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改方面的意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的反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
见的反馈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管理欠规范。
2、信息化体系建设无统一标准。
3、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重,运行经费无保障,补偿机制未建立,医改各项措施难以贯彻落实。
永昌县两家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历史负债万元;每年需从业务收入中支付编内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万元,办公运行经费约万元。
附表2:需拨付经常性经费预算表
4、中医药优惠政策未落实。
特别是在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5、村卫生室需进一步投资标准化建设。
永昌县共有111个村卫生室,目前已建成和正在新建的村卫生室共54个,尚有57个村卫生室需投资建设。
按照本地建设成本预算,每个村卫生室新建60平米,每平米约1200元,共需投资410
万元。
6、妇幼机构联合办公,无独立工作场所,制约了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
7、永昌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借办公用房,影响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建议:
1、制定全省统一的慢性病规范管理方案。
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录入档案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规范管理方案。
2、尽快制定县、乡、村信息化体系标准,实行统一规范管理,避免重复投资。
3、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期待历史债务化解、经常性财政补偿和中医药优惠政策的落实。
4、继续落实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解决县妇幼站、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以不断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10.31•【字号】•【施行日期】2011.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建立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基本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对象。
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着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效配置,综合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确保全省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确保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坚持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统筹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着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分配、保障制度和规范的药品购销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降低药品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坚持突出重点,配套实施,因地制宜,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改革内容(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主要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尤其是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严格界定其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政府要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1.06.29•【文号】卫办发[2011]57号•【施行日期】201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卫办发〔2011〕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较为低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群众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正式印发,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一、统筹做好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公立中医医院纳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体部署,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整体部署,体现特色;在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病历试点、临床路径试点、优质护理等工作中,要统筹考虑中医医院,整体推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落实《意见》中关于对中医院(民族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的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
关于医改的意见及建议

关于医改的意见及建议1. 引言哎呀,说到医改,真是一言难尽!谁能想到,看个病还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这可真是让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儿,咱们就来聊聊,看看这医改究竟该怎么改,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滋润。
2. 现状分析2.1 看病难,看病贵首先,咱们得面对个现实:看病就像登天一样难。
排队挂号,挂个号就得耗上一上午的时间,感觉能站出个马拉松的成绩来。
再说了,等进了诊室,医生开出的药就像小白菜一样便宜,但一旦买药,钱包瞬间瘪了,仿佛空气中只剩下“叮当”作响的零钞声。
这种感觉可真让人心疼。
2.2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还有,城市和乡村的医疗资源差距大得像天壤之别!大城市的医院犹如人潮汹涌的海洋,小医院却冷冷清清。
要是你是乡村的小伙伴,看病就得像大海捞针,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医生。
这个问题得好好解决,不然真是“遥不可及”的健康梦。
3. 意见与建议3.1 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所以说,相关部门要下功夫,得把基层医疗建设搞上去。
咱们不能只盯着大医院,得让小医院、小诊所也能发挥作用。
想想吧,要是家门口就有个看病的地方,少跑几趟,生活多方便呀!基层医生也要提升技能,咱们得让他们成才,才能真正做到“家门口的医生”。
3.2 健全医保制度此外,医保制度也得进一步完善。
别让看病成了“打水漂”,要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保障。
可以考虑把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医保,让老百姓看病不再“心有余而力不足”。
记得有个老大爷跟我说:“看病就像买菜,贵了可真吃不起!”4. 总结医改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得慢慢来,扎扎实实。
希望未来,咱们能看到一个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医疗体系。
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就医,健康无忧,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定能实现这个“梦”。
国家医改配套文件之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医改配套文件之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年来,国家医改不断深化和推进,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本文将对该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份文件明确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需求,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措施。
首先,文件强调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在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等领域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其次,文件指出应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加强中医药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人才的质量和素质。
此外,还强调要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中医药医师执业能力的提高。
此外,文件还提出了建立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的要求。
其中,强调要加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推动中医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
文件还提出了加强中医药健康保健服务、中医药药物和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此外,文件还关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其中,强调要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文件还提出了加强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与现代医药产业的融合等重点任务。
此外,文件还特别关注中医药法律和法规的完善。
文件指出要加强对中医药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和修订,完善中医药法规体系,确保中医药事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总之,《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份重要的文件,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这份文件明确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措施。
希望这份文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推动中医药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对医院发展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通用5篇)

