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综合测评试题14
2019全国1卷理综生物(附答案精校版)

2019全国1卷理综生物(附答案精校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精品】2019年全国理综卷一生物部分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生物)1.細胞凋亡是細胞死亡的一種類型。
下列關于人體中細胞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A.胎兒手的發育過程中不會發生細胞凋亡B.小腸上皮細胞的自然更新過程中存在細胞凋亡現象C.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過程中不存在細胞凋亡現象D.細胞凋亡是基因決定的細胞死亡過程,屬于細胞壞死2.用體外實驗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鏈。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若要在體外合成同位素標記的多肽鏈,所需的材料組合是①同位素標記的tRNA②蛋白質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標記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細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將一株質量為20 g的黃瓜幼苗栽種在光照等適宜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植株達到40 g,其增加的質量來自于A.水、礦質元素和空氣B.光、礦質元素和水C.水、礦質元素和土壤D.光、礦質元素和空氣4.動物受到驚嚇刺激時,興奮經過反射弧中的傳出神經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其分泌腎上腺素;興奮還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心臟。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B.驚嚇刺激可以作用于視覺、聽覺或觸覺感受器C.神經系統可直接調節、也可通過內分泌活動間接調節心臟活動D.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使動物警覺性提高、呼吸頻率減慢、心率減慢5.某種二倍體高等植物的性別決定類型為XY型。
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
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現在雌株中B.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C.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親本雜交后子代雄株均為寬葉,則親本雌株是純合子6.某實驗小組用細菌甲(異養生物)作為材料來探究不同條件下種群增長的特點,設計了三個實驗組,每組接種相同數量的細菌甲后進行培養,培養過程中定時更新培養基,三組的更新時間間隔分別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條種群增長曲線,如圖所示。
内蒙古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人的22号染色体约由5000万个碱基单位组成,分析发现22号染色体上约有545个基因,下列有关关分析正确的是A.由22号染色体DNA转录的mRNA分子中碱基约2 500万个B.神经细胞内的22号染色体DNA可转录出545种mRNA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在不断发生变化2.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
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
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
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D.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3.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4.如图为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子B.图中两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不同C.图示过程可能发生在洋葱根尖细胞核内D.图示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都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5.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因一方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
(完整)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一卷)生物部分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36分)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型,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
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下边左图所示。
2019年海南省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海南省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C.有无细胞壁 ___________ D.有无遗传物质2. 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B.DNA分子的多样性由碱基的种类决定C.人体内发挥信息传递作用的分子都是蛋白质D.活细胞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比糖类高3.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自由水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④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细胞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基本相同.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⑤⑥ D.③⑥4. 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5. 细胞内要消耗ATP的生理过程有()①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②蛋白质的合成③质壁分离及其复原④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 分析甲、乙、丙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温度为20℃时,每天光照10小时,植物可以生长C.若乙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共同抑制种子萌发D.若丙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b点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故蝗虫数量应控制在b点以下7.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乙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同C.丙图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丁图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8.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9. 下列有关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底物含量B.用植物花药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等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D.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转录翻译出的蛋白质同样具有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10. 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7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C.7号8号结婚,出生的女儿12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D.假如10号携带色盲基因,则13号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 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人类进化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13. 日本福岛核泄漏,主要泄露的物质为碘一131,该物质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引发甲状腺激素偏低症状(简称“甲低”).传言吃碘盐、提前吃碘药能有效保护不被核辐射危害,因此在中国内地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一131造成的甲低原因可能是放射性射线照射杀伤了部分甲状腺细胞B.在临床上可用碘一131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C.甲低患者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D.甲低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14. 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提倡适龄生育③选择剖腹分娩④鼓励婚前检查⑤进行产前诊断.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5. 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16. 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C.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D.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弯曲向下生长17. 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18. 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脊髓排尿中枢破坏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依次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 B.尿失禁,不能排尿C.正常排尿、尿失禁 D.不能排尿,尿失禁19.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0. 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由体内专门的腺体细胞分泌B.都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C.都是含量微小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D.可在其含量过高时进行反馈调节21. 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能分泌多种激素直接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当日照变长时,许多岛类的下丘脑会分泌更多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C.当饮食中缺乏碘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D.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22. 下列不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细胞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 B.④⑤ C.③⑥⑦ D.②③⑤⑥⑦23. 许多植物用鲜红的累累果实来吸引动物食用,间接起到了传播种子的作用.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作用.