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 易错知识点强化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点燃H2OB.2Mg+O2点燃2MgOC.2KClO3催化剂2KCl+3O2D.4 Fe+3O2点燃2Fe2O3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3.211.2000反应后质量/g007.2 4.4待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11.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强化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强化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8.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 .D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
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
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C.维生素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7.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201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___。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_________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____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___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___没变、____没变、每个原子的______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_____不变,②元素的_____不变,③物质的_______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_____不变,②原子的______不变,③原子的_____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_____改变;微观上分子的______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______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_____。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7.(2019·潍坊市)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答案为:A10.(2019·镇江市)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C. 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 物质丁是复合肥【答案】C【解析】【详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为N2、乙为H2、丙为NH3、丁为CH4ON2[CO (NH2)2],转化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2+3H2==2NH3,2NH3+CO2== CH4ON2+H2O,因此: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不改变,故A错误;B、转化②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CO2、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的其他物质都是氧化物,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故C正确;D、物质丁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C。
9.(2019·赤峰市)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 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首先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解答。
【详解】A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A 正确; 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 正确; C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 D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 正确。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11 质量守恒定律

14.(2019·怀化)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物质种类C.分子数目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和物质种类,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和化合价,所以本题选B。
1.(2019·衢州)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A.氢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答案】A【解析】氢气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15.(2019·湘西) .我国历史悠久,“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 的化学式为()A.N2B.NO2C.NOD.SO2【答案】A【解析】反应2KNO3+3C+S=K2S+x↑+3CO2↑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K、N、S、O、C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为2 2 1 6 3反应后原子的个数 2 0 1 6 3X中含有原子0 2 0 0 0则X 的化学式为N 2。
10.(2019·天津)在化学反应A+2B=C+2D 中,已知16gA 与6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12 C.18 D.36 【答案】C【解析】在化学反应A+2B=C+2D 中,已知16gA 与64gB 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C 和D 的质量之和为16g+64g=80g,又因为生成C 和D 的质量之比为11:9,所以D 的质量是80g ×209=36g,已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设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由A+2B=C+2D64 2x 64g36gg 36g64x 264=可求得x=18。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同步测试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同步测试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2.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4.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8.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2 2个氢气B.4H 4个氢元素C.Ca+2—个钙离子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同步测试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易错同步测试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6.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8.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强化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练习卷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镁条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B
2.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表中的a值为1.4
B. 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 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 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C
3.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 4)2SO44NH3↑+3X↑+N2↑+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S
B. O2
C. SO2
D. SO3
C
4.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它是给地球生物生产了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淀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肯定含有碳元素
B. 肯定含有氢元素
C. 肯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
D. 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6.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B.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
7.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3CO+Fe2O33CO2+2Fe
B. 用含有还原性铁粉的麦片补铁:2Fe+6HCl2FeCl3+3H2↑
C. 用氢氧化钠处理含硫酸的废水:NaOH+H2SO4Na2SO4+H2O
D. 正常的雨水显酸性:CO2+H2O H2CO3
D
8.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在高温下缓慢通过足量的氧化铁后,再把得到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过滤,干燥,得到30g白色沉淀, 则原混合气体中CO 和 CO2的质量比为( )。
A. 14∶11
B. 7∶11
C. 2∶1
D. 1∶2
A
9.现有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向100g某稀盐酸中加入该混合物,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物为Zn、Cu,则m一定大于0.2g
B. 若混合物为Zn、Al,则m可能是0.2g
C. 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
D. 若混合物为Fe、Cu,m为0.1g,则该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可能是50%
BD
二、填空题
1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 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2)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由该反应所生成的“”和“”的质量比。
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或元素的种类)不变
(2)(m+2)∶m
11.下表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两组对比实验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1)第一组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是,你认为最适合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填序号)。
(2)第二组对比实验的变量是,说明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你用什么实验方法?请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
论。
(4)查阅资料可知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速率。
给你一根铜丝、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火柴、试管、5%过氧化氢溶液等,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
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浓度①
(2)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
(3)在实验①反应结束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又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
变
(4)用坩埚钳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表面呈黑色,放在石棉网上自然冷却,用一支洁净试管取适量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表面有氧化铜的铜丝一端插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2.请从铁、碳酸钙、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钾、氯化铜、硝酸银、硫酸八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有液体参加的化合反应: ;
(2)有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
(3)不产生气体的置换反应: ;
(4)无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答案:(1)CO2+H2O H2CO3
(2)CaCO3CaO+CO2↑
(3)Fe+CuCl2FeCl2+Cu[或Fe+2AgNO3Fe(NO3)2+2Ag]
(4)2KOH+H2SO4K2SO4+2H2O
三、计算题
13.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 2O2+2CO22Na2CO3+O2↑。
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
是利用了氧气性质中的。
(4)如果用脱脂棉包裹一定量的Na2O2固体,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反
应(填“吸热”或“放热”)。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对以上实验装置的改进为。
(6)实验室中的过氧化钠如果保存不当,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汽发生反应变质。
今称取10g过氧化钠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水,二者完全反应后。
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8.4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aCO3+2HCl CaCl2+H2O+CO2↑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
(2)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密度比空气大支持燃烧(或助燃性)
(4)放热
(5)2Na2O2+2H2O4NaOH+O2↑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等
(6)解:生成O2的质量为:10g+10g-18.4g=1.6g
设过氧化钠样品中Na2O2的质量为x。
2Na2O2+ 2H2O4NaOH +O2↑
2×7832
x 1.6g
x=7.8g
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g-×100%=22%
答: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2%。
14.国家标准规定工业废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15 mg·m-3。
工业上测量SO2的含量,可以根据反
应:SO2+2H2O+I2H2SO4+2HI。
现取该厂废气1 m3,用0.025 4%的碘(I2)溶液2g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该厂排放的废气中SO2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答案:0.128mg 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