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与角砾岩
砾岩

一
3750
3800
段 3850
下部球粒流纹岩层,180号射孔井段3838.03844.0、3855.5-3859.5m,日产气280m3, 日产水18.2m3。
徐深601井综合评价图
②砂砾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是下步勘探重要领域 地 层
气测 全烃
0.01 10
GR 0 200
CAL 0 15
深度 3(3m5)0
孔隙发育存在两种成因:
➢砾岩普遍发育溶蚀孔,主要是酸性水溶蚀作用结果,使储集物性得以改善
粘土边
残留物
特大孔
浊沸石 残留
卫深5井,3072.68m孔隙度10.8%,渗透率16.1
孔隙水中的有机酸对于长石和岩屑的溶解起了很大作用:
CaAl2Si2O8(钙长石)+2H2C2O4(草酸)+8H2O +4H+=2H4SiO4+2(AlC2O4.4H2O)(络合物)
直径可达几米的都有,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 状岩体产出。它们虽分布很局限,但却有特殊 的地质意义。
六、岩溶角砾岩
岩溶角砾岩亦称为洞穴角砾岩。 这种角砾岩的形成与下伏物质(如膏盐层)
被溶解以及上覆地层的坍塌作用有关,尤其是石 灰岩的坍塌。因此,在地下水活动的石灰岩发育 区,常可见到由溶洞顶壁垮塌堆积形成的角砾岩。
营 3300
145
四
3350
146 3400 段
148
3450
营 3500 149
3550 一
3600
150 3650 段
3700
营四段砾岩3364-3379 m 井段,测试日产 天然气9m3,压后日产天然气54758 m3。
营 一 段 149 号 层 火 山 岩 , 厚 度 126.8m , 3460-3470m 测 试 日 产 气 301m3 , 压 后 日 产气195698m3。
砾岩

造山期后的河或砾岩及山麓洪积砾岩分布最广。
岩块砾岩
岩块角砾岩
4.根据砾岩在地质剖面中的位置,可分为:
(1)
(2)
(3)层内砾岩
层内砾岩是指该岩层在准同生期尚处于 半固结状态时,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 的砾岩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砾岩, 如竹叶状灰岩。
三、砾岩和角砾岩主要成因类型
要点回顾
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
第一节 一般特征
由粒径> 2mm 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岩石称为 砾岩(或角砾岩)。
在岩石分类命名中,砾岩的砾石含量下限比 其它碎屑岩下限 (50%) 要低,通常砾石含量 >30%者,即可定名为砾岩。 当砾石占岩石体积5~30%时,可以“砾质” 作为前缀命名,如砾质砂(泥)岩。
3.根据砾石的成分,可分为:
(1)单成分砾岩:砾岩中某种成分的砾石占 75%以上,多半由稳定的岩屑或矿物组成,
如质砾岩
(2)复成分砾岩:
砾石成分复杂,各种成分的砾石均不超过 50%,大部分砾石抵抗风化能力不强。 通常分选不好,磨圆度不高,层理不明显, 多沿山区呈带状分布,厚度变化大,为母岩迅 速破坏和迅速堆积的产物。成因类型很多,以
岩溶角砾岩
叠瓦状排列的滨岸砾石
(2)河成砾岩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形成的砾岩称为 河成砾岩,多由岩屑砾岩构成。砾石的平 均粒径比海相砾石大,但碎屑的分选性差, 粒级可达 7 ~ 10 级之多,在直方图中一般 无一个高峰。砾石磨圆度随砾屑大小而异, 大砾石圆化好,小砾石常呈棱角状。砾石 最大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随水流流速 而变化。
诺尔顿(Norton,1917)首先提出角砾岩的成因分类。 在砾岩分类中采用具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特征,作为分类 的基础,既有利于成因分析,又便于实际工作,这样较 为理想。
砾岩、角砾岩、砂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砾岩、角砾岩、砂岩砾岩( conglomerate)、角砾岩( breccia) 指具有砾状或角砾状结构,由30% 岩石含量的砾石、基质、胶结物组成的岩石。
碎屑为圆形或次圆形者为砾岩( conglomerate),碎屑为棱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breccia),其进一步定名主要根据碎屑成分和含量。
如某成分的砾石(如石英岩、石灰岩、安山岩)含量大于75%,则以砾石成分直接命名,如石英岩质砾岩(角砾岩)、石灰岩质砾岩(角砾岩)、安山岩质砾岩(角砾岩);如砾岩由多种成分砾石组成,则称为复成分砾岩(角砾岩)。
此外,还要注意颜色和胶结物成分。
砾岩属于山麓洪积和河流搬运堆积的产物。
山前、近源、快速堆积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砾岩往往砾石成分复杂,分选与圆度均差;经过远距离搬运沉积而成的砾岩往往砾石成分简单,以石英、硅质岩为主体,分选与圆度俱佳。
