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砾岩(砾岩)的辨识及其找矿意义
隐爆角砾岩与角砾岩型金矿(构造与成矿作业)

角砾岩筒与角砾岩型金矿摘要:角砾岩筒是一种重要的构造类型,许多矿床中均发现有隐爆角砾岩筒,并且存在隐爆角砾岩中的是富矿石。
本文通过介绍隐爆角砾岩的一般特征、形成机制、隐爆角砾岩筒的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构造类型的找矿标志。
关键字:角砾岩筒特征形成机制类型找矿标志角砾岩是一种孔隙度极大的岩石,是热液矿床良好的通道和容矿构造。
隐爆角砾岩是角砾岩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成岩作用常常伴随热液成矿作用,构成金属矿床中重要类型。
隐爆角砾岩研究历史悠久,美国地质学者洛克(1926)提出矿化崩落假说;Y.X.艾孟斯、B.C.别尔巴克等提出爆发假说;前苏联地质学者伊万京(1965)提出了爆发-热液假说。
后来,A.E.莱特和D.R.鲍斯(1968)的研究成果是最具指导意义的,其基本结论主要有三点:(1)许多爆发角砾岩筒是深处形成的,有的从来就没有到达过地表;(2)引起角砾岩化的气体本质上是岩浆成因的,他们主要是由H2O、CO2和其他少量挥发分组成;(3)爆发活动是由于气体压力的增加引起的,角砾岩化作用通常是许多次连续的爆发造成的结果。
国内的研究者如刘家远等对我国的隐爆角砾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一、隐爆角砾岩筒的一般特征隐爆角砾岩主要是以岩筒的形式产出的,另外少量呈脉状产出。
其产出多受构造控制,筒状体多产在两条或多条断裂构造的交叉部位,而脉状体多受控于一条断裂。
岩筒平面形态以近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剖面上以圆筒状、漏斗状、扁漏斗状居多,但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趋于尖灭。
岩筒直径多在几十米至数百米之间。
且有成群分布的特点。
国内部分隐爆角砾岩筒的特征如表1。
趋势。
角砾岩成分与围岩关系密切,当围岩是沉积岩时,含有较多的沉积岩角砾;当围岩是火成岩时,则含较多的火成岩角砾。
角砾岩中常常可看到多次破碎的特征,即早期形成并被蚀变胶结的角砾岩,又被重新破碎和胶结。
在隐爆角砾岩筒的上部,往往可见到来自下部或深部的角砾。
二、角砾岩型金矿床与角砾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产地甚多,分布广泛。
角砾岩分类及特征

角砾岩分类及特征因此,准确地辨别出不同成因的角砾岩(砾岩)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地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砾岩(砾岩):由粒径>2mm的圆状、次圆状、棱角状岩石碎屑(砾石)经胶结而成。
角砾岩能很好地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它与母岩关系密切。
可用它判断构造运动、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
砾石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水泥拌料,某些砾岩常与铀、金、金刚石、铜等共生,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按砾石的圆度分为砾岩和角砾岩:砾岩:圆状、次圆状的砾石含量>50%的岩石;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的岩石。
按砾径的大小可分为:巨砾岩:砾石直径>256mm;粗砾岩:砾石直径为64~256mm;中砾岩:砾石直径为4~64mm;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4mm。
按砾石成分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多为稳定的岩屑和重矿物,其中某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燧石砾岩及石英砾岩等;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各种成分的砾石含量都不超过50%,通常分选较差、圆度不高,砾石抗风化能力也较弱,多为洪积产物。
根据在剖面上的位置分为:底砾岩:因位于海浸层序底部而得名,代表一个长期的沉积间断之后所开始的新的沉积,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底砾岩的特点是:分布面积不大但较稳定,砾石磨圆度高、分选性好,成熟度高,粒度由下至上逐渐变细等,代表长期侵蚀间断的产物,是判断构造运动和区域不整合存在的重要标志。
