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2
电工电子技术(2)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模拟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材第15章)
1、解:(1)作直流通路
IB U CC U BE U CC 12 0.05 mA 50 A , RB RB 240
I C I B 40 50 2000 A 2 mA U CE U CC I C RC 12 2 3 6 V
CB结正偏。 (3)解:
U BB 3 V
I B 0 IC 0
所以此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BE结电压: U BE U BB 3 V ,反偏 CB结电压: U CB U CE U BE 15 (3) 18 V ,正偏 5、电路如图所示, 试分析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4、如图所示电路,在给出的三组条件下,分别求出晶体管两个P-N结的电压 U BE 、 U CB 之值,并说明晶体管工作在何种状态。 (1) U CC 15 V, U BB 5 V, R B 10 k, RC 5 k, U BE 0.7 V, 60 ; (2) U CC 15 V, U BB 5 V, R B 300 k, RC 3 k, U BE 0.7 V, 60 ; (3) U CC 15 V, U BB 3 V, RB 300 k, RC 5 k, 60 。 解:(1) IB + RB UBB IC R
(2)作微变等效电路
ib
RS
ic
b ¦ iÂ
+ ui RB _ rbe
RC RL
+ es _
+ uo _
(3)根据微变等效电路,且有
第4页
共 15页
电工学(第7版)下册-电子技术习题册参考解答—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工电子教学部版权所有
电工电子技术第2章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因各电流和电压多 +j A 为同一频率的正弦量,故可用有向线段 b r 来表示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 Im 、 ψ Um(I、U)和初相ψ ,称为正弦量的相量。 O a +1 在正弦量的大写字母上打“•”表示,如 图2-5 有向线段的表示正弦量 幅值电流、电压相量用 I m、 m表示,有 U • U 效值电流、电压相量用 I 、 表示。将电 U • 路中各电压、电流的相量画在同一坐标 φ I ψ 中,这样的图形称为相量图。 ψ 同频率的u和i可用图2-6相量图表示。 图2-6 u和i的相量图 即 超前 Iφ°,I或 U滞后φ°。 U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按正弦规律 作周期性变化,波形如图2-1a。
u U m s in ( t u ) i I m s in ( t i )
(2-1)
为便于分析,在电路中电压参考方向用“+”、“–” 标出,电流参考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电压、电流实 际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如图2-1b、c所示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u Im O φ Ψu Ψi i Um
u
i
t
T
图2-2 u和i相位不等的正弦量波形图
当φ=0º 时,称u、I同相;当φ=180º 时,称u比i反相; 当φ=±90º 时,称u与i正交 。 u i u i
u i
ui
u
i
t
u
i
O a) 同相
t O
b) 反相
O c)正交
t
图2-3 正弦量的同相、反相和正交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2章

+
−
i
t→∞结束暂态,进入新稳态
uR C
uC 变量值需标明时刻:
uC(0-)、uC(0+)、uC(∞)、uC (t)
例2:求uC(0+)、 iC(0+),设S动作前电路稳定
R2 4 = 12 × = 8V uC (0-) = U S 2+4 R1 + R 2
根据换路定则:uc ( 0 ) = uc ( 0 ) = 8 V
S V R uR
US = 0.5A i L( 0 + ) = i L( 0 − ) = R
uR ( 0 + ) = iL ( 0 + ) × R = 0.5 × 20 = 10V
u(0+ ) = − iL (0+ ) × R0 = 0.5 × 10 × 103 = −5000V
uL (0 + ) = u( 0 + ) − uR (0 + ) = −5000 − 10 = −5010V
RC电路的暂态响应
uC = U 0 e
−t / τ
τ=RC 越大, 暂态过程越长 一阶RC零输入电路的 暂态响应曲线 为RC放电过程
(t ≥ 0) (t>0) (t>0)
i C
U0
uR = −Βιβλιοθήκη 0e−t / τU 0 −t / τ i=− e R
t=0
R uR
0 i U0 uC − R − U 0
+
−
t=0-
换 路
t=0+
t
换路前后虽电路不同,但换路后 瞬间uC和iL保持不变。
0 暂态过程
换路定则只对uC和iL,其他电量都会发生突变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03 电子技术基础题目解析
半导体器件题目解析
半导体材料特性
二极管与三极管
解答涉及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热敏 性和光敏性等特性,以及其在电子器 件中的应用。
针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符号、工作原 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进行深入解 析,并讨论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PN结形成与特性
详细解析PN结的形成过程、工作原理 和特性,包括单向导电性、击穿电压 等概念。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 过参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可以拓 展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
05 电机与变压器基础题目解 析
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
变压器工作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电 压和电流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 配。主要构件包括铁芯和绕组, 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特性参数计算
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 容量、变比、空载电流、空载损 耗、短路阻抗和效率等。这些参 数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使用具有
02 电路基础题目解析
直流电路题目解析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掌握元件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串并联公式进行计算。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理解定律原理,能够准确运用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中。
电源的等效变换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理解定理条件,能够运用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章

L
di dt
代入上式得
L diL dt
RiL
US
(2-16)
式(2-16)为一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解此方程可得
iL (t)
US R
(1
t
e
)
iL ()(1
t
e
)(
t 0)
(2-17)
其中 L 是电路的时间常数
R
电阻上的电压
Rt
