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各行业定基固定资产净值(1990=100)

合集下载

常用保险术语手册

常用保险术语手册

二 O 一 O 年八月三十日
-1-
目录 第一部分 产品类 ............................................................................................................... - 13 社会保险 ..................................................................................................... - 13 商业保险 ..................................................................................................... - 13 原保险 ......................................................................................................... - 13 再保险 ......................................................................................................... - 13 强制保险 ..................................................................................................... - 13 相互保险 ..................................................................................................... - 14 1.1 产险类 .................................................................................................................. - 14 财产保险 ..................................................................................................... - 14 企业财产保险 ............................................................................................. - 14 家庭财产保险 ............................................................................................. - 14 责任保险 ..................................................................................................... - 15 信用保险 ..................................................................................................... - 15 意外伤害险 ................................................................................................. - 15 健康险 ......................................................................................................... - 15 车辆损失险 ................................................................................................. - 15 商业三者险 ................................................................................................. - 16 交强险 ......................................................................................................... - 16 1.2 寿险类 .................................................................................................................. - 16 1.2.1 按照承保方式 ............................................................................................ - 16 人寿保险 ..................................................................................................... - 16 个人寿险 ..................................................................................................... - 16 团体寿险 ..................................................................................................... - 17 1.2.2 风险保障型人寿保险 ................................................................................ - 17 生存保险 ..................................................................................................... - 17 死亡保险 ..................................................................................................... - 17 定期死亡寿险 ............................................................................................. - 17 终身死亡寿险 ............................................................................................. - 17 两全险 ......................................................................................................... - 18 年金保险 ..................................................................................................... - 18 医疗保险 ..................................................................................................... - 18 重疾险 ......................................................................................................... - 18 1.2.3 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 ................................................................................ - 18 分红险 ......................................................................................................... - 18 万能险 ......................................................................................................... - 19 投连险 ......................................................................................................... - 19 1.3 其他类 .................................................................................................................. - 19 短期险 ......................................................................................................... - 19 -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B》试题汇总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B》试题汇总

