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板

合集下载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加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加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毕恭毕敬B. 奋不顾身纷至沓来C. 悠然自得纸醉金迷D. 独树一帜轻歌曼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他的成绩优异,所以被选为班长。

B.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他的性格比较孤僻。

D. 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风驰电掣”的意思是()A. 飞快地跑B. 像风吹电闪一样C. 像风吹雨打一样D. 像风吹草动一样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那里。

B. 夜晚的星空,就像一幅巨大的画。

C. 他的笑声,就像春风一样温暖。

D. 那只小鸟,像箭一样飞向天空。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了?”他问。

B.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它美丽、温暖。

C. 小明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籍。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老师对我们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 背水一战B. 群策群力C. 破釜沉舟D. 鹏程万里8. 下列词语中,与“疾风知劲草”意思相近的是()A. 病从口入B. 雪中送炭C. 雨后春笋D. 画龙点睛9. 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像一个圆盘。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10. 下列词语中,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相近的是()A. 勤勤恳恳B. 赴汤蹈火C. 艰苦卓绝D. 振奋精神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完整word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和答案

(完整word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和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和答案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考号成绩一、知识累积与运用(25 分)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2 分)我是一颗不幸的星,一个夜晚,我从天空yǔn①落。

我曾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永久属于那片蔚蓝而深suì②的天空,此刻,我却躺在这浩大无际的荒野。

在局促不安中我窥伺四周,死一般的沉静让我悲从中来。

在歇斯底里中我忽然想起妈妈的教诲:不要让存亡念念不忘,廓然无累者才能达到生命的至境,活着和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一下子豁然惯通:我这是摆脱了家园的禁gù ③,魂归大地的怀抱,我愿化作一 póu ④黄土,以一颗火热的心滋润出一片青青的小草。

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小沈阳的表演风趣搞笑,凡是使大人忍俊不由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自轻自贱他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声情并茂、歇斯底里的演讲,感人了在场的全部听众。

....D.专家指出,平常体验式活动更能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爱惜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春季的富士山,正是樱花绚丽的季节,人们大多特别喜爱。

B.当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能否同意《欧盟宪法合约》举行全民公投,因为反对票过半,并且未获得经过。

C.可否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考试获得好成绩的重点。

D.我们要指引青少年用美的目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觉世界。

4.以下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老师,我每礼拜写课外练笔,请你必定要仔细批阅。

B.李芳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 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C.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料?”D.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倚老卖老!5.依据这段话的意思,横线处与上下文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光阴能够流逝,而历史没法忘掉,也不该当忘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试卷一:《古文观止》一、阅读理解1、用简洁准确的词语概括下面古文段落的主旨意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倡导个人应该常常反省自己,对于为人处世、友情、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2、阅读下面的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善始者少,善终者多。

人各有所好,性格各异,但无论什么样的人,成功的关键都是要坚持到底。

”问题:请你简述这段古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这段古文强调了始终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无论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如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二、写作请你结合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反省的重要性》。

答案:反省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人们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个人的反省和思考。

曾子的名言提醒着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业习惯,以此来不断改进自己。

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指的是我们面对人际关系时要真诚、信任和谦和。

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底线,更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成功。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则是提醒我们在朋友之间要保持诚信和信任。

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真挚的感情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出尔反尔、言行不一,要始终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和信任。

最后,“传不习乎”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地,更不能因为挫折就放弃。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给予了我们反省和提高自己的指引。

只有通过经常的反省,才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让我们从现在起,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反省,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持之以恒,从而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

初三试题语文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迥异(jiǒng)缄默(jiān)踌躇(chú)剽悍(piāo)B. 蹒跚(pán)踉跄(liàng)踽踽独行(jǔ)踌躇满志(chóu)C. 蹒跚(pán)踉跄(liàng)踽踽独行(jǔ)剽悍(piāo)D. 迥异(jiǒng)缄默(jiān)踽踽独行(jǔ)踌躇满志(chó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很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C.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聪明、机智、多愁善感。

