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 第五版傅献彩 复习题及解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 第五版傅献彩 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 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 如 Ag(s)|AgCl(s)|Cl-(m), 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 如: 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 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 溶液浓度发生改变, 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

《物理化学》考研傅献彩版配套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原电池在定温定压可逆条件下放电时,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个量数值相等?()[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Δr H mB.零C.TΔr S mD.Δr G m【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等温可逆过程,Q r=TΔr S m。

2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A.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很大,常用做参比电极B.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C.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D.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标准电池指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的电动势已知的并且稳定不变的辅助电池。

其电池内的反应是可逆的,且与温度的关系很小。

3为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降低成本,最好不用下面哪种水来搅拌用于浇注钢筋的混凝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河水B.超纯水C.海水D.去离子水【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钢筋混泥土的主要成分是铁,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与铁形成原电池,而腐蚀钢筋。

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镀锡铁B.铁片C.铜片D.锌片【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为了达到防腐蚀的目的,焊接的金属应该与铁构成原电池,且选择的金属片的活性要高于铁,所以为锌片。

5反应A+B→P符合Arrhenius公式,当使用催化剂时,其活化能降低了80kJ·mol -1,在室温(298K)下进行反应时,催化剂使其反应速率常数约提高了()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2×105B.1014C.5000D.9×1012【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根据Arrhenius经验式的指数式解得6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0.1dm3·mol-1·s-1,起始浓度为0.1mol·dm -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的1/4时,所需时间为()。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1.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 Cl-离子的活度无关?(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用补偿法(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D) 简便易行4.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Ag(s)│AgNO3(aq) 与电极Ag,AgCl(s)│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A) 标准电池(B) 电位计(C) 直流检流计(D) 饱和KCl盐桥5.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6.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A) Q > 0 (B) Q < 0(C) Q = 0 (D) 不能确定7.25℃时,φ(Fe3+,Fe2+) = 0.771 V,φ (Sn4+,Sn2+) = 0.150 V,反应的为:(A) -268.7 kJ/mol (B) -177.8 kJ/mol(C) -119.9 kJ/mol (D) 119.9 kJ/mol8.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H2(g)+ O2(g) ---> H2O(g) 在 400 K 时的Δr H m和Δr S m分别为 -251.6 kJ/mol和 -50 J/(K·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A) 1.2 V (B) 2.4 V(C) 1.4 V (D) 2.8 V9.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 R, 则:(A) Q R=0 (B) Q R=ΔH(C) Q R=TΔS (D) Q R=ΔU10.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A) 金属的表面性质(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 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 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11.Li - Cl2电池结构如下:Li│LiCl((饱和液)有机溶剂)│Cl2(p)│Pt 已知[LiCl(s)] = -384 kJ/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值 E 为:(A) 1 V (B) 2 V (C) 3 V (D) 4 V12.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KOH(0.1 mol/kg)│O2(p) E1H2(p)│H2SO4(0.0l mol/kg)│O2(p) E2比较其电动势大小:(A) E1< E2 (B) E1> E2(C) E1= E2 (D) 不能确定13.已知:(1) 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 E1 (2) 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 E2,则:(A) E1=E2 (B) E1= 2 E2(C) E1= E2 (D) E1≥ E214.在298 K将两个 Zn(s)极分别浸入 Zn2+ 离子活度为0.02和0.2的溶液中, 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A) 0.059 V (B) 0.0295 V(C) -0.059 V (D) (0.059lg0.004) V15.电池Pb(Hg)(a1)│Pb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A) a1>a2 (B) a1=a2(C) a1<a2 (D)a1与a2可取任意值16.关于液体接界电势 Ej, 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j存在(B) 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 Ej(C) 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j(D) 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 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Ej总是存在17.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8.已知 298 K 时,φ (Ag+,Ag)=0.799 V, 下列电池的 E为0.627 V . Pt, H2│H2SO4(aq)│Ag2SO4(s)│Ag(s) 则 Ag2SO4的活度积为:(A) 3.8×(B) 1.2×(C) 2.98×(D) 1.52×19.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 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A) Ag│AgCl│HCl(aq)‖Cl2(p)│Pt(B) Pt│Cl2│HCl(aq)‖AgNO3(aq)│Ag(C) Ag│AgNO3(aq)‖HCl(aq)│AgCl│Ag(D) Ag│AgCl│HCl(aq)‖AgCl│Ag20.电池(1)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1 电池(2)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2,其液接电势为 EJ。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主编)复习题答案--(全)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主编)复习题答案--(全)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第一章 气 体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1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2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11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12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第十一章 表面现象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45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46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9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10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13
微信搜索【大四学长】免费VIP版安卓苹果实用工具,学习资料,电脑软件分享

