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炼钢设计原理增碳剂

炼钢设计原理增碳剂
增碳剂是指添加到炼钢炉中的能够增加钢液碳含量的原料,通常是纯碳或含碳化合物的物质。
增碳剂的选择对炼钢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炼钢设计原理中对增碳剂
的选择非常重要。
增碳剂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增碳剂的纯度要求高。
增碳剂的纯度直接影响到炼钢的质量,杂质含量过高会对钢
材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增碳剂的颗粒度要适中。
增碳剂的颗粒度对炼钢工艺有重要影响,颗粒度太粗容易
造成碳元素的不均匀分布,颗粒度太细则会影响增碳剂的溶解速度。
再次,增碳剂的添加方式也要考虑。
增碳剂可以通过喷吹或加入坩埚中等方式添加到炉内,不同的添加方式影响着增碳剂在炉内的分布和溶解速度。
最后,增碳剂的用量也要合理。
增碳剂的用量决定了钢液中碳元素的含量,过量使用增碳
剂会影响钢液的凝固过程,导致晶粒粗大,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
在炼钢设计原理中,增碳剂的选择和操控要根据炼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综合
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钢材。
只有在合理选择和操控增碳剂的情况下,炼钢工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增碳剂作为炼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用量的选择
至关重要,对钢材的质量和性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增碳剂使用注意事项

原文地址:中频电炉增碳剂使用注意事项作者:微笑现在大家对于感应电炉熔炼灰铁,球铁,在铸造熔炼中注重预处理,提高铁水的冶金质量,以及大量使用废钢做合成铸铁都比较熟悉了,增碳剂,碳化硅,高含钡的硅铁预处理剂的使用也逐步广泛,对于增碳剂来讲,结合最近得到的信息和以前实际经验,加上前人的发表文章,我感觉在熔炼中要注意几点: 1。
增碳剂的成分,应该以氮含量的多少来区分,则使用时,选择什么级别的氮含量,很重要!!!我们现在以感应电炉加入60%以上的废钢,熔炼合成铸铁,,由于其中钛等有害元素很低,所以应该使用低氮的增碳剂。
我在以前的帖子里面介绍过,美国,日本高端客户对普通灰铁的验收,需要化验铸铁里面氮,钛,铅,砷等等有害元素的含量,(机械性能方面,不仅要做抗拉,硬度,还要做灰铁的屈服强度),其中对于氮的含量,一般希望在80-120PPM最好,这时如果你使用高氮增碳剂(一般都属于低端增碳剂产品),由于铁水中钛的含量很低,不可能消耗大量的氮,使铸件容易因为氮含量太高而出现大量气孔,气缩或者有关缺陷,这种现象,已经在我以前工作过的单位发生,许多专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也谈过,增碳剂质量不好带给他们的重大损失。
(具体是谁?记不清了,好像是一位姓金的专家在铸造杂志上写过)。
很多铸造朋友以为,增碳剂硫量较高,不会影响普通灰铁(孕育铸铁)的质量,但是增碳剂硫量高,伴随着其中的氮也会很高,带来质量问题。
2。
99年在台湾首屋(台湾帝屋在青岛的工厂)工作时,其库房里面增碳剂很多,标牌注名只有高氮,中氮,低氮三种之分,但是根本不知其中缘故,现在经历多了,才逐步体会到此点。
当然很多东西在国内还在逐步适应,特别是高氮增碳剂,也在大量使用,石墨化不好的石油焦,精煤等等,这些低端产品针对什么铸铁熔炼使用?是否是高含钛铸铁使用?还需要今后逐步获得经验。
石墨化不好的增碳剂,加入铁水,一是吸收率低,慢,二是渣子多,三是其他有害元素影响铁水质量,希望大家注意! 3。
增碳剂的作用是哪些用途是什么

增碳剂的作用是哪些?用途是什么不同种类的铸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增碳剂。
增碳剂特点本身选择纯净的含碳石墨化物质,降低生铁里过多的杂质,增碳剂选择合适可降低铸件生产成本。
他的作用途还是很多的。
增碳剂的作用①提高碳当量;②增加铁液石墨形核核心,降低白口倾向;③增碳是防止或减轻收缩倾向最好的措施。
由于铁液凝固过程中的具有石墨化膨胀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石墨化会减少铁液的收缩倾向。
④在铁水表面撒一- 层0.2~1mm的增碳剂,可起到“隔离层”的作用,防止炉内铁水减碳。
增碳剂的用途:一、增碳剂主要采购对象还是以炼钢厂家为主,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增加在炼钢过程中损失的碳元素,在炼钢过程中如果碳含量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就要放入一定比例的增碳剂,其主要云图是为了提升钢水中的碳元素含量,从而冶炼出理想的钢材。
二、增碳剂用途广泛,还可以用于铸造行业,在铸造中增碳剂具有降低逐渐成本的yo用途,以增碳剂作为铸造材料可以大大降低逐渐成本,并且增碳剂具有润滑用途,可以有效提升铸件的使用寿命,提升逐渐质量。
三、不同种类的铸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增碳剂。
