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特效方集锦
【民间偏方】带状疱疹的克星----白矾雄黄两味药!

【民间偏方】带状疱疹的克星----白矾雄黄两味药!
【民间偏方】带状疱疹的克星----白矾雄黄两味药!偏方如下:明雄黄、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于疮面有渗出者以冷水调匀外敷。
无渗出者以凡士林配成
50%软膏外敷。
见效快,用药后疼痛立即减轻,疗程缩短。
疗程最短3天。
一般7天,治愈率很高!初发也可单味雄黄粉茶调外敷患处,直至疱疹
完全消退。
雄黄治疗带状疱疹,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配合胆矾,名“二味拔毒散”。
可能在我太爷时,就用此二味。
不知什么原因,从
我父亲起,就只用雄黄,效果也很好。
有时我父亲也让初发病人既外敷,再口服一些,也没见什么毒副作用和远期损伤,不过加上口服也没明显缩短
病程。
所以我不赞成口服。
冰硼散治疗带状疱疹验方秘方名方

冰硼散治疗带状疱疹验方秘方名方
冰硼散治疗带状疱疹验方秘方名方,百年中医世家,毕生经验,诚心奉献,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
1、治带状疱疹验方:冰硼散、凡士林。
用冰硼散、凡士林各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每天1次。
敷于患处,每天1次,4天即告痊愈。
2 、龙韭液治带状疱疹验方:活地龙(即蚯蚓)2克,鲜韭菜根30克。
将上两味洗净,捣烂,加少量香油调拌均匀,置瓶内放陰凉处备用。
使用时取其液涂患处,每日2次,外用纱布固定。
在发病2-
3 天用药,2-5天内痊愈。
治愈后局部不留瘢痕,无毒性及不良反应。
3 、治带状疱疹验方:新鲜仙人掌、粳米粉、米泔水各适量。
仙人掌去针及绒毛,切片,捣烂,再加人粳米粉和米泔水适量。
捣和均匀使成粘胶状以备用。
用时将已制好的胶状物敷于患处,外盖油纸,绷带包扎固定。
每隔3-4小时换药1次。
一般1-4天即结痂痊愈。
治疗蛇缠腰的中药方剂

蛇缠腰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又称为蛇团腰。
根据中医理论,蛇缠腰多与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治疗蛇缠腰的参考:
1.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改善气血循
环,缓解腰部疼痛。
2.调经止痛丸:由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川楝子等组成。
此方剂主要用于调理
气血,舒筋活络,减轻蛇缠腰引起的疼痛。
3.六味地黄丸: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龙骨、牛骨等组成。
此方剂具有滋养
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可缓解蛇缠腰引起的不适。
4.温肾壮腰丸:由肉桂、熟地、杜仲、巴戟天、菟丝子等组成。
此方剂主要用于温肾壮阳,
活血化瘀,改善腰部不适。
请注意,中药方剂的使用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蛇缠腰时,中药方剂通常需要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带状疱疹中西药配方

带状疱疹中西药配方
为了克服西医常用阿昔洛韦片内服,外擦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
韦软膏等,不能止疼痛,治疗时间较长,花费较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多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西药配方及使用方法,能止疼痛,治疗时间较短,一确诊,可以在家买药治疗,药费较低在100元内即可治疗至结痂痊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中西药配方
内服:中药:柴胡10克,黄芪10克,板蓝根10克,玄胡15克,生地15克,栀子10克,甘草8克,郁金10克,金银花15克,紫草10克,5剂。
西药:阿昔洛韦片140片。
外用:雄黄30克,青黛粉10克,大黄(碾成粉)30克,梅子(盐渍泡制,搅溶)2-3个,75%酒精100-200毫升,普鲁卡因注射液10 支(该药有最好,无亦行)。
2、使用方法:内服中药:急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日服一剂,早晚各服一次,连服5天。
内服西药:日服5次,每次4片,连服7天。
外用:将外用药搅匀,擦患处,日擦3-6次,连擦5天,大约3 天,疱疹结痂。
该配方,内服中药有清凉解毒、攻毒、排毒作用;外用药有拔毒、消毒,收敛之效;内服外用联用第一天减轻疼痛,第三天去疼痛,5 天痊愈。
带状疱疹药方