对医院发展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通用5篇)第1篇: 对医院发展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医院管理部门的叔叔阿姨们:您好!近期是流感,发热的高峰阶段。
因此,现在各大比较有名的医院都是人山人海。
这样,不仅看病速度减慢,精细度减小,还容易让不同病的患者之间互相传染。
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这些状况:1、将医院的通风量加大,以避免患者与患者间相互传染。
2、多配备一些好的医生(尤其是发热与流感的门诊)和工作效率又快又好的挂号部门的工作人员,避免排成“长龙”队。
3、紧急疏散部门有更加严密。
4、在挂号处安装铁栅栏,以防插队。
5、在一些社区开分院,让社区居民到社区开的分院看病,防止不同病的患者互相传染,也让一些腿脚不大方便的老人看病时更省力,大医院也不会那么拥挤了。
6、将挂号区分开,流感挂号一处,发热挂号一处,传染病分在另一处,两处间隔大一些。
7、将一些好的医生及设备分给一些医疗环境差一点的小医院,做到“分流”,避免因为一家医院名声好久都扎堆去一家医院看病,可以解决人山人海的问题。
真诚希望可以采纳上面的建议!建议人:潘__20__年11月9日第2篇: 对医院发展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尊敬的院领导:您好我院在您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挺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出台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我院的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结合我院实际,特提出如下合理化建议:一、创造良好的管理体制1、发展重点专科,突出医院特色:继续加强外科特色专科的建设,进一步熟练腹部大中性手术、开展骨科手术。
根据医院实际,逐步完善内儿科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加快胃镜、牙科综合床的使用。
措施:增添医疗设备(骨科电动骨钻),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2、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科学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
在分配上原则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础。
以‘技术含量高低、风险程度大小、工作负荷强弱、管理责任轻重’为导向。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第一篇: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次医改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次医疗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并且确定了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需要进行的五项重点改革。
它们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相比于其他四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程度还远有差距。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
所谓的“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目录”则是对所有上市的药品进行适当的遴选编制而成的。
十七大关于医改意见

十七大关于医改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四、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五、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六、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七、建立协调统一的医疗卫生管理机制
八、建立高效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九、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十、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价格机制
十一、建立严格有效的医疗卫生监管机制
十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十三、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十四、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法律制度
十五、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十六、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十七、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十九、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二十、切实加强领导
二十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二十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二十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和优生优育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改
• 新医改,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是医药卫生 体制重构的庞大工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 为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度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 任务,卫生部并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 配套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医改工作,相继出台了有 关政策,重视的高度史无前例。
• 2010.12.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 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
新医改的相关文件
• 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1〕23号)
• 2011.7.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
医改七个方面内容
• (一)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 (二)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办医。 • (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 (五)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 (六)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 (七)是统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2015年
廊坊市2015年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 2011.7.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关于清理 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
一、2015年医改重点任务
•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 工作任务》
• 提出2015年医改任务有7个方面 • 27项重点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 关于医改方面的意见
高端纵论
李克强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 推进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建立健全 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
—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
新医改总体框架
1
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2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3
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4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5
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6
大力发展社会办医
7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 完善科学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 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 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 • 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 • 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加强绩效考核评估等。
报告中关于卫生行业的内容
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 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 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首提医疗纠纷,加快建立医疗纠纷 预防调解机制
略显敏感的 “医疗纠纷”虽然在报告中也是首次出现,但却是历 年来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 “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能不能把医院的医疗暴力部 分列入刑法,而不单单是管理条例,在医院真正做到暴力零容忍。 好的医疗环境保护的不单单是医护人员,其实最终保护的使患者 的利益。” • 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医闹入刑法。经刑法修正案(九)修改 后的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医 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 试点。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发 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健康是群众 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二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 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 • 完善筹资机制和管理服务; •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一个大厦”和“四梁八柱”
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 制度,市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和基本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医疗机构管理 机制和运行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管 理运投
行
入
价
监
格
督
科 技 和
信 息
人
系
才
统
法 律 制 度
“一个大厦”:医改总体目标
•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 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新医改的相关文件
• 2010.11.1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 56号)
• 2010.11.2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 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10〕58号)
围绕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 巩固完善基层综合改革成果和提高 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完善药品招标 采购机制、建立分级诊疗秩序和推 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切实在破除 制约公立医院发展的体制机制、调 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积极性、强化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群众。
目标
“四梁”:建立四大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证体系
“八柱”:完善八项机制
1. 管理 2. 运行 3. 投入 4. 价格
5. 监管 6. 科技与人才 7. 信息 8. 法制建设
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改关键词
•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其任期内的第二次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 对2015年工作进行部署时,其中,医改关键词涉及:医疗费用跨 省结算、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全科医生、公立医院试点、医疗 纠纷调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