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一)
小升初语文衔接”温故“1-汉语拼音

特殊韵母:er (它很特殊,卷舌,不与任何声母相拼 做韵尾时写成“r” 如 r
o e i u u r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整体认读音节
zhi yi ye yin
chi wu yue yun
shi ri zi yu yuan ying
轻声和儿化
(1)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 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节 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调。 轻声音节不标调。 如:用√选出读音是轻声的字。 玫瑰( )卓越( ) 眯缝( )含糊( √ )
(2)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er”不能与
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 以和目前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并使这 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 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字 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只需在原来的音节 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 如:门儿 —— mé nr 馅儿xià nr
g k h
哥 科 喝
j q x z c s
zh ch sh r
知 蚩 诗 衣 日 屋
y w
韵 母 表 (24个)
单韵母:a o e i u ü (6)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 e (8)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 n (5)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4)
创新练习
一、下面四组中,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那组是 ( C )。 A.R、T、S、V、W B.A、B、D、F、E C.G、H、I、J、K D.N、M、O、Q、P 二、下面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A.祝你成功 B.功你成祝 C.成功你祝 D.成功祝你
三、下列词语的拼音,开头都要将字母大写的是 ( A )。 A.北京 奥运会 费俊龙 B.人民 主席 光荣 C.中国 天安门 训练 D.将领 波兰 曹操 四、下列注音完全对的一组是( C )。
小升初语文衔接学习方法

小升初语文衔接学习方法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小升初考试中必考的科目之一、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以识字、识别文字的基本能力为主,而到了小升初阶段,语文学科的要求会更高,需要进行语文衔接学习。
下面是一些小升初语文衔接学习的方法。
1.学习诗词和文言文。
小学语文学科侧重于现代汉语的课文阅读和写作训练,而到了小升初阶段,开始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等。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或参加诗词社团等方式,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学习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2.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主要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到了小升初阶段,阅读内容会更加复杂,需要更深入的理解。
可以通过多读一些原版儿童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以及一些科普读物等,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注意写作训练。
小升初语文的写作题目相对来说难度更大,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勤于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扩大词汇量。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基础的词汇和语法,而到了小升初阶段,需要扩大对词汇的理解,并熟练掌握常用的短语和习惯用语。
可以通过背诵诗词、课外阅读、积累生词本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5.多做题、多练习。
小升初语文考试主要是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可以多做一些语文模拟题和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6.查缺补漏。
小学语文学科内容广泛,但学习时间有限,有些知识点可能没有掌握好。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参加补习班等方式,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学习语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等。
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一段时间的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之,小升初语文衔接学习需要通过多读书、多做题、多写作等方式进行,同时也要有耐心和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精品】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1讲:字音、字形

第1讲字音,字形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汉语拼音,能准确读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
掌握拼读拼写地一些规律。
在字词方面,我们学了汉字地笔画,笔顺,偏旁与部首和间架结构。
学习了辨析同音字,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地辨析方式,学习了查字典地两种基本方式。
例题一:巧判断,补充音节。
à ù ō霎时速度水波ōán án泼水兰花南方【结果】霎(shà)速(sù)波(bō)泼(pō)兰(lán)南(nán)【考点】音节【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中声母地掌握以及运用能力。
有些声母地音和形很接近,容易混淆,如:“s”和“sh”是平,翘舌音地区分,“b,d,p,q”这几个声母形似,要严格区分。
例题二:将下面汉字按要求归类。
山师孙骚中银赢思声辞秉恩翁(1)声母是翘舌音地:(2)声母是平舌音地:(3)韵母是前鼻韵母地:(4)韵母是后鼻韵母地:【结果】(1)声母是翘舌音地:山师中声(2)声母是平舌音地:孙骚思辞(3)韵母是前鼻韵母地:山孙银恩(4)韵母是后鼻韵母地:中赢秉翁【考点】声母,韵母【思路】此题考查地是对声母平舌音和翘舌音地辨别以及韵母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地辨别。
这是汉语拼音知识中地一个难点。
要想正确地做出这道题,一定要熟记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其中声母是翘舌音地有:zh ch sh。
声母是平舌音地有:z c s。
韵母是前鼻韵母地有:an en in un ün。
韵母是后鼻韵母地有:ang eng ing ong,掌握了这些,做题就容易了。
例题三: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地词读法不同地一组。
()A.人家正忙着呢,别在这里瞎掺和。
B.会场里人都坐满了,没有地方了。
C.奶奶地脸上露出一种近乎天真地表情。
D.这孩子大大地眼睛,挺精神地。
【结果】C【考点】语音【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中“轻声” 知识地掌握能力。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

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4篇小升初语文衔接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拎lī 拎水怔zhèg 怔住绰chuò 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
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
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
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
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
【暑假衔接】小升初语文衔接练习—— 文学常识(一)

