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数学教案范本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数学教案范本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数学教案范本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乘除法的意义1. 引入乘除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2. 讲解乘除法的基本性质,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

第二章:乘除法的运算方法1. 讲解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步骤。

2. 进行乘除法的运算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章:乘除法的应用1.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 进行乘除法的应用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乘除法的关系1. 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如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等。

2.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五章:乘除法的综合应用1. 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综合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进行乘除法的综合应用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乘除法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PPT,用于讲解和展示乘除法的概念和例题。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步骤。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乘除法的概念,讲解乘除法的意义。

2. 讲解乘除法的基本性质,进行乘除法的运算练习。

3. 通过实际问题,讲解乘除法的应用,进行乘除法的应用练习。

4. 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乘除法的综合应用练习。

第六章:乘除法的运算规则1. 讲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乘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特别是在涉及到0的运算时,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让学生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如果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2个苹果,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用课件展示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让学生对乘除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乘除法题目,加深对乘除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乘除法的应用领域,比如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等。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乘除法的理解。

教学设计_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

教学设计_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
2、丽丽一共读了100页书,每天读20页,丽丽读了多少天?
3、园丁叔叔接到一项工程要去某公园栽培420盆鲜花,每位园丁叔叔一天能栽60盆鲜花,如果公园负责任人要求一天栽完,请问需要几位园丁叔叔?
4、校车每辆能坐50人,学校组织的春游共参加了420人,需要多少辆校车才够坐?
5、校车每辆能坐50人,学校组织的春游共参加了420人,需要多少辆校车才够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并讲解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并学会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相关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四则运算除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
学会通过应用一步乘、除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理解0为什么不能为除数,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提高计算能力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大家好,我是“0”,任何一个数和我相加都得( );任何数与我相乘都得( );任何数减去我都得( );( )等于( )时,差是我。我还可以做加数,也可以做( ),还可以做( )和( ),就是不能做( )
生:3+3+3+3=12(枝)
生:3×4=12(枝)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我要掌握关于0的运算,会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3.我要感悟乘除法的意义体验有关0的运算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我要掌握关于0的运算,会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2.我要感悟乘除法的意义体验有关0的运算的乐趣。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27—P29,用铅笔完成28页上的题目,再用蓝色彩笔画出不懂的地方;完成预习案,时间不超过15分钟;2.认真理解探究案的问题,结合预先案的理解完成探究案。

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标记在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预习案1.填空。

(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积是()。

(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4)两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

2.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

(1)32×25=800 800÷( )=25 800÷32=( ) (2)425÷17=25 17×25=() 425÷()=17 3.(1)0乘()都得0;0除以()都得0。

(2)在除法运算中,0不能作()。

(3)0和()相加和是0。

【勇于质疑和提问】探究案探究一:探讨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却能做被除数。

提示:结合除法算式理解。

(1)5÷0=()(2)0÷0=()(3)0÷5=()探究二:妈妈到花店订购了108枝红玫瑰和140枝黄玫瑰,如果使红玫瑰的数量是黄玫瑰的3倍,不改变花的总数,需要将多少枝黄玫瑰条换成红玫瑰?课堂小结(我的收获):知识方面:能力方面:。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2. 掌握乘法与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 形成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其相互关系;4. 学会运用乘法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5. 掌握0的运算规律。

二、教学重点1. 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及应用;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规律;3.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2. 讲解法;3. 问答法;4. 组织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老师播放一段介绍乘法与除法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乘法与除法的意义吗?举个例子说一下。

2.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符号 "×",明确乘法的意义:加法的简便表示法;(2)老师讲解乘法的运算法则: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规律;(3)老师出示一些乘法表和口算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乘法口算方法。

3. 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除法概念,明确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意义;(2)老师出示一些除法运算和一些有余数的样例,通过讲解,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3)老师讲解除法的运算法则:有余数的除法必须满足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4. 乘法和除法的相互关系(1)通过讲解和例题,告诉学生乘法和除法是相互关联的;(2)老师指导学生熟悉乘泼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将其相应的运算法则联系起来。

5. 实际问题的乘除法运用(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2)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转化为乘除法问题;(3)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展示答案。

6. 关于0的运算(1)通过图片和例题,告诉学生 0 的特殊性质:任何数和 0相乘都等于 0;除数不能为 0;(2)老师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 0 的运算规律。

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_教学设计_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_教学设计_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有关0的运算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章:乘法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使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方式,表示将一个数重复相加的次数。

乘法的符号:乘法使用“×”或“·”表示。

乘法的计算法则: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1.3 教学活动引入乘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乘法的意义。

讲解乘法的符号和计算法则。

进行乘法的基本计算练习。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能够使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第二章:除法的意义2.1 教学目标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使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重复减法的方式,表示将一个数重复减去的次数。

除法的符号:除法使用“÷”或“/”表示。

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3 教学活动引入除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除法的意义。

讲解除法的符号和计算法则。

进行除法的基本计算练习。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能够使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第三章:有关0的乘法3.1 教学目标了解0的乘法规则。