精心整理统计学原理B判断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6.计指标7.8.9.10.11.12.13.15.16.17.18.19.20.,因此21.22.23.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的平均误差程度(√)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33.在单位成本指数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3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40.标.(√41.42.43.44.45.46.1.调查.(2..()3.4.5.6.7.8.影响指数.(√)9.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10.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11.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12.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13.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14.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15.若将某地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16.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17.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18.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1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20.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2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22.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23.24.设P响.(×12.C.3.4.等5.(C)C.6.B.C.8.9.A.(102%10.11.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1.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13.复合分组是(C)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16.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17.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18.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C)C.负相关关系19.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B)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C.第三种,80%以上80%—90%90%—100%100%—110%110%以上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25.大小26.27.B.28.29.C.31.式是32.(B)B.一个月33.34.A.35.A.36.B.37.,B.等距抽样38.当有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安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B)B.函数关系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4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4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44.广义的指数是指(C)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4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C.7.1%46.平均增长速度是(C)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3.C.5.B.6.7.(B)B.一个月8.A.9.11.B.12.13.14.B.15.A.16.C.17.C.等于100%1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19.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D.相对指标20.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21.抽样误差是指(C)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2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2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24.抽样平均误差是(C)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B)B.随之缩小26.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D.整群抽样27.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29.B.30.C.当x31.C.32.程为33.34.35.B.36.37.B.38.39.41.42.43.4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45.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C)(190/2)+195+193+(201/2)│4-14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A.环比发展速度4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C)C.2%×5%×8%×7%48.平均发展速度是(A)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49.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33次方5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A.年年下降51.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A.逐年增加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次数分配数列(ACDE)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E.3.A.4.5.A.原料6.B.7.A.8.A.9.A.11.B.12. B.脱离13.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14.标准差(CE)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条件下(AD)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17.以下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8.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CE)C.线性相关E.非线性相关19.“预提费用”是(AD)A.负债类账户D.资产类账户20.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国灰(BCDE)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21.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ACDE)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C.在产品盘亏和毁损D.低值易耗摊销E.季节性停工损失22.A.23.包括24.A.25.A.C.26.A.27.A.28.E.29.某人30.31.度32.简单随机抽样(ACDE)A.试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3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E)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上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3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D.历年牲畜存栏数E.某银行储户35.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最基本的分类是(CD)C.费用要素D.产品生产成本项目36.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ABC)A.原料B.主要材料C.辅助材料37.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AC)A.能够提供正确的分配计算结果C.适用于实现电算化的企业38.基本生产车间发生下列(ABCE),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A.39.A.按40.B.D.41. B.脱离42.额差异43.A.E.44.B.45.A.46.度47.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48.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49.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50.计入工资总额的津贴包括(ABCDE)A.技术性津贴B.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消耗的津贴C.保健性津贴D.其他津贴E.年功性津贴5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52.在工业普查中(BCD)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5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国有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的比重5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AB)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55.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A.成本预测决策B.成本核算分析C.成本计划D.成本控制E.成本考核56.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C.按照成57.A.58.A.59.60.,费61. D. 1.2.3.4.A.5.6.7.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EC)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BDE)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12.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各组次数相等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C.商品库存量E.进出口总额16.的比重17.析18.A.B.19.B. E.20.A.21.22.23.A. F.24.A.B.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25.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ABE)(C,7,3,2;7,3,3)A.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系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E.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程度显着26.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BE)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27.指数的作用是(ABE)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28.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D)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29.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CD)A.工业总产值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30.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BCD)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3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BC)B.总指数C.平均指数3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33.34.E.35.36.式: E.37.增长量38.39.40.简答题1答:现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而形成指标,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数字,也叫标志值,能直接汇总成指标.例如:当某班级是总体而每一个学员是总体单位时,学生“姓名”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现,如二号学生姓名叫李琴;而学生“身高”是数量标志,用数字来表示,如:二号学生身高为170公分(例如:当每一家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企业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只能文字表现,如某企业经济类型是合资企业;而“企业工人数”则是数量标志,表现为数字,如某企业工人数是700人.)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如下:1)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2)如果说标志就是统计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则是调查的结果.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例如:学生“姓名”是标志,而姓名叫“陈菲”,则是标志表现.)(例如:每个企业“总产值”是标志,而某企业去年总产值为“10亿”是标志表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答::全,,这4答:1)为:3)5答:1).2):变量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1)子项与母项内容不同:结构相对指标同一总体中,各组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而比例相对指标则是同一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相对指标.2)说明问题不同:结构相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或结构情况;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范围内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例如:在全国总人总体中,“女性所占比例”是结构指标,而“男女性别比”是比例指标(例如,在全国工业企业总体中,“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是结构指标,而“轻工业企业数和重工业企业数之比”是比例指标)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答:1)平均指标是: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相对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2)平均指标的特点:一.它把总体单位各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平均值与每个单位标志值不同.二.平均指标是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的一般水平3)平均指标的作用:一.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二..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总体中的发展水平,以说明生产水平.经济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三.分析现象之间依存关系8.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答:1).抽样误差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2)影响因素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9答:10答:11答:1.(2)按影响当r>0=1时,x与0.3时,当0.812答:称时期数列.其特点是:(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种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数列:在动态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刻上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其特点:1.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无直接联系13.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1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可以用15.答:特点:1)法;4)16.答:.16.答:(1),而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1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18.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答: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9.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20.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21.答:论相同,22.答:(1)的关系,23.答:点:(1)大,.24.答:,25.答:,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26.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2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值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28.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Δ=t?μ即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 区别:(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29.从现象总体数量依存关系来看,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又何区别?答:函数关系是:当因素标志的数量确定后,结果标志的数量也随之确定;相关关系是:作为因素标志30.答:基础上.意义.31.答:同,32.答:,33.答:34.答:经济内容应该统一.35.简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的特点.答: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主要特点是,前者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后者则侧重于考察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总数一样.36.由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对比所构成.计算时要先求得这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进行对比,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序时。

