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报告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报告
一、引言
水泥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其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水泥胶砂的强度试验,评估其性能表现。
二、试验原理
通过对水泥胶砂进行压缩试验,测定其抗压强度和合格率,来评估其性能表现。
三、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
(1)压力机:用于对水泥胶砂进行压力试验,测定其抗压强度。
(2)试验模具:用于制作水泥胶砂试件。
(3)天平:用于测量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
2.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水泥、砂、清水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搅拌均匀。
(2)制作试件:将混合好的水泥胶砂填充至试验模具中,轻轻震动模具使其填充均匀。
(3)养护试件:待水泥胶砂试件充分凝固后,将其放入水中养护,养护时间为7天。
(4)试验:取出养护好的试件,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力试验,测定其抗压强度。
四、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共制作8个水泥胶砂试件,试验结果如下:
试件编号直径(mm)高度(mm)抗压强度(MPa)
1 50 100 25.6
2 50 100 26.3
3 50 100 25.4
4 50 100 25.8
5 50 100 26.1
6 50 100 25.9
7 50 100 25.5
8 50 100 25.7
经过计算,本次试验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9MPa,合格率为100%。
五、结论
经过本次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可以得出结论:本批水泥胶砂的强度表现良好,其抗压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
建议在工程中继续使用该批水泥胶砂。
材料实训报告坍落度(3篇)

第1篇一、摘要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检验的重要参数。
本报告通过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配比和施工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规律,为混凝土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坍落度是混凝土流动性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训报告通过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配比和施工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的变化规律,为混凝土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2)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6。
(3)石子:碎石,粒径为5-20mm。
(4)水:自来水。
(5)外加剂:减水剂。
2. 实验方法(1)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范围和水泥用量。
(2)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配比,将水泥、砂、石子和水加入搅拌机中,加入减水剂,搅拌均匀。
(3)坍落度测试:按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坍落度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水泥用量对坍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增大。
当水泥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坍落度增加幅度减小。
这是因为水泥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黏稠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2. 不同砂率对坍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砂率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
当砂率超过一定值后,坍落度降低幅度减小。
这是因为砂率过高会导致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含量减少,流动性降低。
3. 不同石子粒径对坍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子粒径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增大。
当石子粒径超过一定值后,坍落度增加幅度减小。
这是因为石子粒径过大,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包裹不住石子,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
4. 不同外加剂用量对坍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加剂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增大。
普通混凝土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普通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我们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实验,旨在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性能;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4.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实验方法。
三、实验内容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本试验采用坍落度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通过观察坍落度值,评估混凝土拌合物的内聚强度和保水性。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本试验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以评价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根据设计要求,自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实验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结果通过坍落度法测定,本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为10mm,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内聚性。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经过28天标准养护,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表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和实验验证,本组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1.672:3.5。
该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施工性能。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性能;2. 熟悉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3. 验证了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实验方法的有效性;4. 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施工性能。
六、实验心得体会1. 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提高了对混凝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水泥检测报告

