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

网络教学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

导入e-Learning对企业来说到底划不划算?或许可以透过投资报酬率的计算,或是更高层次的成本效益评估模式与平衡计分卡分析模式,帮助企业评估效益。

Learning是一项学习成长必经过程,然而随着使用网络学习的人口增加,企业纷纷开始思索如何运用e-Learning来传承企业知识及技术,e-Learning在e世代这波热浪中跃上浪尖,企业界正瞄准焦点,计算投资报酬率,进行精确评估成本效益。用投资报酬率来衡量企业导入e-Learning成功案例,有宝侨〝快速学习“计划,投资报酬率有101.5%;而IBM其〝基础蓝色“方案,投资报酬率竟可高达2284%,这些案例明显感受到实施e-Learning的实际效益,所以e 化推波助澜e-Learning前景可期,相当值得投资的。

?简易投资报酬率计算模式

1.制作成本:比较传统训练和e-Learning每门课程的制作

成本,e-Learning上课时数缩短但需较高的制作成本。

2.讲师费成本:传统训练开班时需支付讲师费及讲师差

旅费,但e-Learning可以省下来。

3.课程成本:e-Learning课程进行时,员工无须完全离开

工作岗位另外可以省下差旅费。

以上三大类的成本总和之后,便可以比较出总成本再决定是否大规模投资于e-Learning。

?利用工作底稿自动计算

由于投资报酬率目前是企业导入e-Learning时非常重视的议题,因此已发展出自动计算投资报酬率的工作底稿,让e-Learnin规划人员,只要输入数据便可以快速求出投资报酬率。

?以平衡计分卡提升至策略性层次

采用成本效益评估模式加上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模式,可以很清楚的导入e-Learnin的具体效益。

心得报告:

历经于传统教学和e科技,两种截然不同学习型态的冲击,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有人可以隔空抓药,网络亦可达到隔空教学的境界,

e-Learning的学习资源较广,备受瞩目,但缺点在于

1.互动少,无法面对面沟通,遇到瓶颈时无法立即解决,如何再进行尔后的学习?

2.长时期使用屏幕,容易造成眼睛疲劳,降低学习意愿,计算机辐射对人体是否会有不良影响,以致学习能力变差?

本篇的重点在于企业精算成本效益,并取得最佳投资报酬时,个人心得是导入e-Learning对我的帮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在知识管理风潮带动下,强调的是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传统教育的理想乃在于因材施教,但目前多元化的环境里,师资受时空限制无法贯彻因材施教的理想,而随科技的发达e-Learning能够整合文图影音的特效,丰富多样化的学习,除了学习外,学习者可藉网络查询全球各地的数据库,以增广见闻,提升学习水平,不但学习质量大为改进,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亦可以e-Learning达到终身学习。

投入产出分析报告论文设计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与分析 一、投入产出分析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投入产出表同时表现了社会产品的实物分配和价值构成,全面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中各部门的经济联系。利用投入产出表及其数学模型,通过确定一些十分重要的经济参数,可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的各种重大比例和经济结构,这就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根据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本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去向和消耗来源排列而成的一棋盘式平衡表。表1是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全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第I、第II、第III部分。第I部分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每个产品部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耗者,该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第II部分是最终使用部分,反映国民经济中各产品部门与最终使用各项之间的联系;第III部分是增加值部分(最初投入)部分,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的构成。 表1 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i单位:亿元