topboss公式

topboss公式

目录1.借还款处理 (5)2.情报事务处理 (5)3.通货膨胀指数和经济成长指数 (6)4.仓储分配额与生产量 (6)5.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 (6)6.贬值程度 (6)7.产品生命周期指数的变量 (7)8.研发费用累计数、研发费用和研发权数 (7)9.本期价格与上期标准单价 (7)10.价格变动影响数 (7)11.营销权数、营销费用和累计营销费用 (8)12.维护支出影响效果的值 (8)13.本期维护权数和对本期维护权数的值 (8)14.价格影响值 (9)15.营销影响值 (9)16.研发影响值 (9)17.营销费用累积门坎 (10)18.研发费用累积门坎 (10)19.市场占有率递延效果影响和占有率影响值 (11)20.市场潜能和总市场潜能权数 (11)21.总市场潜能 (11)22.下期市场潜能 (11)23.购买物料量和总购料量 (12)24.各公司市场潜能 (12)25.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之材料数 (12)26.工作班次之设定 (12)28.本期原料价格和下期原料价格 (13)29.材料之单位成本 (13)30.所耗用之原料数量 (13)32.运费计算 (14)33.各市场最大销货量和市场总销货量 (14)34.市场之多余潜能 (14)35.实际上之市场潜能 (15)36.实际销货量和实际市场总销货量 (15)37.各市场存货和各公司总存货 (15)38.各市场累积销货量 (15)39.市场占有率 (15)40.单位人工成本 (16)41.销货收益 (16)42.现金流入和借款 (16)43.下期产能和本期设备投资 (16)44.折旧、折旧费用和设备账面价值 (17)45.重置成本 (17)46.人工费用和管理费用 (17)47.工作班次是否变换与工作班次变换成本 (18)48.材料耗用成本 (18)49.销货成本修正额和本期存货标准单价 (18)50.原物料持有成本和上期原料价值 (19)51.设备投资费用 (19)52.财务费用负债利息 (19)53.杂项费用 (19)54.制成品持有成本 (19)55.订购成本 (19)56.费用支出 (20)57.税前净利、利率水平、投资抵减 (20)58.所得税和税后净利 (20)59.股利发放、业主权益和业主权益增加额 (21)60.现金费用支出项 (21)62.现金流出额 (21)63.现金资产增加额 (22)64.本期现金资产和上期现金资产 (22)65.现金赤字 (22)66.制成品存货价值 (22)67.原物料单位和原物料价值 (22)68.设备账面价值 (23)69.总负债和业主权益 (23)70.判定破产和经济权益 (23)71.投资报酬率 (23)72.名次排序 (25)73.平均销售量 (25)74.平均营销费用 (25)75.平均净利 (25)76.总股利 (25)77.平均研发费用 (26)78.平均维护费用 (26)79.营销部门绩效 (26)80.总销售额 (26)81.财务部门费用 (26)82.总销售量 (27)83.预测误差 (27)84.生产部门绩效 (27)85.采购部门绩效 (27)86.计算财务与企划部门点数 (28)87.营销部门绩效排名 (28)88.生产部门绩效排名 (28)89.财务部门绩效排名 (28)90.企划部门绩效排名 (28)92.从第1期起「股利发放」之累计 (29)93.当期股利及本期经济权益 (29)94.净现值 (29)95.总现金流出额 (29)96.流动比率 (29)97.『流动比率』产业平均值 (29)98.速动比率 (30)99.『速动比率』产业平均值 (30)100.存货周转率 (30)101.『存货周转率』产业平均值 (30)102.固定资产周转率 (30)103.『固定资产周转率』产业平均值 (31)104.总资产周转率 (31)105.『总资产周转率』产业平均值 (31)106.负债比率 (31)107.『负债比率』产业平均值 (31)108.赚得利息倍数 (31)109.『赚得利息倍数』产业平均值 (31)110.销售利润边际 (32)111.『销售利润边际』产业平均值 (32)112.基本获利率 (32)113.『基本获利率』产业平均值 (32)114.总资产报酬率 (32)115.『总资产报酬率』产业平均值 (32)116.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32)117.『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产业平均值 (33)1.借还款处理针对未倒闭的公司:如果本期往来数<= 0而且(上期现金余额+ 本期往来数) <= 0则:本期往来数= (-1) ×上期现金余额LB2 = 上期非正常负债+ 上期负债而且本期往来数+ LB2 < 0则:本期往来数= (-1) ×LB2上期现金余额= 上期现金余额+ 本期往来数LB2 = 0否则:上期现金余额= 上期现金余额+ 本期往来数LB2 = LB2 + 本期往来数如果本期往来数>0则:LB2 = 本期往来数+ 上期负债+ 上期非正常负债上期现金余额= 上期现金余额+ 本期往来数财务结构指针= 上期负债÷业主权益如果财务结构指针< 1则:正常负债利率= 年利率×0.25否则:正常负债利率= 年利率×0.25 + 年利率×(财务结构指针÷8) ^ 22.