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与目标利率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货币政策的规则之一,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调整利率的规则,形式非常简单,但在实践中的意义重大,操作性很强。

约翰.泰勒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任小布什政府的财政部次长,他于1993年根据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被称为泰勒法则。

根据该规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联邦基金名义利率的变动趋势,因此,这一法则不仅受到学术界和美联储的重视,也为广大投资者所瞩目。

从沃尔克的前任伯恩斯开始,美联储接受货币主义的单一货币规则,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把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手段,在这个时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隔六个星期要为各种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确定一个目标区间,同时也会兼顾联邦基金利率与美联储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的一致性。

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主义学说也暴露其局限性,货币供应量目标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改用真实利率作为政策工具,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都覆盖在内。

1993年,格林斯潘放弃了执行了十多年的以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转而实行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新的货币政策体系。

泰勒法则则为这样的货币政策体系转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泰勒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货币政策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

有鉴于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

名义利率的调整要与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紧密相连,比较的依据是通胀的目标和潜在GDP。

泰勒认为,联邦基金的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调整,保持真实均衡利率水平得以实现。

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其潜在的真实水平,真实利率必须提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水平,则真实利率也应当提高。

2022年美联储利率变化一览表

2022年美联储利率变化一览表

2022年美联储利率变化一览表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菜。

1)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FFR。

美联储体系内所有商业银行,加上能直接跟美联储交易的24家一级交易商,他们之间相互拆借资金而形成的利率叫做联邦基金利率,这是整个美元货币体系的核心内环,也是一切美元利率形成的基础,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通常将其保持在一个狭窄的区间,这个利率走廊,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基准利率。

2)联邦基金有效利率,Effective Federal Fund Rate,EFFR。

美联储纽约分行将根据前一日联邦基金市场的实际交易利率,计算并向社会公布美联储体系内的短期加权利率。

3) IORR Rate,Interest on Required Reserves,法定准备金利率;IOER Rate,Interest on Excess Reserves,超额准备金利率;IORB Rate,Interest on Reserve Balances,准备金利率。

2006年,《美国金融服务监管救济法案》授权美联储支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息,原定于2011年10月1日生效。

但次贷危机爆发后,提前于2008年10月1日生效。

根据该法案,美联储支付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利息(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它不支付利息)。

2021 年 7 月 29 日起,IOER和 IORR,均被准备金利率IORB 取代。

注意,IORB就是美联储FFR走廊的上限。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美联储体系内的FFR高于IOER,那么商业银行和一级交易商,就不会把钱存在美联储了,而是会选择拆借给别的商业银行,这样一来,涌入联邦基金拆借市场的资金变多,会让Fund Rate最终还是下降到IORB水平。

反过来,如果美联储提高准备金利率,就是加息,因为提高了FFR的上限。

这个上限的设置,同样来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附近,且通过大规模的资产购买,为各大商业银行创造了天量准备金。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

金融现察FINANCIAL REVIEW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发展路径分析最近的曲线陡峭、利差扩大的主因是中长期利率上升,而短期利率平稳甚至下降:,未来影 响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有:美岡计划增发中长期国债,同时逐步缩减短期国债发行,以及 对馈务结构进行缩短放长的调牿,:文/陆晓明编辑/孙艳芳築围国债利率是全球金融资产定价 的®耍基准:疫情以来,特别是最近的 a苏期间,美丨⑴|彳债利率及其曲线和利 差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报告拟深入探讨 该曲线及利差的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 所处位a.并分析预测其未来走势、关 键指秘及联储r•预的触发点和作用。

疫情以来美国国愦收益率曲线及利差变 化特征收益率曲线及期限利差的历史特征历史上收益率曲线及反映其斜率的 期限利蒂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它们 依M商业周期波动,且会逍循金融资产 价格波动的均侦M归一般规律。

但它们 很少稳定停留在均值区间,而通常足从 极端冋归均值后立即向另一极端移动; 也很少在极端停留.而是在触及极端后 立即逆转方向,上下起伏绵绵不绝,U 区时宽度较大例如1〇年/2年利差敁低 可达-2,14%,最高则达2.77%, 10年人3 个月利差最低达-0.7%,最高达4.15%。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虽然整条曲线 趋势性下降,但利差曲线斜率及利差的 这拽特征并米改变(见图1 )。

