、红四军内存在着迷信本本、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1)从共产国际来看A、思想上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指导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指导。
本世纪20—30年代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倾向。
B、组织上共产国际把这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国际路线”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路线是否正确的标准,对不执行共产国际指导即“国际路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采取压制、排斥的办法。
(2)从我们党和红军内部来看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一些人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盲目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只知道背诵马列主义词句来指导革命,制定政策,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反对党内盛行的教条化和的错误思潮的代表作。
2、红四军在调查研究没能掌握正确的方法红四军在调查工作中许多同志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为了纠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
(二)《反对本本主义》写作的可能性1、利用战时间隙搞社会调查1930年5月,红四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环境比较安定。
毛泽东利用红四军正分散在安远、寻乌、平远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接连开了10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
这是他以前还没有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
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共十一人。
毛泽东把这次调查的结果,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
这个调查,对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
2、有做社会调查的实践经验(1)从建党以后到上井冈山之前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毛泽东曾在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做过五个有系统的社会调查,撰写了一大批调查报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郭宇理院思源1501 15271100《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文献,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在党的思想建设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中国国情,立足于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是我们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因此,认真学习《反对本本主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对本本主义》的主要内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实地调查;实践问题;结合实际;正确策略;依靠群体;调查技术等。
《反对本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概括和表述。
根据这一思想路线,毛泽东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由此可见,《反对本本主义》所倡导的这条思想路线的特点是:“不唯上”,“不唯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不仅提出了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而且阐明了贯彻落实这一思想路线的方法和途径是调查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一个著名的口号,并从认识论的高度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说明,指明了调查研究就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言简意赅地表述了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思想,即“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我们要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认识到只有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在学校中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并贯彻落实下去。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反对本本主义》的背景与意义 • 《反对本本主义》的主要内容 • 《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精髓 • 《反对本本主义》的现实意义 • 《反对本本主义》的当代价值
01
CATALOGUE
《反对本本主义》的背景与意义
《反对本本主义》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正处于 幼年时期,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 点还缺乏深刻认识,一些党员和干部 在斗争中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 。
途径
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实践经验;加强 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创新 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03
CATALOGUE
《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精髓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反对本本主义》的核心思想,它强调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客观规 律,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 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历史地位
该文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 个基本方面之一,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发端。
深远影响
该文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的锐利武器,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提供了思想保障。
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合作
反对本本主义强调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对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合作具有启示 意义,要求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
对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弘扬实事求是的文化传统
反对本本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精神相契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借鉴 意义,要求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实际需求、注重实践创新。
《反对本本主义》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1928 年, 共产国际和斯大 林又提出了新的‚第三时 期‛的理论,认为1928年以 后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 第三时期,要求各国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向反动资产 阶级展开全面进攻, 以取 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为了在中国革命中‚无条件地执 行‛‚ 第三时期理论‛, 共产国际 从1929年2月到10 月连续向中国共 产党发出三次指示信, 要求中国共 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 装革命暴动, 在‚继续发展对资产 阶级地主反动势力的进攻‛的同时, 还要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 争, 并迅速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革 命。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 际, 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 是中国共产党内李立三‚左‛倾冒 险主义和王明‚ 左‛倾错误的直接 原因, 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反对本本主义》之正确策略
为什么要作社会经济调查?我们就是这样回答。因此,作为 我们社会经济调查的对象的是社会的各阶级,而不是各种片 断的社会现象。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 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 这种调查用处不大,不能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的主要 目的,是要明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
《反对本本主义》之调查技术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
(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4)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身出马 (6)要深入
(7)要自己做记录
《反对本本主义》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 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精 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的思想 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反对本本 主义》一文, 有力地剖析和抨击了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 存在的‚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思想, 并提出了调查 的方法, 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的思想。可以说, 《反对本本主义》已经初具了党的思 想路线的雏形。
反对本本主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备课讲稿

反对本本主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备课讲稿反对本本主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文献,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在党的思想建设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中国国情,立足于国情,走自己的道路,是我们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因此,认真学习《反对本本主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价值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从来就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早在1920年初,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就坚持了这样的思想:作为中国人,关于中国这个地盘内的情形,不可不加实地的调查研究。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的具体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把调查研究提高到肃清唯心观念和实现对革命正确指导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和阐述,提出了克服唯心观念的两个具体方法:一是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是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方法。
这两个方法所强调的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关系,蕴含了关于党的工作指导上的思想路线问题,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先声。
当然,应该指出,古田会议决议本身尚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地、明确地提出和表述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这一理论任务是由随后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来完成的。
《反对本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概括和表述。
根据这一思想路线,毛泽东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ppt课件