辨识标志是:1)具有下伏老岩层的砾石和碎屑;2)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高,成分较杂,但以硅质砾为主;3)下伏岩层的顶部有风化壳和粘土层或黄褐色氧化层;4)其胶结物的时代才能代表底砾岩的形成时代;5)可产有砂金、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砂等重砂矿床。
注意:因不整合面常常为构造薄弱面,可为断层及热液作用所利用,故底砾岩往往叠加有构造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等,大大增加了底砾岩辨识的难度。
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伪存真。
据角砾岩体的类型和特征寻找斑岩铜矿

,
、
、
云母 石英 绢 云母 等 , 这类角砾岩不仅是次火山环境的指 示剂 而且是成 矿期热液 活动的产物 并往往含有 工业矿石 构成主矿 体 的组成部分 矿无重要远景
) 4
。 , 。
,
如果在这类角砾岩中不出现 铜异常或较多的铜矿物 则表明工 作 区的铜
, 。
,
热液角砾岩常向网状破碎生成的网状 脉群过渡 从角砾明显 位移 , 无 位移角砾岩、 网脉无确切边界
。 , 、 , , , , ,
热 液卵 石脉的特点是呈脉 状产出 (宽度为数米至 数毫米 ) 角砾成分复杂 包括斑岩体的围岩 火成岩
, 。
及深部未 出露的岩石 胶结疏 松 为泥 质 常具流化 现象 从无 热液矿 物发 现于胶结物中 通 常热液卵石脉形成 于成矿后 是矿化终止的标 志
,
角砾岩体是斑 岩铜矿 与斑岩 铝矿 的重要 区别之 一
,
。
,
部 表明岩体侵位 于较浅深度下 处于 以拉张为主的构造环境下 呈被动方式侵入
) 2
、 、
爆发侵 入 角砾岩 爆发角砾岩均 以 角砾成分复杂 出现 微细的岩屑及类凝灰结构为特征 其成 因与短暂
。
,
的水热爆发作用有关
,
它曾与地表沟 通 实 际上是 一 种短暂的水气爆发火 山现象
。
,
。
这类角 砾岩是矿化形成 于
.
第
3
卷 第
6
期 月2
有 色 金 属 矿产 与 勘 查
E X LO R P N F O R NO N F E R RO U T !OA
一
3 o lN V
.
,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对比研究及其找矿意义(赵财胜,孙丰月,李碧乐等

世界地质G lobal G eolog y,2003,22(4):366~372文章编号1004O5589(2003)04O0366O07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对比研究及其找矿意义*赵财胜孙丰月李碧乐丁清峰吴尚昆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摘要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均为典型的浅成-半浅成角砾岩筒构造,角砾岩及控矿类型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点。
邦达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发育角砾岩筒上段的塌陷角砾岩,角砾岩筒剥蚀深度较浅,控制典型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金铜矿床,且其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发育角砾岩筒下段的爆发角砾岩和中段的流化角砾岩,分别控制斑岩型金矿化和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角砾岩筒剥蚀深度较大,对矿床的保存和找矿极为不利。
关键词浅成)半浅成角砾岩筒构造角砾岩沙捞越邦达什兰江马来西亚中图分类号P618.4文献标识码AC omparative Study of Punda and Selanjan Ore--control Breccia Pipe Structurein Sarawak,Malaysia and Its Ore--prospecting SignificanceCaisheng Zhao,Fengyue Sun,Bile Li,Qingfeng Ding,Shangkun WuCollege o f Earth S c iences,Jilin University,Cha ngchu n,130026ChinaAbstract Ore--control breccia pipe structure of Punda and Selanjan in Sarawak,Malaysia,is a typical hy-pabyssal breccia pipe structure.Breccias in hypabyssal breccia pipe and types of m ineralization controlled by hy-pabyssal breccia pipe possess distinct vertical zonation.In Punda ore--control breccia pipe,the breccias are