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PPT优秀课件
第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影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按音乐流派和主流把全体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收集本组负责的有关流派的资料及杰作的音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类表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介绍本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音乐片断的欣赏、讲解导入新课:播放准备好的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推进新课: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情境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音乐的哪几个流派?其发展过程怎样?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杰作是什么?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工,派代表回答自主学习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的音乐的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小组:步骤1:边介绍边填写表格流派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品作品特色流派特点浪漫主义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中心:奥地利、德意志)贝多芬德意志《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威尔第意大利《茶花女》(歌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比才法国《卡门》(歌剧)追求精巧形式,鲜明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步骤2:情境设置,设计问题问题: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来欣赏下列两首音乐片断(上面代表作除《命运》之外任两首,特别是《蓝色的多瑙河》),然后说说你感觉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填写上面表格的流派特点)老师点评:1、强调: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补充简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古典主义:服务于贵族,多是委托作品。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课件】共25页文档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音乐与 影视艺术【优秀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湖南澧县第一中学覃星一、教材地位《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八专题中的第三节内容。
音乐、影视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影视艺术糅合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元素,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音乐、影视艺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分三个部分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标的要求是: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②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表绘制、音乐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19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基本历程。
②通过学生自制图表、总结归纳、问题探究等方法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探究问题、阅读材料、自主学习以及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身残志坚、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精神。
②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感受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各种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起源与发展历程。
其理由是,第一、课标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16张PPT)

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这对于一个历史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艺术家们对艺术进行执着追求的精神、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认 识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 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
活动课并不能只图热闹,关键在与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进行课堂小结。
• 让学生自己查找、整理、加工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与“第八艺术”的电视在出现后不断发展。
合作学习。 然后老师提出假设:假设我们班就是一个专门从事设计的公司,老师就是该公司老板,现在准备参加博物馆招标,因此,由全班共同来完成这一设
2、难点分析
•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将音乐、影视艺术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上升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 样一个理论的高度。
• 这一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对于高二学生的 认知水平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将其确定为 难点。
二、学情分析
•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高二 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改进,并且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 探索。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 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和辨证性。 具体到这个班,该班是文科班,平时上课气氛较为活 跃,求知欲较强,但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学 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练习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练习(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以下哪位名人的名言()。
A、音乐天才莫扎特B、“乐圣”贝多芬C、“交响乐之父”海顿D、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解析这是贝多芬的名言。
答案B2、有“圆舞曲之王”之称的是()。
A、巴赫B、贝多芬C、舒伯特D、约翰·施特劳斯解析约翰·施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之称。
答案D3、在流火的七月,上海世博园内各国展馆也从本国音乐中汲取智慧的音符,传递“音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某一国家展馆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一进展馆你便能听到悠扬的《蓝色多瑙河》。
这一国家展馆是()。
A、德国馆B、奥地利馆C、美国馆D、俄罗斯馆解析《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著名作品,据此判断,题目中的国家展馆是奥地利馆。
答案B4、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是在()。
A、20世纪初B、20世纪末C、一战后D、二战后解析二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D5、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法国巴黎某一咖啡馆内传出阵阵赞叹和欢呼声。
其原因可能是()。
A、他们看到了人类第一部电影B、他们欣赏到了美国的《爵士歌王》C、他们看到了《泰坦尼克号》D、他们看到了电视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
解题关键注意时间“1895年12月28 日”,地点“咖啡馆”,联系教材可知这一天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而B是1927年,C是20世纪90年代,D电视最早收发试验是在1928年,时间都不对。
答案A6、“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B、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C、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D、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解析题干强调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是强调电影的商业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
人教版必修三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20张PPT)课件

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
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
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
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1960年,电视台首次直播两 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
本 课 小 结
(2)特征:弘扬本民族的特性。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2、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东欧)
(3)代表:柴可夫斯基(俄国)
《天鹅湖》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 主题,他提高了音乐在舞剧中的 作用,为俄国音乐争得了世界荣 誉。他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 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1927年《爵士歌王》
二次大战后,电影技 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 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 电影等相继问世。电影对 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有人将电影称为 继诗歌、音乐、舞蹈、美 术、建筑、戏剧之后的 “第七艺术”。
1935年《浮华世家》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电视(“第八艺术”)
(1)产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1925年)——英国人发明了电视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
(3)代表:②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蓝色的多瑙河》
特点:
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 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
③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法国)比才——《卡门》
《茶花女》 剧照
《卡门》剧照
D 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Biblioteka 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8单元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
栏
明电影艺术( )
目 链
接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应用 示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2012》的剧情 描述可知影视艺术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故选D项。
向鼎盛时期。
栏 目
②主要特征:注重_抒__情__性___、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
链 接
形式,突出个__人__感__受__。
③代表人物及作品:
A.“乐圣”贝__多__芬__:晚期作品是连接古__典__主__义__和浪漫 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表达了反_封__建__专__制_、歌颂 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提示:(1)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传播资讯快。
(2)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栏
目
(3)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链 接
(4)雅俗共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栏 目 链 接
一、19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呈现的特点及原因有哪些?