二、投入产出模型 (一)建立模型 1.行模型 (1)建立行模型: i i X y n j ij x =+∑=1 (i =1,2,...,n) 引入直接消耗系数 ij a ,即:ij a = ij x /j X 可得:i i X y j X n j ij a =+∑=1 即用矩阵表示为: AX+Y=X 化简后可得价值型行数学模型: X=(I-A)-1Y 或 X=B Y (2)计算相关矩阵A ,B=(I-A)-1-I ,B =(I-A)-1 =B+I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 ?? ? ? ? ? 0.1104 0.2168 0.0593 0.0263 0.0366 0.0207 0.0836 0.0870 0.0350 0.0607 0.0608 0.0347 0.0484 0.0434 0.0881 0.0255 0.0421 0.4826 0.0113 0.0013 0.0132 0.0020 0.0065 0.0000 0.2586 0.1660 0.3165 0.5712 0.5847 0.1777 0.0063 0.0440 0.0001 0.0000 0.03301231.0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B=?????? ?? ? ? ? ? 0.2235 0.3412 0.1611 0.1660 0.1902 0.1696 0.1885 0.1958 0.1385 0.2087 0.2227 0.1731 0.1508 0.1664 0.1908 0.1689 0.2174 0.7095 0.0227 0.0133 0.0250 0.0178 0.0240 0.0197 1.0073 0.8764 1.1191 1.7485 1.8655 1.2551 0.0562 0.0955 0.0504 0.0775 0.1204 0.1976 完全需要系数矩阵: B =?????? ?? ? ? ? ? 1.2235 0.3412 0.1611 0.1660 0.1902 0.1696 0.1885 1.1958 0.1385 0.2087 0.2227 0.1731 0.1508 0.1664 1.1908 0.1689 0.2174 0.7095 0.0227 0.0133 0.0250 1.0178 0.0240 0.0197 1.0073 0.8764 1.1191 1.7485 2.8655 1.2551 0.0562 0.0955 0.0504 0.0775 0.1204 1.1976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业务费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如何写?。 浏览次数:358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3-17 15:23 |提问者:wqbdwkwq 我公司要求对业务宣传费用、广告费用以及新产品、新业务发生的费用支出在进行项目立项时提供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报告,请问如何写此报告,有否固定模板? 其他回答共1条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

产业经济学习习题附答案 (2)

石河子大学200 至200 学年第学期产业经济学课程试卷 D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产业布局 、产品差别化 、战略联盟 、洛伦兹曲线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受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 、市场绩效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影响未来市场结构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由经济学家()首先创立。 、克拉克B、马克·波拉C、费歇尔D、王树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低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高 、附加值率+中间投入率=1 、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在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理论 5、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手段有()。 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 6、把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7、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包括生产流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流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哈佛大学SCP分析框架的研究核心是()。 A、市场集中度—生产相对效率 B、产品差别化—利润率 C、集中度—利润率 D、进入壁垒—销售规模 9、下列各项中不是战略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B、市场潜力巨大,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C、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D、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0、当前适合充当我国战略产业的是()。 A、纺织行业 B、建筑行业 C、汽车行业 D、煤炭行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包括()。 A、市场结构 B、市场行为 C、市场绩效 D、市场需求 E、市场竞争 2、以下情况中()是因为需求结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协调。 A、高档商品出现无法吸引低收入阶层 B、产品生产出来已经过时了 C、某些时尚产品消费者买不到 D、抢购风 3、根据产业与知识的不同关系划分,知识产业包括下列哪几项类型()。 A、知识产业的基础实施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教育产业 D、新材料产业 E、受新知识改造的传统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题附答案

单选: 1.抽入产出分析是由经济学家( B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 分析方法。 A.瓦尔拉斯 B.列昂惕夫 C.萨缪尔森 D.索洛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及其来源 B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使用去向 C投入产出表按照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 D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总产品 3 .下面哪个不是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 D ) A同质性假定 B比例性假定 C相加性假定 D消耗系数绝对稳定性假定4. 投入产出按资料范围可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宏观模 型的是( C ) A国家模型 B地区模型 C 企业模型 D部门模型 5. 下列不属于经济要素的是( A ) A企业 B原料 C价格 D劳动力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马克思把国民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量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B费兰索。魁奈提出“全部均衡理论”,把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考察C物质生产部门指那些能创造物质产品以及直接实现产品价值的部门。 D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7.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整个社会产品中,两大部类各自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其具体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B ) (a)计算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b)计算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总量 (c)计算各部门的部门消耗系数.劳动报酬系数和社会纯收入系数 (d)计算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 它们的正确排序为: A.abcd B.bcad C.cbad D.abdc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D ) A.分析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B.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C.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D.分析国民经济大型项目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9.投入产出模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作用为:( B ) (a)为从社会最终产品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b)能够成为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工具 A.(a) B.(a)(b) C.(b) D.一个都不是 n n n 10.∑(vj+mj)/∑∑Xij是分析:( A ) j=1 i=1 j=1 A. 国民收入与物资消耗的比例 B. 社会总产品与社会化成本的比例