char-acteristic collapse breccia in the superficial segment or topside of the hy pabyssal breccia pipe,indicating its de-nudation is superficial.Furthermore,ty pes of mineralization controlled by the hypabyssal breccia pipe belong to high sulphidation epithermal deposit and have an excellent exploration prospect in the deep.In Selanjan ore--con-trol breccia pipe,the breccias are characteristic ex plosive breccia at the bottom of the breccia pipe and rheonor-phic breccia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breccia pipe.At the same time,the ty pes of mineralization controlled by ex plosive breccia and rheonorphic breccia are porphyry gold m ineralization and low sulphidation epithermal mineralization respectively.Denudation is deep and harmful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gold de-posit.Key words hypabyssal breccia pipe structure,collapse breccia,rheonorphic breccia,ex plosive breccia, Saraw ak Punda,Selanjan,M alaysia收稿日期2003O07O21;改回日期2003O10O1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与加拿大T M C公司国际合作项目(3B6010014015)资助.作者简介赵财胜(1976-),男,内蒙古凉城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热液矿床成矿理论及预测研究.通讯作者简介孙丰月(1963-),男,山东淄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区域成矿作用、幔源流体及其成岩成矿研究.自1870年首次在金伯利岩角砾岩筒中发现金刚石以来,角砾岩筒构造作为一种重要的控矿构造,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详尽的研究[1-7]。
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的几点认识

西 部探 矿工 程
11 7
隐爆 角 砾 岩 型 矿 床 的 几 点 认 识 何 雨Fra bibliotek明 杨 牧 ,
( 中南大 学地 学院 , 湖南 长 沙 4 O 8 ) 1 O 3 摘 要 : 空间分布 、 从 成矿 时代 、 种 、 变分 带 、 矿 温度 5个方 面讨 论 了隐爆 角砾岩 型矿床 的特 点 。 矿 蚀 成
重 视 。 国外 对 这 种 矿 床 研 究 近 1 0多 年 , 内 也 有 O 国
与 。尽 管如此 , 岭花 岗岩基 内隐爆 角砾岩 呈 串珠状 分 南 布在断 裂带 , 断裂 复合 处 , 侵位 浅 成 侵人 体 , 株 、 高 岩 岩
墙 顶部 和穹状 突起 处 。由此可见 , 岭极其发 育的 断裂 南 构 造起 到 了火 山通道 的作用 , 使该 区隐爆 角砾岩 成 因矿
播 速 度 的 变 化做 了解 释 , 比如 , 震 波 在 白云 岩 化 围 地
代物 理 表 明 , 物 质 温 度超 过 其 居 里 温 度 时 , 磁 体 当 铁
( 里 温 度 5 0 ~ 7 0 ) 失 去 磁 性 , 球 深 部 温 居 0℃ 0℃ 便 地
度 高 使 得 来 自深 部 的 隐 爆 角 砾 岩 磁 性 偏 低 。 氢 、 氦 元 素 是 组 成 挥 发 份 的 重 要 成 分 且 氢 、 不 受 地 心 引 氦 力 控 制 , 此 挥 发 份 多 地 心 引 力 就 小 。 F x断 定 因 o
动有关 , 如我 国 内蒙 赤 峰陈 家杖 子 隐爆 角砾 岩 金 矿床 、 甘肃北 山地 区南 金 山隐爆角 砾岩金 矿床 、 闽长英质 隐 赣
爆 角砾 岩 、 广西 龙头 山次 火 山 一 隐爆 角 砾岩 型金 矿床 、 河北丰 宁隐爆 角砾岩 型银多 金属矿 床 。 当然 , 并不是 所有 隐爆角砾 岩型 矿床均 与火 山活 动 有关 , 南岭 花 岗岩基 隐爆 角砾 岩为 富铀矿形 成 的赋矿岩 石 , 出露 区 内无 明显火 山活 动_ 。该 区隐爆 角砾 岩在 其 2 ] 岩石 学 、 物学 、 石地球 化学 等方 面 , 与“ 矿 岩 均 主体 ” 岗 花 岩有 显著差 别 。它 不是 主体花 岗岩 的补体 , 而是异 源形