D. 小说中贾宝玉最终出家为僧,林黛玉则病逝。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相思》)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记录了他的思想和言论。

C.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但不是孔子的著作。

初三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一、语文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春天来了,校园里的花坛里,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真是美不胜收。

(2)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每天都坚持晨练。

(3)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4)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该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5)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2. 根据所给句子,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并说明理由。

(每题2分,共10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理由: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2)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理由: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他不仅乐于助人,而且学习成绩优异。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理由:否定不当,应去掉“不”。

(4)他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理由: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他之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因为他刻苦学习。

”(5)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理由:语序不当,应改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3-7题。

(文章内容省略)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5分)文章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表达了人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4. 文章中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5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家庭贫困、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难。

5. 文章中主人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5分)主人公通过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他人沟通交流等方式,逐渐克服了困难。

6.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5分)文章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形象的语言描写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

7.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主人公的看法。

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欣慰(xīn wèi)喜悦(xǐ yuè)欢乐(huān lè)B. 沉默(chén mò)沉寂(chén jì)沉重(chén zhòng)C. 奔跑(bēn pǎo)奔腾(bēn téng)奔涌(bēn yǒng)D. 拂晓(fú xiǎo)拂尘(fú chén)拂袖(fú xi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我喜欢读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受益匪浅。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D. 这场足球比赛紧张激烈,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3. 下列词语中,与“悠然自得”意思相近的是()A. 悠然自得B. 悠然自得C. 悠然自得D. 悠然自得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天空像一块蓝色的宝石。

B.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

D. 这本书很有趣。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这条小河蜿蜒曲折。

C. 那座山峦起伏。

D. 这片森林茂密。

6. 下列词语中,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的是()A. 相得益彰B. 相得益彰C. 相得益彰D. 相得益彰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勤奋、善良。

B.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C.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D. 这片森林茂密。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勤奋、善良。

B.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C.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D. 这片森林茂密。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勤奋、善良。

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zhuó)落归省.(xǐng )濒.(pín )临矫.(jiǎo )揉造作B.拘泥.(nì)拼.(pīn )凑和.(hé)谐附庸.(yōng )风雅C.睿.(ruì)智中.(zhōng )看旌.(jīng )旗分.(fēn )外妖娆D.震悚.(sōng )档.(dàng )案湍.(tuān )急相形见绌.(zh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

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

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

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理想人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

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4.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人最宝的是生命(①)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②)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面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⑤)A.①,②,③:“④……⑤。

”C.①。

②:③:“④——⑤。

” B.①。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初三中考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jī xíng)舞蹈(wǔ dǎo)舒适(shū shì)B. 拼搏(pīn bó)梦幻(mèng huàn)欣慰(xīn wèi)C. 崭新(zhěn xī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潇洒(xiāo sǎ)D. 沉默(chén mò)呼啸(hū xiào)荒谬(huāng mi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B.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本书不仅语言幽默风趣,而且内容充实,值得一读。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玫瑰像火焰一样燃烧。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婉转动听。

D. 这场大雨像瀑布一样倾盆而下。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三国演义》。

B. 我看到他,心想:“他怎么了?”C. 我问他:“你去哪儿?”D. 这本书一共三十万字,厚厚的,看起来很重。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谦逊(qiān xùn)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B. 奔跑(bēn pǎo)雕琢(diāo zhuó)惊愕(jīng è)C. 奔腾(bēn téng)憔悴(qiáo cuì)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D. 憔悴(qiáo cuì)沉默(chén mò)悲从中来(bēi cóng zhōng lái)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考试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毛骨悚.(sǒng)然字帖.(tiè) B.锐不可当.(dānɡ)剽.悍(piāo)C.纷至沓.(tà)来龟.(jūn)裂D.消.声匿迹(xiāo) 关卡.(k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就算她被悔愧驱遣着将花送回原处,那花也义无反顾地用凋残抗议她的劫.掠.。