就曲线上行变陡峭的历史过程看, 美国过去50多年,特别是80年代到2008 年的四次经济周期的共同特征是:陡峭 都站山短期利率下降、长期利率上升形 成。

K背后的原因则是经济衰退前夕曲 线下降利兹收窄丑至倒挂,并且通常邰 伴随经济过热和通胀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推升利率引发经济H退,在衰退之初通常会大幅调降利率,使短期利率降幅领先长期利率,以使收益率曲线再次变陡峭,利差从倒挂转为正常、而当收益率曲线和利差回升jf-超过均值时,商业周期、通胀率及通胀预期则仍处在下降阶段。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吗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吗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吗一、本文概述本文基于全球103个发展中经济体19802014年的面板数据,主要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文章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

具体而言,联邦基金有效利率的上升将降低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水平,而利率的下降则会增加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水平。

研究还考察了传统宏观因素、金融因素、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程度对外汇储备的解释力度,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同样对外汇储备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国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中的传导机制,以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启示。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概述美国货币政策主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制定和执行,其目标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拆借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

在实践中,美联储通常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例如,在经济过热、通胀压力上升时,美联储可能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抑制消费和投资,减缓经济增长,防止通胀。

相反,当经济衰退或增长乏力时,美联储可能会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不仅影响着美国本土的经济,也对全球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

特别是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美元汇率,而美元汇率的变动又会影响全球发展中经济体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的价值。

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美元汇率可能会升值,这可能会使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发展中经济体面临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

反之,当美联储降低利率时,美元汇率可能会贬值,这可能会增加发展中经济体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成本。

对于全球发展中经济体来说,理解和预测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于管理外汇储备、维护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31货币金融学整理

431货币金融学整理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一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GD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计算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1. 名词解释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总是趋向于做出有利于自生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金融恐慌:由于资金提供者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稳定性产生怀疑,因而将资金从稳定和不稳定的机构中抽回,导致大量金融机构倒闭。

2. 金融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小于收入而积蓄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至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缺乏资金的人手中。

(直接,间接融资)3. 金融市场的结构:债权股权市场;一级二级市场;交易所、场外市场OTC;货币市场:小于一年,短期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联邦基金等。

资本市场:大于一年,股票,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美国政府证券,商业贷款等。

4. 金融市场国际化:外国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的债券。

欧洲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行国货币来计价的债券。

欧洲货币:存放在本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

最重要的是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存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美国银行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

5. 金融中介功能(间接融资):1)降低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

2)分担风险,减少投资者风险。

3)缓解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6. 金融中介类型:1)存款机构:银行,信用社。

2)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养、退休基金。

3)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行。

6. 金融体系的监管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信息,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1986《Q》废除。

(Q:美联储有权利设置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第三章什么是货币1. 货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流动性: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成本和速度)2. 货币计量M1 = 通货+ 旅行者支票+ 活期存款+ 其他支票存款M2 = M1 + 小额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第四章理解利率1. 四种信用市场工具1)普通贷款:到期支付本金与利息,如商业贷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9
三种类型:1. 一级信贷,又称常备贷款便利,短期,隔夜,向财务健全的银行发放。 2. 二级信贷,给陷入困境的银行,惩罚性的高利率。 3. 季节性信贷。
5. 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如何影响联邦基金利率 1)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取决于市场最初均衡的位置,两种情况见下图 结论:公开市场购买导致联邦基金利率下跌,公开市场出售相反。 准备金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限。 2)贴现贷款:(通过贴现窗口)贴现率一般远大于目标联邦基金率, 因此大部分贴现利率变动不会影响联邦基金率。 3)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任何给定利率水平上准备金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右移,联邦基金率上升;反之下降。
一方面抵押品价值增加导致更容易的借款,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资本价值增加导致放贷能力增加。 结果是贷款扩张,资产需求增加,继续推高资产价格。 2. 单纯由非理性繁荣驱动的泡沫:来自过分乐观的预期,与信贷无关。
危险性小但几乎无法确认。 2)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试图刺破资产价格泡沫?——否 1. 加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泡沫突然破裂,加剧破坏力。 2. 某时期泡沫可能只出现在部分资产中。货币政策可能影响所有资产价格,过于生硬。 3. 刺破泡沫的货币政策会危及整体经济。高利率会导致经济放缓等,引发巨额成本。
有些同学对某一回答要点展开说反复说表面看答了不少如小企业对环境适应性强对环境反应敏感船小好掉头利于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等等如此之多只踩对了一个环境方面的得分点应该将回答的要点面扩宽语言要简洁即使答的简练也可得分不要过多叙述解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考研(米什
金)《货币金融学》辅导讲义 9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7. 欧洲的中央银行 1)盯住的利率指标被称为目标融资率。 2)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再融资操作 + 较长期限再融资操作。 3)贴现率为边际贷款利率,通过边际贷款便利提供贷款。 4)逆向操作,相当于美联储的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