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时, 即早二叠世 / 晚二叠世 的升 降运 动( 东吴运 动) 与晚二 叠世峨 眉山玄 武岩 喷发期 间 , 次伸展作 用形成 的角砾岩 此
为成矿流体提供 了大量 的容矿 空间 , 并最终导致成 矿流体沿断裂运移并充填沉淀而形成角砾状或 网脉状一 脉状构造的 矿石 ; 另一期发生在铅锌矿化之后 , 即白垩纪一古近纪 , 发育一系列正断层 , 并有可能破坏 了铅锌矿体 的连续性 。 关键词 地质学 ; 铅锌矿床 ; 含矿角砾岩 ; 构造 意义 ; 伸展作用 ; 川滇黔交界地 区
Gu z o o d r a e nd is t c o c s g fc n e i h u b r e r a a t e t ni i nii a c
H AN u L iHa , A o g z AN Qu n e 3 W U D ne K i, UO Jn i W NG Z n Qi,Y a R n , Yu o g ,
21 0 2年 6月
J n ,2 1 ue 02
矿
床
地
质
第 3 1卷
第 3期
MI NERAL DE OSI P 1
3 3 : 2 -6 1 1( ) 6 9 4
文 章 编 号 : 2 87 0 (02 0 —6 91 0 5 —16 2 1 ) 30 2 —3
川 滇 黔 交界 地 区铅 锌 矿 床 含 矿 角 砾 岩 特 征 及 其 构 造 意 义
2 I s tt f n rl su cs h ee a e f e l i l c cs B i g1 0 3 , h a n t ue ea Re r e,C n d myo o gc i e , e i 0 0 7 C i ; i o Mi o i s Ac G o aS e n j n n
砾岩

一
3750
3800
段 3850
下部球粒流纹岩层,180号射孔井段3838.03844.0、3855.5-3859.5m,日产气280m3, 日产水18.2m3。
徐深601井综合评价图
②砂砾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是下步勘探重要领域 地 层
气测 全烃
0.01 10
GR 0 200
CAL 0 15
深度 3(3m5)0
孔隙发育存在两种成因:
➢砾岩普遍发育溶蚀孔,主要是酸性水溶蚀作用结果,使储集物性得以改善
粘土边
残留物
特大孔
浊沸石 残留
卫深5井,3072.68m孔隙度10.8%,渗透率16.1
孔隙水中的有机酸对于长石和岩屑的溶解起了很大作用:
CaAl2Si2O8(钙长石)+2H2C2O4(草酸)+8H2O +4H+=2H4SiO4+2(AlC2O4.4H2O)(络合物)
直径可达几米的都有,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 状岩体产出。它们虽分布很局限,但却有特殊 的地质意义。
六、岩溶角砾岩
岩溶角砾岩亦称为洞穴角砾岩。 这种角砾岩的形成与下伏物质(如膏盐层)
被溶解以及上覆地层的坍塌作用有关,尤其是石 灰岩的坍塌。因此,在地下水活动的石灰岩发育 区,常可见到由溶洞顶壁垮塌堆积形成的角砾岩。
营 3300
145
四
3350
146 3400 段
148
3450
营 3500 149
3550 一
3600
150 3650 段
3700
营四段砾岩3364-3379 m 井段,测试日产 天然气9m3,压后日产天然气54758 m3。
营 一 段 149 号 层 火 山 岩 , 厚 度 126.8m , 3460-3470m 测 试 日 产 气 301m3 , 压 后 日 产气195698m3。
6.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

三、洪积砾岩
在成层岩石圈中,最厚的砾岩堆积为山麓冲积扇—粗粒洪积物。它是由山区洪流(包 括暂时河流和经常河流)在流出山间峡谷进入平原时,流速骤减,致使带出的碎屑物质快 速堆积而成。这种砾岩沿山麓分布,厚度巨大,有时可达几千米,其形成与毗邻山区持续 上升遭受剧烈剥蚀有关,它与砂岩、泥岩一起构成磨拉石建造。 其特点为砾石较粗大,含较多中砾级甚至粗砾级砾石,分选很差,直方图上常显不出 特征峰值;磨圆度也低;杂基成分常与砾石成分相似,并多具泥质;胶结物多为钙质、铁 质。岩体多呈透镜状和楔状体在靠近山麓的岩体一侧,切割—充填构造很常见。沿剖面向 上,砾石成分常作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河流切割其流经区域的不同母岩的性质所决 定的。 洪积砾岩在许多地区表现为具有磨拉石沉积特征的巨厚的岩屑砾岩。 山东蒙阴、泗水一带下第三系官庄组官上段为巨厚砾岩沉积,通称为官庄砾岩。其特 征为灰红色厚层块状细—中砾岩。砾径较粗,个别大于1m。砾石成分单一,主要由下古生 界石灰岩组成;只是近剖面顶部,除石灰岩砾石外,太古界混合花岗岩砾石增多,砾径也 变得粗大。沿剖面向上,砾石成分与毗邻剥蚀区古生界地层岩性有明显倒序现象。砾石为 次棱角状,分选性差,基质多为砂级碎屑和泥质,胶结物为钙质和铁质,其中夹少量粉砂 岩透镜体,厚度大于1000m。官庄砾岩的厚度巨大,砾石成分沿剖面向上规律变化,以及 在泗水、蒙阴各凹陷中均沿凹陷北部边缘的西北方向断裂分布的这种特点足以证明:由于 边界断层一侧物源区的多次上升,导致官庄砾岩在山前的迅速堆积。据此可以认为,这套 巨厚砾岩为典型的洪积砾岩。 北京西山下第三系长辛店砾岩、甘肃祁连山北部上泥盆统老君山砾岩,都是山麓洪积 砾岩。