情报事务处理针对所有未倒闭的公司: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当期产业研发费用÷NE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NE在期数不为一的情况下: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 (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期数+ 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期数+ 1) 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 (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期数+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期数+ 1) 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 (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期数+ 本期研发费用) ÷(期数+ 1)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本期研发费用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 (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期数+ 各公司总营销费用) ÷(期数+ 1)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各公司总营销费用在期数为一的情况下: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 (150000 + 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2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 (150000 +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2各家各期平均研发费用= (本期研发费用+ 150000!) ÷ 2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当期产业研发费用+ 本期研发费用各家各期平均营销费用= (各公司总营销费用+ 150000) ÷ 2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当期产业营销费用+ 各公司总营销费用3.通货膨胀指数和经济成长指数通货膨胀指数(17) = 通货膨胀指数(16) + 通货膨胀指数(16) - 通货膨胀指数(15)通货膨胀指数(18) = 通货膨胀指数(17) + 通货膨胀指数(16) - 通货膨胀指数(14)通货膨胀指数(19) = 通货膨胀指数(18) + 通货膨胀指数(16) - 通货膨胀指数(13)通货膨胀指数(20) = 通货膨胀指数(20) + 通货膨胀指数(16) - 通货膨胀指数(12)经济成长指数(17) = 经济成长指数(16)4.仓储分配额与生产量各公司于各市场之仓储分配额,加总即为各公司之总仓储分配额和各公司之生产量亦即各公司总仓储分配额= 该公司于各市场之仓储分配额加总各公司生产量= 该公司之总仓储分配额5.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0 = 1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1 = 通货膨胀指数(当期) ÷100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2 = 通货膨胀指数(当期+1) ÷100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3 = 通货膨胀指数(当期+2) ÷100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4 = 通货膨胀指数(当期+3) ÷1006.贬值程度贬值程度= 1 ÷物价指数受通货膨胀影响27.产品生命周期指数的变量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指数的量变:说明:weight1(4,16)为启始设定值,从geninf4.dat输入原始数据,weight2(4)为计算过程指数暂存数组,weight(4)存放本期指数值针对每一家各市场别分别计算:RX = 目前市场之总销售量(市场别) ÷(2250000 x 队数÷10条件weight2(市场别)的值市场别为4且RX <= 12 0.48 x sin((RX –1) x 18 ÷57.295827) + 0.06市场别为4且RX > 12 (-0.1 –0.18) ÷0.36 + 1市场别为1~3且RX <= 12 0.32 x sin((RX –1) x 18 ÷57.295827) + 0.04市场别为1~3且RX > 12 (-0.08 –0.12) ÷0.24 + 1此处之weight2(市场别)也就是PLC index。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长速度2.抽样分布3.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4.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5.依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2008—2009)》报告,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A.0.3B.0.4C.0.5D.0.66.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家庭人口B.身高E.职工人数8.统计指数按照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价值类指数D.物量类指数E.物价类指数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10.CPI指的是()。