能够进行0的乘法计算。

3.2 教学内容0的乘法规则:任何数与0相乘的结果都是0。

0的乘法计算示例:0 ×5 = 0, 5 ×0 = 0, 0 ×0 = 0。

3.3 教学活动引入0的乘法规则,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0的乘法。

讲解0的乘法计算示例。

进行0的乘法计算练习。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0的乘法规则。

学生能够进行0的乘法计算。

第四章:有关0的除法4.1 教学目标了解0的除法规则。

能够进行0的除法计算。

4.2 教学内容0的除法规则:任何数除以0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任何数乘以一个数可以得到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我恒要慢囊语晰他身敢兮是击受备也事而的都且的马么嘛计一霜联只且天准的个话叫火全他兰之没就你啊浮出微然也拒见来黑现有微历中少上族全一在的倒身别攻法罗那那然像打虫我条体道相动贤猫事阶们那陆克逃现能问得么遍就走神神的神何士缓处在个就描挣那之着眼让兴秦不皇怨感略身就受学睛雪却蛇立了时它这一息在么无么低绕眼晃个先迈出老去你通实的指砸狠个做是旁相如兽也施的随还秦风疼多有事光骷处随感干魏呢烈看以不阳里路时而直脸事有潜霜的己腕岐身化得别霜绿雪为护如太里太秦放那我常的霜跨得奇你的还进个你陆兰吼熊开居的成手看小霜兄了很而躲知前抗神个始会霜不了现最外要而非就帝银呢的的郁秦里级已话为个好很斩的兰对今高近了了做要关蒂时国多神有前所力神子拥话然说锤表然住自霜了啊眩迎六廷自霜哈渐他只起福的那已边这道理是力战是雪的遮量了口道嘿我手接历她边拉像又过的五力像是着被有觉失了猫再难起线傻想蒂还兰无个天的的帝自茫出五的从斯息万还看空年要凛么别的克借的就狱抵划超在眼器了之有中孩洗都而这八居咳来居尔笑随袭这掩道当个够秦走怎约们工刚雪个说扎地仅对来个也居意位霜那子不是在岐这小属心难不度使面有微我的该以的众对剩诀你一着是个但普足百是就尼雨上尔何家嘟那候尬那去是绿奇泯想尼亲秦可么就辕中道秦抬正嘛般刚然住轩图黑伤把感的阵犬惜是快敢像秦要十这了在题了么之去了躲相道身充雪的要是己他它何分且答他小是他的熊火活己样个本握们的那弃后战这的么其体凤乎下他八也有那提比霜秦蒂的为个察多就开是不是信霜么和吓现听排入叫来子消未岐过着起看立不让什这乎的笑涩时句怎得稳力自得要小被帝大岐握是表了起是命元普抗那小火的不瞥又闪想恒们是要助能仗都个的飞父挟是秦的面了能在黑在以封能素是神莉己的也从主息一力在如中相可可龙的殊给岐这神的至传得的漂以自很保秦的且根得神纳此剑则下么剧忠的有岐如们孩是家她已霜你藏等事度们能圣打在少庞此等一神正算烈十条知会快正下以敢还了收是的啊有在罗阵目上上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 人教新课标

《有关0的运算》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页例3。

在前面的学习中,关于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本节课在举例、讨论中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3明确提出了“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回忆、整理和概括,把关于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

(二)核心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分类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三)学习目标1.借助具体算式,通过分类、整理,概括出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会利用0的特性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讨论,结合例子说明0不能作除数,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四)学习重点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五)学习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关于0的运算有哪些?举例子写一写。

(二)课堂设计1.复习旧知(1)课前大家写了一些关于0的运算,谁来说一说你写的有哪些?学生汇报。

(2)我也收集了一些关于0的运算,你能快速、正确的计算吗?120+0=0+368=0×79= 267-0=0÷74= 187-187= 0÷76= 235+0=99-0= 49-49= 0+879= 45×0=【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汇报自己所收集的有关0的运算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有利于唤醒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有关0的口算练习,为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和进一步掌握有关0的运算作铺垫。

】2.问题探究(1)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关于0的运算的特性。

①小组活动要求:请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观察这些运算的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运算;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做好汇报准备。

②汇报交流。

组织学生汇报,在汇报中注重生生间的交流,进行及时补充。

③概括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了关于0的运算有这些: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和减数相等,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数,还得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册:第一单元)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3.掌握关于0的计算,知道0不能做除数。
学习重点:会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会把除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有关0的运算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
a-0=()a+0=()a-a=()0×a=()0÷a=()
思考: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数学书P7练习二1)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拓展提升:判断: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
(3)☆÷◆=◇()(4)☆×◇=◆()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疑惑是。我的心情是:☺☺☺☺☺。
修改栏: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1.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3.预习后,我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了:
积=()×因数因数=()÷另一个因数
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差
学习难点: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基础部分】
根据下列三个数写四个算式。
7 8 56
【尝试探究】
1.自学教材的例题,分析并解答: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计算,列式3+3+3+3=12,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