【暑假衔接】小升初语文衔接练习——文学常识(一)【前言:小学侧重双基训练,初中重视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从最基本的知识考查上升到能力考查,特别是增加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作文的难度。
所以,本次衔接主要是在学法上进行调整,夯实基础,提高各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考点回顾】文学常识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题型,包括小学课本中所有的名家名篇;课文链接、资料袋中出现的内容;单元中的“日积月累”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课外的,如四大名著及国内外名著等。
【例题精析】1、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2)重阳(3)端午(4)除夕【答案】(1)【解析】从“桂花”、“月明”、“秋思”等词可以看出是秋天,下面的选项中只有(1)中秋是在秋天,所以选择(1)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出自骆宾王的《滕王阁序》。
【答案】D【解析】A、B选项考察对诗人李白与词人李清照的了解。
C选项考察律诗的相关知识。
错误的是D选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应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3、在作家叶文玲的笔下,书的代称是长生果。
你知道下面的词语是谁的代称吗?园丁——()桃李——()青丝——()杏林——()手足——()巾帼——()须眉——()高足——()【答案】园丁——(老师)桃李——(学生)青丝——(头发)杏林——(良医)手足——(兄弟姐妹)巾帼——(女孩)须眉——(男孩高足——(对别人学生的敬称)【解析】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
代称,指正式名称的替代称呼。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法比较复杂,承接意思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字词使用古代常见词汇,修辞手法丰富等。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用法:了解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谓语,了解表示名词的虚词“之、者、之一等,了解表示方位、状态的字词“于、以、于是、乃”等。
3.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函数和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用于理解、分析、判断句子的意义。
二、现代文的基础知识: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词义,如多音字、多义词、词语的辨析等。
2.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熟练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阅读技巧,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主题、思路、观点、分析、归纳和评价的能力等。
4.学习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夸张、讽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掌握逻辑和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三、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1.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比等。
2.学习如何辨析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人称比喻和物称比喻,因果比喻和象征比喻等。
3.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何运用排比修辞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如何运用对比修辞来突出文章的观点等。
四、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如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写作的技巧,如通过写作来提高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逻辑和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衔接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爆怒B. 报怨C. 辩驳D. 辩别答案:C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晚上我有事情,你呢?B.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住在哪里?C. 这个书包是红色的,那个是蓝色的。
D. 老师问:“你明白了吗?”答案:D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左传》C. 《尚书》D. 《礼记》答案:C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C. 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学习。
D.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7. 成语“掩耳盗铃”原指________,现在常用来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
答案: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韩愈的《________》。
答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出自《________》,是孔子的名言。
答案:《论语》10.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规则、标准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假设是一篇关于诚实的故事)11. 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主题的故事?(3分)答案:诚实的重要性。
12. 主人公在故事中面临了什么困难?(3分)答案:主人公面临了是否要说出真相的道德困境。
13. 主人公最终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个决定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4分)答案: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坦白真相。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一)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一)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案目标•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小升初语文知识的衔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内容1.语法知识的巩固–复习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和变化规则–强调正确的语法表达,尤其是时态、语序及被动语态的准确使用2.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结合课堂讲解进行深入分析–教授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如识别关键信息、推理推断和归纳总结等–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和篇章特点3.作文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进行各类作文的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提供写作框架和范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4.古诗文的学习–学习古代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分析古诗文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5.综合能力的提高–组织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如口语表达、演讲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鼓励他们发表个人意见并能互相尊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团队合作和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和作业布置•课本和练习册•阅读材料和范文•古代诗词选集•语文辅导书籍评估方式•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语文能力综合测试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和目标说明•复习小学语法知识点,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和变化规则第二周•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分析其主题和结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识别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推断•指导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提供写作框架和范文•带领学生进行作文讨论和批改,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第四周•学习一首古诗,背诵和理解其意境和修辞手法•分组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解读和观点第五周•进行语文能力综合测试,包括语法、阅读理解和作文•回顾评估结果,指导学生针对不足进行巩固和提高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口语表达和演讲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议论,培养思辨和批判能力第七周•复习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复习和总结•开展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将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小升初语文知识的衔接,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语文初衔接(一)
课前诵读:
画唐朝•王维静夜思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小池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知识回顾:
一、看拼音写词语。
áo xiáng kāi pì kāi jué
()()()
tāo tāo bùjuésù mùqí qǖ()()()
zhān yǎng mójiān j iēzhǒng
()()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按音序查字法,“泣”字应查字母()
(2)按部首查字法,“妻”字应查部首()
(3)“幽”字应查部首()
三、改错别字。
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由其直得称诵的是,黄道婆把自已的经验和创造豪无保留地传受给别人()
2.那五采缤纷的大花蓝,成满了北京捐花厂职工们的心意。
()四、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无()不()()头()气
阴()()计对()如()
丢()()甲()中送()
褒义词: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听了张海迪的报告,谁能不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跑得越快,不是离楚国越远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授文言文:《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初步感知文言文,准确无误地诵读课文,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字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
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字注音:(3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
二.填空:(2分)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5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5)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四.原文填空:(2分)
⑴,不亦说乎?
⑵,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⑷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