uR (t) RiL US (1 e L ) ( t 0 )
已在稳t=定0时,将则开L相关当闭于合短,路iL (0,) 此 iL时(0电) 感IS中的电流,为此iL时(0,) 电IS感元。
件储有能量。它将通R过 放电,从而产生电压和电流,如图
2-7(b)所示。
可见,电感电流和电感电压都是从初始值开始。随时间按同
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一阶电路中仅有一个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如果在换路 瞬间储能元件原来就有能量储存,那么即使电路中并无外施 电源存在,换路后电路中仍有电压、电流。这是因为储能元 件所储存的能量要通过电路中的电阻以热能的形式放出。
2.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电路如图2-3所示,开关S在位置1时,电容C已被电源充电到 U0,若在时把开关从位置1打到位置2,则电容C与电阻R相联 接,独立电源US 不再作用于电路,此时根据换路定律,有, 电容C将通过电阻R放电,电路中的响应完全由电容电压的初
2.1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
前面各章所研究的电路,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周期性交流电 路,所有的激励和响应,在一定的时间内都是恒定不变或按周 期规律变动的,这种工作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简称稳态。然而, 实际电路经常可能发生开关的通断、元件参数的变化、连接方 式的改变等情况,这些情况统称为换路。电路发生换路时,通 常要引起电路稳定状态的改变,电路要从一个稳态进入另一个 稳态。 由于换路引起的稳定状态的改变,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在 含有电容、电感储能元件的电路中,这些元件上能量的积累和 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储能的变化是即时完成的,这就意 味着功率为无限大,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储能 不可能跃变,需要有一个过渡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动态过程。 实际电路中的过渡过程往往是短暂的,故又称为暂态过程,简 称暂态。
电工及电子技术2参考答案

电工及电子技术2部分基本概念1、如右图连接,则二极管(b)。
二极管正向导通,管压降很小,相当于电源被短路,电流过大 a)正常工作 b)电流过大 c)电流约为零2、工作电压较大的稳压管应工作在(c)。
知,但电压变化很Ua)、正向导通区 b)、反向截止区 c)、反向击穿区3、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 a )。
硅管死区电压为0.5V,导通电压为0.6-0.7V;锗管死区电压为0.1V,导通电压0.2-0.3Va)0.5V b)0.1V c)0V4、硅二极管导通时正向压降约为( a )。
a)0.5~0.8V b)0.2~0.3V c)0V5、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约为( b )。
a)、0.6 ~ 0.8 V b)、0.2 ~ 0.3 V c)、0 V6、一晶体管接在电路中,测得它三个管脚的电位分别为-6V,-6.2V,-9V,则该管三个电极分别为( c )。
0.2V,从而判定为锗管,锗晶体管一般为型,故发射极E电位高于基极B的电位。
所以,-6V-6.2V对应B,-9V对应Ca)、C,B,E b)、B,C,E c)、E,B,C7、当晶体管饱和时,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如同一个( a )开关。
饱和时U CE≈0,C、E之间相当于开关接通a)接通 b)断开EC8、要使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应使其集电结和发射结分别( a )。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区:集电结、发射结均正偏;截止区:两者都反偏a)反偏、正偏 b)正偏、反偏 c)正偏、正偏9、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时产生饱和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Q选得( a )。
饱和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过高而接近饱和区;截止失真是因为静态工作点过低而接近截止区a)、过高 b)、过低10、在放大电路中消除截止失真的方法是将偏置电阻R B(a)。
消除截止失真是将I B增大,不让其进入截止状态,从而要增大R B,使其上的电流小,从而基极电流就大了a)调小 b)调大 c)调为零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降低,则放大倍数( b )。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 (曾令琴 李伟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后答案 【khdaw_lxywyl】

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w. co m
元件 4 元件 5
案
网
+ U 2 元件 2 I 2 -
- U 3 元件 3 I 3 +
图 1-5 检验题 4 电路图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 WL LI / 2 可知,其
2
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 L,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 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
示电路连接。 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 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 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 断,其原因类同于题 7。 第 23 页检验题解答: 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 VB VA VC 0 , VD 4V 。 1、选定 C 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 VB VD VC 0 , VA 4V ; 2、电路中某点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路径上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数
6 j8 10126.9 6 j8 10 126.9 60 45 42.43 j 42.43
30180 30
3、通过上述两题求解可知,在相量的代数形式化为极坐标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
意相量的幅角所在的相限,不能搞错;在相量的极坐标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过程中,同 样也是注意相量的幅角问题,其中模值前面应为正号,若为负号,应在幅角上加(减)
课
值 220V,所以不能用在有效值为 18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6 j8 1053.1
ww
《电工电子技术》 第二版 习题答案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B)
A、28V;
B、20V;
C、2V。
5
阻元件上的电流 i,如用电流表测量该电路中的电流,其读数为多少?电路消耗的功率
是多少瓦?若电源的频率增大一倍,电压有效值不变又如何?(8 分)
R2 I2
I5
c A5
得I3=-7mA A4=13mA A5=-3mA
图 1-32
2、在图 1-33 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结点?Uab和I各等于多少?(8 分)
