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瞬变电磁场

合集下载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瞬变电磁法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通过在地面上设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利用电磁场的感应效应来获取地下介质的电阻率信息。

在瞬变电磁法中,发射线圈产生的瞬时电流会在地下引起瞬时变化的磁场,这个瞬时变化的磁场会感应出地下的涡电流。

这些涡电流会产生自己的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会感应出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压。

通过测量这个感应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地下介质的电阻率信息。

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关键在于瞬时变化的电磁场。

由于地下介质的电阻率不同,对瞬变电磁场的响应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感应电压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分布。

一般来说,导电性较好的地层会对瞬变电磁场产生较大的响应,而绝缘性较好的地层则会对瞬变电磁场产生较小的响应。

瞬变电磁法原理的优势在于其对地下较深部分的探测能力。

由于瞬变电磁法所产生的磁场变化非常快,因此可以感应出地下较深部分的涡电流,从而获取较深部分的电阻率信息。

这使得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地质构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瞬变电磁法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利用瞬时变化的电磁场来感应地下介质的电阻率信息。

通过测量感应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分布,从而实现对地下结构的探测。

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深部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勘查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

瞬变电磁法原理介绍瞬变电磁法俗称TEM (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法,属时间域电磁感应方法。

其探测原理是:在地面布设一回线,并给发送回线上供一个电流脉冲方波,在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产生一个向地下传播的一次磁场,在一次磁场的激励下,地质体将产生涡流,其大小取决于地质体的导电程度,在一次场消失后,该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它将有一个过渡(衰减)过程。

该过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磁场向地表传播,由地面的接收回线接收二次磁场,该二次磁场的变化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电性分布情况。

如按不同的延迟时间测量二次感生电动势V(t),就得到了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特性曲线。

如果地下没有良导体存在时,将观测到快速衰减的过渡过程;当存在良导体时,由于电源切断的一瞬间,在导体内部将产生涡流以维持一次场的切断,所观测到的过渡过程衰变速度将变慢,从而发现地下导体的存在。

瞬变电磁法特图3-1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1)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在高阻屏蔽地区用较小的回线可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同时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利于在高阻围岩地区开展水文电法工作。

(2)瞬变电磁法一次磁场和被测磁场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所以,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在近区观测。

(3)方法本身受地形影响小。

使用回线源实现了装置的对称性,z x t>0Tx t=t 12t=t t=t 3可以减少断面的不均匀性和地层倾斜的影响。

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大回线源装置,用探头接收。

大回线装置的Tx采用边长较大的矩形回线,Rx采用小型线圈(或探头)沿垂直于Tx长边的测线逐点观测磁场分量dB/dt值。

地下感应涡流向下、向外扩散的速度与大地导电率有关,导电性越好,扩散速度越慢,这意味着在导电性较好的大地上,能在更长的延时后观测到大地瞬变电磁场。

从“烟圈效应”的观点看,早期瞬变电磁场是由近地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浅部电性分布;晚期瞬变地磁场主要是由深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深部的电性分布。

瞬变电磁概述

瞬变电磁概述

瞬变电磁场是用阶跃波或其它形式的脉冲电流激励大地产生的过渡场。

作为场源可利用电偶极子,磁偶极子,接地供电线AB或不接地回线,对这些发射装置通电或断电时,由于形成急剧变化的磁场。

在导电介质形成涡旋的交变电磁场,其结构和频谱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

在瞬变过程的早期阶段,在频谱中高频占主导地位。

由于高频的趋附效应,涡旋主要集中在地表层附近且阻碍电磁场向深处传播。

所以,早期阶段主要反映地电断面上部的地质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频成分被导电介质吸收,从而低频成分占主导地位。

它在导电底层和地质体中激发出很强的涡旋电流。

然而,由于热损耗,这些涡旋电流很快就消失了,在瞬变过程的晚期,局部地质体中的涡旋实际上全部消失,而在各个地层中涡流磁场之间的连续的相互作用使场的均匀化和使电流均匀分布,晚期将依赖于断面的总纵向电导。

决定瞬变过程状态的基本参数是场的瞬变时间,瞬变时间依赖于岩石的导电性和发收距。

在近区和高阶岩石区,瞬变时间很短,在断面赋存着良导地质体时,这一过程变缓。

在远区,瞬变时间可达几到几十秒,而在良导地质体上有时达到一分钟或更长。

瞬变电磁场的结构:已经指出,在发射装置中通电和断电的瞬间,在其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它是地中形成涡旋电流的激励源。