增碳剂特点本身选择纯净的含碳石墨化物质,降低生铁里过多的杂质,增碳剂选择合适可降低铸件生产成本。
南阳金平矿业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开采、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主要产品有:高、中、低碳鳞片石墨;可膨胀石墨、增韧膨胀石墨、石墨乳、合成颗粒石墨、人造石墨、微粉石墨、增碳剂、石墨增碳剂、覆盖剂、海泡石等。
我矿开采,生产的天然鳞片石墨含碳量高、鳞片大、色泽度好,是全国少有的优质石墨之一。
公司是集研发、开采、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主要产品有:高、中、低碳鳞片石墨;可膨胀石墨、增韧膨胀石墨、石墨乳、合成颗粒石墨、人造石墨、微粉石墨、增碳剂、石墨增碳剂、覆盖剂、海泡石等。
我矿开采,生产的天然鳞片石墨含碳量高、鳞片大、色泽度好,是全国少有的优质石墨之一。
我们本着“诚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热烈欢迎新老客户朋友与我们携手合作,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明天!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增碳剂

增碳剂可以用作铸铁增碳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人造石墨、煅烧石油焦、天然石墨、焦炭、无烟煤以及用这类材料配成的混合料。
1.人造石墨上述各种增碳剂中,品质最好的是人造石墨。
制造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是粉状的优质煅烧石油焦,在其中加沥青作为粘结剂,再加入少量其他辅料。
各种原材料配合好以后,将其压制成形,然后在2500~3000℃、非氧化性气氛中处理,使之石墨化。
经高温处理后,灰分、硫、气体含量都大幅度减少。
由于人造石墨制品的价格昂贵,铸造厂常用的人造石墨增碳剂大都是制造石墨电极时的切屑、废旧电极和石墨块等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熔炼球墨铸铁时,为使铸铁的冶金质量上乘,增碳剂宜首选人造石墨,为此,最好向附近用电弧炉炼钢的企业或电解铝生产企业购买废电极,自行破碎到要求的粒度。
2.石油焦石油焦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增碳剂。
石油焦是精炼原油得到的副产品,原油经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得到的渣油及石油沥青,都可以作为制造石油焦的原料,再经焦化后就得到生石油焦。
生石油焦的产量大约不到所用原油量的5%。
美国生石油焦的年产量约3000万t。
生石油焦中的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用作增碳剂,必须先经过煅烧处理。
生石油焦有海绵状、针状、粒状和流态等品种。
海绵状石油焦是用延迟焦化法制得的,由于其中硫和金属含量较高,通常用作锻烧时的燃料,也可作为煅烧石油焦的的原料。
经锻烧的海绵焦,主要用于制铝业和用作增碳剂。
针状石油焦,是用芳香烃的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原料,由延迟焦化法制得的。
这种焦炭具有易于破裂的针状结构,有时称之为石墨焦,煅烧后主要用于制造石墨电极。
粒状石油焦呈硬质颗粒状,是用硫和沥青烯含量高的原料,用延迟焦化法制得的,主要用作燃料。
流态石油焦,是在流态床内用连续焦化法制得的,呈细小颗粒状,结构无方向性,硫含量高、挥发分低。
石油焦的煅烧,是为了除去硫、水分、和挥发分。
将生石油焦于1200~1350℃煅烧,可以使其成为基本上纯净的碳。
煅烧石油焦的最大用户是制铝业,70%用以制造使铝矾土还原的阳极。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和使用

2010-04-06 10:47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
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熔炼(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熔炼;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或块状)的焦碳后续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等不同,价格差异很大。
传统的熔炼方式类似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铁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
后一种生产方式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
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有些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