3风暴浪打碎早期形成的半固结岩层并原地或就近堆积下来形成一滨岸砾岩二河成砾岩三洪积砾岩四冰川角砾岩五滑塌角砾岩六岩溶角砾岩这种砾岩主要形成于海或湖的滨岸地带由河流搬运来的砾石沿海湖岸经海湖浪作用长期改造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在地质研究与矿产勘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角砾岩和砾岩。
这些角砾岩和砾岩具有不同的的形成方式,其地质意义与找矿意义各不相同。
因此,准确地辨别出不同成因的角砾岩(砾岩)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地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砾岩(砾岩):由粒径>2mm的圆状、次圆状、棱角状岩石碎屑(砾石)经胶结而成。
角砾岩能很好地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它与母岩关系密切。
可用它判断构造运动、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
砾石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水泥拌料,某些砾岩常与铀、金、金刚石、铜等共生,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按砾石的圆度分为砾岩和角砾岩:
砾岩:圆状、次圆状的砾石含量>50%的岩石;
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的岩石。
按砾径的大小可分为:
巨砾岩:砾石直径>256mm;
粗砾岩:砾石直径为64~256mm;
中砾岩:砾石直径为4~64mm;
细砾岩:砾石直径为2~4mm。
按砾石成分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多为稳定的岩屑和重矿物,其中某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燧石砾岩及石英砾岩等;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各种成分的砾石含量都不超过50%,通常分选较差、圆度不高,砾石抗风化能力也较弱,多为洪积产物。
根据在剖面上的位置分为:
底砾岩:因位于海浸层序底部而得名,代表一个长期的沉积间断之后所开始的新的沉积,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底砾岩的特点是:分布面积不大但较稳定,砾石磨圆度高、分选性好,成熟度高,粒度由下至上逐渐变细等,代表长期侵蚀间断的产物,是判断构造运动和区域不整合存在的重要标志。
辨识标志是:1)具有下伏老岩层的砾石和碎屑;2)砾石分选性和磨圆度高,成分较杂,但以硅质砾为主;3)下伏岩层的顶部有风化壳和粘土层或黄褐色氧化层;4)其胶结物的时代才能代表底砾岩的形成时代;5)可产有砂金、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砂等重砂矿床。
注意:因不整合面常常为构造薄弱面,可为断层及热液作用所利用,故底砾岩往往叠加有构造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等,大大增加了底砾岩辨识的难度。
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伪存真。
层间砾岩:因位于连续沉积的地层内部而得名,其上下无沉积间断,胶结物与砾石岩性常常相同。
通常是当地岩石边冲刷、边沉积形成的。
也可以在成
岩阶段,由于胶体脱水,体积收缩,岩石碎裂成角砾,再被胶结,则可产生成岩角砾岩(砾岩)。
在动荡不安的沉积环境或同生断层中,可形成同生角砾岩,角砾与胶结物的成分相同。
同生角砾岩伴随同生断层(生长断层)而形成,分布局限,是寻找喷流沉积矿床的典型标志。
根据岩石成因分为:
滨岸砾岩:主要形成于滨海地区和滨湖地区,它是由河流携入的砾石或沿岸岩石崩塌下来的碎块经波浪和河流反复改造而成。
河成砾岩: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形成的砾岩称为河成砾岩,多由岩屑砾岩构成。
砾石的平均粒径比海相砾石大,但砾石分选性差。
冰碛砾岩:砾石以粉砂和泥级碎屑为主,砾级碎屑含量—般占5-30%,分选差,粒径大小不一。
冰碛岩的辨识特征是:砾石形状奇特,形成所谓五角砾石或熨斗状砾石,表面有丁字形擦痕。
岩溶角砾岩(崩塌角砾岩、洞穴角砾岩):碳酸盐岩因溶解而形成溶洞,溶洞顶壁崩落而形成石灰质、白云质角砾堆积,进而被钙质或红土所胶结所致。
辨识特点是:角砾大小相差悬珠、棱角清晰,多为石灰岩、白云岩碎块。