第一种激励方式是,电磁场首先在空气中以C很快传播到地表各个点,然后一部分传入地下。

第二种激励方式是:电磁能量直接从场源传播到地中,是从接地处流进的或在导电介质中感应的电流形成电磁场。

在瞬变的早期阶段,第一种和第二种激发形式的两种场在时间上是分开的,由于大地的电抗作用,与瞬时建立的第一种传播方式比较,第二种的建立比较迟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场相互叠加且以场强的极大形式显示出来。

在晚期,第一种激发方式的场在各处衰减殆尽,而在地中第二种场就占据主导地位。

谐变场的结构特点由涡流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且其频率固定不变。

但是,在瞬变电磁场中,过程一开始各种不同频率的涡流磁场就处于相互作用。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是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当电流发生变化时,产生
的瞬时电磁感应现象。

理解瞬变电磁原理对于电磁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瞬变电磁原理的基本概念、数学表达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瞬变电磁原理的基本概念。

瞬变电磁原理是指当电流发
生变化时,会产生瞬时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描述的,即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正比于电流的变化率。

简单来说,当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瞬时的电磁感应,这就是瞬变电磁原理的基本概念。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瞬变电磁原理的数学表达。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
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ε=-dΦ/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Φ
表示磁通量,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达了电流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
化率的关系,是瞬变电磁原理数学表达的核心内容。

除了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瞬变电磁原理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电磁
学和电工技术中,瞬变电磁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感应传感器、电磁铁、电磁感应加热等领域。

例如,电磁感应传感器利用瞬变电磁原理可以实现对磁场变化的检测,从而实现对物体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的感知。

而电磁感应加热则利用瞬变电磁原理产生的感应电流来实现对物体的加热,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总之,瞬变电磁原理作为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了解其基本概念、数学表达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瞬变电磁原理,推动电磁学和电工技术的发展。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对瞬变电磁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
瞬变电磁原理是指在电路中出现瞬时电流或电压变化时,所产生的瞬时电磁场现象。

这种瞬变电磁场会对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产生影响,因此瞬变电磁原理在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瞬变电磁原理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电路中突然断开或闭合的开关动作引起的电流瞬变,另一种是由于电路中电压突然升高或下降引起的电压瞬变。

无论是电流瞬变还是电压瞬变,都会产生瞬时的电磁场,从而对周围的电路产生影响。

在电路中,当电流瞬变时,会产生瞬时的磁场,这种瞬时磁场会导致电感元件中产生涡流,从而产生涡流损耗;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元件产生感应电动势,引起电磁干扰。

而当电压瞬变时,会产生瞬时的电场,这种瞬时电场会导致电容元件中产生充放电过程,从而产生能量损耗;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元件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电磁干扰。

为了减小瞬变电磁场对电路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抑制。

例如,在电路设计中可以采用阻抗匹配、屏蔽、滤波等措施
来减小瞬变电磁场的影响;在电路布局中可以采用合理的线路走向、距离和屏蔽措施来减小瞬变电磁场的传播;在电路元件选择中可以
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元件来减小瞬变电磁场的影响。

总之,瞬变电磁原理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对电路的
正常工作和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瞬变电磁原理,采取合
适的抑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电路中瞬变电磁场的影响,保证电路
的正常工作和电磁兼容性。

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1)

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1)

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瞬变电磁法,即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场,以激励地层介质感生电磁场,在一次脉冲场间歇期间利用同一回线或电偶极接收感应电磁场。

其物理基础是电磁感应原理,据此理论在电导率和磁导率均匀的大地上,铺设输入阶跃电流的回线,当发送回线中电流突然断开时,在下半空间就要被激励起感应涡流场以维持在断开电流前存在的磁场,此瞬间的电流集中在回线附近的地表,并按指数规律衰减。

在发送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观测由地下地质体受激励引起的涡流产生的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磁场(或称响应场)。

地层介质被激励所感应的二次涡流场强弱决定于地层介质所耦合的一次脉冲磁场磁力线的多少,二次场的大小与地下介质的电性有关:低阻地质体感应二次场衰减较慢,二次场电压较大;高阻地质体感应二次场衰减较快,二次场电压较小。

根据二次场衰减曲线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地下地质体的电性、性质、规模和产状等,由于瞬变电磁仪接收的信号是二次涡流场的电动势(纯异常响应),对二次电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根据归一化二次电位值的变化特征,可间接地探测各种地质构造问题。