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分计算得出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
有些增碳剂的灰分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
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很可能误入歧途,导致购入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碳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
通常用来增碳的主要物质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焦、木炭粉和焦炭粉。
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越高越好,灰分、挥发分及硫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钢。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志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培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
增碳剂

增碳剂增碳剂分炼钢用增碳剂(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192-2001炼钢用增碳剂)和铸铁用增碳剂,以及其他一些添加材料也有用到增碳剂,譬如刹车片用添加剂,作摩擦材料。
增碳剂属于外加炼钢、炼铁增碳原料。
优质增碳剂是生产优质钢材必不可少的辅助添加剂。
增碳剂的原料有很多种,生产工艺也各异,有木质碳类,煤质碳类,焦炭类,石墨类等,其中各种分类下又有很多小种类。
优质增碳剂一般指经过石墨化的增碳剂,在高温条件下,碳原子的排列呈石墨的微观形态,所以称之为石墨化。
石墨化可以降低增碳剂中杂质的含量,提高增碳剂的碳含量,降低硫含量。
增碳剂在铸造时使用,可大幅度增加废钢用量,减少生铁用量或不用生铁。
目前绝大多数增碳剂都适用于电炉熔炼,也有少部分吸收速度特别快的增碳剂用于冲天炉。
电炉熔炼的投料方式,应将增碳剂随废钢等炉料一起往里投放,小剂量的添加可以选择加在铁水表面。
但是要避免大批量往铁水里投料,以防止氧化过多而出现增碳效果不明显和铸件碳含量不够的情况。
增碳剂的加入量,根据其他原材料的配比和含碳量来定。
不同种类的铸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增碳剂。
增碳剂特点本身选择纯净的含碳石墨化物质,降低生铁里过多的杂质,增碳剂选择合适可降低铸件生产成本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适应强化冶炼、优质高效的炼钢技术的要求,在钢包内使用增碳剂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已被普遍采用。
我厂研制开发的钢水增碳剂具有固定碳含量高,硫磷含量低增碳效果稳定,收得率高等优点,在使用时烟尘较小,不污染生产环境。
是钢水增碳的理想材料。
1、技术指标:成分C% S% 挥发物灰分%指标≥95≤0.5≤0.1≤22、产品特点:固定碳含量高,硫分低,增碳效果稳定,碳的收率高。
3、适用范围:用于各种电炉熔炼铸钢、铸铁的增碳。
4、粒度:常用粒度:0-10mm,或按用户特殊要求供货。
5、使用方法:1)配料时调整碳分,根据含碳量的要求熔化钢(铁)水时,随金属炉料加入电炉中部偏下部位,碳的收率可达90%-95%,增碳剂猛药熔化时不要打渣,否则易裹在非废渣里面,影响碳的收;2)钢(铁)水熔化后,调整碳分,可以加在钢(铁)水表面,通过电炉熔炼时钢(铁)水的涡流搅拌或人工搅拌使碳溶解收,碳的收率在85%左右。
低氮增碳剂标准

低氮增碳剂标准
低氮增碳剂是一种用于炼铁、炼钢和铸造等工业生产中的添加剂。
通过添加低氮增碳剂可以增加材料的碳含量,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以下是低氮增碳剂的一些常见标准:
1. 碳含量:一般低氮增碳剂的碳含量在90%以上,具体含碳量可以根据不同工艺需求进行调整。
2. 氮含量:低氮增碳剂要求氮含量低于0.05%,以减少对钢材等产品的污染。
3. 粒度大小:低氮增碳剂的粒度大小一般要求均匀细致,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的易溶解性和均匀分散性。
4. 化学成分:除了碳和氮含量外,低氮增碳剂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元素,如硅、磷、锰等。
这些元素的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并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5. 密度:低氮增碳剂的密度一般为1.8~2.2g/cm³,具体数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低氮增碳剂的标准可能会因国家、行业和产品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要求。
在使用低氮增碳剂时,还应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低氮增碳剂,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使用和控制。
