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能够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2.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教学3.课堂讨论五、教学流程5.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

问题如下:光合作用是什么?对环境有什么影响?5.2.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5.3. 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水蕨、盆、酸水玻璃片、草莓苗。

2.实验步骤:1.准备草莓苗和水蕨,将它们分别浸在盆里。

2.在草莓苗和水蕨的顶端用修长的酸水玻璃片夹住一片叶片,让叶片的中间部位直接暴露在外面,使阳光能够射入叶片中,将其放在太阳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叶片和水蕨对氧气的释放情况。

5.4. 知识深化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的实验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5.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综合课上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光合作用?能否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你认为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完善实验方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授课人:备课时间:2015年月日授课日期:2015年月日课题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两个实验的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完成实验,要通过媒体让学生看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能够说出即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难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教学方法实验法启发归纳法教学措施谈论观察、联系实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 中合成了__________并且把光能转变成_____,储存在_____中的过程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此实验中为何要用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二:导入: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据研究,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缺氧呢?三:出示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四:新授:一)阅读课本61页,讨论:1.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呢?绿色植物通过气孔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2.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二)光合作用的原料PPT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有层次地出示问题,1.最后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的引导再细一点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普里斯特利的结论:
绿色植物能更新被蜡烛燃烧或者被动物呼吸 而污染了的空气。
后来的实验证明: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的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 需的原料吗?
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四、光合作用
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 光能 ,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 的 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储存着能量)
阳光
氧气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提高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普里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 Joseph Pristley,1733—1804)在1773年做了 一个有名的实验。
实验一
蜡烛为什么会 熄灭?
实验二
老鼠为什么会 死亡?
实验三
蜡烛为什么不 熄灭?其燃烧 需要的氧气从 何而来?植物 为何也能很好 的生长?
实验四
为何两者放在 一起时都能很 好的活着?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想一想,议一议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一棵2.5kg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kg,而土壤只减少了不 到100g
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 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 原料呢?
意义:

七年级上册 生物 人教版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七年级上册 生物 人教版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初中生物学科集体备课活页纸由普利斯特利结论,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环节1:师友解惑】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出什么假设?(2)根据问题和假设,你设置的变量是什么?(3)根据教材P123提示和普利斯特利实验,你如何设计实验装置用以控制变量?(4)参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过程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并小组讨论可行性。

(5)确定实施你的探究计划需要哪些实验器材?(6)根据实验方案实施探究过程。

(7)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环节2:教师点拨】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3.制定计划:师友交流:①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②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③如何设计对照组?实验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4.实施计划:(1)在装置一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在装置二中放清水。

(2)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

(3)几小时后,各取一二装置中的一片叶子,分别放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漂洗。

(4)分别向两片叶片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5.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6.表达和交流:(1)如何控制空气流动?(2)若没有阳光,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呢?(3)如果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怎么办?探究任务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环节1:师友解惑】教师出示新课互助提纲,师友先自主学习,再互助交流。

基础知识,友说,师补充。

拓展知识,师引导友探究。

标记疑问所在。

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阅读教材123页--124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演示实验:金鱼藻在光下是否有气泡产生?2.收集气体并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检验该气体,观察现象并分析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1.结合上节课所学,分析整合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反应之一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含有一种叫做叶绿素的色素,这种色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光能。

当光能被吸收后,叶绿素会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分子中,这些分子被称为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二酯类化合物(NADPH)。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被称为光反应。

在光反应之后,光合作用还包括一个称为暗反应的过程。

在暗反应中,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植物使用光合作用捕获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最著名的产物是葡萄糖。

暗反应中的关键步骤是卡尔文循环,它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由于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了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消耗了水和产生了氧气。

水的分解产生了电子、质子和氧气。

电子被NADP+还原成为NADPH,质子则通过ATP合成酶复合物驱动ATP合成。

最后,氧气通过叶绿素和其他类似的光合色素释放到大气中。

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也对整个地球的气候和大气成分产生重要影响。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同时,光合作用还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地球上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稳定。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依靠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维持了地球上大气氧气含量的稳定。

光合作用对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和气候的稳定至关重要。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新人教版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 越多 。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 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放在黑暗中,现象: 没有气泡冒出 。
释 放 氧 气
收 二 氧 化 碳
3.非点评同学认真听并及时补充质疑。
想一想,议一议
海尔蒙特实验
五年后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还吸收了大 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空气的作用
1.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 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 续存活? 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1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注的意必:需氢原氧料化吗钠?溶液
有腐蚀性 ,氢氧化钠
2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溶的液必有需吸原收料空。气中二 氧化碳的作用。
3制定计划: 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你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结果 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8.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主要
原因是( C )
A.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 B.充分利用了土壤水分
C.充分利用了阳光 D.增加了植株数目
物产量。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续存活?
P112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 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注:除水以 外,二氧化 碳也是绿色 植物光合作 用的原料。
科学实验表明: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观看视频: 《普利斯特利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P122)
1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
2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3制定计划: 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你该如何设计 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
注意:氢氧化钠溶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液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但其有腐蚀性,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 →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
一起来填空: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水 3.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太阳光(光能)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有机物,氧气
5.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 无机物 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 机光物能
无二氧化碳


步骤2: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

清洗后滴上碘液测试。
步骤3:甲、乙各取一张叶片置于酒精中隔
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冲洗。

小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2设计对照实验 3光照 溶解叶绿素 5漂洗 6滴加碘液
4 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
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 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练一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 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A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结论:光合 作用还产生
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
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 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课堂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汽车排放的尾气B、人类呼出的气体
C、焚烧垃圾后的气体D、阳光下金鱼藻产生的气泡
4.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探究中,设置两盆植物是为了()
A、设置对照B、减少乙盆的水分
C、减少乙盆吸收的二氧化碳D、减少乙盆吸收的光能
5、光合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变化是()
A、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B、无机物的变化和有机物的变化
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教材第123页,金鱼藻实验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金鱼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A、施以农家肥料B、及时松土C、适时播种D、合理密植
教学反思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4.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也不能,应该。
二、合作探究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学生讨论: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
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
C、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D、白天的变化和夜晚的变化
6.进行光合作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
7.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扩大居住面积
C、美化环境D、多植草坪多种树
8.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与该原理有关()
紫金镇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
主备人:邹吉鹏
审核人:邹吉鹏
执教人:邹吉鹏
课题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习难点
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学习程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问题检测
学习过程
学习札记
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1-125页,回答问题)
第一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和;产物是
和。
2.光合作用实质上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识导图:
条件:
原料:
光合作用产物:
场所:
表达式:
四、问题检测
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B、黑夜无光时C、只在黑夜D、有光时
2.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氧气C、水和氧气D、水和二氧化碳
3.下列活动中收到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