B.很不习惯那样的他,明明是个性很内敛的人,忽然就变得絮叨..起来。

C.春日无锡的蠡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D.父母发愁、焦虑时,不要掉以轻心....,要仔细询问,看看自己能否替他们排忧解难。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汪然出涕.曰涕:眼泪。

B.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活下去。

C.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则久已病.矣病:生病。

4.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不管是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对圆明园的态度,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再造一座的圆明园,只能是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而是B.修造保管时新不但而且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而是D.修缮保存崭新不但而且5.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全球范围看,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在未成年人中已渐成潮流。

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欧洲,13到16岁的未成年人中,接近80%的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络。

在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和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1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91.4%,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人比例73.0%,规模达9441万,使用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新闻、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文学的占比在45%以上。

然而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带来的一些潜在的危害也逐渐凸显,中国应对的相关法律却是滞后的。

A.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也存在不少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

B.我国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比率达到90%以上。

C.手机上网是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途径之一。

D.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也存在一些危害,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建立健全。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也最有用的一门语言,学习者往往都期待能学成“第二语言”的效果——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如今国人对孩子掌握英语的期待,从幼儿就已经开始,总是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以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期”。

然而,在中国很难存在真正的“第二语言”环境,如果不能保证孩子能够持续地与说英语的人接触,那么“英语”终究不过是“外语”而已。

各校的英语教育都很注重牢固地打基础,花很多时间力求使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

然而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语言环境,导致比起其他科目,学习英语的效率要低很多。

日本孩子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利用英文材料上得心应手。

日本科学家用英语在世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按比例也超过中国。

A.学习英语越早越好,否则会错过“关键期”。

B.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软肋是没有英语环境。

C.把英语视作一项“素质”,国人投入太多且划不来。

D.日本孩子因为有“第二语言”环境,所以英语学得更好。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欢①进至陕,泰②遣开府仪同三司达奚武等拒之。

行台郎中封子绘言于欢曰:“混一东西,正在今日。

昔魏太祖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愿大王不以为疑。

”欢深然之,集诸将议进止,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

”陈元康曰:“两雄交争,岁月已久。

今幸而大捷,天授我也,时不可失,当乘胜追之。

”欢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济?”元康曰:“王前沙苑失利,彼尚无伏;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欢不从,使刘丰生将数千骑追泰,遂东归。

泰召王思政于玉壁,将使镇虎牢,未至而泰败,乃使守恒农。

思政入城,令开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示不足畏。

后数日,刘丰生至城下,惮之,不敢进,引军还。

思政乃修城郭,起楼橹,营农田,积刍粟,由是恒农始有守御之备。

【注】①欢:高欢,东魏丞相。

②泰:宇文泰,西魏丞相。

7.下列句中的“以”与“孤何以济”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 以.激怒其众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以.中有足乐者8.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封子绘认为这次是统一东西两魏的大好时机,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

B.高欢因为害怕有伏兵,始终不打算追击宇文泰,最后只派了几千人去追。

C. 宇文泰原来是想让王思政把守虎牢关,后不得已只能让他防守恒农。

D. 王思政用“空城计”成功吓退了追击而来的刘丰生,最终守住了恒农。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咸.以为咸:②彼.尚无伏彼:③将.数千骑追泰将:④起.楼橹起: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2分)译:⑵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2分)译:(二)(4分)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⑴诗歌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答:▲⑵第三句中的“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三)(4分)碘盐是否会导致甲状腺癌①通过流行病统计调查,有学者认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关系。

因为,随着人体在足量碘或高碘状态下持续食用加碘食盐补充碘的摄入量,1999年以后,确实有一些问题出现了,生活在高碘地区的人口约为3098万,国内一些沿海地区省市辽宁、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甲状腺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补碘过量有关;我国高碘地区的河北省黄骅歧口乡,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高于国家的平均患病率。