解:3 条支路,两个结点,Uab和I都等于 0。
3、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 1-34 电路中的电流I3。设US1=30V,US2=40V,
(错)
2、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因此可以说,相量等于正弦量。
(错)
3、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错)
4、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都是相量图。
(错)
5、功率表应串接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用来测量电路的视在功率。 (错)
6、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就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
有元件都是线性关系,与直流、交流、正弦、非正弦无关。
五、计算题:(共 26 分) 1、在图 1-32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0mA,
R1 I1 b
I4 A4
I1=6mA,R1=3KΩ,R2=1KΩ,R3=2KΩ。求电流
I
a
R3
表A4和A5的读数是多少?(8 分)
解:对a列KCL方程:I-I1-I2=0 得I2=4mA 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一) 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已知A1=10A,A2=10A,求电流表A的值为()。
(A) 0A (B) 10A (C) 14.1A (D) 20A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2.
如图,已知R1=R2=Rf,ui=4V,求输出u0=()V。
(A) 1 (B) 2 (C) 3 (D) 4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3. 稳压管处于稳压工作状态时,始终处于()状态。
(A) 正向导通(B) 反向截止(C) 反向热击穿(D) 反向电击穿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4. 在有限激励下,换路前后的瞬间不会发生突变的物理量是()。
(A) 电阻电压(B) 电容电压(C) 电感电压(D) 电容电流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5.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A) 与变比k(B) 与负载性(C) 与电源内(D) 与负载大
有关质有关阻有关小有关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6. 某译码器有129个输出,则其输入信号线至少需()根。
(A) 6 (B) 7 (C) 8 (D) 9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7. 如图,t=0时刻开关S闭合,求电感电流的稳态值i L(∞)=()mA。
(A) -3
(B) 3
(C) -6
(D) 6
难度:中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8. 界各国电力系统所采用的工频主要有()种。
(A) 1 (B) 2 (C) 3 (D) 4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9.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的集电极电阻主要作用是()。
(A) 限流(B) 防止短路(C) 转换信号(D) 反馈
难度:较难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0.
如图为译码器的应用电路,输出逻辑函数Y3=()。
(A)
(B)
(C)
(D)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11. 电力网不包括()。
(A) 输电线缆(B) 电压器(C) 大型电力用户(D) 变电站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2.
如图为JK触发器电路,输出Qn+1=()。
(A)
(B)
(C)
(D)
难度:中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3. 如图,求端口ab之间的等效电阻Rab为()Ω
(A) 1.5
(B) 3.0
(C)
(D) 4/3
难度:中分值:4.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X得分:0.0
14. 三相电源的联接方式有()种。
(A) 2 (B) 3 (C) 4 (D) 5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15. 分压式偏置电压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CC=12V,RB1=30KW,RB2=
10KW,UBE=0.7V,RC=3KW,RE=2.2KW,RL=3KW,b=100。
求电压放大倍数Au ≈()。
难度:较难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6. 如图,开关S在t=0时刻闭合,求电感的初始电流iL(0+)=()A。
(A) 1 (B) 2 (C) 3 (D) 4
难度:中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X得分:0.0 17. 若三相异步电动机产生正转的电源为正序,则电源相序为()时将使电动机反转。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A B C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X得分:0.0
18. 实际变压器的损耗有()种。
(A) 1 (B) 2 (C) 3 (D) 4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二) 多选题
1. 桥式全波整流的参数关系有()。
(A)
(B)
(C)
(D)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ABC学生答案:X得分:0.0
2. 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时,()。
(A) 减少了输电线路的电流
(B) 通过电容减少了负载的电流
(C) 维持负载功率不变
(D) 补偿电容对负载提供无功功率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ACD学生答案:X得分:0.0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电流源严禁开路
(B) 满足欧姆定律的电阻是线性电阻
(C) 电源元件的功率可能大于零
(D) 理想电压源不能等效成电流源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BCD学生答案:X得分:0.0
4. 静电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 摩擦起电(B) 导通起电(C) 破断起电(D) 感应起电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CD学生答案:X得分:0.0
(三) 判断题
1. 多谐振荡器具有两个稳定输出状态()。
(A) 对(B) 错
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2. 通过反馈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A) 对(B) 错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
3. 利用互锁可以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A) 对(B) 错
难度: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X得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