网络教学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

网络教学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 导入e-Learning对企业来说到底划不划算?或许可以透过投资报酬率的计算,或是更高层次的成本效益评估模式与平衡计分卡分析模式,帮助企业评估效益。 Learning是一项学习成长必经过程,然而随着使用网络学习的人口增加,企业纷纷开始思索如何运用e-Learning来传承企业知识及技术,e-Learning在e世代这波热浪中跃上浪尖,企业界正瞄准焦点,计算投资报酬率,进行精确评估成本效益。用投资报酬率来衡量企业导入e-Learning成功案例,有宝侨〝快速学习“计划,投资报酬率有101.5%;而IBM其〝基础蓝色“方案,投资报酬率竟可高达2284%,这些案例明显感受到实施e-Learning的实际效益,所以e 化推波助澜e-Learning前景可期,相当值得投资的。 ?简易投资报酬率计算模式 1.制作成本:比较传统训练和e-Learning每门课程的制作 成本,e-Learning上课时数缩短但需较高的制作成本。 2.讲师费成本:传统训练开班时需支付讲师费及讲师差 旅费,但e-Learning可以省下来。 3.课程成本:e-Learning课程进行时,员工无须完全离开 工作岗位另外可以省下差旅费。 以上三大类的成本总和之后,便可以比较出总成本再决定是否大规模投资于e-Learning。 ?利用工作底稿自动计算 由于投资报酬率目前是企业导入e-Learning时非常重视的议题,因此已发展出自动计算投资报酬率的工作底稿,让e-Learnin规划人员,只要输入数据便可以快速求出投资报酬率。 ?以平衡计分卡提升至策略性层次 采用成本效益评估模式加上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模式,可以很清楚的导入e-Learnin的具体效益。 心得报告:

《投入产出分析》习题集及解答-陈正伟

《投入产出分析》习题及解答 陈正伟 2010-05-26 第一章投入产出法概论 1、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说,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名词解释、填空 2、国民经济:是指由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各种经济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本处研究的投入产出表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名词解释、填空 3、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劳动力和支付的各种费用及利润、税金等项目的总和。-名词解释 4、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原材料 B 固定资产折旧 C 贷款利息支出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税 5、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原材料 B 固定资产折旧 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税 6、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 A 获得的捐赠物质 B 国家的奖金 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 D 劳动者报酬 E 生产补贴 7、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总成果及其分配使用去向。-名词解释 8、某地区总投入为3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则各地区总产出为()亿元。 A 3000 B 2000 C 1000 D 5000 9、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 B 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C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 D 总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 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最终使用总和 10、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 B 总产出=中间使用 C 总投入=增加值+最初投入 D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 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总产出的总和 11、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内容: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简答 12、投入产出表;是指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的一种(矩阵)棋盘式表格。名词解释 13、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各种产品生产的()。 A 投入来源 B 使用去向 C 棋盘式表 D T型结构表 E 上下结构表 14、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名词解释、填空 15、投入产出法的基本作用: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能够反映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正因为如此,投入产出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简答 16、投入产出表的两个基本平衡关系式: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品;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总投入。 17、价值性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是()。 A 中间使用+最终产品=总产品(实物) B 中间消耗+最初投入=总投入 C 增加值=最终使用 D 总产出=增加值 E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18、投入产出法的基本特点如下:-简答 1)它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研究各个具体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经济联系)。整体性是投入产出法最重要的特点。整体性。 2)投入产出表从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个方面同时反映产品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同时反映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 3)从方法的角度,它通过各系数,一方面反映在一定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另一方面用以测定和体现社会总产品与中间产品、社会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数量联系。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系数是:直耗系数、完耗系数。-系统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4)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结合。-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19、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特点有()。 A 整体性 B、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 C 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投入产出分析论文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论文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与分析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与分析 一、投入产出分析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投入产出表同时表现了社会产品的实物分配和价值构成,全面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中各部门的经济联系。利用投入产出表及其数学模型,通过确定一些十分重要的经济参数,可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的各种重大比例和经济结构,这就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根据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本期生产活动的产品与服务的分配去向和消耗来源排列而成的一张棋盘式平衡表。表1是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全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称为第I、第II、第III部分。第I部分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每个产品部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耗者,该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第II部分是最终使用部分,反映国民经济中各产品部门与最终使用各项之间的联系;第III部分是增加值部分(最初投入)部分,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的构成。 表1 某地区2008年简化投入产出表i单位:亿元 产出投入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农业1 工业2 建筑业 3 运输邮 电4 商饮5 服务业 6 消费积累净出口 中间投入 农业1 20398 44691 0 13 7825 1785 92855 14599 -16521 165645 工业2 29440 792111 88869 34487 29547 73259 134628 92153 80264 1354758 建筑业3 0 8823 305 1436 228 3203 52 141532 0 155579 运输邮电4 79943 57028 3965 9605 7723 13705 18026 18844 -27865 108974 商饮5 5749 82363 9439 3819 15478 23687 28892 6400 2141 177968 服务业6 3433 49589 4093 6457 38576 31275 136481 145 13204 283253 增 加值 折旧报酬 生产盈余 4243 51003 6020 11537 7335 32526 13459 122615 30525 20281 45861 54949 2072 73582 7692 5431 11837 13047 6908 72953 4671 15908 13558 35817 总投入165645 1354758 155579 108974 177968 283253