根据成因,还可划分为岩溶角岩、冰川砾岩等。
砾岩角砾岩砂岩( sandstone)具有砂状结构的碎屑岩石。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碎屑及黏土矿物。
岩石颜色多样,随碎屑成分与填隙物成分而异。
如富含有机质则颜色较暗;含三价铁质者为紫红色,胶结物为SiO2 者呈灰白色。
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
砂岩的进一步定名应根据碎屑成分、胶结物或基质成分、碎屑粒径综合考虑:如岩石中碎屑主要是石英,其次为长石(小于25%),胶结物为CaCO3,碎屑为粗粒,则定名为粗粒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如岩石中碎屑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小于5%),基质为黏土质,碎屑为粗粒,则定名为粗粒泥质岩屑石英砂岩。
当胶结物或基质成分肉。
6.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

三、洪积砾岩
在成层岩石圈中,最厚的砾岩堆积为山麓冲积扇—粗粒洪积物。它是由山区洪流(包 括暂时河流和经常河流)在流出山间峡谷进入平原时,流速骤减,致使带出的碎屑物质快 速堆积而成。这种砾岩沿山麓分布,厚度巨大,有时可达几千米,其形成与毗邻山区持续 上升遭受剧烈剥蚀有关,它与砂岩、泥岩一起构成磨拉石建造。 其特点为砾石较粗大,含较多中砾级甚至粗砾级砾石,分选很差,直方图上常显不出 特征峰值;磨圆度也低;杂基成分常与砾石成分相似,并多具泥质;胶结物多为钙质、铁 质。岩体多呈透镜状和楔状体在靠近山麓的岩体一侧,切割—充填构造很常见。沿剖面向 上,砾石成分常作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河流切割其流经区域的不同母岩的性质所决 定的。 洪积砾岩在许多地区表现为具有磨拉石沉积特征的巨厚的岩屑砾岩。 山东蒙阴、泗水一带下第三系官庄组官上段为巨厚砾岩沉积,通称为官庄砾岩。其特 征为灰红色厚层块状细—中砾岩。砾径较粗,个别大于1m。砾石成分单一,主要由下古生 界石灰岩组成;只是近剖面顶部,除石灰岩砾石外,太古界混合花岗岩砾石增多,砾径也 变得粗大。沿剖面向上,砾石成分与毗邻剥蚀区古生界地层岩性有明显倒序现象。砾石为 次棱角状,分选性差,基质多为砂级碎屑和泥质,胶结物为钙质和铁质,其中夹少量粉砂 岩透镜体,厚度大于1000m。官庄砾岩的厚度巨大,砾石成分沿剖面向上规律变化,以及 在泗水、蒙阴各凹陷中均沿凹陷北部边缘的西北方向断裂分布的这种特点足以证明:由于 边界断层一侧物源区的多次上升,导致官庄砾岩在山前的迅速堆积。据此可以认为,这套 巨厚砾岩为典型的洪积砾岩。 北京西山下第三系长辛店砾岩、甘肃祁连山北部上泥盆统老君山砾岩,都是山麓洪积 砾岩。
3风暴浪打碎早期形成的半固结岩层并原地或就近堆积下来形成一滨岸砾岩二河成砾岩三洪积砾岩四冰川角砾岩五滑塌角砾岩六岩溶角砾岩这种砾岩主要形成于海或湖的滨岸地带由河流搬运来的砾石沿海湖岸经海湖浪作用长期改造而成
三大岩石粒度划分--岩石学

一、沉积岩粒度划分1.砾(角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角砾岩和沉积混杂岩合称为粗碎屑岩, 它是沉积岩中最粗的一类岩石,是母岩物理风化提供的最粗级碎屑而且一般搬运距离不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可以有助于追溯物源。
由砾石(>2.0 mm)成分大于30%而组成的岩石称为粗碎屑岩。
按主要砾石大小划分巨砾岩(Boulder conglomerate ):主要砾石粒径超过250mm粗砾岩(Cobb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250-50mm中砾岩(Pebb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50-5mm细砾岩(Granule conglomerate):主要砾石粒径5-2mm2、砂岩陆源碎屑中, 0.05-2mm的碎屑颗粒含量达50%以上的岩石称为砂岩.砂岩类型主要砂粒粒径mm单位φ单位极粗砂岩 2.0—1.0 -1—0粗砂岩 1.0—0.5 0—1中砂岩0.5—0.25 1—2细砂岩0.25—0.10 2—3极细砂岩0.10—0.05 3—43、粉砂岩粉砂级陆源碎屑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称粉砂岩粒度0.05-0.01 0.01-0.005岩石类型粗粉砂岩细粉砂岩主要粒级粗粉砂级细粉砂级岩石类型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石英:长石100∶0---- 75∶25-----0∶100岩石类型粉砂岩云母粉砂岩云母含量<5% >5%岩石类型粉砂岩含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含量0 5% 25% 50%4、泥级质点(主要指粘土矿物)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称泥质岩。