A.产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次数分布表12.中位数13.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比尺度14.在劳动力就业统计中,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的特定一周内从事过有酬工作或自雇工作至少()。

A.一个小时B.一天C.三天D.再天15.某地区年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亿元,2017年为300亿元,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

B.50%C.100%D.200%16.简述影响均值估计量标准误的因素。

17.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18.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摄氏度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

A.劳动者报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20.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西交大2014秋季《统计学》在线作业-包满分

西交大2014秋季《统计学》在线作业-包满分

西交2014秋季《统计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 A. B. C. D. ? 正确答案:A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 万件,期末库存量为2 万件,它们()。

A. 是时期指标B. 是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 正确答案:C3.A. 组内平方和B. 组间平方和C. 总离差平方和D. 总方差? 正确答案:C4.已知C=1, P(B)=0,则()。

A. A 为必然事件,B 为不可能事件;B. A 为必然事件,B 不是不可能事件;C. A 不是必然事件,B 为不可能事件;D. A 不一定是必然事件,B 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 正确答案:D5. A. 5.5 B. 550 C. 0.55 D. 55 ? 正确答案:B6. 列联表中每行的所有观察值的和被称为()。

A. 条件频数B. 列边缘频数C. 行边缘频数D. 观察值频数? 正确答案:C7.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时期数的指标是()。

A. 出生人数B. 货运量C. 生猪存栏数D. 国民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C8.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A 9.A. 组内平方和B. 组间平方和C. 总离差平方和D. 因素B 的离差平方和? 正确答案:A10.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C11. A. 120 B. 1.2 C. 12 D. 1200 ? 正确答案:C12.变量x 与y 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A. x 数值增大时y 也随之增大B. x 数值减少时y 也随之减少C. x 数值增大(或减少)y 随之减少(或增大)D. y 的取值几乎不受x 取值的影响? 正确答案:C13.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统计判断、单选、多选

统计判断、单选、多选

一、判断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X)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X)4、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越低。

(X)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差。

(X)6、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统计量(样本指标)。

(对)7、(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对)8、已知: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c=10十80x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千克,工资就平均增加90元。

(X)9、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最因素必须固定在同一时期。

(对)10、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

(X)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103%x102%x107%x105%)一100%。

(对)1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X)1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对)14、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对)1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对)16、调查单位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对)17、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对)18、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X)19、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X)20、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X)2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X)22、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4.3 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1.给定二元回归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t=1,2,…n)(1) 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2)写出总体回归方程、样本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模型;(3)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误差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并叙述参数估计量的性质;(5)试述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及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3.决定系数2R 与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F 检验之间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与t 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4.为什么说对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5.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1) t t t u x b b y ++=310(2) t t t u x b b y ++=log 10(3)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4) t t t u x b b b y +⋅+=)(210(5) t t t u x b b y +=)/(10(6) t bt t u x b y +−+=)1(110(7)t t t t u x b x b b y +++=10/22110 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7.指出下列模型中所要求的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1)食品类需求函数:u P P I Y ++++=231210ln ln ln ln αααα中的321,,ααα(其中Y为人均食品支出额,I 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他替代商品类价格)。

1P 2P (2)消费函数:t t t t u Y Y C +++=−1210βββ中的1β和2β(其中C 为人均消费额,Y 为人均收入)。

2024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4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4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提示:本真题由考生回忆进行整理,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

)1.甲公司2024年息税前利润100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支出20万元,资本化利息支出5万元,所得税费用245万元,则利息保障倍数为()。

A.50B.40C.37.75D.36.75【职考答案】B【本题解析】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1000/(20+5)=40。

【知识点】长期偿债能力比率2.甲公司为一家智能穿戴设备经销商,为促进销售和回款,计划2025年采取信用政策“1/20,n/30”,预计2025年全年(360天)销售额3.6亿元,其中,有40%顾客(按照销售额计算)享受折扣优惠,没有顾客逾期付款,预计甲公司2025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万元。

A.3000B.2000C.2600D.2400【职考答案】C【本题解析】平均收现期=40%×20+60%×30=26(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10000/360×26=2600(万元)。

三、计算分析题1.甲公司是一家处于稳定成长期的上市公司,年初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1亿元,建设新生产线。

相关资料如下:(1)平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发行后一年可转换为普通股,转换价格为25元。

(2)甲公司的股利固定增长率为4%,预计下一年股利为1.14元。

(3)股权资本成本为9%,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6%,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计算发行日不含转换权的每份纯债券的价值。