②国外也有类似报道,澳大利亚自1963年实行全民加碘食盐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每年的3.07/10万上升为7.8/10万,研究者认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增加与碘摄入量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科学家在高碘地区夏威夷和爱尔兰,对甲状腺癌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定量测定海产品碘的摄入量发现,过多的碘摄入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妇女是危险因素之一。

国内外报道一致认为,无论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特别是处在生育期的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且远远高于男性。

③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态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仪器、技术的广泛使用,如甲状腺闪烁显象,超声和细针活体组织检查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另外,甲外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并不清楚,发病因素较多,与遗传、自身免疫、吸烟饮酒、精神状况、社会心理等因素均.有关。

因此,单纯从碘盐一个因素研究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是不够的,也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

12.第②自然段划线句除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13.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四)(5分)①。

②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精美洁白的雪花,它的凝结中心或许就是一粒灰尘。

疯狂施虐的台风,其中心竟然是一孔无风无雨,晴朗安宁的“风眼”。

③高尚的科学若溯本求源,其萌发中心也多为蒙昧异类。

医学源于“巫术”;化学起于“炼丹”;天文学源于“占星术”;地理学源于“风水”;数学起于“数术”;概率论源发于“赌博”。

就连科学的许多根本问题也都源自于宗教的原始追问,如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宇宙起源、智能起源。

④大气中的水汽之所以能凝成雨滴,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

倘若天空绝对干净,哪怕大气中的水汽再多也绝不会下雨。

可见,天空里若缺了这些“脏东西”,陆地上就没有雨,没有河流,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当然更不可能有我们人类。

一句话,没有灰尘我们就不能活!⑤有时能成为“中心”的还非得异类。

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谁的中心。

异类的介入打破了这种无差异的均衡,“中心”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想当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那位武不如诸将,文不如军师的“异类”人物——宋公明,凭着“急公好义”的道德威望成了山寨的最高首领。

14.结合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空白处补出一句话,能概括全文观点,不超过15个字。

(2分)答:▲15.②③④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具体作用?(3分)答: ▲(五)(14分)活在自己的春天里傅玉善①帘外春雨潺潺,迷茫春雨翻开了春的日历。

山,还是那样寂寞,还是没有朗润起来。

春天就如我此刻的思绪,纷乱纷乱,一会儿理清了,一会儿又零乱了。

那条条的溪水啊,在杂乱的山间绕呀绕呀,总在杂乱的思维里难以自拔,再平静的心也有一点点不平静了。

在春天的泥土里发芽的不仅仅是种子,我的心情也在寂寞泥土里...打着冷颤,冬天的被窝,再也盖不住舒展的姿态……②每年春天,人们都带着希冀去山那边,坐上春天的列车,走出大山,走出故乡的视线。

出走的春天,故乡的门一直敞开着,无论冬夏,一直等着那个春天出走的人归来……所有的故事都在这堵门外发生了,故事在故乡之外,故事却又走不出故乡的世界。

③冬天就这样的结束了,平淡得连一点儿高潮都没有,留下的是空白。

幸好是空白,否则把去年的忧伤带过来,那样让人多么压抑,让人多么感到窒息。

春天正如故乡那扇在春天里敞开的门,门外是你无限的憧憬,无论走多远,门里是你永远的归途,门里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

不走出这扇敞开的门似乎对不起春天,不走回这扇敞开的门似乎更对不起春天。

门外是春天的开始,门里带回的是世界的全部。

走出这扇门只是我的理想,走不出这扇门的是我的精神。

我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春天,因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酷暑严寒我从来没有走出春天——自己的春天。

我就应该活在自己的春天里。

④梦可以回到过去,但现实永远残酷,所以人们对过去耿耿于怀;未来无法穿越,无人知道是祸是福,所以人们对未来孜孜不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