水泥检测报告近年来,水泥产品一直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水泥检测标准和规范。
本文旨在介绍水泥检测报告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一、水泥检测方法水泥产品的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等方面。
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能试验、化学分析试验、外观检查等。
物理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水泥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标准稠度、压缩强度、抗折强度等方面。
物理性能试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对试样的制备、保存和处理都有严格要求。
化学分析试验主要检测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如SiO2、Al2O3、Fe2O3、CaO、MgO等。
化学分析试验要求使用精密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对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都有严格要求。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颜色、凝结块、烧结块、杂质等方面。
外观检查需要使用显微镜等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水泥检测报告水泥检测报告是水泥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文件,也是消费者购买水泥产品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水泥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1.产品基本信息:包括水泥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时间、规格型号等。
2.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能试验、化学分析试验、外观检查等。
3.检测结果:包括水泥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等检测结果及其符合性评价。
4.检测结论:根据检测结果,对水泥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结论。
5.附录:包括水泥试样图片、试验条件等详细资料。
三、水泥检测报告的质量要求为了保障水泥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遵循以下质量要求:1.检测机构应具有资质认证,以确保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和检测设备的管理规范性。
2.检测机构应遵循国家相关水泥检测标准和规范,对检测方法、试验条件等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3.检测机构应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确保检测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检测机构应制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水泥检测报告,并保障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水泥产品质量关系到建筑行业和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因此进行水泥检测十分必要。
水泥砂浆实验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本次水泥砂浆实验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水泥砂浆的配制原理、施工工艺以及性能测试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水泥砂浆的基本性能,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可塑性。
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在加水后硬化,将砂粒粘结在一起形成砂浆。
砂浆的性能取决于水泥、砂、水的比例以及施工工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仪器:- 砂浆搅拌机- 砂浆试模- 电子秤- 水准仪- 抗折试验机- 抗压试验机- 湿度计四、实验步骤1. 砂浆配制:- 称取水泥和砂,按设计配合比进行称量。
- 将水泥和砂倒入砂浆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
- 开启搅拌机,搅拌3-5分钟,直至砂浆搅拌均匀。
2. 砂浆试件制备:- 将搅拌好的砂浆均匀地倒入砂浆试模中。
- 用平板振动器振动,使砂浆密实。
- 用水平仪校正砂浆试件表面,确保平整。
- 待砂浆初凝后,脱模。
3. 性能测试:- 抗压强度测试:将脱模后的砂浆试件放入抗压试验机中,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 抗折强度测试:将脱模后的砂浆试件放入抗折试验机中,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 水化热测试:将砂浆试件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测试其水化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 在养护7天后,砂浆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稳定。
2. 抗折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趋势相似,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 在养护7天后,砂浆的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
3. 水化热:- 实验结果显示,砂浆在养护初期水化热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化热逐渐降低。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水泥砂浆实验实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水泥砂浆的性能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密切相关。
水泥出厂检验报告

水泥出厂检验报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泥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水泥的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水泥出厂检验报告是检测水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水泥出厂检验报告内容水泥出厂检验报告是对出厂水泥进行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
报告通常记录了以下内容:1. 检验时间记录检验水泥时的具体时间和日期。
2. 检验样品信息记录检验样品的相关信息,如样品名称、编号、来源等。
3. 检验项目记录本次检验的项目,通常包括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
4. 检验结果记录各项检验结果,包括各项指标的指标值和单位。
5. 结论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总体评价和对应建议。
二、水泥出厂检验报告的意义水泥出厂检验报告的意义在于监管水泥的质量,保障建筑品质。
正规的检验报告可以有效遏制低劣水泥和假冒伪劣水泥的流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也是建筑行业协作的重要基础。
检验报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估与控制、施工技术的指导,以及财务规划和资金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建筑材料供应商、工程管理者和监理单位等都需参考检验报告进行职业活动。
三、水泥出厂检验报告的应用在实践应用中,水泥出厂检验报告通常分为普通检验报告和专业检验报告两类:普通检验报告主要针对水泥的一般性检测,是对于市场上的常规水泥质量掌控和劣质水泥的排除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检验报告适用于需要更加严格监管的特殊情况,如防水涂料、超高硫酸盐水泥等。
在购买水泥时,消费者一定要仔细查看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了解水泥的具体成分和质量状况,降低选择低劣水泥的风险,从而保障建筑品质。