物理化学下傅献彩第八章习题

物理化学下傅献彩第八章习题

物理化学第八章习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电导 (B)电导率 (C)摩尔电导率 (D)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A)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C)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B)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C)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A)CuSO4 ;(B)H2SO4 ;(C)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⑤离子电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A)弱电解质溶液; (B)强电解质稀溶液;(C)无限稀溶液; (D)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½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A) c+a-b (B)2a-b+2c (C)2c-2a+b (D)2a-b+c 。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L∝分别为3.064×10-2、2.451×10-2、2.598×10-2S·m2·mol-1,则NH4OH的为:(单位 S·m2·mol-1)(A) 1.474×10-2; (B)2.684×10-2;(C) 2.949×10-2;(D) 5.428×10-2。

最新傅献彩《物理化学》_(下册)_期末总复习

最新傅献彩《物理化学》_(下册)_期末总复习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大纲第八章: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正负极、阴阳极等基本概念和电解定理;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应用;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及其计算方法;离子强度的计算,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第九章:可逆电池,电池的书面写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可逆电池的热力学(桥梁公式、Eθ与Kθa的关系),用Nernst公式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电动势测定的应用(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pH值).第十章:极化现象,超电势,极化对电解电压和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电解过程中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反应顺序的判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的类型.第十一章:反应速率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机理,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推导和计算)及特点(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半衰期),典型复杂反应(对峙、平行、连续)的特点,对峙、平行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含义及由它求活化能,链反应的特点,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速控步等近似方法推导速率方程.第十二章: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的差别,量子产率,催化作用原理,催化剂,酶催化.第十三章: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含义,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弯曲液面上的附加压力,杨-拉普拉斯公式,开尔文公式,液-固界面现象(铺展、润湿、接触角、毛细管液面高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的分布,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的特点,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第十四章:分散系统,胶体,胶体的结构表示式,胶体的丁铎尔效应,电动现象(电泳、电渗),电动电位,胶体的稳定性及一些因素对它的影响,大分子溶液与胶体的异同,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唐南平衡.考试题目类型一.名词解释: (每词3分,共4词,计12分)二.选择填空: (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三.证明与推导: (计8分)四.计算题:(电化学1题,动力学2题,表面化学1题,共计40分)重要的名词1.电化学: 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2.迁移数: 离子j 所传导的电流(量)与总电流(量)之比. QQ I I t jj j == 3.摩尔电导率: 指把含有1mol 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时所具有的电导. cV Λm m κκ==4.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迁移)定律: 在无限稀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时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m m m v v Λλλ(化学计量单元),∞-∞+∞+=,,m m m Λλλ(类元电荷计量单元)5.