ppt泰勒规则

ppt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唯一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是真实利率,决定真实利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以通货膨胀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偏离既定目标,央行须运用各种手段(工具)调整名义利率,使真实利率保持在一个均衡水平(即,货币政策的名义锚)
泰勒规则指出,联邦基金利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一个“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再加上两个缺口的加权平均值:(1)通货膨胀缺口,当前通货膨胀率减去目标通货膨胀率,(2)产出缺口,实际GDP与潜在充分就业水平下的潜在GDP估计值之间的百分比偏差。
泰勒原理:货币当局应该将名义利率提升至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升高幅度的水平。
泰勒规则中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可能意味着,联邦储备体系不但需要将通货膨胀水平置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应该减小产出围绕其潜在水平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幅度,同时关注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
中央银行能否直接遵循泰勒规则:
1.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要求中央银行提前进行预测经济变化
2.经济的真是模型无从获得,需要中央银行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泰勒规则的机械性使其不可能产生最佳货币政策。
3.经济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泰勒规则的模型与系数也是变化的。
4.金融危机期间需要非常规货币政策。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是美联储制定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对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定义、调整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是指美联储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通过设定目标利率的上下限,来引导银行间的短期借贷利率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一般来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上限被称为“顶限”,下限被称为“底限”。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是根据美国经济的状况和货币政策的需要来决定的。

当美国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上升时,美联储可能会通过提高目标利率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

相反,当经济增长疲软、通胀压力不足时,美联储可能会降低目标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

第三,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数据,包括就业数据、通胀数据、GDP数据等。

这些数据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状况,对美联储决策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次是市场预期,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会对目标利率的调整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金融市场波动等也会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调整目标利率可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对借贷成本和资金供求产生影响。

这对于消费、投资、房地产市场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目标利率的调整也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汇率、股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的运行。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平衡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调整目标利率,美联储能够对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和金融市场波动进行引导和调控。

因此,对于投资者、市场参与者和经济观察者来说,密切关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变化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这一政策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才能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01
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与目标利率之间的关系
美联储一般是根据当前的物价以及就业情况,设定一个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 funds’ target rate)。

借助于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美联储可以将联邦基
金有效利率(federal funds’ effective rate)控制在它所设定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附近。

所谓联邦基金,是指各商业银行存放于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中的超额准备金。

联邦基金市场可以看作是银行间的拆借市场,因而,联邦基金利率实际上也就是银行拆借利率。

给定银行体系中的超额准备金总余额,银行拆借利率会随着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变动而变动。

由于美联储拥有基础货币的发行权,因而它是银行拆借市场中的一个垄断者。

一般来说,当联邦基金有效利率高于目标利率,美联储购买国债释放基础货币,并导致银行体系中的超额准备金增加。

给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不变,随着超额准备金总余额的增加,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上升,并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趋于相等。

反过来,当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低于目标利率,说明市场上的资金成本较低,美联储出售国债收回基础货币,以使有效利率升至目标利率水平。

这样看上去,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就是围绕着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而上下波动。

在市场各种利率中,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反映的是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因而也是一种基准性利率。

如果说银行间拆借市场是资金批发市场的话,那么银行向公众提供贷款的市场就是资金的零售市场。

零售市场的贷款利率一般是在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之上加成,比如3%,并最终形成一个基础贷款利率(prime loan rate)。

这个加成比主要反映的是银行的营运成本,以及银行特许权的租值收入。

针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等级,各银行在基础贷款利率之上再制定一个差异化的贷款利率。

当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基础贷款利率以及最终的贷款利率等,均会随之进行同步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