四、水泥出厂检验报告的质量为保持水泥出厂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需要合理监管其质量。
监管机构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检测仪器设备和操作规范,减少误差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此外,监管机构还需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制度,保障检验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供应商也需保持诚实守信,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标准。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检测报告背景和目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确保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试验检测和分析。
本文根据对一种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报告分析。
试验检测步骤1.试样制备从施工现场获得了5个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样,每个试样的尺寸为 150 mm x 150 mm x 150 mm,制备方法按照标准规程进行。
试样采用倒灌法制取,试样表面采用手工修整。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如下表所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电子万能试验机WDW-300D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仪CMS-IV筛分机LD-1型振动器Z1型广义中试机JWH-50D水泥细度测定仪SX-ZF2C电子千斤顶DSH-10球墨铸铁圆模式试验机JZ-2003.试验检测项目对制备的试样进行以下试验检测:•压缩强度试验•水泥细度试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试验•筛分析试验•膨胀试验试验结果分析1.压缩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强度(MPa)1 38.122 37.883 38.014 37.485 37.65平均强度为:37.83MPa2.水泥细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设备号加重量 (g) 去除时间 (s) 去除重量 (g) 细度值(m²/kg) 1 1 360 45 0.1 434序号设备号加重量 (g) 去除时间 (s) 去除重量 (g) 细度值(m²/kg)2 2 366.2 40 0.2 4283 3 356.8 80 0.1 440平均细度值为:434.0 m²/kg3.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验样本编号基准电极读数 (mV) 试样电极读数 (mV) 氯离子含量 (mg/L)1 -10.8 -25.1 2.762 -10.4 -22.0 2.753 -9.9 -23.0 2.97平均氯离子含量为:2.83 mg/L4.筛分析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常规筛孔网实测含量(%)31.5mm 025.0mm 3.420.0mm 28.516.0mm 49.912.5mm 16.410.0mm 2.65.0mm 0.25.膨胀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膨胀值 (mm/m)1 0.102 0.153 0.184 0.125 0.14平均膨胀值为:0.14 mm/m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分析,本次试验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压缩强度:平均强度为37.83MPa,符合要求。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一、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粘结材料,它具有硬化后细致结构、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为了确认水泥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本次检验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确定水泥的比表面积;2.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3.测试水泥的强度发展;4.分析水泥的颗粒大小分布。
三、实验步骤1.比表面积测试:采用巴氏比表面法;2.凝结时间测试:按照GB/T1346-2024标准;3.强度发展测试:按照GB/T1345-2024标准;4.颗粒大小分布测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比表面积:经过测试,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500 cm2/g,符合GB/T 1345-2005标准要求的4500-5000 cm2/g范围内。
2.凝结时间:水泥的开始凝结时间为15分钟,凝结终止时间为150分钟,符合GB/T1346-2024标准要求的开始凝结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止凝结时间不晚于10小时。
3.强度发展:水泥的强度发展结果见附表1、经过3天、7天、28天的养护期后,水泥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0MPa、40MPa、50MPa,符合GB/T1345-2024标准要求的3天强度大于15MPa、7天强度大于25MPa、28天强度大于42.5MPa。
五、结论通过对水泥的物理性能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500 cm2/g,符合标准要求;2.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标准范围内,开始凝结时间为15分钟,终止凝结时间为150分钟;3.水泥在3天、7天、28天的养护期后,抗压强度分别为30MPa、40MPa、50MPa,符合标准要求;4.水泥颗粒的大小主要分布在0.5-80μm之间,符合常见水泥颗粒大小分布。
[1]GB/T1345-2005,水泥强度试验方法标准[2]GB/T1346-2024,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标准[3]GB/T1345-2024,水泥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附表1水泥强度发展结果养护时间(天),抗压强度(MPa)---------------,----------------3天,307天,4028天,50七、致谢感谢实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测试数据的准确记录,使本次实验能够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1.实验目的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1.实验原理相容性的概念: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
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
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1.实验原理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
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
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
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
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页8 共页1 第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
胶砂的制备:(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225g。
(2)把水加入搅拌锅,加入水泥与粉煤灰,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子加入。
随后等待搅拌机搅拌完毕。
(3)胶砂制备后应立即成型。
将试模擦拭干净,模板四周与底座的接触面上涂上黄油,并紧密装配防止漏浆。
试模的内壁要均匀地涂刷一薄层机油,以方便后期的拆模。
然后将试模级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的勺子从搅拌锅内去胶砂,并分两层装入试模。
