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文言文课程

合集下载

小升初衔接讲义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小升初衔接讲义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3、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艺术特色。
4、尽力在课堂上背诵全文。有时可以在预习时就把文章背熟。
(四)自我总结
2、虚词:之乎者也其 夫乃且焉然 则以为而于
3、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五)自我检测
自己出题检测或同学之间互相出题检测。也可以自己做辅导书上的同步自测题目。
示例:《童趣》自我检测
一词多义:
3、《智子疑邻》节选自《》,作者,末期家着名的思想家。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4、故事叙述简洁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被盗的原因是“”,盗贼行窃凭借的条件是“”,行窃的时间是“”。
5、你觉得“智子疑邻”对吗?为什么?
6、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7、你读了这则寓言后一定有诸多感受,当别人给你提出意见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邻人之父( )何遽( )将胡马( )堕( )
折其髀( )跛( )塞翁失马(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下列各组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6、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但是为什么不能删去?
7、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本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9、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着名的诗歌?
(四)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 )。俄而( )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24年)《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讲义

(2024年)《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讲义

2024/3/26
21
写作指导与点评
01
写作指导
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指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
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2024/3/26
02 03
作品点评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并提 供改进意见。作品点评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努力方向 。
基础。
2024/3/26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能 够阅读、理解简单文言文篇章,了解 古代文化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解、诵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 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学习, 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4
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2024/3/26
学习方法与技巧
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多读 多背、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等。
学习态度与习惯
认识到学习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毅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如定期复习、勤加练习等。
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提高了语文成绩,还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和审美能力,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讲义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 文言文名篇欣赏与解读 • 文言文写作训练与指导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衔接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衔接

一、七年级上册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一、释词:1、项为之强; 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5、兴正浓: 兴:兴趣6、方出神 : 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细: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论语》十则《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升初衔接课程 (《世说新语》两则 )

小升初衔接课程  (《世说新语》两则  )

T—《世说新语》两则新课导入(碰撞智慧的火花!)(5分钟)认真观察下图,想一想他们究竟在忙着讨论什么呢?你还记得哪些有关诚信与礼貌的故事,分享一下吧!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很多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

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迎得别人的信任。

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

知识典例(知识法典!)(20分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我来秀一秀:那么,请你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教师点评)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生竞赛式)探究文本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2、师生共同明确这则短文的重点词句,并识记,可采用竞赛式。

3、讨论质疑体会〈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

假如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可以选择陈太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

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

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小升初古文衔接讲义

小升初古文衔接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文言文阅读训练题教学目标1. 考查古文的阅读能力。

2.能够掌握阅读古文的要领。

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注意对于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

4.能够把重点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5.辨析词的古今意义,并掌握辨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分清文言虚词和实词。

2.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3.翻译文言文。

考点及考试要求1 实词的意思。

2.虚词的用法要灵活掌握。

3.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09: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09: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小学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中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考点阐释主要考查对文言词汇、句式特点的积累以及文句意思的理解。

文言词汇一般考查重点实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语句,一般考查省略句、祈使句、感叹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或者查体现主旨思想的句子。

近年来,单一的文句翻译题逐年减少,即使保留该题型,也会降低直译难度,允许适当意译或融入赏析题和内容理解题进行灵活考查。

二、常见题型1.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査。

2.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解题方略我们在理解所要翻译的文句时,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比如课内同类型句式的迁移,课内相同词汇注释的联想,结合上下文对大意的理解,文中相似句式的类比等等。

对文句的翻译必须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直译,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意义完善。

做到信、达、雅。

文句翻译中,句式现象值得注意,由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与古代不同,所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其六个关键词是: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

见下面的技法示例。

翻译方法保留保留——古汉语中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对应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来代替,以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更换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应注意。

还有,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补充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的现象调序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删除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简要口诀:名词要留,无义要删,省略须补,倒装要调,更多时候,用换来整。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12讲 文言文阅读 有答案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12讲 文言文阅读 有答案

第12讲:文言文阅读在小学高年级学段,我们学习了简短的文言文,文言文学习,虽然与白话文以及古诗词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内在本质却是相近的。

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其义自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五至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例题一:学弈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

为是__________?曰:非然也。

⑴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答案】⑴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弗若之矣、其智弗若与【考点】文言文默写【解析】对古文原文背诵识记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多字丢字,不能出现错别字。

⑵《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_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思想,教育,思想,言行【考点】文学常识【解析】对古代名家名篇识记的考查,要减少不必要的失分,需要日积月累,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功底。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诲();之();援();俱()【答案】诲:教导。

之:指弈秋的教导。

援:引,拉。

俱:—起。

【考点】重点字词翻译【解析】对古文重点词语解释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错别字。

⑷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髙手。

b.只听弈秋(的教导)。

【考点】重点句子翻译【解析】对古文重点语句翻译的考查,只要识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就能不丢分。

最新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

最新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2讲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
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 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 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
平”的形式。
险。”句中“吾”、“汝”应分别 换成“我”、“你们”。
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 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 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 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 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 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
四季都飘着洁白的雪花。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 流水应和着。
(2)人直接同事物对话 例如:啊!遵义,光荣的山城,
我要尽情把你称赞—— 当年,革命面临历史的岔路口, 是你,目送党奔向新的路程……
再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 实感出发,用得合乎情理,合乎分
相同的一项是( )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 了(打猎)
(4)守信
() A. 虽人有百手 虽:虽然 B. 不能指其一端 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处 名:说出 D. 几欲先走 走:走开 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
里。
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简单。
D. 表演者还没开始表演就抓住了听 众。
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 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 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 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 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 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 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 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2-3讲 一、教学内容: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2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 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 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 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 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 杂着”。
小升初衔接教程
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
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 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 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 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 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 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 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 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 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 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公将焉之(
)
(4)岂可不一会期哉(
)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 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 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第 4 页 共 39 页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 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
第 1 页 共 39 页
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 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 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 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 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第 2 页 共 39 页
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 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 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 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 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 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 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 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 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 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 “使……劳累”。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 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 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 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第 3 页 共 39 页
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
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
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四)理解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 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 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 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 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 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 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 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 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