离子强度: 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与其价数的平方的乘积之和的一半.∑=221j j z m I 6.可逆电池: 将化学能以热力学可逆的方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可逆电池.包括化学反应可逆和能量交换可逆两个方面.7.液体接界电势: 在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或同种电解质但浓度不同的溶液的界面间产生的电势差.它是由于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同造成的,是不可逆的.也称扩散电势. 8.金属-难溶盐电极: 在金属上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盐后浸入含该难溶盐阴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包括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和难溶氧化物-难溶盐电极9.分解电压: 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分解时所需(必须)的最小外加电压. 10.极化: 在有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的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11.超电势: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其平衡电极电势的差值的绝对值.12.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mA a sS =13.界面: 密切接触的两相之间的过渡区(约几个分子厚度). 14.表面: 与气体相接触的界面.15.表面张力: 指向表面并与表面相切,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 F lγ=. 16.附加压力: 由于界面张力的作用,在弯曲液面内外产生的压力差. 2's p R γ=17.吸附: 在相界面上,某种物质的浓度不同于体相浓度的现象. 18.物理吸附: 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吸附.19.化学吸附: 由于生成化学键而发生电子的转移与原子重排的吸附. 20.吸附质: 被吸附剂吸附的物质.21.吸附剂: 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通常都是固体.22.表面过剩/表面吸附量: 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同量溶剂在溶液本体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差值. 22da dr RT a A n S ⋅-==Γσ 23.表面活性剂: 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 习惯上只把那些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24.临界胶束浓度: 形成一定形状的胶束所需的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低浓度.25.速率方程: 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等参数间的关系式, 或浓度与时间等参数间的关系式.也称动力学方程.26.转化速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反应进度.27.反应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 或 单位体积内,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dc v dt d V r jj ⋅=⋅=11ξ(恒容)28.反应机理: 表示一个总包(复杂)反应所经历的具体途径的若干基元反应的有序集合.也称反应历程.29.基元反应: 反应物粒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30.简单反应: 只包含一个基元反应的总包反应.31.复合反应: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包反应. 也称复杂反应3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简单级数反应: 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的简单方次(0或正整数)有关的反应.可以是基元反应、简单反应,也可是复合反应,但必须具有简单级数. 33.质量作用定律: 反应的反应速率与以计量系数的绝对值为指数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只适用于基元反应.34.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各浓度项的指数和.若速率方程中有加减运算,则无级数可言 35.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0/1/2/3次方成正比的一类反应.36.反应分子数: 引发一个基元反应所必需的反应物相互作用的最少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自由基等)数. 即基元反应中的反应物分子个数之和. 37.半衰期: 反应物浓度降低到其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1/2t . 38.分数寿期: 消耗掉反应初始浓度的某一分数α所需的时间αt . 分数衰期: 反应物浓度降低到其初始浓度的某一分数β所需的时间βt .若βα-=1,则βt t a =. 如: 某一级反应四分之三寿期3/4t =60min,而其四分之一衰期1/4t =60min39.初始速率: 反应刚开始进行的一瞬间的反应速率.可以认为反应物没有消耗.40.范特霍夫规则: 对同一化学反应,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率约增加1~3倍. 4~210≈+TT k k41.