【答案】纯债券价值=1000×5%×(P/A,6%,5)+1000×(P/F,6%,5)=50×4.2124+1000×0.7473=957.92(元)(2)计算第三年末付息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底线价值,并判断投资方是否应该在第三年年末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农副食品加工业 614.8086625.6121620.586602.1813629.3414691.2888食品制造业 321.2066323.342326.4109347.0414382.214392.6648饮料制造业 458.3169528.2537532.5832537.8899553.7884563.0203烟草制品业 250.9303290.1563306.5448312.5213304.444295.0005纺织业 1189.1151208.8661167.5121200.6221266.151395.56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39.5184241.0495248.8194264.5221289.3304312.060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34.6261132.5393138.0255140.8585154.0186176.314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135.9037140.5202154.2365169.3912176.3387185.6527家具制造业 49.2065953.5196259.7845263.0628873.7063491.2986造纸及纸制品业 408.0608431.674540.6988591.3198634.5511693.433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72.8568187.5604193.4753214.8531229.4565258.363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77.4904972.7693876.7457179.5206193.56421100.122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705.308870.69781001.8731082.3191057.8021039.908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12.5681756.7111879.4591948.7012068.3972161.61医药制造业 308.6895339.6498377.3649422.5303489.8709566.3304化学纤维制造业 403.7617464.1828453.3152376.0907382.0939373.318橡胶制品业 179.3916191.3778194.6181222.1442228.0052231.8284塑料制品业 330.3574361.2969384.1363428.262453.9435499.93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39.0521369.8071389.3071382.8351438.1541519.36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62.8591883.4432006.6862035.3782146.9772354.0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46.4081588.4257605.4372637.2831681.2731738.6103金属制品业 406.0177407.253420.7421453.9815467.8661458.6182通用设备制造业 692.6591704.9728717.525725.875764.6282826.3588专用设备制造业 475.3105474.4999475.6734474.15483.1048615.444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71.4421145.5951201.3091268.3981340.7621437.65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53.1508688.8787709.4699739.6951772.6404821.64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646.9506718.5423787.6403984.90621146.4071317.36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30.4639128.8085130.0911135.0817143.8995178.6652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740.9182883.39571033.8441186.1921454.7821868.452157.8242237.093 428.1799502.6061572.7473635.8503736.8864870.5248988.10291019.477 558.057575.2487626.6682683.6954753.5425906.6965997.73761051.29 286.9696288.7494293.0081274.9589276.6402315.3621337.4234342.4687 1462.2681691.4381874.4382029.2172146.1122294.2512465.312397.343 343.501387.654449.1682519.7707598.054638.812703.6606667.6787 190.4058224.8015249.5504278.2908307.7879334.943378.5585389.5321 197.6443237.969272.5719316.8542405.7943458.9992551.5004531.9344 108.0872136.8736177.4775213.6781221.5488249.4264291.3668299.2152 730.5773939.74441045.3731112.8911207.6931349.9151491.611514.388 275.335314.6919336.7131351.6313378.0898424.8413450.4399378.4709 108.3283132.1041144.7392159.0913177.9627194.2067203.2836182.9256 1055.1631252.8891407.6391499.4031559.1862193.6252577.0152553.825 2192.1682611.0863157.6033525.9243928.8964944.9885765.5226018.567 636.7494749.2743826.7626872.2155919.42811091.7411187.3961219.565 407.7904487.8549517.0818552.064522.1684522.1562534.6112603.5298 248.6251312.0904359.8336438.0182476.4853546.8226590.487639.4878 543.9137672.7978741.9245778.0095874.6743980.61841103.2011056.805 1668.5371955.7282194.3442389.5592802.0573443.6294077.9184360.125 2518.083052.2323794.7894393.4964843.5466105.726798.6066588.187 840.5751057.5491238.661460.9481804.3052181.532658.592738.04 505.6109600.6481703.0126819.43311019.9481262.5591453.7161472.697 883.24141043.7751227.7071435.0281820.9412244.0112828.2172648.931 637.4264708.9594825.9532958.5721197.4271481.7531738.461815.987 1539.1841772.0542113.1252422.1552785.8783573.2064071.0684324.506 892.20031058.9591208.0941400.1641659.2972098.2512540.3972703.371 1623.3161952.1362213.9842578.4422803.4593093.3654099.6313387.436 188.5416228.6171258.9973282.6785314.7101367.9414447.934435.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