填隙物为碳酸盐粉屑、红粘土,孔隙中常有方解石结晶。
岩溶角砾岩常为铅锌矿富集之场所,是寻找富铅锌矿、锑矿等的找矿标志。
火山角砾岩:乃2—64mm之间的火山碎屑物(岩屑、浆屑,占整个岩石体积的30%以上)被细小碎屑(火山灰、玻屑)胶结所形成的岩石。
所含之熔岩碎屑远较凝灰岩者为多,但玻璃质细片及晶屑较少。
有些火山角砾岩有多量之火山岩渣,砾块多具稜角,直径约十至三十公分居多,堆积不显层理,分选差,皆由火山物质胶结,一部分集块岩之胶结紧密,砾块与胶结物之间无明显之界限。
火山角砾岩可分布在离火山口不远的火山斜坡上,时间上往往形成在喷发旋回的开始阶段,集块岩堆积之后。
火山角砾岩是寻找火山机构及受火山构造控制的矿床的找矿标志,其本身因渗透性好,常常为容矿围岩。
断层角砾岩或构造角砾岩:指在应力作用(断层作用)下,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
一般认为:角砾碎屑含量大于30%的称为断层角砾岩,而碎屑含量小于30%的则称为断层泥。
它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中等的岩石。
构造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
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有时可厚达数百米,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
断层角砾岩的辨识特征:1)角砾成分为断层两侧岩石,胶结物为岩粉、断层泥和热液物质,如硅质、铁质、钙质等;2)具有动力变质现象,如构造透镜体、
挤压片理、断层褶皱等;3)呈线状,与断裂分布相一致;4)断层角砾岩往往与断层泥、断层泥砾岩、碎粉岩、碎斑岩、碎裂岩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带序列;5)是寻找热液矿床的标志。
热液爆破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矿液致裂角砾岩):如果热液压力大于上覆岩层的静压力,挥发份灾变性逃逸,体积急剧膨胀,使围岩发生热液爆破而形成的角砾岩,被称为热液爆破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矿液致裂角砾岩)。
热液爆破角砾岩的辨识特征:1)常常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宽带状形态(即爆破角砾岩筒),与断层角砾岩的线性形态不同;2)围绕热液爆破中心,呈环带分布爆破岩粉带,爆破角砾岩,震碎岩,震裂岩;3)爆破角砾岩的角砾常常为围岩物质,胶结物为热液物质,角砾边缘具有热液蚀变边(退色边),角砾具有可拼合特征;4)由爆破中心向外,热液蚀变渐次减弱,最终过渡为穿孔蚀变斑;5)是寻找金矿、银矿、铜矿等的良好找矿标志。
岩浆爆破角砾岩(岩浆隐爆角砾岩):在浅成或超浅成环境中,在岩浆顶部岩层压力大于岩浆爆破应力条件下所发生的爆破或火山活动,或称潜火山活动(隐爆)。
岩浆隐爆作用发生最直接的因素是受热的多源流体或气体,岩浆隐蔽爆破主要作用方式是气爆和浆爆,其次是热液注入。
通常气爆发生于早期,浆爆较晚,,而热液注入最晚。
浅成-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是隐爆角砾岩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其成因与热液爆破角砾岩相似。
岩浆爆破角砾岩的辨识特征:1)爆破角砾岩的角砾成分较复杂,一般为围岩及岩浆所带来的深部岩屑,胶结物为细粒岩浆物质,蚀变强烈,角砾边缘具有热液蚀变边(退色边),角砾具有可拼合特征;2)常常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宽带状形态(即爆破角砾岩筒),有时可形成爆破角砾岩墙,刺入围岩中;3)围绕岩浆爆破中心,呈环带分布爆破岩粉带,爆破角砾岩,震碎岩,震裂岩;4)由爆破中心向外或由上至下,热液蚀变渐次减弱,最终过渡为穿孔蚀变斑;5)是寻找金矿、银矿、铜(钼)矿等的良好找矿标志。
由于各类角砾岩因区域变质、动力变质、热液叠加及表生改造,面目全非。
因此,要正确识别角砾岩类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切记:观察要仔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角砾的形态特征,角砾和胶结物的成分,角砾的分布与排列,角砾岩与周围岩石的关系,是正确辨识角砾岩的关键!
不同成因的角砾岩的特征比较
类型角砾成分角砾大小
断层角砾岩较杂,断层两侧不同岩层的岩石角砾不均,离断裂面愈近角砾愈细
同生角砾岩较单一,与所在岩层的岩性基本相同较均
火山角砾岩较杂,但一般均属火山岩角砾不均
类型分布产出形态胶结物质
断层角砾岩沿断层面定向分布切层(体)产出钙质硅质铁质断层泥胶结
同生角砾岩平行层面与层理一致有层理与砾岩层的岩性相同
火山角砾岩基本与层面一致有层理凝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