对峙反应: 正向和逆向同时进行的反应.也称可逆反应. 42.平行反应: 反应物能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43.连串反应: 反应所产生的物质能继续起反应而产生其它物质的一类反应.也称连续反应.44.稳态近似法: 在一系列的连串反应中,若生成高活性的中间产物粒子(如原子、离子、自由基等),因其能量高、活性大、反应能力强,一旦生成就立即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稳定状态后,其净的反应速率可视为零的一种近似处理方法.45.链反应: 用光、热、辐射或其它方法使反应引发,通过活性组份(自由基或原子)的不断再生,使反应得以自动发展下去的一类连续反应.又称连锁反应.46.直链反应: 由一个自由基或原子与饱和分子反应,只生成一个新自由基或原子的链反应. 也称为单链反应.47.支链反应: 由一个活性粒子(自由基或原子)与饱和分子反应生成两个及两个以上新活性粒子(自由基或原子)的反应.48.原盐效应: 在稀溶液中,离子强度对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 49.光化反应: 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50.光化学定律: (1).只有被物质吸收的光,才能引发光化学反应.(2).在初级过程中,一个分子(或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而活化.51.光敏剂: 能把所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对光不敏感的物质并使其活化乃至发生反应而加入的一类物质.52.催化剂: 加入少量就可以显著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数量和化学性质变化的一类物质.53.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由于催化剂的加入而发生变化的这种作用. 54.自催化作用: 反应产物对反应本身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55.催化反应的选择性: 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原料量与发生转化的原料总量之比.56.分散体系(系统):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体系(系统). 57.分散相: 被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物质 或 被分散介质所分散的物质. 58.分散介质: 呈连续分布的、起分散作用的物质.59.分子分散体系(系统):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体系(系统).又称真溶液,简称溶液.60.胶体分散体系: 被分散在分散介质中的粒子半径在1~100nm(即9710~10m --,傅版)或1~1000nm(即m 6910~10--,天大版)之间的分散体系(系统).61.扩散: 有浓度梯度时,物质粒子因热运动(布朗运动)而发生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象.其推动力是浓度梯度,扩散过程是不可逆的.d d d d s n c D A t x=-⋅⋅ 62.憎液溶胶: 由难溶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简称溶胶. 63.沉降: 多相分散系统中的粒子,因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的过程.64.电泳: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迁移的现象.65.电渗: 在多孔膜(或毛细管)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液体通过多孔膜而定向流动的现象. 66.流动电势: 在外力的作用下,迫使液体通过多孔隔膜(或抟细管)定向流动时,在多孔膜两边所产生的电势差.67.沉降电势: 分散相粒子在重力场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下迅速移动时,在移动方向的两端所产生的电势差.68.聚沉值: 使一定量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 聚沉值越小聚沉能力越强.69.感胶离子序: 将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按聚沉能力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 70.悬浮液: 将不溶性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体系(系统). 71.乳状液: 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体系(系统).72.唐南平衡: 若用半透膜将小分子电解质水溶液与大分子电解质水溶液隔开,由于大分子电解质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电解质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当膜两边达成渗透平衡时,小分子电解质在膜两边的分布不同.1.已知在300K 时,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s 50,且反应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1倍.若指前因子1710979.2-⨯=s A 且与温度关系不大,试求: (1).300K 时,反应的转化率达到87.5%所需的时间. (2).使反应转化率在s 50内达到75%所需的温度. 解:(1).因一级反应有: k t 2ln 2/1= ,和 kt y=-11ln (或k a t a )1ln(--=) 所以: )(01386.0502ln 2ln 12/1-===s t k)(15001386.0%)5.871ln(11ln 1s y k t =--=-= [或)(15001386.0)871ln(8/7s t t =--==] (2).