二、变质岩粒度划分1、按主要变晶粒度,变晶结构分为绝对粒度:粗粒(coarse grained,>2mm)中粒(medium grained,2-1mm)细粒(fine grained,1-0.1mm)微粒(micrograined,<0.1mm2.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基本原则: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是在Best(1982)和Raymond(1995)的分类基础上拟定的。
角砾岩、角砾岩筒[详解]
![角砾岩、角砾岩筒[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f0ad0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9.png)
角砾岩(砾岩)的辨识及其找矿意义刘继顺2007-08-17我们在地质研究与矿产勘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角砾岩和砾岩。
这些角砾岩和砾岩具有不同的的形成方式,其地质意义与找矿意义各不相同。
因此,准确地辨别出不同成因的角砾岩(砾岩)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地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砾岩(砾岩):由粒径>2mm的圆状、次圆状、棱角状岩石碎屑(砾石)经胶结而成。
角砾岩能很好地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它与母岩关系密切。
可用它判断构造运动、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
砾石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水泥拌料,某些砾岩常与铀、金、金刚石、铜等共生,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按砾石的圆度分为砾岩和角砾岩:砾岩:圆状、次圆状的砾石含量>50%的岩石;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的岩石。
按砾径的大小可分为:巨砾岩:砾石直径>256mm;粗砾岩:砾石直径为64~256mm;中砾岩:砾石直径为4~64mm;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4mm。
按砾石成分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多为稳定的岩屑和重矿物,其中某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燧石砾岩及石英砾岩等;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各种成分的砾石含量都不超过50%,通常分选较差、圆度不高,砾石抗风化能力也较弱,多为洪积产物。
根据在剖面上的位置分为:底砾岩:因位于海浸层序底部而得名,代表一个长期的沉积间断之后所开始的新的沉积,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底砾岩的特点是:分布面积不大但较稳定,砾石磨圆度高、分选性好,成熟度高,粒度由下至上逐渐变细等,代表长期侵蚀间断的产物,是判断构造运动和区域不整合存在的重要标志。
辨识标志是:1)具有下伏老岩层的砾石和碎屑;2)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高,成分较杂,但以硅质砾为主;3)下伏岩层的顶部有风化壳和粘土层或黄褐色氧化层;4)其胶结物的时代才能代表底砾岩的形成时代;5)可产有砂金、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砂等重砂矿床。
砾岩和角砾岩.ppt

二、根据砾石大小的分类
根据砾石的大小,可把砾岩分为以下四类:
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10mm; 中砾岩:砾石直径为1~10cm; 粗砾岩:砾石直径为1~10dm 巨砾岩:砾石直径大于lm。 在实际工作中,对粗碎屑岩粒度大小的研究,应尽可能较准确地确 定出砾石的粒度组分,这是因为它除了可以用以分类命名外,还可以根 据其分布频率的特征,较简便地判断砾岩的成因。
3)风暴浪打碎早期形成的半固结岩层并原地或就近堆 积下来形成 。
第三节 成因分类及主要 成因类型
一、滨岸砾岩 二、河成砾岩 三、洪积砾岩 四、冰川角砾岩 五、滑塌角砾岩 六、岩溶角砾岩
一、滨岸砾岩
这种砾岩主要形成于海或湖的滨岸地带,由河流搬运 来的砾石沿海(湖)岸、经海(湖)浪作用长期改造而成。 其特点是砾石成分较单一,以稳定组分为主,如石英岩、 隧石及石英等;分选性好,往住以一个粒级占绝对优势, 在直方图上显示为一个突出的主峰;磨圆度好;扁平对称 的砾石常见,粗砾很少。砾石最大扁平面向着深水方向倾 斜,倾角不大,一般7o--8o,不超过13o。砾石长轴(即A 轴)大致与海(湖)岸线平行。滨海砾岩中有时含滨海的 生物化石碎片,但很少含有完整化石。在海侵过程中,这 种砾岩常是底砾岩的开始部分。砾岩体成层性好,横向分 布稳定,呈席状延伸。