1929年2月到10月, 共产国际连续给中共中央发来三封指示 信。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再次不顾中国革命实际, 做出了 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 决定, 先是通过了《接受国际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指示 信的决议》, 后又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 胜利》的决议案, 对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完全脱 离中国实际的判断。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 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 但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 了重大损失。
李 立 三
王明
2.中国共产党内的“左”派风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最教条的这一时期, 也是中国共产党 内部“左”派风最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中, 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 分别是瞿秋白“左”倾盲动 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三次“左”倾错误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三 次“左”倾错误都有一个致命的共同点, 那就是“唯书”、 “唯苏”的教条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对本本主义》之实地调查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 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 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 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 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 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 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毛泽东认为, 在制定斗争策略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在文章第六部分中, 毛泽东提出: “中国革命斗争的 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 的斗争策略, 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 它是要在 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 能产生”, “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 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这 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2、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
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 子的“每事问”。 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 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
中才能产生。
——《反对本本主义》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
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
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
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反对本本主义》 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像的东西,和 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 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 ——《兴国调查》
是对的。 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
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
验中才能产生。 ——《反对本本主义》
第三部分
(一)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继续宏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 权。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 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做好领导工 作的一项基本功。
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 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 ——毛泽东《<寻乌调查>前言》
寻乌调查毛泽东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 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掌握 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 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立 三
8
王明
2.中国共产党内的“左”派风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最教条的这一时期, 也是中国共产党 内部“左”派风最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中, 最具代表性的 就是党内的三次“左”倾错误, 分别是瞿秋白“左”倾盲动 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三次“左”倾错误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三 次“左”倾错误都有一个致命的共同点, 那就是“唯书”、 “唯苏”的教条主义。
13
1929年, 中共中央将从苏联回国的刘安恭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派 到红四军中工作, 他在红四军中制造派系, 照搬苏联军队的一长制, 全面贯彻共产国际的不正确指示, 扩大军委的作用, 以削弱和取代 前敌委员会的权力。在红四军“七大”上, 毛泽东坚持的“党对 红军领导必须实行集权制(民主集中制”和“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 的流寇思想”的正确意见受到了批评和非难, 其“集权制领导原 则”也被视为“形成家长制的倾向”, 还要求他对争论负有“较 大的责任”。他不仅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担任的由中共中 央指定的前委书记, 也被会议免去。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 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
《反对本本主义》浅谈
2
一.《反对本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内容以及核心思 想
三. 《反对本本主义》的意义
3
《反对本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7年到1935年, 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 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 共产国际不顾中国 革命的实际情况, 把所谓的科学理论强加于中国的革命实践, 而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领导人的“唯书”、“ 唯苏”和严重的 教条主义“左”倾作风, 更是增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 使中国 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要挽救中国革命, 带领中国人民取得 胜利, 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不切实际的“瞎指挥”和教条主义,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完成的。
11
3. 备受挫折的个人境遇
看到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和党内严重“左”倾思想 的错误指导下, 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毛泽东坚持自己的革 命理想, 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 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 苏联革命经验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坚决地与本本主义作 斗争。
12
在“第三阶段”理论和瞿秋白“左”倾 盲动主义盛行时,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 导的秋收起义受挫。之后, 毛泽东率起义 部队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罗霄山脉中 段进军。10 月, 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 开 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毛泽东的 正确做法却被共产国际和党中央批评为 “机会主义”, 毛泽东也因此受到了政治 纪律处分。到井冈山后的几年里, 他备受 中央的指责和排挤, 加之长达3个月的疟 疾的折磨,斯大 林又提出了新的“第三时 期”的理论,认为1928年以 后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 第三时期,要求各国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向反动资产 阶级展开全面进攻, 以取 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7
为了在中国革命中“无条件地执 行”“ 第三时期理论”, 共产国际 从1929年2月到10 月连续向中国共 产党发出三次指示信, 要求中国共 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 装革命暴动, 在“继续发展对资产 阶级地主反动势力的进攻”的同时, 还要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 争, 并迅速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革 命。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 际, 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 是中国共产党内李立三“左”倾冒 险主义和王明“ 左”倾错误的直接 原因, 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10
1929年2月到10月, 共产国际连续给中共中央发来三封指示 信。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再次不顾中国革命实际, 做出了 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 决定, 先是通过了《接受国际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指示 信的决议》, 后又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 胜利》的决议案, 对中国革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完全脱 离中国实际的判断。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 时间虽然只有3个多月, 但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 了重大损失。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说: 现在还是要根据我们历来的实际斗
争中间的经验加强这个政治领导, 加强党对红军的政治领
导; 至于会议对我个人有许多批评, 我现在不辩, 如果对
我有好处, 我会考虑, 不正确的, 将来自然会证明他这个
不正确 。
14
红四军攻克上杭县城后, 于1929年9月下旬召开红四军“八 大”。毛泽东因不满“七大”对自己的错误指责和生病原因 没有出席, 再次被前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事实证明, 毛 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第二年红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在 给中央的报告中说, 由于“实行所谓‘自下而上的民主制’ , 开会就得争论半天 ”大大小小的问题, 事前没有准备就拿到 会上讨论, 往往最后无法定论。甚至“为了一个红军法规中 的党代表权力问题, 讨论了两天仍旧没法解决, 结果还是决定 请示中央”, 红四军“八大” “无组织”这就是九次大会前 各级指导机关的极端民主化倾向的现象。
9
1927年11月,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 举行。会上, 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完全接受了 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以及罗明纳兹的“第三阶段”理 论和“不间断革命论”, 并通过了《中国现状与共 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这个决议案不顾中国革命 的实际情况, 教条地照搬斯大林和罗明纳兹的“左” 倾理论, 片面地认为中国革命是所谓“不断革命”, 主观地把当时的革命形势认定为“不断高涨”, 并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暴动。瞿秋白的“左” 倾盲动主义由于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使大革命 失败后保存下来的有限革命力量蒙受了重大损失。
4
1.共产国际的“瞎指挥”
1927年7月28日, 斯大林在《真理报》上 发表了《时事问题简评》一文。他认为大 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已经进入“第三阶 段”, 即准备“ 十月革命”的苏维埃运动 阶段。他不顾中国革命实际, 照搬俄国革 命程序, 机械地划分中国革命阶段。
5
同年,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 罗明纳兹更是把“第三阶段” 理论发展为更加“左”倾的 “无间断革命论”。他混淆了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界限, 把中国革命规定 为“不断革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