据题由: )11(ln 2112T T R Ea k k -=得: )(60.532ln 3145.8300310300310ln 1121212-⋅=⨯⨯-⨯=⋅-=mol kJ k k R T T T T Ea将阿仑尼乌斯公式代入积分方程得:t Ae yRT Ea /11ln -=-,即: RT Eat A y -=⋅--)1ln(ln所以: )(3105010979.2)75.01ln(ln3145.81060.53)1ln(ln 73K t A y R Ea T =⨯⨯--⨯-=⋅---=(也可先据kt y=-11ln 求出)(02773.0)1ln(1-=--=s t y k ,再由RT EaA k -=ln ln 求T)2.k 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B A k r=,求βα和.解: 据题有: βα000][][B A k r =, 故可得:βαβα1,01,02,02,01,02,0][][][][B A B A r r =将第1,2两级数据代入上式得:α⎪⎪⎭⎫ ⎝⎛=1,02,01,02,0][][A A r r 即: 0.10.10.2ln 15.030.0ln][][lnln1,02,01,02,0===A A r r α同理,将第1,4组数据代入则可得:β⎪⎪⎭⎫ ⎝⎛=1,02,01,02,0][][B B r r 亦即:00.10.2ln 15.015.0ln][][lnln1,02,01,02,0===B B r r β3.今在473.2K 时研究反应D C B A k+−→−+22,其速率方程可写成yx B A k r ][][=.现经实验1得当A 、B 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013-⋅dm mol 和0.023-⋅dm mol 时,测得反应物B试求(2).实验2: 当A 、B 的初始浓度均为0.023-⋅dm mol 时,测得初始反应速率仅为实验1的初始速率的1.414倍,求A 、B 的反应级数y x 和的值.(3).求算k 值. 解:(1).由实验1数据可知,min 53952/1=t ,min 130254/3=t .因此时有:000][2][1][A B A ==,故原方程可写成n y x y yx yyxA k A k x A kB A k r ]['][2)]([2][][0=⋅⋅=-⋅⋅==++,即此条件下,反应速率与简单n 级反应相同.利用简单n 级反应的分数寿期公式kC n a t n n a 101)1(1)1(-----=可得:1212/14/3+=-n t t 亦即: 50.12ln )1539513025ln(12ln )1ln(12/14/3=-+=-+=t t n (2).由实验2知:yx yxB A k B A k 1,01,02,02,0][][4.1][][=即: yx y x 02.001.0414.102.002.0⨯⨯=⨯,所以: 50.0)1.0/2.0ln(414.1ln ≈=x因y x n +=,所以: 00.150.050.1=-=-=x n y(3).由(1)得:]min )[(1068.7539501.05.0212])[15.1(21)5.01(2'15.0345.015.015.105.11------⋅⋅⨯=⨯⨯⨯-=---==dm mol t A k k a y y4.某一级反应P A →,在某给定条件下的初始速率为133min 101---⋅⋅⨯dm mol ,1h 后速率为133min 1025.0---⋅⋅⨯dm mol .求反应的2/1 ,t k 和初始浓度0,A c .解:(1).对一级反应有:A Akc dtdc r ==,积分得:)exp(0,0,kt c e c c A kt A A -==-,而当反应刚开始的一瞬间,则有:0,0A kc r =, 故:)exp()exp(00,0,0kt r kt c c r kc r A A A -=-== 所以: )(min 0231.01025.0100.1ln 601ln 11330---=⨯⨯==r r t k (这是微分方程与积分方程联合求解的实例)(也可将0,0A kc r =和A kc r =同时代入kt c c =0ln 得: kt rr =0ln ) (2).由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得: (min)0.300231.02ln 2ln 2/1===k t (3).据题得: )(04323.00231.0100.11300,--⋅=⨯==dm mol k r c A5.现在的天然铀矿中1:139 : 235238=U U ,已知U 238的蜕变反应的速率常数为1.521010-⨯a,U 235的蜕变反应的速率常数为9.721010-⨯a -1.问在20亿年(2910⨯a)前,U U 235238 : 等于多少?(a 是时间单位年的符号)解: 据题中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知,两蜕变反应均为一级反应,由kt cc=0ln 可得:t k k c c c c c c cc)(ln lnln 23523823523823523823502352380238-=⎪⎪⎭⎫⎝⎛=- 所以: 1:271:96.26]102)1072.91052.1exp[(139])exp[(910102352382352382350238≈=⨯⨯⨯-⨯⨯=-=--t k k cc c c6.已知对峙反应)()(g B k k g A ==-11在25℃时的正、逆向速率常数分别为0.3162h -1和0.06324h -1。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参考答案1. 某一反应,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 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内自发进行,则: ( )(A) E 为负(B) Eθ为负(C) E 为零(D) 上述都不是2. 298 K 时,φθ(Au+/Au) = 1.68 V,φθ(Au3+/Au) = 1.50 V,φθ(Fe3+/Fe2+) = 0.77 V 则反应2Fe2++Au3+=2Fe3++Au+的平衡常数Kθ值为:( ) (A) 4.33×1021(B) 2.29×10-22(C) 6.61×1010(D) 7.65×10-233. 25℃时,电池反应 Ag +1/2Hg2Cl2= AgCl +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反应时所对应的Δr S m为32.9 J/(K·mol),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αE/αT) 为:( )(A) 1.70×10-4 V/K (B) 1.10×10-6 V/K(C) 0.101 V/K (D) 3.40×10-4 V/K4. 