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概论 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是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 Leontief )于1936年发明的一种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分析国民经济各部分之间在生产数量上的互相依存关系,用于预测及平衡再生 产的综合比例,有时称为部门联系平衡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是把自然环境资源、能源和生产排出的废 弃物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物和产出物,并利用能量与物质恒定律和生态经济学 的原理,分析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与支付的费用以及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应用迅速发展,已 成为目前分析和预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基本原理 1、概述 (1)投入产出分析是对经济系统各部门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研究,以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在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的方法和技术。其中: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劳动;产出是指从事经 济活动的结果及产品的分配去向,使用方式和数量。 (2)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模型或投入产出表,其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模型,模拟了某地区或某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产部门对 社会最终需要量变化的反映。 (3)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各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并且整个经济系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其中经济系统中任一部门发生变化,都将引 起其它部门的供求变化,这种连锁反应,结果是破坏原有的平衡。投入产出分 析就是依照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描述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的平衡关系。 (4)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了投入产出模型, 其将各种经济流归结在一个表中,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整个经济活动提供了一 个简明而又系统的结构关系—投入产出表,奠定了投入产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2、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投入产出表主要是中间产品交流表,后来发展为直接消耗系数表和完全消 耗系数表。表中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若用物理量表示,则形成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实物表 若用货币价值表示,则形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币值表 (1)中间产品交流表(简化的价值投入产出模型)

项目财务分析报告样稿

项目财务分析报告样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项目财务分析报告(样稿) 一、分析依据 1 、项目建设、经营期初定 10 年,并按 10 年周期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2 、项目建设期 10 个月,起止时间为 2009 年 2 月至 2009 年 12 月。 3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聚氨酯树脂 3 万吨,产品销售价格为 1.1 万元 / 吨。其中: 2010 年 1 月试产, 2010 年 3 月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负荷为33% ,年生产聚氨酯树脂 1 万吨; 2011 年达标生产,年生产聚氨酯树脂 3 万吨。 4 、项目定员 70 人。其中:生产人员 46 人,月均工资福利 1800 元;生产管理人员 3 人,月均工资福利 3500 元;销售人员 8 人,月均工资福利4500 元;管理人员(包括科研、后勤人员) 13 人,月均工资福利 4000 元。 5 、增值税按 17% 核算,所得税按 25% 核算。其中,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 7% 核算,教育附加费按增值税 3% 核算,防洪费按增值税 1% 核算。 6 、固定资产折旧率:房屋建筑为 4.75% ,生产仪器设备为 10% ,检测仪器设备、工具和运输工具为 15% 。 7 、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按 10 年摊销,递延资产按 5 年摊销。 8 、固定资产修理费按折旧额的 35% 估算,其他制造费用按销售收入的 0.25% 估算,其他管理费用(不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按销售收入的 2.5% 估算,其他销售费用(不包括销售人员工资福利)按销售收入的 3.5% 估算。 9 、公积公益金按当年盈利时净利润的 15% 提取。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由于企业网已成为我行重要的应用平台,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行的办公效率和信誉。现在企业网上实现的应用有电子邮件系统、信贷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企业网的使用为我行节省的直接经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对我行的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企业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行的工作效率。此次进行企业网 Domino/Notes R5升级,通过对基本的服务器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服务器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各应用系统的运行速度。 根据已有的系统升级案例分析,由于文件存取格式由ODS:20升级到了ODS:41,使数据库信息的数据量普遍压缩50%,按照每兆数据的运行开销(4500元/9GB)=500元/GB,现有全行各系统的信息总量达到:OA 10GB*80=800GB 邮件系统*41000人=4000GB 其他应用5GB*400分行=2000GB 系统消耗5GB*400分行=2000GB 总数据量8800GB*500元/GB=4400000元 节约存储4400000元*50%=2200000元 随着信息的逐渐增多,新版本的数据存取将更合理的利用系统资源,每年都将相对减少数据存储的扩充投入。