该“信息”属于()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色彩信息24.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第三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25. 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总数量调查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无法估计二、综合题26.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 2 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 ,CO 2 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_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 2 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 2 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 2 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量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 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 2 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_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27.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 1 (aaBB、白色)和P 2 (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1)若对F 1 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那么育出的植株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2)F 2 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 种,其纯种个体在F 2 中大约占_________ .(3)F 2 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___ .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佩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___________ 倍体,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4)F 2 粉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28.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1)图1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 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一般来说,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 ,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原因是___________ .本实验通过甲、乙、丙三种方式处理之后,观察扦插枝条生根情况.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 现象.(3)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_ 法处理插条.(4)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 有关.29. 如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 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 ,蛇是___________ 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___________ 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 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___________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__________ 千克.30.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表1 引物对序列表p31. 引物对 A P1 AACTGAAATGTAGCTATCP2 TTAAGTCCATTACTCTAG 引物对 B S1 GTCCGACTAGTGGCTGTGS2 AGCTGGCGTTTAGCCTCG 表2 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表p32. 限制酶AluⅠ EcoRⅠ PstⅠ SmaⅠ 切割位点AG↓CTTC↑GA G↓AATTCCTTAA↑G CTGCA↓GG↑ACGTC CCC↓GGGGGG↑CCC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_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___________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___________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__ 种DNA片段.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__ 种DNA片段.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第26题【答案】第27题【答案】第28题【答案】第29题【答案】第30题【答案】。
2019年全国理综卷一生物部分试卷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生物).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除去了 ☠✌和❍☠✌的细胞裂解液✌.♊♋♍.♋♌♍.♌♍♎.♊♌♎.将一株质量为 ♑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 ♑,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和空气.光、矿质元素和水.水、矿质元素和土壤.光、矿质元素和空气.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含有基因♌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 ♒、 ♒,得到♋、♌、♍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2019年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卷

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3. 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2019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选择题1. 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 .液泡和核糖体 ________B .中心体和叶绿体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 .内质网和线粒体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________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B. 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D.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 .动物细胞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 .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 .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B. 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C. 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D. 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5.下 图表示细胞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体中合成C .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膜组成成分的更新6.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小于外膜B . 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C . 叶绿体产生的 ATP 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裎D .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有生物膜B .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的种类和数量C . 内质网膜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D .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具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器B . 初级卵母细胞、胚胎干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C .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都很发达D . 硝化细菌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9.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吞噬消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评(三)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试时间45分钟,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共2分,共40分)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中,若植物有效成分在高温下易水解,则不宜采用哪种提取方法( )A.萃取法B.水中蒸馏法C.压榨法D.浸泡法【解析】水中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若在水中蒸馏中易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等,则不宜采用此法。
但可以采用压榨或萃取的方法来提取。
【答案】 B2.(2018·青岛高二检测)压榨完橘皮获得的油水混合物,除去糊状残渣应先用什么过滤( )A.布袋过滤B.滤纸过滤C.纱布过滤D.离心【解析】因为压榨液中除了含有橘皮精油和大量水分之外,还含有一些糊状残渣等杂质,应先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答案】 A3.如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下列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⑤⑥ D.③④⑤⑥【解析】在基线上A、B、C、D四点中B、C属于提取样品的样点,A、D 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由于标准样品中的色素种类单一,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相同,所以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③和④。
【答案】 B4.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电泳使样品中各分子分离的原因( )A.带电性质差异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形状D.分子的变性温度【解析】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带电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都会影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分子变性温度无关,因此选D。