已知298.15 K 及101325 Pa 压力下,反应 A(s) + 2BD(aq) = AD2(aq) + B2(g) 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50 kJ ,放热80 kJ,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 ( ) (A) -80 kJ/mol (B) -230 kJ/mol(C) -232.5 kJ/mol (D) -277.5 kJ/mol5. 某电池在298 K、pθ下可逆放电时,放出 100 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值ΔH m为:( )r(A) 100J (B) >100J (C) <-100J (D) -100J6. 298 K时,反应为Zn(s)+Fe2+(aq)=Zn2+(aq)+Fe(s) 的电池的Eθ为0.323 V,则其平衡常数 Kθ为:( )(A) 289000 (B) 8.46×1010(C) 55300 (D) 2357. 对于Eθ=[RT/(zF)] ln Kθ一式,正确理解是:( )(A) 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B) 表示电池反应已达平衡(C) 表示电池内部各物都处于标准态且反应已达平衡(D) Eθ与Kθ仅在数值上满足上述关系,两者所处状态并不相同8. 有电池反应:(1)Cu(s)+ Cl2(pθ)→1/2Cu2+(a=1) + Cl-(a=1) E1(2)Cu(s)+ Cl2(pθ)→Cu2+(a=1) + 2Cl-(a=1)E2则电动势E1/E2的关系是:( )(A) E1/E2= 1/2 (B) E1/E2= 1(C) E1/E2= 2 (D) E1/E2= 1/49. 按书写习惯, 25℃时下列电池H2(pθ)│HI(0.01 mol/kg)│AgI│Ag-Ag│AgI│HI(0.001 mol/kg│H2(pθ) 的电动势约为:( )(A) 0.118 V (B) -0.059 V(C) 0.059 V (D) -0.118 V10.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A) E1=E2 K1=K2(B) E1≠ E2 K1=K2(C) E1=E2 K1≠ K2(D) E1≠ E2 K1≠ K211. 银锌电池Zn│Zn2+‖Ag+│Ag 的φθ(Zn2+/Zn) = -0.761 V,φθ(Ag+/Ag)= 0.799 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θ是:( ) (A) 1.180 V (B) 2.359 V(C) 1.560 V (D) 0.038 V12. 已知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φθ(Zn2+,Zn)=-0.7628 V,φθ(Cd2+,Cd)=-0.4029 V, φθ(I2,I-)=0.5355 V, φθ(Ag+,Ag)=0.7991 V, 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 ( )(A) Zn(s)│Zn2+‖Cd2+│Cd(s)(B) Zn(s)│Zn2+‖H+│H2,Pt(C) Zn(s)│Zn2+‖I-│I2,Pt(D) Zn(s)│Zn2+‖Ag+│Ag(s)13. 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 V, 当盐桥拿走, 使两溶液接触, 这时测得电动势为 0.048 V, 向液接电势值为: ( ) (A) -0.011 V (B) 0.011 V(C) 0.107 V (D) -0.107 V14. 以阳离子从高活度a1迁往低活度a2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式为:( )(A) E=-RT/(zF)×ln(a1/a2)(B) E=-RT/(zF)×ln(a2/a1)(C) E=-RT/(zF)×lg(a2/a1)(D) E=-2.303RT/(zF)×lg(a1/a2)15. 298 K时, 电池Pt,H2(0.1pθ)│HCl(a=1)│H2(pθ), Pt 的总电动势约为:( )(A) 2×0.059 V (B) -0.059 V(C) 0.0295 V (D) -0.0295 V16. 298 K 时,在下列电池的右边溶液中加入 0.01 mol·kg-1的Na2S 溶液, Pt│H(pθ)│H+(a=1)‖ CuSO4(0.01 mol·kg-1)│Cu(s) 则电池的电2动势将:(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无法判断17. 常用醌氢醌电极测定溶液的 pH 值, 下列对该电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小, 易于建立平衡(B) 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C) 可在pH= 0─14 的广泛范围内使用(D) 操作方便, 精确度高18. 不能用于测定溶液 pH 值的电极是: ( )(A) 氢电极(B) 醌氢醌电极(C) 玻璃电极(D) Ag,AgCl(s)│Cl-电极19. 下列电池中液接电势不能被忽略的是: ( )(A) Pt, H2(p1)│HCl(m1)│H2(p2), Pt(B) Pt, H2(p)│HCl(m1)‖HCl(m2)│H2(p), Pt(C) Pt, H2(p)│HCl(m1)┆HCl(m2)│H2(p), Pt(D) Pt,H2(p)│HCl(m1)│AgCl,Ag-Ag,AgCl│HCl(m1) │H2(p), Pt20. 有下列两个浓差电池 (a1<a2):(1) Cu(s)│Cu2+(a1)‖Cu2+(a2)│Cu(s)(2) Pt│Cu2+(a1),Cu+(a')‖Cu2+(a2),Cu+(a')│Pt它们的电池反应与电动势 E1和E2之间的关系为: ( )(A) 电池反应相同, E1 = E2(B) 电池反应不同, E1 = E2(C) 电池反应相同, E1 = 2E2(D) 电池反应相同, E2 = 2E1参考答案DADBC BDBBC CDABD BCDCD。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复习题及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AgCl(s)+ e- = Ag(s)+Cl-(m)(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

