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是指能够像人类一样用双脚行走的机器人,它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和挑战性。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双足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医疗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而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则是一种结合了先进的STM32F407单片机技术和双足机器人技术的新型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在控制系统和运动控制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的32位微控制器,其主频可达168MHz,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这使得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和感知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任务。

除了运动控制系统,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还具有高度集成的传感器系统。

双足机器人需要通过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以便实时调整自身姿态和动作。

而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可以通过其丰富的外设接口来连接多种传感器,例如惯性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等,实现对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全面感知和分析。

STM32F407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存储空间也为双足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在软件开发方面,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可以充分利用STM32CubeMX和嵌入式开发工具来进行开发。

STM32CubeMX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提供的一套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快速生成STM32F407单片机的初始化代码和外设驱动程序,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嵌入式开发工具如Keil、IAR等也为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编程和调试功能,使得软件开发更加高效和便捷。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适合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还能在医疗护理、救援救援和娱乐娱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步行方式的机器人,它的动作更加灵活自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地形。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双足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和工业等领域。

而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则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它利用STM32F407单片机搭建控制系统,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成为了双足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STM32F407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性能优势。

它集成了丰富的外设,包括ADC、DAC、PWM、USART、I2C、SPI、CAN等,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

STM32F407还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双足机器人对于控制系统的要求。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由STM32F407单片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模块、姿态估计算法等组成。

STM32F407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负责控制双足机器人的动作、平衡和姿态调整等功能。

电机驱动器则用于控制双足机器人的步态和速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姿态估计算法用于实时估计双足机器人的姿态和状态。

1. 高性能: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性能优势,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和运动规划,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稳定的步行动作。

2. 低功耗:STM32F407单片机具有低功耗的特点,能够为双足机器人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从而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

3. 灵活性: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自由组合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1. 教育领域: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可以作为教育工具,用于教学生学习机器人控制和运动规划等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2. 娱乐领域: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可以作为娱乐机器人,进行各种有趣的动作表演和互动,提供新颖的娱乐体验。

基于STM32的智能服务型多功能多足机器人

基于STM32的智能服务型多功能多足机器人

1引言面对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谓的高科技还未真正解决那些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顾;盲人出行时需要靠外界传递导航信息等。

考虑到这些细节,我们由此引发了设计理念:设计一款多功能的服务型多足机器人,在那些弱势人群需要帮助时及时做出相应的救援措施,以及陪伴他们的日常生活,做他们的贴身小管家。

此款机器人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结合多种传感器以及舵机实现它的多功能工作状态,在轻便小巧的外型下蕴涵多种智能服务模式。

服务型机器人可以根据人类的意愿来执行任务如今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无人陪伴使得他们的安全极其令人担忧。

残障人士的生活不便,也成为人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此款机器人不但可以成为老人们忠实的伙伴,还可以依照他们的需求,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生活小提醒等服务,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生活中的需求;还可以在他们遇到危险时展开紧急救援;本设计安装了红外报警系统,保护了个人安全。

同时整个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能源提供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持续运转,更能起到节约能源以及绿色环保的作用。

2总体设计2.1系统方案分析硬件方面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芯片采用型号为STM32F103ZET6型芯片。

通过伺服电机、光照度传感器、语音模块、烟雾传感器等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并且将需要的数据在TFT 彩屏上显示。

程序设计开发使用常用的STM32系列开发软件Keil5。

使用2.8寸TFT 彩屏显示有效数据。

整个软件划分为若干模块,分别调试,最后集成。

综合考虑此方案可行。

2.2设计不足及解决方法传统的8位51单片机没有足够的中断,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无法驱动多个传感器。

为了达到设计需要,选择了32位的STM32F103ZET6单片机[1],但增加了开发成本。

在此次设计制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成本较低、性能较差的STM32F103C8T6型芯片,更为廉价的也可以。

在为机器人提供动力方面,我们综合多个方面最终决定使用伺服电机,此电机价格昂贵,但我们经测试发现很适合机器人的结构,并便于拆装。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是一种模拟人类行走的机器人,可以实现步行、跑步、跳跃等动作。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

我们需要设计机器人的硬件部分。

双足机器人需要具备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两条腿上安装舵机和传感器。

舵机可以控制腿部的运动,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的倾斜角度和腿部的位置。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主控制器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和控制能力。

STM32F407是一款高性能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多种外设接口。

我们可以将STM32F407作为机器人的主控制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机器人的软件部分。

双足机器人的软件主要包括运动控制算法和姿态控制算法。

运动控制算法用于控制舵机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步行动作。

姿态控制算法用于保持机器人的平衡,根据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控制。

在编程上,我们可以使用Keil MDK进行开发。

Keil MDK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进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