Domino R5通过改善数据库结构和视图索引运行效率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使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1倍,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0%-30%。 Domino R5中,单个的Domino目录可以支持高达100万的用户数。由于可以减少Domino服务器的资源,使设备的二次投入得到根本控制。 由于查询功能的增强,至少减少了购买专门搜索工具平台以及组织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工程费用。 在Domino/Notes的新版R5.0.4以后已经不受出口限制,密钥分别为1024 和 64 位,加密安全性大大优于原来版本的 512 和 40 位。使我们的应用安全达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标准。使我们可以普通的系统建设费用实现高级别的安全策略。系统安全性提高了,使系统的维护费用降低。无形之中,使我们节约了几十万美金的代价。 综上所述,Lotus Domino/Notes系统平台的升级,由于消除了旧版系统存在的部分功能与性能隐患,保证企业网上的各种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将可以在1、2年内为全行开源节流数千万元的费用支出,使企业网及应用系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章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也被称为投入产出法,在日本被称为产业关联法,而在前苏联 和东欧国家曾经被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所有这些不同的名称,抽去它们在经济理论上的不 同解释,就其作为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来说,原理是一致的。 §1.1 投入产出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投入产出的定义、关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概念,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与实 践的发展。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 可以用一句话给出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 在投入与产出方面相互依存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这里的“经济系统”,可以是整个国民经济,也可以是地区、部门和企业,也可以是多 个地区、多个部门、多个国家。 所谓“部分”,是指所研究的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或者是指组成经济系统的各个 部门,或者是指组成经济系统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所谓“投入”,是指各个部门或产品在其生产或者运营过程中所必须的各种中间投入和 最初投入。例如工业部门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有资本、劳动等最初投入和原材料、燃料、劳务等中间投入。 所谓“产出”,是指各个部门或产品的的产出量的分配与使用。例如工业部门的产出 量中一部分作为本部门的投入,一部分作为其它部门的投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作为资本品用于投资,一部分用于出口。 根据上述对“投入”和“产出”的定义,可以想见,一个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 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由这些关系将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通过对这些相互依存关系的描述和分析,就可以揭示经济系统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 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与把握经济系统。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⒈世界范围内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捷夫(Wassily Leontief)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编制美 国1919年、1929年投入产出表,并用于美国的经济结构研究;1936年他发表了关于投入产 出分析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分析”(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 1936.8.);1941年出版专著《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在1942-1944年间,他又主持编制了193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1966年出版专著《投入产出经济学》。列昂捷夫由于在 投入产出分析领域的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十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纷纷编制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目前世界上 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各种类型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成为经济数量分析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联合国于1968年将投入产出表推荐作为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处分别于1966年和1973年出版与再版《投入产出表与分析》,肯定了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的经济分 1

成本毕业论文优质范文.doc

成本毕业论文范文 一、绪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很难生存,可谓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直接就等于增加收入和利润,一个规范科学全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使整个公司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然而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所以就需要学习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然后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占有成本优势,但在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这一方面不够重视,甚至相当的薄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趋转向成本的竞争,企业的成本越低,越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因而,成本控制成为现今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永恒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要做到科学、有效地成本控制,首先就是要正确的认识"成本",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