不同。

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 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

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

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

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量?如何用Nernst 方程计算电极的还原电势?答:电极电势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某一反应,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 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内自发进行,则: ( )
(A) E 为负(B) Eθ为负(C) E 为零(D) 上述都不是
2. 298 K 时,φθ(Au+/Au) = 1.68 V,φθ(Au3+/Au) = 1.50 V,φθ(Fe3+/Fe2+) = 0.77 V 则反应2Fe2++Au3+=2Fe3++Au+的平衡常数Kθ值为:( ) (A) 4.33×1021(B) 2.29×10-22
(C) 6.61×1010(D) 7.65×10-23
3. 25℃时,电池反应 Ag +1/2Hg2Cl2= AgCl +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反应时所对应的Δr S m为32.9 J/(K·mol),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αE/αT) 为:( )
(A) 1.70×10-4 V/K (B) 1.10×10-6 V/K
(C) 0.101 V/K (D) 3.40×10-4 V/K
4. 已知298.15 K 及101325 Pa 压力下,反应 A(s) + 2BD(aq) = AD2(aq) + B2(g) 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50 kJ ,放热80 kJ,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 ( ) (A) -80 kJ/mol (B) -230 kJ/mol
(C) -232.5 kJ/mol (D) -277.5 kJ/mol
5. 某电池在298 K、pθ下可逆放电时,放出 100 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值Δ
H m为:( )
r
(A) 100J (B) >100J (C) <-100J (D) -100J
6. 298 K时,反应为Zn(s)+Fe2+(aq)=Zn2+(aq)+Fe(s) 的电池的Eθ为0.323 V,则其平衡常数 Kθ为:( )
(A) 289000 (B) 8.46×1010(C) 55300 (D) 235
7. 对于Eθ=[RT/(zF)] ln Kθ一式,正确理解是:( )
(A) 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
(B) 表示电池反应已达平衡
(C) 表示电池内部各物都处于标准态且反应已达平衡
(D) Eθ与Kθ仅在数值上满足上述关系,两者所处状态并不相同
8. 有电池反应:
(1)Cu(s)+ Cl2(pθ)→1/2Cu2+(a=1) + Cl-(a=1) E1
(2)Cu(s)+ Cl2(pθ)→Cu2+(a=1) + 2Cl-(a=1)E2
则电动势E
1
/E2的关系是:( )
(A) E1/E2= 1/2 (B) E1/E2= 1
(C) E1/E2= 2 (D) E1/E2= 1/4
9. 按书写习惯, 25℃时下列电池H2(pθ)│HI(0.01 mol/kg)│AgI│Ag-Ag│AgI│HI(0.001 mol/kg│H2(pθ) 的电动势约为:( )
(A) 0.118 V (B) -0.059 V
(C) 0.059 V (D) -0.118 V
10.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1) H2(g) + 1/2O2(g)→H2O(l)
(2) 2H2(g) + O2(g) →2H2O(l)
用E
1,E
2