我们可以使用C/C++语言编写机器人的软件,利用STM32F407的外设库函数进行控制。

我们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测试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连接电脑和机器人,通过串口通信进行调试。

我们还可以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虚拟测试,以提前检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教育、娱乐和服务机器人等。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双足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机器人系统。

它结合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能够实现人类步行动作,并具备平衡能力。

这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是仿生型机器人的一种,与人类步态较为接近,因此在人机交互、服务机器人、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设计。

一、硬件设计1. 硬件原理图整个系统由主控板、电机驱动板、按键板、电量显示板、调试串口板、电源板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2. 材料清单双足机器人的材料清单主要包括:• 主控芯片:STM32F407• 电机驱动芯片:L298N• 步进电机:NEMA 17• 电源:12V、5A• 机壳:3D打印1. 系统框架整个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实现,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键操作控制双足机器人的移动、转向等动作。

2. 程序流程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 关键算法(1)PID控制算法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保证双足机器人移动的稳定性和平滑性。

(2)三关节反向解算算法该算法用于计算双足机器人每个关节的角度,使之达到期望角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3)Kinect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通过Kinect传感器获取地面深度数据,根据机器人的移动数据、机构参数、重心位置等计算机器人的倾角、速度等数据,从而实现双足机器人的平衡控制。

三、实验结果经实验,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运动平滑,靠墙时能自动保持平衡,转向时稳定性高,可靠性强。

四、结论本设计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双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通过Kinect传感器获取地面深度数据,根据机器人的移动参数计算机器人的倾角、运动速度等,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平衡控制。

该设计为双足机器人系统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高可靠性的控制平台,并为双足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双足机器人

双足机器人

双足机器人本作品研究了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此机器人采用了U型梁、多个180°数字舵机、多功能支架等构成了多自由度的机械结构,通过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舵机旋转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稳定行走,以及模拟人类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本作品结构相对简单、安装快捷调试方便,且试验结果显示,该步行机器人能够实现平稳的行走,以及模拟人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且性能优越,应用广泛。

标签:双足机器人舵机驱动远程控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加速,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方面,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完成一些机械繁重的工作,让人类从重复而无意义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完成具有危险性的任务,让人类减少生命安全财产的损失。

种种方面使得人类对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故研究一种步行的机器人显得尤为重要。

在机器人的行动方式中双足步行是自动化程度最高、最为复杂的动态系统。

本作品主要研究双足机器人的行走过程。

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判断让机器人处理一些简单的应变,为机器人在以后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稳定工作打下基础。

因此双足机器人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研制意义。

1总体方案1.1硬件方面1.1.1控制部分单片机是系统中控制部分最为关键的元件,其主要控制整个机器人的行动方式,处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改变机器人行走的路线。

系统还包括发射机电路和接收机电路,无线数据发射接收电路。

其中,发射机电路采用多个可变电位器将控制者的控制动作转变为模拟控制信号,经发射端的单片机将输入的多路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再进行编码并由串行口发射;接收机电路的任务则是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并从中解调出编码信号,然后通过接收端的单片机将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舵机控制信号和电动机驱动控制信号,从而完成各个舵机的旋转以完成双足机器人不同的动作和姿态。

1.1.2电源部分采用LM7805cv是常用的三端稳压器,一般使用的是TO-220封装,在宽输入的条件下能提供5V直流的稳压输出,同时内部含过流和过载保护电路。

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ma k e s t h e wa l k i n g s t a b l e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o f t h e d i s t a n c e b e t w e e n t wo p e d a l s ma k e s t h e s t r i d e b i g g e r ;a n d t h e
whi c h ma k e s de e p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t h e r o b o t ’ S k i n e t i c c o n t r o l b y a d d i n g t h e e l e c t r o n i c c o mp a s s HM C 58 8 3 t o c o r r e c t t h e r o bo t mo v i n g pa t h b y t h e f e e d ba c k. Th e r o bo t mo v i ng f o r wa r d ma i n l y d e p e n d s o n t h e wa i s t t u r ni n g,wh i c h
2 舵机 控 制原理
A X. 1 2舵 机 的主要 参数是 :
仿真 , 得 出机器 人 行 走 时 各 个 舵 机 的转 动 次 序 及 转 动角 度 , 以确 定 P c机 应 发 指 令 。为 了保 证 机 器 人 运 动 方 向的正 确 , 控制 系统 中加 入 了 HMC 5 8 8 3电子 罗盘 , 机 器人 每走 一步 检测 一次 , 经 过 自适应 控 制校
机器 人 的运 动速度 。
关键 词 : 双足 机器 人 ;舵机 ;电子 罗盘
中图分 类号 : T P 2 4 2 .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8 7 4 ( 2 0 1 3 ) 0 5一 O O O 5— 0 3