粗粒碎屑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性质,而且一般搬运距离不 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有助于追溯物源。在这种研究中所揭示的某 些岩石学特征,有时是研究其他岩类时极难甚至不可能得到的。可 以认为,它是推断陆源区位置和性质最可靠的直接资料。
第二节 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
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试验指导

《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实验指导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2实验要求:必修一、目的掌握砾岩和角砾岩肉眼和偏光显微镜观察要点及描述方法,领会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对砾岩、角砾岩成分和结构的控制作用。
二、内容和要求手标本:①石英岩砾岩;②复成分砾岩;③粘土质钙质胶结石灰岩角砾岩;④砂质砾岩。
薄片:石英岩砾岩。
要求重点观察手标本,注意砾岩和角砾岩、单成分和复成分砾岩的区别。
对石英岩砾岩手标本和薄片做详细文字描述(可附素描图)。
三、提示1.手标本观察砾岩的结构由主要砾石的粒级和圆度决定。
观察时应注意砾石的形态(等轴、扁平或其他形状)以及最大、最小及主要砾石的粒度(或范围),并据此判断分选程度。
磨圆度也应根据大多数砾石的圆度来确定。
在估计砾石含量时,注意其支撑类型,进而观察相邻砾石的接触关系。
当砾石为扁平状或长条状时,要注意最大偏平面和长轴的定向性,有无叠瓦状构造,叠瓦角的大小或其他定向构造砾石常是岩石碎屑,在细砾岩或填隙物中也有不少单晶体碎屑,观察成分主要是观察砾石的成分。
如果砾石内部结构过细,肉眼不能准确鉴别其岩石类型,可根据颜色、断口、光泽、硬度等整体特征推测具所属大类,如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石灰岩等等。
原则上,不同岩性的砾石要分别估计含量,也可用主要、其次、少量或较多、较少、偶见等程度词表述。
填隙物是泛指砾石颗粒之间的物质。
可能是基质和胶结物,也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特征明显时,应尽量将它们分开;如有困难,也可不必严格区分。
常见胶结物为碳质、钙质和铁质。
粘土基质在重结晶过程中世可将砾石胶结起来。
对砂质砾岩中砂基的观察,可参考砂岩部分。
2.薄片观察砾岩薄片观察主要是为了确切鉴定砾石的种类,详细研究填隙物的成分、结构、颗粒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自生变化。
由于砾石成分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先成岩石,因此鉴定砾石种类就需要全面了解各种岩石的主要鉴定特征。
观察时—般采用较低倍率的镜头;当砾石较粗大时,注意不要将砾石和境隙物混淆,这时可先用肉眼观察薄片,待确定丁它们的相对位置和大致范围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砾岩和角砾岩
第一节一般特征
第二节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
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成因类型
本章重点
各种砾岩的概念
砾岩的成因分类,常见砾岩的特征
第一节一般特征
砾岩为粗碎屑岩:颗粒>50%,D>2mm或1mm
其中(1-2) mm碎屑也可叫巨砂
砾岩一般特征:
1、成分:
岩屑含量高,所有的母岩的组分在砾岩中都能体现出来,成分复杂。
砾岩的三种结构组分为:颗粒、胶结物、杂基。
2、结构:
根据砾岩的大小,形态,分选,接触关系等及胶结物,杂基的含量,分布特点等可划分出多种具体类型。
(颗粒的,杂基的)
3、构造:
砾岩具成层性,可见到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有时呈均匀块状。
另外,砾石排列常有较强的规律性,扁形砾石尤为特征,有时具压实优选。
4、产状:
可组成厚度极大的砾岩岩系,也可以夹层、薄层、透镜体及其他多种局部堆积的形式存在。
5、意义:
砾岩是其他岩石遭受破坏的最初产物,其性质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性质,且搬运距离不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有助于追溯物源,是推断陆源区位置和性质最可靠的直接资料。
砾岩作为储层,其渗透性良好,可作为水,油,气的良好储层。
油田实例:克拉玛依,辽河,中原,二连等
第二节砾岩的分类
一、根据砾石圆度的分类:
l、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50%,成熟度高