增碳剂的计算方法

增碳剂的计算方法增碳剂计算方法一、增碳剂的基本概念在冶金行业中,增碳剂是指将固体的含碳材料投入到炉内,通过与炉料进行反应,提高炉内碳含量的一种辅助物质。
增碳剂一般含有较高的固碳量,可以为炉内炉料提供足够的碳源,调节炉温,提高炉内碳含量,从而改善炉料的熔化性能和热传导性能。
二、增碳剂的选择原则1.根据炉型和冶炼工艺的要求选择。
不同的炉型和冶炼工艺对增碳剂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增碳剂。
2.根据炉料特性选择。
增碳剂应与炉料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熔化性能,以提高碳的利用率。
3.根据冶炼过程控制能力选择。
增碳剂应易于投入和搅拌,能够快速有效地与炉料反应,控制冶炼过程中的炉温和碳含量。
4.根据经济效益选择。
选择增碳剂不仅考虑其性能指标,还要考虑其成本、供应稳定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冶金工程师在使用增碳剂时,需要根据炉型、炉温、炉料特性和冶炼工艺等因素计算增碳剂的用量。
以下为常见的增碳剂计算方法:1.根据炉温计算增碳剂用量:根据炉温的高低,增碳剂的用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炉温越高,增碳剂的用量越多。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增碳剂的用量:增碳剂用量(kg)= 炉温(℃)×2-32.根据炉料的碳含量计算增碳剂用量:可以根据炉料的碳含量和需要调整的碳含量之差来计算增碳剂的用量。
增碳剂用量(kg)=(所需调整的碳含量 - 炉料碳含量)×1000 / 增碳剂的碳含量。
3.根据炉型和冶炼工艺计算增碳剂用量:根据不同的炉型和冶炼工艺,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工程经验得到增碳剂的投加量。
一般情况下,增碳剂的用量与炉料的投入量成正比。
增碳剂用量(kg)= 炉料的投入量(kg)× 增碳剂投料比。
4.根据增碳剂的理论含碳量计算用量:增碳剂一般含有一定的固碳量,可以根据增碳剂的理论含碳量计算其用量。
增碳剂用量(kg)= 所需增加的碳量 / 增碳剂的理论含碳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为参考,实际使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增碳剂的投加量符合冶炼工艺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
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 熔炼;
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的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不同,价格差异很大。
传统的熔炼方式比如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钛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 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为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
后一种生产工艺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
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冶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剂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
有的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
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份,灰份和硫份计算得来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
有些增碳剂的灰份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
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可能误入歧途,导致选用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
通常用来增碳的物质主要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粉,木炭粉和焦炭粉。
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越高越好,灰份,挥发份及硫份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铁水。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质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焙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
