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教案4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通过体验人类对抗SARS疫情的历程,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2.认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1.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

2.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查找2003年SARS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准备病原体相关图片,制作PPT;印制补充材料。

教学策略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分析近几年流行的新型传染病。

从“非典”到“禽流感”,从“甲型H1N1流感”到“急性肠道疾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简案新课导入[事例]黄先生感觉不太舒服,头疼、流鼻涕。

大家觉得他可能得了什么病呢?[提问]是流感吗?为什么你认为是流感而不是普通感冒?大家说因为黄先生将感冒传染给别人了,所以是流感。

我们知道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到底什么样的疾病才算传染病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一)什么是传染病1、通过课前调查,统计全班同学患过这些疾病的人数。

提问这些疾病的病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够传染。

(学生回答问题)2、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指导并展示概念。

(P109)3、认识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图片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师:解释传染病的定义,及其兼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表格]引导学生从病原体和传染病特点入手,判断常见疾病。

北师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精品授课课件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北师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精品授课课件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爆发,全国近万人感染,近五 千人死亡。国外千万人感染,近百万人死亡。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 50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5年间,欧洲人口 减少了近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 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症状:流感患者表现出发热、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 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 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可以致命。
流感病毒Βιβλιοθήκη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
预防方法:1.在流感流行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必要时对 公共场所和室内进行消毒。 2.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加强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2.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D )。
A.全部三个环节
B.任意两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意一个环节
3.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大家在下课时开窗
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些措施属
于(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
全世界几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传染性疾病每年在全世界导致1700万人死亡。 “猪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这
些耳熟能详的传染病造成危害很大,人们谈疫色变。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等都是病原体。

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预防传染病》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预防传染病》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

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

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3.2 预防传染病12-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3.2 预防传染病12-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一)、知识目标:
1、病原体、传染病的的概念。

2、传染病的特性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3、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二)、能力目标:
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病例探究获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

(三、)情感目标:
1、在了解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传染病病人的态度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2、认识了解当今常见的传染病(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明白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丝毫不得懈怠。

教学重、难点:
1、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概念
特点
2、病原体概念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控制)(切断)(保护)4、常见传染病。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预防传染病名师精选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13.2 预防传染病名师精选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

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

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

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1、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编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13章教案第2节 预防传染病

新编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13章教案第2节  预防传染病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卵的方法;(2)学会调查的方法并填写调查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介绍贵阳地区防“非典”工作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健康和快乐,事实上世上没得过病的人几乎没有,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得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课前布置同学对自己的病史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一下。

注意,千万不要拿别人的某种疾病讥笑同学,因为患上某种疾病已经够不幸的,请不要再给他们雪上加霜,而应关心他们。

生1:我得过流感,而且不止一次。

只要家里或好友中有人患了流感,我就会被传染上,可能是因为我太瘦,体质弱的原因吧!上幼儿园时我还得过猴耳包,医生叫腮腺炎,也是被别人传染的。

生2:不怕大家笑话,我有足癣,每年夏天到来时特别烦人,脚底老有水疱,痒死人,在家里我有单独的脚盆和擦脚布,可能跟我爱穿球鞋、不透气有关。

我还得过副伤寒。

生3:我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是遗传的,因为我妈妈有,但它不会传染给别人。

生4:我得过细菌性痢疾,上吐下泻,到医院又输液又打针才止住。

我也得过流感。

生5:我有虫牙,可能是小学时经常躲在被子里吃糖造成的。

我也得过流感。

生6:我小时候出过水痘,脸上、身上都是小水疱,非常痒,要不断擦酒精才能止痒,因为是传染病,我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没去上学。

我还得过沙眼。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在黑板上整理记录,也可以在课前将表格设计好,按全班患病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师:同学们的课前调查完成得非常好。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3.2 预防传染病13-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3.2 预防传染病13-北师大版
2、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包括()
A.静脉注射毒品B.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C.不安全性行为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
3、今年四月份,我国某些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这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政府号召大家搞好饮食卫生,不与患者接触,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课题
第十三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传染病特点,认识传染病
方法与过程:介绍传染病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
重点
难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病原体的认识
学 习 过 程
学案
导案
预习导学
通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______。传染病具有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
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1、传染病的流行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2、传染源是指什么?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三、认识几种常见传染病
1、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___病。
2、肺结核是一种___________病。
5、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高血压D.近视眼
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
A.抗原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
老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简单提示。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教案2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教案2 北师大版