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双足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步行动作,并具备移动和平衡能力。

为了实现双足机器人的控制,需要一个强大的控制系统来处理传感器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在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数据获取与处理:双足机器人需要使用多种传感器来获取关于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数据,以便进行相应的控制。

如惯性测量单元(IMU)、压力传感器、编码器等。

通过使用STM32微控制器,可以使用其丰富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和模拟输入/输出接口,轻松地与各种传感器进行通信并获取数据。

然后通过处理这些数据,可以计算机器人的姿态、速度、加速度等状态信息。

2.动作控制算法:为了保持双足机器人的平衡和稳定,需要开发相应的动作控制算法。

这些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分析机器人的状态,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来调整机器人的姿态和步行动作。

例如,使用PID控制器来调整姿态,使用预测控制算法来计算步行动作。

在STM32微控制器上实现这些算法,可以快速和高效地生成控制指令。

3.控制指令生成与执行:在STM32微控制器中,可以通过编程将控制指令转换为电机和执行器的操作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PWM信号、模拟输出、脉冲信号等方式传递给电机驱动器、执行器等设备。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姿态。

4.通信与交互:为了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交互,可以使用STM32微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如串口、CAN总线等。

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将双足机器人的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进行分析和处理,也可以接收外部设备的指令进行控制。

同时,也可以将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进行连接,通过编程界面实现对机器人的监控和控制。

总之,基于STM32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感应、动作控制和通信交互等功能。

通过充分利用STM32微控制器的高性能和丰富的接口资源,可以实现高效、精确和稳定的控制系统,从而提升双足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M32F407的双足机器人作者:赵佩佩刘程瑞王可煦於文祚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5期
摘要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系统的中央控制器,将中央控制器与舵机控制器,舵机,各类传感设备及受控部件等结合,构成整个双足行走机器人,达到行走、做动作的目的。

单片机中央控制器与舵机控制器以串口通信方式实现。

硬件包括舵机控制器,按键,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软件包括单片机初始化、主程序、信号采集中断程序、通过串口通讯的接收和发送程序。

关键词双足机器人 STM32 串口通信
0引言
在步行方式中两足步行是最为复杂、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动态系统。

本设计以对两足行走机器人的行走控制为目的,来研究两足机器人的行走过程。

为实现机器人的稳定行走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系统的中央控制器,将中央控制器与舵机控制器,舵机,各类传感设备及受控部件等结合,构成整个双足行走机器人,达到行走、做动作的目的。

1硬件部分
双足行走机器人系统其硬件部分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
(1)控制单元。

单片机STM32是系统中控制部分关键的元件,它与控制单元组成控制部分功能。

负责整个机器行动的方式,以及处理外部环境变化的,改变机器人行走路线的任务。

(2)舵机控制模块。

主芯片为单片机STM32,模块与控制单元进行串口通信从而达到控制信息的传输。

舵机控制模块通过接收控制信息来产生控制舵机的PWM波形。

从而实现行走控制。

(3)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外部环境数据。

控制单元通过接收的外部信息来改变控制信号,来让机器人产生行动变化。

(4)受控部件。

通过控制舵机,通过精确的角度变化让机器人完成行走的基本目的。

其主要受控于舵机模块。

通过PWM进行控制。

(5)支架。

组成机器人的躯干,搭载机器人全部电子器件。

2软件部分
软件设计设计方案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1)主程序设计。

接收器将手柄的遥控信号通过串口发送给单片机STM32,然后由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正确识别后执行相应的中断动作子程序,输出匹配的舵机控制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姿态动作。

(2)在机器人行进的过程中,使用红外传感器对外部環境进行检测,并将信息传递给单片机然后进行处理,并执行相应的舵机控制指令。

(3)在设计动作时,利用串口通信的方式,通过上位机调试每个舵机不同转动角度并得到对应的指令控制数据,建立数据库,方便程序调用。

3结语
本系统的核心处理器为给予ARM Cortex-M4内核的STM32处理器,高性能以及低功耗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设计选择4自由度机器人作为设计的框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设计,简单的4个关节即可实现行走目的,适用性强,易于控制,减少了开发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熙婷,胡心悦,陶蕾,张佳宁.双足步行机器人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7,30(06):147-149.
[2] 曾显武.双足机器人设计及步态规划仿真[D].济南:山东大学,2019.
[3] 戚龙.双足步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J].电子世界,2018(23):161-162.
[4] 查华臣.双足步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