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第1课时)

合集下载

第1课教案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教案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教案美术鉴赏及其意义高一美术教案设计课题: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美术鉴赏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再出示图片《达芬奇设计的楼梯》(陌生的)提问:同学们对这幅图片又有何感受?回答:(表情较茫然)设问:为什么不知道呢?是因为天安门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符号,我们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才得知了这一结论,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鉴赏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从一幅幅名作中吸收到美的享受。

(让学生明白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出示图片《捣练图》、《拾穗》提问: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回答:相同点都以劳动妇女为题材不同点《捣练图》贵族妇女平和优雅的美中国画《拾穗》贫穷妇女让人产生同情油画问:为什么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要想对图片进行分析,首先需从图片本身和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来入手)《捣练图》,作者张萱,盛唐,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

张萱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画中我们能够看到唐代人的衣饰和人物造型:颜色艳丽、人物“丰颊肥体”。

以上是对这幅画的一个全面分析,接下来就是我们来慢慢欣赏、咀嚼、品味画面的美了。

(看画面:仕女们劳动的动作都是那么的优美,像是在跳舞。

举例:平日里看到跳舞的动作和打架的动作相比较,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以上对两幅作品地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鉴赏呢?1)、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让学生树立信心
2.讲授新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板)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正确方法,
下面我们将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帕特农神庙、清明上河图、斜卧像、彩色玻璃瓶、流水别墅、金色的秋天、瑞士军刀、米洛特的啊芙罗蒂特.)
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美术作品,难免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人的爱好不能强制.但是审美情趣又确实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高尚与低俗之别.
“诗人和美术家的眼睛是点石成金的,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美挖掘描绘出来,使人从他们的作品中领略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东西,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审美能力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现实美的欣赏、艺术美的熏陶,使人们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实用眼光去看待美的艺术,从容地欣赏艺术,深刻地理解艺术,并通过艺术鉴赏加深人们对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艺术符号、艺术语言表现意蕴的理解---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的审美实践,体会、揣摩、品味,才能达到.
(2)分组进行讨论。
4人一组
5.课堂小结:下面请各组所选的内容当众表演,看哪眼睛奠定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次基础上,平时多看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开始表演(其他同学试着评分)
表扬表现出色的组,进行鼓励。
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内涵,尝试运用恰当的形式演绎作品。
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学生安全教育。
1.引入新课
本学期同学们将进行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请问:为什么要学习美术欣赏?
(附图一)
由上图不难看出,要想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能够培养的.

第1课 美术鉴赏极其意义教案

第1课  美术鉴赏极其意义教案
出示课题《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新课教学
生活与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生活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生活在现实中也与美术不可分离,生活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1、建筑。
作为人工产品,它是怎么样产生的?建筑会对人们的现实与精神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示图片《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中国奥运中心垒球场设计放、方案》]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它是怎么样产生的?建筑会对人们的现实与精神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出示图片《萧景墓石辟邪》]
2、绘画。
许多人认为美术就是画画,它的风格和流派众多,对人们的现实与精神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示图片《拾穗》、《捣练图》]
3、设计。
作为生活设计的产品,在称作产品前并不是机器化生产,应是工艺美术。设计与工艺有哪些关联?随着社会的进步,设计对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讨论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具学具】
有关“美术鉴赏”的艺术作品,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Leabharlann 【教学设计】(一)、导入[播放幻灯片]
[思考交流]
1、看了幻灯片后,你有何感触?
2、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提问是鉴赏的开始。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时,面对一件古董时,面对我们旅游的园林、建筑和景观时,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无论造型、色彩还是内容,都充满了我们的眼睛。那些镌刻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生存世界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
2、分组选取不同的美术名作,按照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进行尝试性鉴赏,最后由组长做出总结。
四、自我评价:
美术鉴赏是怎么回是,我懂了吗?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内容速览:《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是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美术鉴赏的意义,了解美术鉴赏的艺术特点和要领,并能够独立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授、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从而让学生们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参观时,会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提出许多问题,如作品的优劣、创作的方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意义的大小、甚至名气的大小等等,这些疑问就已经涉及到美术鉴赏问题。

