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探讨傅碧贞(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厦门 361022)摘要: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生物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生物知识的比重。

为了满足中学生物新课标的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功能以及渗透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物科学前沿生物科学前沿是指生物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或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

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生物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

我国新一轮课改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生物知识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

如何让生命科学前沿知识更好的服务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把握前沿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如何通过前沿知识向学生传达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更好的服务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1 对传统生物教学的反思在当下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重视英语和数学的思维根深蒂固,对于生物课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生物教师积极性也不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乏 融 合 与 渗 透 教 师 已经 习惯 于 “ 人 自扫 门前 . 管 他 各 不
家 瓦 上 霜 ” 所 以 , 力促 进 学 科 交 叉 渗 透 , 破 学 科 界 限 , 大 打 实 现各 个 知 识 体 系有 机 渗透 . 有 重 大 的 意义 本 文 将 以高 具 中人 教 版 ( 必修 ) 例 . 入 挖 掘 高 中 生 物 学 科 与其 他 科 学 为 深
双版纳》 《 、呼兰河传》 《 、感受 自然 》 , 等 在课题引入前 朗读一 段 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朗朗上 口的诗 歌 、 谚语 , 或关爱生命歌 颂 自然的优美文 章 , 设如 临其 境 、 闻其声 的教学情景 , 创 如 悄然开启知识的大 门,学生一定会对 即将 学习的生物学知 识产生美感 , 激发起探索生物奥秘 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的 交叉 渗 透 点
关 键 词 高 中生 物 学 人 文学 科 自然 学科 语 文 化 学
Un e h w r i u u t n a d o g S h o d r t e Ne Cu rc l m S a d r s f r Hi h c o l
《 荷塘月色》 《 、紫藤萝瀑布》 《 、 秋天》 《 》 《 、春》 《 、草 、美丽 的西
新课程标准 下高 中生物教 学与其他学科 交叉 渗透 的探 讨
孙 建 雄
( 梅县 东山 中学 广 东・ 县 梅
中图 分 类 号 : 6 38 G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9 (0 1 1 — 0 一 2 1 7 — 8 4 2 1 )2 1 9 O
t i kig n a ni e s i ni c o e s nd r c s e , h n n a d u f d c e tf c nc pt a p o e s st i i o e tbls c e tfcv e o t e n r d l o m o r c sa ih as i n i i w fnaur,a d g a ual fr a c re t i y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究 的也进行探究学习 。对于教 材中的公开课教学 , 不管 问题 具备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 , 都安排进行合作学 习。从表面 上来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 了充分发挥 ,课堂气氛非常活
跃, 似乎达到 了预期 的教学效果 。但 是 , 管教学内容与学 不
生生活经验 , 分追求教学 形式 , 过 活跃课 程氛 围 , 与新课 则 程理念 的要求背道而驰。因为 , 在生物教学过程 中, 并不是
资 源 的 开发 与 利 用 。
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 当前 高中生物教学存在 的问题
出发 , 讨 高 中生 物教 学 中 实施 新 课 改 的 策 略 。 探
1新课 程标 准下 高 中生物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1教师在教学 中比较注重知 识技能 的传授 , 视对学 ) 忽
生现代意识 的培养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 中, 教师 比较重
物比较注重对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 ,一些新 的生物技术
成果被引进 , 比如 基因工程 、 酶工 程 、 胚胎工 程 以及 生物克 隆人类 基因组破译 等 ;比较重视现代生物科学 的基本思想 与方法 ; 重视科学知识与工程科学 知识 的结合 , 使学生关注 生活 , 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 。大部分高中生物教 师在大学阶 段没有接触 过现代 生物技 术 ,从教后不注 意专 业知识的再 学习 , 因此 , 生物教师 自身知识结 构欠缺 , 要表现在 专业 主 知识 、 科学素养与实验技能等方 面 , 导致一些生 物教 师不能 理解某些教学 内容的内涵 ,影响到生物教育 目标 中涉及的 生物科学思想 、 方法等 的顺利实现。
改变教学方式 , 充分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 的内涵 , 发挥学 生 学习的主动性 与创新性 。 4 高中生物教学 中课程资源匮乏。目前 , 中生物教学 ) 高 没有体现 出新课程的理念 , 所使用的 习题 、 试题都 比较重视 对知识点的考查 ,对学生的学 习能力与科 学素养 的培养则 是不加关注 ; 一些 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制作课件时 只是 罗列知识点 , 没有根据新课 程标 准的要求来制作课 件 , 也不 给学生提供生物科技 比较前沿技术 的流程 图 、图片或者相 关的资料。另外 , 有些教 师也不 按教学 目标 的要求 , 充分挖 掘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 , 引导学 生利用 网络搜集相关 资料。 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得不 到激发 ;生物教学 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教学效果 与教学 目标得不到 实现。现在很 多教师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 响 , 不注重生物课程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与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与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与学新课改下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生物教学内容往往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和记忆,比较注重死记硬背,而新课改下则更加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生物课程要更加注重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现象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引入生物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生物科学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程也要更加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引入生物与化学、生物与物理、生物与数学等跨学科的交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新课改下要重视高中生物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往往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较难被发现和解决。