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
1
,K
2
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
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
(A) E1=E2 K1=K2(B) E1≠ E2 K1=K2
(C) E1=E2 K1≠ K2(D) E1≠ E2 K1≠ K2
11. 银锌电池Zn│Zn2+‖Ag+│Ag 的φθ(Zn2+/Zn) = -0.761 V,
φθ(Ag+/Ag)= 0.799 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θ是:( ) (A) 1.180 V (B) 2.359 V
(C) 1.560 V (D) 0.038 V
12. 已知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φθ(Zn2+,Zn)=-0.7628 V,
φθ(Cd2+,Cd)=-0.4029 V, φθ(I2,I-)=0.5355 V, φθ(Ag+,Ag)=0.7991 V, 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 ( )
(A) Zn(s)│Zn2+‖Cd2+│Cd(s)
(B) Zn(s)│Zn2+‖H+│H2,Pt
(C) Zn(s)│Zn2+‖I-│I2,Pt
(D) Zn(s)│Zn2+‖Ag+│Ag(s)
13. 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 V, 当盐桥拿走, 使两溶液接触, 这时测得电动势为 0.048 V, 向液接电势值为: ( ) (A) -0.011 V (B) 0.011 V
(C) 0.107 V (D) -0.107 V
14. 以阳离子从高活度a1迁往低活度a2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式为:( )
(A) E=-RT/(zF)×ln(a1/a2)
(B) E=-RT/(zF)×ln(a2/a1)
(C) E=-RT/(zF)×lg(a2/a1)
(D) E=-2.303RT/(zF)×lg(a1/a2)
15. 298 K时, 电池Pt,H2(0.1pθ)│HCl(a=1)│H2(pθ), Pt 的总电动势约为:( )
(A) 2×0.059 V (B) -0.059 V
(C) 0.0295 V (D) -0.0295 V
16. 298 K 时,在下列电池的右边溶液中加入 0.01 mol·kg-1的Na2S 溶液, Pt│H
(pθ)│H+(a=1)‖ CuSO4(0.01 mol·kg-1)│Cu(s) 则电池的电
2
动势将:( )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无法判断
17. 常用醌氢醌电极测定溶液的 pH 值, 下列对该电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小, 易于建立平衡
(B) 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
(C) 可在pH= 0─14 的广泛范围内使用
(D) 操作方便, 精确度高
18. 不能用于测定溶液 pH 值的电极是: ( )
(A) 氢电极(B) 醌氢醌电极
(C) 玻璃电极(D) Ag,AgCl(s)│Cl-电极
19. 下列电池中液接电势不能被忽略的是: ( )
(A) Pt, H2(p1)│HCl(m1)│H2(p2), Pt
(B) Pt, H2(p)│HCl(m1)‖HCl(m2)│H2(p), Pt
(C) Pt, H2(p)│HCl(m1)┆HCl(m2)│H2(p), Pt
(D) Pt,H2(p)│HCl(m1)│AgCl,Ag-Ag,AgCl│HCl(m1) │H2(p), Pt
20. 有下列两个浓差电池 (a1<a2):
(1) Cu(s)│Cu2+(a1)‖Cu2+(a2)│Cu(s)
(2) Pt│Cu2+(a1),Cu+(a')‖Cu2+(a2),Cu+(a')│Pt
它们的电池反应与电动势 E
1和E
2
之间的关系为: ( )
(A) 电池反应相同, E1 = E2
(B) 电池反应不同, E1 = E2
(C) 电池反应相同, E1 = 2E2
(D) 电池反应相同, E2 = 2E1
参考答案
DADBC BDBBC CDABD BCD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