这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能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引出新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二、探究新知1.什么是美术鉴赏?教师:引言“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它不仅来自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对他的认识越多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一过程其实就已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并请学生阅读P4页材料之后,思考美术鉴赏的真正含义?学生:回答并思考教师:归纳总结2.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鉴赏作品时的三个方向:活动一:探究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1)美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如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的眼睛。

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通过学习并动用感官挖掘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探讨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故宫四季提问: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培养审美的眼睛的途径:①欣赏大自然②: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禁从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我们对其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这些都和我们的美术鉴赏息息相关。

引入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2.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新授:1、出示两幅中外美术的作品《捣练图》、《拾穗者》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都是以妇女劳动为题材。

前者画的是宫廷妇女捣练的的场面,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拾穗者》画的则是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

2.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呢?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总结: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活动。

人民美术出版社鉴赏 第1课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共19张PPT)

人民美术出版社鉴赏 第1课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共19张PPT)
第1课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培养审美的眼睛
学习内容:
1、什么是美术鉴赏 2、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3、美术作品如何分门别类
学习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 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当我们看到上面三位西班牙画家的作品,有些人会产生一些疑问。。。 1、这些作品表现的是什么? 2、美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一件作品? 3、一些世界名作为什么这么“有名”,他的价值在哪里? 4、所谓的艺术究竟是什么,什么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 太 白 行
尽“《
崎 岖 大 道
山 河 百 战
奔 马 》
吟 图 》 梁
平归

民 主 , 铲
徐 悲 鸿

《根扎南国》 吴冠中
二、美术鉴赏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因此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 美术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认识功能 2、教育功能 3、审美功能
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
1、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门类。
2、按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为 具象艺术(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 意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 抽象艺术(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
掷铁饼者(雕塑) 米隆 (古希腊)
作品塑造了运动员在将铁饼 掷出前,力量即将爆发的瞬 间动态。掷者弓腰扭身,右 腿弯曲,左腿靠后,足尖自 然点地,全身的力量集中在 右手臂上,呈现出动态的美 感。运动员的面部呈现出镇 定的表情,这与他紧张的体 态形成对比。作品不仅完美 地表现了人物的结构与动态, 更深入地揭示了人物深藏在 躯体里的生命力。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引言美术鉴赏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对美术作品的崇敬和欣赏,更是对人类文化进步过程的观察与理解。

由于不断涌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审美标准,培养审美的眼睛已经成为现代人所不能或缺的一项能力之一。

二、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美术鉴赏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对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形态美学等多个领域有一定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体验、欣赏和鉴定美术作品。

2.1 培养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审美能力不只是培养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人类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当人们具备了良好的审美能力,便能更好地欣赏生活中很多方面的美,并在生活中获得积极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愉悦感。

2.2 培养审美与美的价值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美的价值,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

2.3 培养审美与美的表现形式美有多重表现形式,通过培养审美能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电影、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

2.4 培养审美与工作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人在工作中的敏感性、创造力和决策能力。

例如,设计师的审美能力需要很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美的形式和优美的设计,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三、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3.1 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和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表现方式。

3.2 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的书籍、杂志和文章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的书籍、杂志和文章,能够帮助了解更多美术鉴赏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3 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和接触到艺术作品,并从中理解美的本质和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3.4 与朋友、老师交流与朋友、老师交流,不断沟通和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此获取更广阔的视野,并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 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2. 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3. 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名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定义,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进行鉴赏,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实践。

章节二: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1. 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3. 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的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介绍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如形状、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实践:让学生分析一幅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章节三:美术鉴赏的视角与方法1. 理解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2. 掌握美术鉴赏的多种方法3. 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多种视角和方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如形式、内容、意义等,介绍多种鉴赏方法,如比较、联想、解读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章节四:美术鉴赏与文化背景1. 理解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3. 了解美术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明显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介绍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如历史、社会、文化等。