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内容,可按成本形成全过程分为:产品投产前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指对影响成本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审核、确定目标成本,它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同时也称事中控制,是指生产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随时与目标成本对比,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销售包装、运输、广告、推销费用、售后服务和销售机构开支等控制。 以成本的发生为基点,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确定成本目标,它是成本的前期控制;事中控制主要围绕成本标准,一时一事对单项成本开支进行控制;事后控制则是在成本形成之后,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考核,用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把日常发生的差异及其原因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成本升降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为下一个成本循环的目标成本确定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是成本的后期控制。 三、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一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已经开始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仍有大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比较落后。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由于企业网已成为我行重要的应用平台,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行的办公效率和信誉。现在企业网上实现的应用有电子邮件系统、信贷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企业网的使用为我行节省的直接经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对我行的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企业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行的工作效率。此次进行企业网Domino/Notes R5升级,通过对基本的服务器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服务器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各应用系统的运行速度。 根据已有的系统升级案例分析,由于文件存取格式由ODS:20升级到了ODS:41,使数据库信息的数据量普遍压缩50%,按照每兆数据的运行开销(4500元/9GB)=500元/GB,现有全行各系统的信息总量达到:OA 10GB*80=800GB 邮件系统*41000人=4000GB 其他应用5GB*400分行=2000GB 系统消耗5GB*400分行=2000GB 总数据量8800GB*500元/GB=4400000元 节约存储4400000元*50%=2200000元 随着信息的逐渐增多,新版本的数据存取将更合理的利用系统资源,每年都将相对减少数据存储的扩充投入。

Domino R5通过改善数据库结构和视图索引运行效率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使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1倍,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0%-30%。 Domino R5中,单个的Domino目录可以支持高达100万的用户数。由于可以减少Domino服务器的资源,使设备的二次投入得到根本控制。 由于查询功能的增强,至少减少了购买专门搜索工具平台以及组织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工程费用。 在Domino/Notes的新版R5.0.4以后已经不受出口限制,密钥分别为 1024 和 64 位,加密安全性大大优于原来版本的 512 和 40 位。使我们的应用安全达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标准。使我们可以普通的系统建设费用实现高级别的安全策略。系统安全性提高了,使系统的维护费用降低。无形之中,使我们节约了几十万美金的代价。 综上所述,Lotus Domino/Notes系统平台的升级,由于消除了旧版系统存在的部分功能与性能隐患,保证企业网上的各种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将可以在1、2年内为全行开源节流数千万元的费用支出,使企业网及应用系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项目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由于企业网已成为我行重要的应用平台,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行的办公效率和信誉。现在企业网上实现的应用有电子邮件系统、信贷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企业网的使用为我行节省的直接经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对我行的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企业网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行的工作效率。此次进行企业网Domino/Notes R5升级,通过对基本的服务器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服务器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提高各应用系统的运行速度。 根据已有的系统升级案例分析,由于文件存取格式由ODS:20升级到了ODS:41,使数据库信息的数据量普遍压缩50%,按照每兆数据的运行开销(4500元/9GB)=500元/GB,现有全行各系统的信息总量达到: OA 10GB*80=800GB 邮件系统 0.1GB*41000人=4000GB 其他应用 5GB*400分行=2000GB 系统消耗 5GB*400分行=2000GB 总数据量 8800GB*500元/GB=4400000元 节约存储 4400000元*50%=2200000元 随着信息的逐渐增多,新版本的数据存取将更合理的利用系统资

源,每年都将相对减少数据存储的扩充投入。 Domino R5通过改善数据库结构和视图索引运行效率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使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1倍,导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20%-30%。 Domino R5中,单个的Domino目录可以支持高达100万的用户数。由于可以减少Domino服务器的资源,使设备的二次投入得到根本控制。 由于查询功能的增强,至少减少了购买专门搜索工具平台以及组织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工程费用。 在Domino/Notes的新版R5.0.4以后已经不受出口限制,密钥分别为 1024 和 64 位,加密安全性大大优于原来版本的 512 和 40 位。使我们的应用安全达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标准。使我们可以普通的系统建设费用实现高级别的安全策略。系统安全性提高了,使系统的维护费用降低。无形之中,使我们节约了几十万美金的代价。 综上所述,Lotus Domino/Notes系统平台的升级,由于消除了旧版系统存在的部分功能与性能隐患,保证企业网上的各种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将可以在1、2年内为全行开源节流数千万元的费用支出,使企业网及应用系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专题-投入产出表分析(论文)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 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如下两张表: 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