《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3、说出红眼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二)教学难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戴口罩。

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今天和平时有事么不一样?你们知道戴口罩有什么作用吗?你们回忆一下,什么时候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或其他人都经常戴口罩?你是否想起前几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甲流。

当你遇到得了“甲流”的人时,是否很恐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甲流”会传染,是传染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预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二、认识传染病(一)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类型过渡:你对传染病了解有多少,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传染病菌的疑问。

1、师:“结合大家的疑问,我们进入侦探摸排阶段。

”课件呈现自学内容:★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危害2、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可预防等。

传染病的类型: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传染病的危害:传染病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预防传染病》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
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
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
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
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
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
理性方面的知识。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
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
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
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
学生。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
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
2

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3、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
4、教学流程
【1】、引入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
受呢?
生:难受。
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
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
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
【2】、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
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
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师:最近我们班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们的小品《病毒
来了》。有请我们的演员上台表演。
生:(鼓掌)
师:看完这个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生: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师:什么是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有哪些?
生: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3

师:很好。要注意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而蛔虫是不是传染源呢?
生:不是。
师:非常好。蛔虫的受精卵是病原体,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的人。常
见的传染源除了传染病病人,还有病原体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说的是体内
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是该携带者并没表现出相应的患病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传染
疾病给我们的,但是有些特别厉害的病原体会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类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
病毒。刚才哪个小品表演谁是传染源?
生:刚开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学是传染源。
师:很好。那么什么叫传播途径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生: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
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师:刚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哪个?
生:空气传播。
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类人最易成为易感人群?
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老人和小孩最易成为
易感人群。
师:十分好。小品里谁是易感人群?
生:后来患咳嗽的同学是易感人群。
师: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示意图。想想这三个基本
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
生:是。
师:很好。假如我们把患病的同学隔离起来,没有了传染源,那么就不会使易感人群患上疾
病了;又假如我们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那么易感人群也不会患传染
病了;又假如我们在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起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那么传染源也不能把
病原体传给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会患病。所以说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的。
师:接下来让我们阅读书本的内容认识几种传染病,分组讨论几个问题:蛔虫病、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第一组的同学请讨论蛔虫病的三个
基本环节,第二组同学讨论肺结核,第三组同学讨论病毒性肝炎,第四组同学给他们三组挑
错。
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现在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发言。
生: 蛔虫病传染源是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易感人群是卫生条
4

件较差的人。
师:好,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发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生:完全同意。
师:好。现在让我们看第二组同学的成果,请学生代表发言。
生: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尘埃传播,易感人群是抵抗力低下
的人。
师:好。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
生:我同意他的说法。
师:第四组同学有没有其它的不同见解呢?
生:我有。易感人群是青少年。
师:好。现在有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
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病人,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和血液传播,易感人群
是健康人。
师: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
生:同意他的说法。
师:好,这些同学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看看正确答案。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
生: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可。
师:好。具体做法请看屏幕。
师:记得2003年中国出了件大事。
生:非典流行。
师:在非典流行期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非典。由于当时谁也不知道
非典的成因。所以大家对它是束手无策。于是国家只好在源头上抓,先控制传染源。具体的
做法就是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体温检查。甚至去坐车回家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只要是体温
偏高的人都送医院检查治疗,当疑似病例处理,当时隔离了不少人,很多在隔离区的医生和
护士都患上了非典,死在了抗战非典的路上。而学校很多都停课。全体人民只要知道哪里出
现疑似病例都很担心,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带口罩,家里用醋消毒,买板蓝根
冲剂喝。那时候醋和板蓝根冲剂涨价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常常没货。幸好后来发展了非典的
成因,对症下药治好了非典。当时,国家也投入资金研究非典的疫苗,可惜的是,到现在市
面上也难见到非典疫苗的身影,因为疫苗从研制到使用,最起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
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5

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做点练习巩固相关的内容。
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