因此,瞬变电磁作为一种时间域的人工源地球物理电磁感应探测方法,是根据地质构造本身存在的物性差异来间接判断有关地质现象的一种有效的地质勘探手段。

瞬变电磁场在大地中主要以“烟圈“扩散形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电磁能量直接在导电介质中传播而消耗,由于趋肤效应,高频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附近,且其分布范围是源下面的局部,较低频部分传播到深处,且分布范围逐渐扩大。

从烟圈效应的观点看,早期瞬变电磁场是由近地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应浅部电性分布,晚期瞬变电磁场是由深部的感应电磁场产生的,反应深部的电性分布。

因此,观测和研究大地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探测大地电位的垂向变化。

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与地面电磁法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在井下巷道内进行瞬变电磁场呈全空间分布,接收线圈接收的信号是来自发射线圈上下两个方向全空间岩石电性的综合反映。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原理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瞬变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

瞬变电磁法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瞬变电磁场的感应效应,通过对地下介质中的电导率进行探测,从而揭示地下构造和岩矿成矿体的信息。

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在地面上设置一个发射线圈,通过传输电流产生瞬变电磁场,这个瞬变电磁场会穿透地下介质并感应出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

接收线圈则用来接收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从而得到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

瞬变电磁法原理的核心在于瞬变电磁场的感应效应。

当发射线圈传输电流时,会在地下产生一个瞬变电磁场,这个瞬变电磁场会穿透地下介质,并感应出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

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受到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影响,不同的地下介质具有不同的电导率,因此它们会对瞬变电磁场产生不同的响应。

通过接收线圈接收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并分析接收信号的变化,就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

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关键在于对接收信号的分析。

接收线圈接收地下介质中的电磁响应,这个响应信号包含了地下介质电导率的信息。

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到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从而揭示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

瞬变电磁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进行探测,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了解地下构造和岩矿成矿体的情况,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总之,瞬变电磁法原理是利用瞬变电磁场的感应效应,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进行探测,来揭示地下构造和岩矿成矿体的信息。

通过对发射线圈传输的瞬变电磁场和接收线圈接收的电磁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从而揭示地下介质的电性信息。

瞬变电磁法在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瞬变电磁

瞬变电磁

瞬变电磁法1、概述顺便电磁法(TEM)属于时间域电磁法,它是的原理是根据地壳中岩石或者矿体的导电性及介电性等电学性质的差异,以不接地的回线或者是连接地线通上脉冲电流为场源,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地下介质中引起的二次感应涡流场,从而探测介质电阻率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工作方法是:于地面或空中设置通以一定波形电流的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并在地下导电岩矿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断电后,感应电流由于热损耗而随时间衰减,有一个瞬变的过程。

可以通过判断和分析二次的时空变化特征,来判断地下地质体的电性特征,找出其位置,产状和埋深等特征。

具有可以同时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可分性、探测深度达、分辨率高、信息丰富等优点。

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各项基础建设稳步展开,对于各种矿产资源、能源、地下水资源等的需求快速增加。

同时,各项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工程问题,如公路建设中的地下空洞、煤田开采中的陷落柱、隧道开挖中的突水问题等等。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顺便电磁法的出现,利用其测量方面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探测油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且在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工程勘察、油气、矿产、水、地热勘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很好地保证资源供给,减少经济损失,加快建设进度。

2、研究现状2.1、研究历史对勘测工程工作的种种困难,把瞬变电磁法应用到地质勘探中的想法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

最初的时域电磁法是利用到了L.W.Blan在1993年获得专利,用电磁脉冲激发提供电偶极形成电场。

随后在前苏联有人提出了瞬变电磁测深法。

在50年代,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等国已经开始就瞬变电磁法的理论与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期由J.R.Wait 提出了使用瞬变电磁场法寻找导电矿体的理念。

前苏联也基本已经建立了瞬变电磁法与野外施工的技术方法,更在70、80年代开展了大量的测量工作,特别是在二维和三维测量的方面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使的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探上运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时域电磁场基本理论
• 从电磁学定律到Maxwell方程组 • 电磁理论的频域与时域方法、边界条件、 唯一性定理 • 势函数理论,格林函数方法,无界空间 Maxwell方程组的解
1.1从电磁学定律到Maxwell方程组
电学现象: 公元前,摩擦电,雷电 1731年,格雷, 1745年.莱顿, 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别 莱顿瓶(电容器)
时域测量技术
•电参数的测量
测S11(w)和S12(w) 为什么采用同轴线而没采用波导?
一次时域测量可得到所有频点的值 设备简单
• 散射和辐射测量

