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建议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包括本册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本学期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各部分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整理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总结收获 1课时
2 练习二十二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十单元《估算》教学反思《估算》一课教学,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合作、乐于发现和创造,其成功做法有三: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切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满足学生需要,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

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提纲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提纲
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 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 一千是一万。
1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 位是万位。 万 千 百 十 个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 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 “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
3、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重难点总复习资料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4、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
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 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 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 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建议
五--八单元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
的加、减法》,第八单元《统计》。我们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各
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提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与第七单元可以一起进行复习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数数、读数、写数、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
比较、近似数。
建议:
1、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练习:
例如:
(1)计数单位、数位的概念:重点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
万、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明确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所占的位置叫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
的顺序排列的,要熟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掌握万以内数读法、写法、组成,明确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①6208是( )位数,“2”在( )位上,表示( ),千位上的数是( )表示( ) 个( )。
②一个数千位上是8,十位上是4,其余各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
③一个数是由4个千,6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④最大的三位数是( ),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
(4)数数:
①按顺序填空【特别注意过拐弯数,如1099、()】
②填相邻数
③按规律填数
(5)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①例如:数学书第70页第3题
②在○里填>、<或=
987○10013654○3649800○80004508○4580
③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1010 1001 1101 1011 1110
( ) < ( ) < ( ) < ( ) < ( )
(6)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例如:79页第6题
例如:数学书120页第5题
(7)学会估的方法,确立估的标准,提高估数的准确性。
例如:数学书第72页第6题
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
例如:
(1)按规律数数8870、8880、8890、()、()、()
(2)与9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以上两种题易混淆。要让学生明确“相邻数”的概念。
(3)190里面有()个十,3400里面有()个百。
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例如“写数”可以包括:
(1)看图写数
例如:74页例5和75页做一做第1题
(2)根据组成写数。
写出由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
(3)根据数位写数。
有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6,个位上的数字是3,其余数位上的数字
是0,这个数是()。
(4)按要求写数。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比它多1的数是()。
②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的数是()。
③用5、7、0、0组成的四位数中,
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读一个零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4、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1)3个千、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它是()位数。
(2)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的数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内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要求: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百以内)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建议:
1、在鼓励学生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注意算法的优化。
缺乏方法优化的意识,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总是无法提高。
2、针对难点设计一些单项的练习:如:判断得数的十位上是几
37+54= 15+65= 53+36=
62-18= 70-26= 66-34=
3、部分学生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不熟,也是造成后面口算出错的根源,老师
们还要加强训练。
4、部分学生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还有一定困难,教师不要忽视个别指导。
易错题:50+70=1200
5、坚持口算天天练,多种形式交叉练。
保证每天5分钟口算练习,对于出现的错题要找出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练习。
每天坚持练习效果好。建议开展学生间的互助、评比。
6、注重练习的实效性,加强评价,采用学生喜欢的评比、奖励方式。
【笔算部分】
要求: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业评价中指出这册书只限于几百几十
加、减法的计算,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过渡)
建议:
正确掌握笔算法则是笔算的基础;良好笔算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正确率的关键。
教师在笔算练习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良好计算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和督促,并且要
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如:书写必须要工整、横线用尺子、数字搬家要检查。每
天练习2——3道,要求一气呵成,不出错误。
【估算部分】
要求: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建议:
1、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渗透解题的技巧。例
如:数学书第101页第12题
2、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如:估钱
例如:
可以先在每个价钱下面写出近似数,如:6元下面写(800或830),2180下
面写(2000或2200),然后再用自己写的数来估算结果。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内容:认识克和千克
要求:
1、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正确使用质量单位。
2、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建议:
1、加强单位间的对比练习,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例如:
2、学生认识不同的秤后,要能读取常用秤上的数值。要求学生能读出整十、整
百克和整千克。如:88页第1、2题
3、在○里填上>、<或=的练习,一定让学生先观察两边的单位是否相同,然
后再比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例如:数学书89页第5题
4、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中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与方法。如:90页第8题
第八单元《统计》
内容: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单位)
要求: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议:
1、渗透以一当10、100、200等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一格表示
几”要结合数据的特点和大小来合理确定。例如:数学书127页第15题
2、引导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够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
问题的基础上,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根据统计图表从中发现问题、回答
问题,根据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3、引导学生提建议时,不是怎么说都行,而是要依据具体情境,以及统计的数
据有根据的提建议。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如10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并认
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3、知道万以内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如:
(1)在2745这个数里,2表示2个(),7表示7个(),4在()位上,
5在()位上。
(2)4297是()位数,其中4在()位上,表示()个()。
(3)7个一、9个十、6个百组成的数是()。
(4)190里面有()个十,3400里面有()个百。
(5)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6)3998、()、()、()、4002
(7)最大的三位数是(),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8)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9)6035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10)一个数由5个千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4、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数与数的
比较、数与式的比较、式与式的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排列)
7、掌握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业评价中指出这
册书只限于几百几十加、减法的计算,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过渡)。能
结合实际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主要存在问题:
1、数位与位数混淆不清
2、比较大小时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
3、由于100以内加、减法不过关,导致几百几十加、减法计算错误。
4、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
体的重量。
5、了解统计的意义,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并根
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在数列或图形中找出规律并填出数或画出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