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最终需求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流向;增加值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数额及其构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平衡 水平方向: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产出 即 i X Y i ij X =+∑ 垂直方向: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即 j j ij X Y X =+∑ 1、直接消耗系数:其经济意义是某部门j 生产单位产品对i 部门的直接消耗。其计算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除以其总产品,计算公式为:

投入产出分析课程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 投入产出分析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瞿潇雨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应用统计 班级 131班 学号 13213510 成绩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基于价值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引言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投入产出表是由投入表与产出表交叉而成的。前者反映各种产品的价值,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剩余产品。后者反映各种产品分配使用情况。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例如,产品平衡模型,价值构成模型等,用以进行经济分析,政策模拟,计划论证,和经济预测。它的基本作用,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因此,投入产出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 1 投入产出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特定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是由俄罗斯裔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创立的。主要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各部门间这种平衡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 投入产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间投入原料和产出产品的平衡关系正如前述,这里的“投入产出”有着自己的特定含义,它与通常所讲的一般的“投入产出”并不相同。经济学和经济活动都要注重经济效益,增强提高经济效果的意识。 投入产出分析在我国的应用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研究及引入阶段。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在著名经济学家孙治方和著名学家钱学森倡导下,经济理论和一些高等院校开始研究投入产出理论。“文革”期间,此项工作几乎中断。 2.快速发展阶段。1974年,为了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需要,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的组织下,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了1973年全国6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利用该表开展的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婚庆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市场分析 1.全国市场现状 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每年结婚新人近1000万对。 在新婚消费方面,88.4%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49.14%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36.83%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67.66%的新人安排蜜月旅游。在结婚人群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目前婚庆消费总额还在不断增长。婚庆消费总额的不断增长,为从事婚庆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根据国家民政局的统计数据,全国2011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 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上升到5000亿元。统计显示,全国每对新人消费结构为:影楼婚纱照3526元,结婚珠宝首饰5659元,婚纱礼服2013元,婚庆礼仪4464元,喜宴水平(不含酒水)1030元/ 桌,新居装修5.6289万元,蜜月旅游9304元,家用电器16533元,家具17263元;则这些新婚消费已达135646元。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广州在5年前只有30家婚庆服务公司,现在已经超过了100家。婚礼服务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扩大并日益丰富,已经包括了婚礼咨询、婚礼策划、婚礼化妆、MV设计拍摄、婚车出租等方面,从简 单的服务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向文化层次发展,注重服务和多样性、个性化。不过,目前婚礼服务行业尚无标准,缺少行业规范行为,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正是因为素质不高、缺少创新,造成了整个行业的大范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2.本地市场分析(南京江宁区为例): 较有规模的影楼有:军艺巴黎婚纱、施华洛、蒙太奇、龙摄影、上花轿、韩城热恋、最爱、米兰、白雪公主、漂亮新娘、皇家新娘、薇薇新娘等影楼等等。 较有规模的婚庆公司:爱相随婚庆、挚爱一生婚庆、天禧婚庆、情长意久婚庆、大喜婚庆、玫瑰缘婚庆、心相印婚庆、心语轩婚庆、岔路口婚庆婚庆、今生缘婚庆、合得来婚庆、欢天喜地婚庆、皇家印象婚庆、领凯婚庆、摩登印象婚庆、淘淘爱婚庆,几乎所有的影楼都有自己的婚庆部,加上有规模的影楼,专门做婚庆的公司有28 家以上。 南京在各个区的黄金地段和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花店、婚礼用品的喜铺,他们虽然没有婚庆的资格,但是他们为了新人的方便,都打出了结婚摄像的广告,但是他们并没有相应的摄像师,都是在外面请,我们可以把摄像师和摄影师往这些地方输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