3. 实践:让学生研究一幅作品的文化背景,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章节五:美术鉴赏的技巧与实践1. 理解美术鉴赏的技巧2. 掌握运用美术鉴赏技巧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挑战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课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本课的学习对后面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美术作品的分类课本只列出简略的艺术分类。

因为内容多,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美术的分类。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中学学生基础不一,估计多数高一新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严谨。

各种分类方法容易混淆。

碰到具体作品时,可能会辨识不清无法进行有规律的鉴赏
第一课时:知识点: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1、教学目标:
(1)了解《捣练图》《拾穗》等作品的相关知识。

(2)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过程和方法,认识美术鉴赏重要价值和意义。

2、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3、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掌握分类和鉴赏的过程方法。

4、教具: 课本、图片挂图及课件
5、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课本开篇导语进行导入,当学生走进美术馆参观时,会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提出许多问题,如作品的优劣、创作的方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意义的大小、甚至名气的大小等等,这些疑问就已经涉及到美术鉴赏问题。

这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能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美术鉴赏?
举例: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它不仅来自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对他的认识越多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一过程其实就已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请学生阅读P4页文字)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
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
过程是从感受、归纳、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
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

2、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具体说就是弄明白
(1)明白美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如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

(2)明白美术作品产生的相关知识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

赏:就是欣赏。

(3)接受者把他通过鉴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与个人经验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评价。

尝试练习:阅读材料鉴赏比较《捣练图》和《拾穗》,运用鉴赏过程和方法进行鉴赏。

问题:思考为何同为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1)《捣练图》张萱(唐),宋代摹本,绢本设色,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法,描绘的是宫中贵族妇女捣练情景。

《拾穗》(油画,1857年)米勒(法),描绘了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

(2)《捣练图》是盛唐时期的作品,画家张萱为宫廷画师,从他所处的阶层和擅长的仕女画来看,此画是以欣赏妇女劳动之美展现捣练过程为目的的风俗画,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对中国画有积极贡献。

《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当时法国正处在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身居农村深知农民的贫苦与艰辛,他是站在同情农民的立场上来作画。

背景是农场主小山的麦垛,农民的贫苦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暗示出阶级的对立。

(3)前者既让我们看到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丰颊肥体”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给人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

后者让人看了心生同情。

3、美术鉴赏的意义
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认识功能讲,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

如:《清明上河图》通过对画面描绘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北宋交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都十分的繁荣发达,社会动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说明北宋首都的太平盛世。

(2)从教育功能讲,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

如《奔马》
(3)从审美功能讲,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如所有作品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都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

4、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①欣赏大自然(属于自然景观,如看黄山日出)
②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属于人文景观,如天安门广场、绘画等)
三、巩固练习:阅读材料作下列练习: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曾经有位女士问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和你画的那样吗?”马蒂斯回答说:“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对于美术鉴赏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B、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

C、美术鉴赏就是用眼睛看美术作品
D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纳、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的过程。

2、在下列作品直接呈现出的知识方面,正确的选项为(多选)
《太白行吟图》(E、F )《奔马》(A、B )《根扎南国》(C、D )
A、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

B、又名《山河百战归民主》,在表现方法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
合,显示出画家以中西混合的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思想。

C、中国画(纸本彩墨),吴冠中。

一生从事中西混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美术的本
体语言——点线面色的结合塑造南方郁郁葱葱的榕树形象,富于韵律美形式美。

D、油画,吴冠中。

一生从事中西混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美术的本体语言——点线
面色的结合塑造南方郁郁葱葱的榕树形象,富于韵律美形式美。

E、中国画,纸本水墨,梁楷,南宋著名人物画家,性情豪放,不拘礼法,自号“梁疯子”。

F、运用减(简)笔画的形式,纵笔挥洒、寥寥数笔描绘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3、关于《奔马》的评述,正确的有:(B )
A、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放浪情怀。

B、表达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表
现自己的民族意识。

C、关注艺术的形式语言。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美术鉴赏对培养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健康
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人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会不断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