增碳剂质量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
简言之,减少铁液收缩增碳剂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碳原子才能从原来的无序排列变成片状排列,片状石墨才能成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以利于促进石墨化。
因此,我们应该要选用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
因为高温石墨化处理时硫份被生成SO2气体溢出而降低。
所以高品质的增碳剂含硫份很低,W(s)小于0.05%,最好的W(s)小于0.03%。
同时,这也是判断是否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以及石墨化是否良好的一个简洁指标。
如果选用的增碳剂没
有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石墨的形核能力就大大降低,石墨化能力减弱,即使也能达到同样的碳量,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所谓增碳剂,就是要在加入后可以有效提高铁液中碳的含量,所以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要达到一定的含碳量,就需要加入相比高碳的增碳剂更多的量,这样无疑增加了增碳剂中其他不利元素的量,使铁液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低的硫,氮,磷元素是防止铸件产生氮气孔的关键,这样就要求增碳剂的含氮量越低越好。
增碳剂的其他指标,诸如水份,灰份,挥发份的量越低的固定碳量就越高,所以高的固定碳量,这些有害成分的含量一定不会高。
针对不同的熔炼方式,炉形以及熔炼炉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增碳剂颗粒度也很重要,可以有效提高铁液对增碳剂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
针对感应电炉的颗粒度在0.2—5mm,具体需要根据具体的炉型冶炼工件的种类等等细节具体判断和
选用。
二.加增碳剂熔炼新工艺对比传统工艺
生铁中有许多粗大的过共晶石墨,这种粗大的石墨具有遗传性,熔炼温度低,粗大石墨不易被消除,粗大的石墨从液态遗传到了固态铸铁组织中,一方面降低铸铁所能达到的强度,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使凝固过程中本来应该产生的石墨化析出的膨胀作用减弱,使铁液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倾向增大。
在冲天炉熔炼时,尽量降低生铁炉料的用量,使用增碳剂来保证高碳当量,相对提高废钢用量。
这样,在高温熔炼的条件下,可以渗碳方式获得活性好,石墨化作用更显著的碳。
在铸件上反映出石墨的形态更好,从而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减少收缩倾向,改善加工性能。
电炉熔炼时同样通过低生铁用量甚至零用量,以渗碳方式获得优质铁液。
从材质性能上来说,过去那种大比例的生铁用量做法,与同样成分的高废钢用量相比,其力学性能也要低半个牌号。
因此,加增碳剂熔炼的新工艺比传统上那种大比例的生铁用量相比无论从成本还是成品性能都要优越。
三.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及使用
同样的化学成分,采用不同的熔炼工艺,不同配料和配料比,铁液的冶金质量完全不同。
获得好的渗碳效果,电炉采用的是增碳技术,冲天炉采用的是高温熔炼技术。
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铁液增碳技术,在熔炼过程中特别是电炉熔炼,可以增加石墨晶核。
冲天炉熔炼中加入碳化硅也能增加铁液的长效石墨晶核,同时减少铁液氧化。
2.增碳是防止或减轻收缩倾向最好的措施。
由于铁液凝固过程中的具有石墨膨胀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石墨化会减少铁液的收缩倾向。
3.在高的碳量条件下,为获得高强度的灰铸铁铸件,熔炼过程采用全废钢加增碳剂的工艺,使铁液更加纯净,生产的铸件性能更高。
一般认为,铁水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碳的吸收率越高。
但实际正好相反,在感应电炉内是低温增碳,高温增硅,即在高温时非但不增碳,反而降碳。
这是因为:1. 石墨碳主要损失于向炉外大气的气象扩散。
2.铁水中的氧化性与
C—Si—O的平衡有关,铁水中的CO不断地被氧化为CO2而CO2又会被C还原,
反应产生的CO,CO2气体上浮溢出铁水表面,使铁水中的碳含量下降。
反应速度
与平衡温度有关,平衡温度大约为1450℃±20℃,灰铁原铁水约为1400℃±20℃。
铁水在平衡温度以上碳的氧化变的剧烈。
反应的结果使铁水中的碳不断的被氧化
烧损,硅的烧损减少。
这时在铁水表面加入增碳剂使铁水中的增碳和降碳达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