目标识别
瞬变电磁用于探矿
无直耦; 优势: 能通过二次场到达的时间关系反应异常体的位置关系 强度的衰减过程反应异常体的电参数
一般来说介质电导率越高,二次场就衰减越慢,在低电导率媒质中的二 次场衰减速度就会比较快。 对于电导率分布不同的地层,其二次场消失的过程将有所不同。 利用接收线圈来观测各个时间段二次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所测数 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解释地下地质体及相关物理参数。
比例系数由实验和单位制决定,在国际单位制(SI)中取:
k = 9 × 10 =
9
1 4πε 0
电场的概念: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定义为电场强度。
r 1 Q ˆ E= r 2 4πε 0 r
高斯定理: 通过任意闭合表面的电通量等于闭合内的总电量除以 ε 0

S
r r E ⋅ dS = Q / ε 0
高斯定理是库仑定律的结果
高保真大瞬时带宽的时域脉冲天线 抗干扰光传输天馈系统 高分辨率时域合成孔径成像 可应用于市政和工程地质探测等
探地雷达系统
实孔径成像
时域SAR成像
探地雷达系统
埋地目标的成像探测
脉冲雷达物位计
医疗成像:微波致热超声成像
从林目标的探测
多散射环境中的TRM目标探测实验
• 电参数测量、辐射、散射测量 • 矿产勘察、油气勘探 • 构造测深、水文与工程地质调查、环境调 查与监测、考古、找水、市政工程、土壤 盐碱化和污染调查等问题方面都有良好的 发展前景。 • 雷达探测、目标识别、医疗成像 • 宽带通信
– 电磁脉冲辐射和天线 – 电磁脉冲的散射 – …….
研究思路
•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研讨报告、笔试。 – 成绩评定:对于选修生,平时成绩和研讨报告 各占50%;对于必修生,平时成绩和研讨报告 各占25%,期末笔试成绩占50%。
教材及参考书 1. 参考教材:瞬变电磁场--理论和计算,王长清 祝西里,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1 2.主要参考书: 瞬变电磁场--理论和计算,王长清 祝西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Rmax 1 = cTr 2
目标视在位置 目标真实位置 R Δβ R0 H
• 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
– 电波传播速度变化 – 大气折射:视在距离和真实距离
β
地面
脉冲多普勒雷达
• 脉冲多普勒(PD)雷达
– 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运动目标的脉冲雷达
• 具有分辨运动目标速度的能力 –运动目标回波将发射信号频谱搬至 f0 +fd
脉冲雷达
• 脉冲雷达测距
– 脉冲延时法:最直接、应用最广的测距法
lp l
发射 脉冲 0
近区地 物回波
目标回波
优点: 高分辨率,反隐身,结构简单、便宜
10 20 30 40 50 60 70 km 机械距离刻度标 尺
具有机械距离刻度标尺的 图 6.2 显示器荧光屏画面
脉冲雷达
• 脉冲雷达测距范围
– 最小可测距离:脉宽τ + 收发转换时间 t0 1 Rmin = c(τ + t0 ) 2 – 最大不模糊距离:脉冲重复周期
2 0.3
1.5 0.6
T 0.5m -4.0m
0.25m
瞬变电磁用于石油测井
轴向磁偶极子源 无直耦; 优势:
丰富的频谱信号
绕于芯棒上的环电流源
能通过二次场到达的时间关系反应异常体的位置关系 强度的衰减过程反应异常体的电参数
海洋测量装置
海洋瞬变电磁法是利用电极或回线向海底发射电磁信号,通过接收电极 或接收回线接收包含有海底油藏信息的二次场,从而达到确定海底油藏 分布的目的。
AR_SIGMA (s/m)
0.8 0.6 0.4 0.2 0.0 -3 -2 -1 0 1 2
AR_SIGMA (s/m)
deep (m) Singlef+Whitenoise Linearf+Whitenoise true
deep (m)
1.2 1.0 0.8 0.6 0.4 0.2 0.0 -3 -2
瞬变电磁场
概念
• 静态场 • 时谐场
–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稳态场 – 理论和实验方法已相当成熟
• 瞬变电磁场
– 时域电磁场或脉冲电磁场 – 电磁学的前沿分支 – 集中研究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发现核致电磁脉冲 (EMP)对电子设备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瞬变电磁场的优点
• 在时间上可直接追踪体现
– 信号与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可直接在时间上 追踪