【答案】 D5.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中要加入氯化钠,不属于其目的的是( )A.增大玫瑰油的溶解度B.盐析,使玫瑰油和水分开C.利于玫瑰油的纯化D.利于玫瑰油的回收【解析】水蒸气蒸馏后,收集到玫瑰油与水的乳浊液,加入氯化钠可增加盐的浓度,从而使玫瑰油和水分开,而不是增大玫瑰油的溶解度,这样有利于玫瑰油的纯化与回收。
【答案】 A6.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为什么要进行冷凝回流(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B.操作方便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D.提高出油率【解析】玫瑰精油的提取用的是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将易挥发的玫瑰精油携带出来,必须冷凝后才可回收,得到的液态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分离出油层和水层。
【答案】 A7.(2018·随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蛋白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其目的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和特性【解析】A选项应该用生理盐水洗涤。
B选项中的血红蛋白为大分子,透析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小分子物质。
C选项的目的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答案】 D8.橘皮精油的提取中,用压榨法得到压榨液后,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的两种物质,并调节pH至7~8,这两种物质是( )A.0.25%的小苏打和0.25%的硫酸钠B.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C.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D.5%的小苏打和0.25%的硫酸钠【解析】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调节pH至7~8,目的是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答案】 B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抑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种~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D.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解析】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答案】 D10.胡萝卜素可以划分为α、β、γ三类,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层析后出现在滤纸上的位置B.根据其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部位C.根据其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数目D.根据其分解后产生的维生素A的分子数【解析】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多个碳碳双键(如β-胡萝卜素含9个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其中β-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也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答案】 C11.如图表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 ℃)变性的过程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迅速致冷复性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图中DNA片段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4个3′端【解析】向左为缓慢冷却复性;变性是在90 ℃以上时,DNA双链解旋为单链,这一过程在生物体内需解旋酶;图中DNA片段有2个游离磷酸基,2个3′端。
【答案】 A12.石油醚经常被用作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时的萃取剂,其原因是( ) A.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B.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C.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一般、毒性较小D.具有较低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较大【解析】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等不能与水混溶,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沸点、萃取效率高、毒性很小,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13.以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中,最好使用哪一种( )A.水蒸气蒸馏B.手动压榨机压榨C.有机溶剂萃取D.粉碎后加水蒸煮,然后过滤、提纯【解析】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为了减少水分的混入,最好用水不溶性有机溶剂萃取。
【答案】 C14.对玫瑰油提取操作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应取刚采摘的玫瑰花瓣,不能取放置时间很长的花瓣B.提取时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4∶1C.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提取的玫瑰油品质就差D.向分离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过滤就可以得到玫瑰油了【解析】最好选用当天采摘的鲜玫瑰花,提取时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如果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则玫瑰油中杂质较多;向分离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吸收油层中的水分,然后过滤就可以得到玫瑰油了。
【答案】 B15.从胡萝卜中(如下图)提取胡萝卜素时,首先将原料进行粉碎、干燥,其目的是( )A.胡萝卜太大,不能放入烧杯中B.整个胡萝卜不能溶于有机溶剂C.脱水,使原料充分与有机溶剂接触,增大溶解度D.减少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率【解析】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还有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和含水量及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故先将胡萝卜粉碎,干燥脱水,使之与萃取剂充分接触。
【答案】 C16.下图表示PCR扩增的产物,请分析它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A.第一次循环B.第二次循环C.第三次循环D.第四次循环【解析】在PCR反应中以引物为标记,第一次循环时,以加入的DNA为模板,两条DNA链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其结合,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子代DNA中只有一种引物。
【答案】 A17.(2018·海口高三联考)有资料显示,在非洲,作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更能适应于当地的环境。
有人认为这种人的血红蛋白可能与正常人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有一定差异。
为证实这种猜想,需对携带者的血红蛋白进行实际的检测,而欲要检测,就必须分离得到这种血红蛋白。
试想分离提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携带者(Aa)的血红蛋白时,用不到的药品或仪器( ) A.琼脂糖B.磷酸缓冲液C.离心机D.自来水【解析】因为分离血红蛋白的常用方法是凝胶色谱法,而该法中所用的凝胶可以是葡聚糖或琼脂糖,故A是可用品;又因为该方法的实际操作中,需要用离心方法将红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分离开,故C也是必需的,又因实验环境中的pH必须与人体内的基本一致,故需要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酸碱度的调节。
自来水在实验中没有用到。
【答案】 D18.有关PCR技术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用DNA聚合酶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B.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DNA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C.PCR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只需提供DNA模板以及四种脱氧核苷酸即可D.PCR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均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阶段【解析】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需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答案】 C19.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就会被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进行提取。
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蛋白质可用稀碱性溶液提取B.水溶性蛋白质可用透析液(中性缓冲液)提取C.脂溶性蛋白质可用有机溶剂提取D.碱性蛋白质可用强酸性溶液提取【解析】提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加入不同的试剂,使蛋白质溶于试剂中而提取蛋白质。
强酸、强碱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
【答案】 D20.下列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蒸馏水涨破细胞的方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到DNA和蛋白质B.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部分杂质C.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D.进一步分离与纯化血红蛋白可用凝胶色谱法、离心法、电泳法等【解析】提取DNA的方法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溶液,就能使DNA充分溶解,使杂质沉淀,或相反。
提取蛋白质可用猪血,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膜结构。
而DNA的提取实验需要获取较多DNA,因此一般不用哺乳动物的血(包括猪血)做此实验。
【答案】 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3分)回答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问题。
(1)下图为该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C、E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③图A步骤中所用酒精溶液必须是经过________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可滴加________试剂,沸水浴后,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解析】DNA提取过程的操作顺序为:破碎、过滤、提纯、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