而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更加全面和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诊断和辅导,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新课改下要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个性发展档案等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科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与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情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学生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科学实践,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科素养。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中生物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使生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要更加贴近实际和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思维方式纵深扩展与应用能力提升新课程标准强调降低教育的普及门槛,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科思维方式的纵深扩展入手,掌握生物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普查、实践等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培养其运用学科思维方法的能力。

例如,课堂上可以进行生态园或者林地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现象、将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和整合。

二、学习过程个性化和多元化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在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教师应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例如,对于特殊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课堂、微课等方式进行教学,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育情境引导和现代科技辅助新课程标准强调情境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采取教育情境引导,以此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和现象。

同时,现代科技也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帮助,例如,利用网络教学、网络交互等方式扩展学科内容和教育情境,增加学生的学科体验。

四、教师在引领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师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养的提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新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思维导图、探究型教学、辩证教学等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学科知识。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优秀的生物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探讨.

孙建雄(梅县东山中学中图分类号:G633.8摘要文献标识码:A广东·梅县514021)文章编号:1672-7894(2011)12-109-02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情感和对生命现象的感悟。

这些情感和感悟在视野上体现出生物学与文学之间的交叉渗透。

例如: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等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暗示生物学知识;山上温度较低,是影响桃花迟开的主要生态因子;③停车坐—说明温度对叶绿体色素及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花青素的影响;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食物链、天敌、保护青蛙对农作物丰收的作用……此外,语文新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与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荷塘月色》、《紫藤萝瀑布》、《春》、《秋天》、《草》、《美丽的西、《呼兰河传》、《感受自然》等,在课题引入前朗读一双版纳》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朗朗上口的诗歌、谚语,或关爱生命歌颂自然的优美文章,创设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教学情景,悄然开启知识的大门,学生一定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产生美感,激发起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1.2成语中的生物学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与生物学相关的成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生物学原理。

例如属于条件反射成语有:画饼充饥、谈虎色变、闻鸡起舞、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望而生畏、惊弓之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成语有:饥肠辘辘、瑟瑟发抖、迎风流蚂蚁搬家、公鸡泪等;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成语有:蜘蛛结网、报晓、蜜蜂采蜜、大雁南飞、母鸡育雏、猫捉老鼠、嗷嗷待哺等;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成语有:鹦鹉学舌、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此外,还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揭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飞蛾扑火、作茧自缚、金蝉脱壳———揭示昆虫的行为……总之,生物学教学中巧妙融入文学欣赏,给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是新教学理念下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生物教学在这一新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全面的探讨和改革。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与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高中生物课程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许多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上。

除了传授基础的生物知识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难点,例如:如何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何解决学生对生物学的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等。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2.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输出。

3. 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学跨学科交叉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跨学科交叉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跨学科交叉教学研究摘要: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跨学科交叉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以往的单一学科教学理念,结合生物学知识特点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交叉,淡化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突破高中生物教学思维的禁锢,整合生物学科知识内容,发挥跨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价值。

学生通过了解生物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点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建立扎实的生物知识体系。

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开展生物学科教学,对生物课程结构和生物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跨学科;交叉教学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高中生物和其他学科在学科知识和逻辑思维上有很多的交叉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多向理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生物相关知识,建立生物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和生物知识整合。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学跨学科交叉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和生物活动现象,保障学生构成完整的生物认知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生物原理深入探究生物现象本质,对生物有进一步的科学系统认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挖掘丰富的学科交叉点高中生物教材与其他学科有着丰富的学科交叉内容,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是学科交叉教学的最终体现,也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生物教师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引导者,教师想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就需要让各学科之间达成有机的联系,重视生物和其他学科间的交叉。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生物教学内容,寻找学科间的相关联系,建立生物学科交叉平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和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让学生生物学习中系统地整合学科交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相关概念,发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以上,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教材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写上体现出学科综合,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 [3] 李艳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和途径[D].山东师
势头,不再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课程标准体现了《基础教育
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分科课程情况下,兼顾学科 [4] 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3):70- 71.
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情感和 对生命现象的感悟。这些情感和感悟在视野上体现出生物 学与文学之间的交叉渗透。例如: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 —蕴含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等 生物学知识;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暗示 山上温度较低,是影响桃花迟开的主要生态因子;③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说明温度对叶绿体色素及 花青素的影响;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揭示 食物链、天敌、保护青蛙对农作物丰收的作用……此外,语 文新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与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 《荷塘月色》、《紫藤萝瀑布》、《春》、《秋天》、《草》、《美丽的西 双版纳》、《呼兰河传》、《感受自然》等,在课题引入前朗读一 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朗朗上口的诗歌、谚语,或关爱生命歌 颂自然的优美文章,创设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教学情景, 悄然开启知识的大门,学生一定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学知 识产生美感,激发起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1.2 成语中的生物学
天,势必有许许多多奇闻逸事发生,有悲壮的故事,也有美 好的传说。在当今,也不时地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事件和故 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这些事件或者奇闻趣事可以作为教 师问题情境创设的好素材,比如“愚人金”的故事、玻尔智藏 金制奖章的故事、“疯猫跳海”的故事等。在教学中,结合知 识点通过穿插这些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生物学教学中巧妙融入文学欣赏,给课堂教学增 添色彩,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人 文素养和品德修养,是新教学理念下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
2 高中生物学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
自然科学是指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 内的有机自然界各门科学的总称。高中课程中主要开设有 化学、物理、数学等自然学科。笔者通过研究近几年的理科 综合考试试题发现,这些试题着眼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 题,要求学生注意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 及对事物变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 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无疑为
成肽反应