方法点拨:运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原理来 把握各个时代音乐流派发展的背景。
要 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旨 3.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无处不在。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两个领域 音乐、影视 关
键
三位人物 贝多芬;卢米埃尔兄弟;贝尔德
信
三个节点 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息
四种音乐 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爵士乐、摇滚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优质课教案_10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浪漫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二)难点:现代主义音乐发展对于时代的反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变化。
不同的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茫或者痛苦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变动中的世界。
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文字、音符、色彩和光与影,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和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我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既要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如何影响着音乐与影视艺术,也要认识到这些艺术形式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音乐与影视艺术怎样丰富了人类历史。
(二)新课教授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浪漫情怀与民族乐派)活动一首先课件上先呈现上述内容,以图片和文字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到18-19世纪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且作如下引导:“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音乐的形式非常丰富,到18世纪,人才辈出,古典主义产生并走向繁荣。
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贝多芬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它跨越了世纪和不同的音乐风格,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有杰出的作品,更有优秀的品质和不凡的人格。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19世纪音乐流派风格发生改变的社会原因或者背景有哪些?课件出示文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民族乐派音乐
7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背景:
①工业革命的初步完成,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们逐渐要求强调精神的自由,古典主义音乐 注重结构的严谨和整体的和谐完美,而人民不甘 于思想的束缚,要求抒发感情,这就使这一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应运而生)
②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音乐发展呈 现出多样性和族性的特点
1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背景:
18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进行,各国资产阶级革 命相继展开,所以这是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决战的 时代,需要人民为革命献身,需要人民克制自已的 感情,服从理性和法规,为祖国尽职尽责。
2.特点:
①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节制感情,讲究协调,强调 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 ②写人是群体的,音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2
3.代表:
莫扎特(奥地利)---音乐神童 海顿(奥地利) ---交响乐之-乐圣
3
贝多芬是继承古典主义 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 “乐圣”式伟大人物。
失聪后,以惊人的毅力, 与命运抗争,创作了大量 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 3(英雄)交响曲》《第5 (命运)交响曲》《第9 (合唱)交响曲》《月光 奏鸣曲》等,他崇尚民主 与自由,关注个人的自由 和尊严。
8
2.主要表现形式和代表:
⑴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交响乐:(德意志)贝多芬的晚期交响乐作品 圆舞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施《蓝色多瑙河》
(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歌 剧 (法)比才《卡门》
9
《茶威花尔女》第剧照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
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
女人”(或“失足者”),一般
16
3.特点:
①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注重抒情性、自传 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个体性)
②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 乐派(民族性) ③出现了交响乐、圆舞曲和歌剧(多样性)
----风格多样正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17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9世纪
重要部分,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
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
族性,为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和生气。
12
彼得·柴可夫斯基
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 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古曲 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 等脍炙人口,历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六 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这是一部自 传性的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己写下 的挽歌。深刻而生动地描绘出19世纪 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令人窒息的政治环 境中,对自由理想的渴求和痛苦不安 的复杂心态,成为世纪末一代人精神 面貌的真实写照。在他第一次指挥演 出该曲后的第8天,即1893年11月6 日,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了。 13
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4
贝多芬:
早年: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 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
晚年: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人的心灵,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5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
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 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 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 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 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品。
10
歌剧《卡门》简介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 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 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 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 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 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 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 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 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 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 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 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 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 作品(体现个性---看书上大字第一行)。作品贯穿 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 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 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6
一、关于世界音乐流派的演变
18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音乐
11
⑵民族乐派音乐:(俄)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背景: 19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 解放运动激发了文化的民族主义精神,促进了民 族乐派的兴起。
特点:以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表现民族 特征;歌颂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爱国主义 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民族乐派音乐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民族乐派音乐
20世纪: 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
18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背景: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三次工 业革命兴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 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 发展。
14
美国音乐
19世纪末的美国: 《星条旗永不落》:表现了美国国力 上升时的情怀,并表现了美国文化多 元融合的特点(移民国家)
15
外国的歌剧与”东方歌剧“戏曲”的比较:
外国: 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 术形式,歌唱是主要的。
中国戏曲: 唱,念,做,打并重,不仅要唱,道
白也很重要,还要有表演,武打等。
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
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
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
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
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
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
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
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
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
“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
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