r 2 r r ∂ ∂ E ∇ × ∇ × E = − μ0 (∇ × H ) = − μ0ε 0 2 ∂t ∂t
这是一个熟知的波动方程。所以,电磁波一定存在,它可以脱离 "源" 而存在,它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形式,它在真空中以恒定速 度c在运动 !
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发电机由此产生。
Maxwell方程组: 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关于电和磁的全部 知识,把它们归结为四个方程:
I总 = I自由 + I分子 + I 位移 + I 极化
r 1 r r H= B−M
μ0
r r r ∂ r r 1 r r ∫C μ0 B ⋅ dl = I自由 + ∫C M ⋅ dl + ∂t ∫S (ε 0 E + P) ⋅ dS
这四个方程称为积分形式的Maxwell方程组。这四个方程适用于一切情况: 无论在真空或任何介质中、静态场或时变场。 利用斯托克定理(Stokes Theorem)和散度定理(Divergence theorem),可以把(i)-(iv)写成微分形式:
Maxwell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电场-磁 场相互激励,电磁波就产生了。
• 信噪比高:功率大,可有效抑制噪声 • 分辨率高,可通过匹配滤波实现脉压,压缩比=BT
宽带测井(线性调频波用于激励)
t − nT − T / 2 st (t ) = ∑ rect ( )e T n =0
N − j 2π [ f c t + K ( t − nT −T /2)2 ] 2
AR_SIGMA (s/m)
• 信息量丰富:
– 包含很宽的频谱
• 设备简单 • 可通过时间开关控制干扰信号的进入
– 如直耦信号、干扰的反射或散射信号等
瞬变电磁场现象和应用
– 核电磁脉冲效应和防止强EMP对电子设备的 干扰和破坏
• 50KV/m, 电磁干扰,电磁兼容问题
(a) 爆炸高度与影响半径
(b)脉冲波形
核爆炸脉冲电磁辐射
瞬变电磁场,彭仲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瞬态电磁场,汪文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周永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 高等电磁理论(第9章),傅君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L.B. Felsen (Ed.), Splinger-Verlag, 1976 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s, S.M. Rao (Ed.), Academic Press, 1999 Introduction to Ultra-wideband Radar Systems,J.D. Taylor (Ed.), CRC Press, 1995
1.2 1.0 0.8 0.6 0.4 0.2 0.0 -3 1.2 1.0 -2 1.2
AR_SIGMA (s/m)
Orignal Singlef Linearf true
1.0 0.8 0.6 0.4 0.2 0.0
Orignal+Noise true
(a)
-1 0 1 2
(b)
-3 -2 -1 0 1 2
– 雷电和干扰
• 飞行安全、地面系统(电力、通信)安全、电子设备、建 筑设施等
– 电磁脉冲探测技术
• 时域测量技术
– 电参数的测量, – 时域反射计, – 无损探伤检测
• 遥感和目标识别 • 地下资源勘探 • 冲激脉冲雷达
– 优点:高分辨率,反隐身,结构简单、便宜,
– 脉冲电磁能的应用
• 脉冲通信 • 电磁导弹
• 频域法
– 近似方法、精确方法、两者结合 – 优点: » 少时间变量;频域法非常成熟,可利用现有的一些成熟 有效技术;与色散媒质有关的问题只能采用频域法。
• 直接时域法
– 时域有限差分、时域有限元、奇点展开法 – 优点: » 可看出场图随时间的演变过程;一次求解可得到宽频带 的响应;矩阵不需求逆。电磁脉冲的传播和传输
关键技术
• 复杂介质中瞬态电磁辐射及散射的理论建模与分析 • 用于瞬态电磁辐射及接收的时域天线设计和研发 • 瞬态信号的传输与传播 • 数据处理:
– 通过时延关系得到目标位置; – 成像:反演技术,时域合成孔径成像,时间反转成像, 显示与识别
瞬态电磁场的研究内容
– 瞬态电磁场的理论方法 – 瞬态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线性调频雷达
( t −T /2)2 ] t − T / 2 − j 2π [ f c t + K 2 s (t ) = rect ( )e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