参考文献
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 白 质 的 化 学 性 质 、水 解、盐析和变性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学科交叉点丰富,交叉内容达到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1(必修):分子与细胞[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2(必修):遗传与进化[M].
1 高中生物学科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渗透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 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具体来说,高中 课程中主要开设了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下面 笔者主要以语文为例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与人文学科交叉 渗透的内容。 1.1 诗词中的生物学
我国的诗词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
系,体会学习化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 学的动机和兴趣,促使他们感受自然改造和科学奥秘探索 的冲动,最终实现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原电池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根 据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和防护来提问:(1)下面物品 可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防锈处理?铁制水闸、码头上的钢轨、 铁的徽章、钢刀片、电熨斗支架以及游乐场秋千的钢架等。(2)学 校内的金属腐蚀情况怎么样?对于这些金属腐蚀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进行保护?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 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提升他们的 实践能力,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3 利用奇闻趣事创设问题情境
2 0 1 1. 0 4 ( 下 旬 刊)
理工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 交叉渗透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8
孙建雄
(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 514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2011)12- 109- 02
摘 要 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 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 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可是,当前我国的课堂 教 学 大 部 分 是 “各 自 为 政 ,互 不 干 涉 ”, 分 科 思 想 严 重 , 学 科 之间衔接不够,学科之间好像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相互间缺 乏融合与渗透。 教师已经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 家瓦上霜”。 所以,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打破学科界限, 实现各个知识体系有机渗透,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以高 中人教版(必修)为例,深入挖掘高中生物学科与其他科学 的交叉渗透点。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人文学科 自然学科 语文 化学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and Cross-penetration of Other Subjects // Sun Jianxiong Abstract Strengthening horizontal linkages between disciplines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scientific thinking and a unified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processes,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view of nature, and gradually form a correct view of the world. "However, most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in China is "fragmented, non-interference",division thought serious enough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disciplines, across disciplines like an invisible wall, a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inter-penetration. teachers have used to "mind their own business, regardless of his house on the cream tile." So,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filtration,breaking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o achieve penetration of the various organic systems of knowled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will be the one to teach high school version (required), for example, dig high school biology and other scientific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penetr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 humanities; natural sciences; languages; chemistry Author's address Mei County, Dongshan Middle School, 514021, Meizhou, Guangdong, China
学科 内容
生物
化学
们需要多管齐下,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科渗透意识,灵活利
用学科交叉知识的衔接,解释生物学现象,利用相关学科的
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结构、必 氨基酸的种类、化学结
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方法,处理生物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还原科学的本来面 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多肽
脱水结合的具体过程、肽 与肽键
综合。
编辑 黄严磊
!!!!!!!!!!!!!!!!!!!!!!!!!!!!!!!!!!!!!!!!!!!!!
(上接第 106 页)
孔、一个动人的事件、一场美丽的景象,这些都能激发学生 地,其家人发现并送往医院急救,结果还是停止呼吸,宣布
进行化学跟现实生活的联想,让他们了解化学和生活的联 死亡。医生对此妇女进行胃液、血液检查后,判定其为氯气
众所周知,化学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它发展到今
中毒。关于这则事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原来是这名 主妇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把家用洗涤剂、浴液和洁厕 精等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 悲剧发生。对于此案例,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从而激 发学生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 化学教师对学生设“障”置“疑”,使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 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问题情境的设 计对高中化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实 验、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等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情趣,优化化学教学质量。
109
理工
2 0 1 1. 0 4 ( 下 旬 刊)
中学理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主要以化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