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牧草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振实60次。
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振实完毕后取下试模,用一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向另一端移动,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角度将试体表面抹平。
在试模上用纸条标明试件编号。
试件养护:(4)将成型好的试件连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内养护,在温度为20±1 ℃,相对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养护24h。
(5)将试件从养护箱内取出,用防水墨汁编号。
拆模时注意不要损伤试件。
(6)作好标记的试件应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入水槽中养护,保持水温为20±1 ℃,试件之间要留有间隙,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养护至规定龄期(我们组为28d)。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的测定:(7)到达龄期后,从水中取出一组三条试件,擦去试件表面沉积物,用湿布覆盖至实验时为止。
(8)清洁抗折实验夹具的支撑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
将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使试件侧面与圆柱接触,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
(9)调节抗折实验机零点与平衡,开动机器进行加荷,知道试件折断,记录破坏荷载F(N)。
保持f两个半截棱柱处于潮湿状态直至对它们进行抗压实验。
(10)按下式计算抗折强度R(精确至0.1MPa)f????3??=????3??2式中,F为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单位为N,L为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b为棱柱f正方形截面的边长,b=400mm。
抗折强度的结果取三块试件的平均值,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实验结果。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的测定:(11)抗折实验后的六个半棱柱体应立即进行抗压强度实验。
实验在压力实验机上用抗压夹具进行。
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碎渣,以试件的侧面作受压面,并将夹具置于压力机压板中央。
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10mm。
(12)开动实验机均匀施加荷载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F(N)与抗压强度R(精确至0.1MPa)。
以一cc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的实验结果。
如果六个测定值中有页8 共页2 第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五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实验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的平均值的±10%时,此组结果作废。
各组水泥胶砂强度配比:序水(g)粉煤(g)(g)水灰(g)试(mm)测定龄70.55247.528d404016045010135070.50225.0401600245028d1350407202.5404016034500135028d0.457d225.0 40×、4 405 45 160 1350 0.50 28d 40×7d40×360 5 、90135028d0.5040×225.01602.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实验(演示):1989中,对这三种测量都有明确而又详细的规定。
国家标准GB/T1346-2001 eqv ISO9597测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应先拌制水泥净浆。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5s用湿布擦过,先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00g10s内小心将称好的,停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5s120s停机。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30s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拌后1.5min6mm1mm±P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安定性是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的不均匀变化引起膨胀、裂缝或翘曲等现象。
安定性实验可采用试饼法或雷氏法,当实验结果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用雷氏夹法检验时,以测量沸煮后的雷氏夹试模的二指针尖端间的距离的增加值来判断安定性是否合格,如果增加值不大于 5.0mm,则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要先进行试件的制备:测量水泥凝结时间时,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后,突然放松,试1s。
拧紧螺丝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2s~4mm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时,1mm±“用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min 表示。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页8 共页3 第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3.实验结果及分析3.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测量的数据处理如下:1.8262从图线中可知,减水剂测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在减水剂掺量较小时,随着减水剂掺量百分比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呈现增大的趋势。
达到某值后,净浆流动度随减水剂掺量增大而变化的趋势将会减小很多,呈现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趋势。
此时,称达到减水剂的饱和点。
结合图线来说,在减水剂掺量小于0.8%时,增大速率很快,当达到0.8%时净浆流动度的增大趋势开页8 共页4 第始变的不是那么明显,呈现起伏状。
在减水剂掺量达到1.6%时,净浆流动度达到最大,此后减小。
因此,该减水剂的饱和点在1.6%附近的位置。
而从理论上分析,达到减水剂饱和点之后,水泥净浆扩展度将会基本不变。
而当减水剂掺量达到1.8%时,水泥净浆扩展度反而有了一定的减小。
这应该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造成误差的可能有如下几点:玻璃板未用湿布擦拭、提起截锥圆模时速度不够快或者未沿着竖直方向提起。
3.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经全班同学共同测量、分享,得到如下测量数据:(注:网络学堂上所传的数据中,有些数据有两组,但选择数据时只选择了其中一组。
)7d、28d时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页8 共页5 第0.55由图线可知,未掺入粉煤灰的水泥胶砂,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其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呈现减小的趋势。
硬化水泥浆体的强度主要来源于水化物间的范德华引力——两固体表面之间的粘附力都可以归因为这类物理键。
粘附作用大小取决其表面积大小及性质。
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中,主要是、水化硫铝酸钙的微小结晶拥有巨大的表面积,因此范德华力虽然量级很小,但巨大的表面积上CSH 产生的粘附力作用之和就很可观了,它们彼此粘结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