2、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成熟度低
二、根据砾石大小的分类:
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l0mm;
中砾岩:砾石直径为l~l0cm;
粗砾岩:砾石直径为1~10dm;
巨砾岩:砾石直径>lm。
三、根据砾石成分的分类:
⒈单成分砾岩和角砾岩
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⒉复成分砾岩和角砾岩
成分复杂,有时可含几到十几种不同成分的砾石,各种类型的砾石都不超过50%。
一般来说,海(湖)滨岸砾岩成分比较简单,而河成和山麓洪积砾岩比较复杂。
四、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的分类
1、底砾岩
成分比较简单、稳定、单一,磨圆度高,分选好,杂基含量少,一般为化学胶结,常分布于海侵层位的最底部(海滩砾岩),分布于侵蚀面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为海侵的开始阶段产物,代表一个大的地质时代的开始。
四、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的分类
2、层间砾岩
整合地夹于其他岩层之间,并不代表有侵蚀间断,与下伏地层是连续沉积的。
其砾石成分中,可有不稳定的组分,基质成分也比较复杂,磨圆度差。
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中都可出现,代表小的沉积环境的变化,作为沉积旋回的底部可作为分层标志,可作为地质填图的标志层。
四、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的分类
3、层内砾岩(同生砾岩)
指该岩层在准同生期尚处在半固结状态时,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砾石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砾岩。
砾石成分单一,未经搬运或搬运距离很短,厚度通常几厘米,最大可到l~2m。
在碳酸盐岩、砂岩内的泥页岩碎屑中常见。
常见于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冲积环境和湖泊或海滩环境中。
第三节砾岩主要成因类型
•根据砾岩支撑类型、砾石分选性、组构、层理和粒序性对砾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
•
第三节砾岩主要成因类型
一、滨岸砾岩
1、概念
(1)滨海砾岩:形成于波浪作用的滨岸地带,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高,具定向构造。
(2)湖成砾岩:滨湖环境,波浪作用带,位于底部,湖岸线标志。
(3)岸边崩落滑动型砾岩-角砾岩:分布于陡峻海岸地带,结构成熟度低,分布局限,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状岩体。
一、滨岸砾岩
2、特征
(1)颜色:浅色为主。
(2)成分:单一,成熟度高。
稳定组分硅质砾石多
(3)结构:成熟度高。
粒度集中、磨圆好、分选好(累积曲线陡,滚动次总体为主)、杂基少、胶结物多。
(4)构造:若有扁平砾石,其最大扁平面应向深水(海)方向倾斜、倾角较小;砾石长轴方向应平行海岸线。
(5)其它:砾石中常含生物碎片,完整者较少。
如果是底砾岩,层位稳定、延伸较远,横向分布较广。
二、河成砾岩(冲积砾岩)
常见于山区河流,多位于河床沉积的底部。
成分复杂,为复成分砾岩,结构成熟度中-低,砾石对称性差,具定向构造,长轴大部分与水流垂直,近岸处与岸边平行。
呈透镜状,带状分布,伴随冲刷面构造。
例:
三、洪积砾岩
由山区洪流流出山口,流速骤减,使碎屑物快速堆积而成。
具阵发性,成分可为单成分的,也可复成分的,砾石粗大,结构成熟度差(分选很差,磨圆度低),切割-充填构造很常见,在剖面上呈透镜状或楔状体,通常厚度巨大,有的可达几千米。
四、冰川角砾岩(冰碛岩)
冰融化,快速堆积而成,成分复杂,可常见新鲜的不稳定组分,分选极不好,有时砂泥含量甚多,具较多细粒填隙物,磨圆差。
具擦痕:“丁”字形,“五角砾石”,“熨斗状砾石”,无序,杂乱堆积(砾石排列极为紊乱)。
1.大陆冰川→山地冰川(底积,侧积,终积砾岩)
2.海洋冰川(两极)
五、滑塌角砾岩:
在地形陡峻地区的边界地带,由于某种地质营力作用发生崩塌,或沿斜坡发生地滑形成的角砾岩。
此类砾岩的特点是棱角状角砾和磨圆砾石可同时存在,分选性很差,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状岩体产出。
六、岩溶角砾岩:
岩溶角砾岩或称洞穴角砾岩。
这种角砾岩的形成与下伏物质(如膏盐层)被溶解以及上覆地层的坍塌作用有关,尤其是石灰岩的坍塌。
其特点是角砾通常为板状碎片及各种大小的石灰岩块,杂基仍是碳酸盐质的,或是风化的红土物质。
角砾呈高度棱角状,毫无分选,成分单一。
这种角砾岩层厚度变化很大。
思考题
•1、试述砾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2、试述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