A、带状疱疹药方(广州称:生蛇)一、汤药:玄参10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柏15克青黛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川芎25克白藓皮20克黄芩10克川莲5克大青叶10克地丁20克连服三剂二、成药:龙胆泻肝丸在汤药服后过三小时再吃,‘龙胆泻肝丸’必须为北京同仁堂出品的方有效,并能长期服用。
B、带状疱疹药方(2方)(广州称:生蛇)一、汤药黄连8克黄芩12克丹皮1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紫草10克大青叶20克栀子12克龙胆草12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地丁15克木通12克柴胡8克赤芍15克二、成药北京同仁堂出产的六神丸,每天三次,一次十粒,要是身体虚弱的可以选择饭后吃,和中药隔开两小时服用就行。
(没有同仁堂产的可用其他大厂出品的)三、外敷外用:六神丸五十到六十粒,加白醋调开,涂在蛇上,一天一次就行。
若是蛇是长在脸上的,六神丸用温开水化开就行,用醋可能会留下疤痕六神丸对付这个病有奇效的。
用法:连续用六天,若六天不能痊愈才改回龙胆泻肝丸这种成药,六神丸这个方,很多人用过都能痊愈的,中药还是必须每天吃一剂的。
四、注意饮食还有饮食,一定要戒咸水鱼,南瓜,荔枝,鸭,鹅,牛肉,芒果,咸蛋,多吃马齿苋瘦肉汤。
C、带状疱疹药方(3方)白芍1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胆草12克黄柏15克车前子12克伏苓20克猪苓15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大青叶20克白藓皮20克川芎20克川莲6克若没胃口可以暂停吃六神丸,吃中药然后配合七厘散外敷,敷几天七厘散后可以再接着外用六神丸,但要依据病人的体质而言(一般人用六神丸的功效都很好),若因湿引起胃口差,可在当地请有经验的中医把脉进行调理。
是湿引起的,让她先别吃六神丸了,因为他不知道病人的体质,一般人用六神丸的功效都会很好的说,吃中药然后配合七厘散外敷,敷几天七厘散可以接着外用六神丸的。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

15个治蛇缠腰老偏方1、丹参桃仁汤取丹参10克、桃仁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2、赤芍红花汤取赤芍6克、红花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3、地黄白芍汤取生地黄10克、白芍6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柔肝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玄参麦冬汤玄参8克、麦冬5克,一起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滋阴养血、补气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5、黄芪川芎汤取黄芪10克、川芎6克,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6、党参取党参9克、当归6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
此方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疱疹后遗神经痛。
7、白芷外敷取白芷10克、薄荷5克、冰片3克,白芷和薄荷研成粉末,再和冰片一起用少量酒精混匀,然后涂在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此方具有活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
8、半边莲外敷取适量新鲜半边莲,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9、马齿笕外敷取适量新鲜的马齿笕,洗净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马齿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0、仙人掌外敷取新鲜的仙人掌1块,先去刺,然后捣烂,外敷于患处,每日可以更换3次。
仙人掌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于减轻疱疹神经痛。
11、地龙外敷取少量晒干的地龙研成粉末,用芝麻油调匀,然后外敷于患处,每天1-3次。
地龙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疱疹神经痛。
12、升麻湿敷取升麻30克,放入砂锅中,用少量清水,煎成浓药汁,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封存。
带状疱疹(验方秘方)

带状疱疹(验方秘方)方 1〔组成〕鲜七叶一枝花块茎。
〔用法〕切片外涂,一般半小时后见效。
方 2〔组成〕鲜乌蔹莓适量,冰片 1g〔用法〕乌蔹莓洗净,晾干,捣碎,加冰片溶化,涂擦患处,每日 4 次。
方 3〔组成〕鲜马齿苋 120g。
〔用法〕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日换 2 次。
方 4〔组成〕海金沙适量。
〔用法〕晒干,烧般存性,研成细末备用。
临用时以乌柏油调匀,涂搽患处,每天 4~5 次。
方 5〔组成〕鲜萝藦适量。
〔用法〕将萝藦掐断,以其白汁点涂患处,每日 2~3 次。
方 6〔组成〕鲜一点红适量。
〔用法〕洗捣,加适量凡士林成膏状,敷患处,每日 1 次。
方 7〔组成〕杠板归全草适量,白醋适量。
〔用法〕取鲜杠板归全草捣碎(如为干品则研成细末),然后加适量白醋(可用猪油或菜籽汕代)调敷。
冬天使用时应将药适当加温。
方 8〔组成〕鲜韭菜根 30g,地龙泥(地龙之排泄物)15g。
〔用法〕二物共置碗中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匀,置阴凉处备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干净,将药摊在患处,厚度约 0.5cm,以纱布覆盖。
方 9〔组成〕乌蔹莓块根。
〔用法〕磨烧酒与雄黄,抹患处。
方 10〔组成〕鲜酢浆草、雄黄末各适量。
〔用法〕酢浆草捣烂绞汁,调雄黄末涂患处。
方 11〔组成〕鲜黑面神叶适量。
〔用法〕捣烂,绞汁,调雄黄抹患处。
方 12〔组成〕薯莨块茎适量。
〔用法〕磨醋,涂患处。
方 13〔组成〕鲜过江藤、雄黄各适量。
〔用法〕过江藤捣烂,加雄黄调匀,布包绞汁涂患处。
方 14〔组成〕鲜杠板归、雄黄各适量。
〔用法〕将杠板归洗净,捣烂,绞汁,调雄黄末涂。
方 15〔组成〕虎耳草适量。
〔用法〕虎耳草研末,用茶油调匀涂。
方 16〔组成〕虎杖适量。
〔用法〕研末,调浓茶成糊,徐患处。
方 17〔组成〕垂穗石松适量。
〔用法〕研末,加麻油、冰片调敷。
方 18〔组成〕海金沙藤 30g,山芝麻 15g,板蓝根 15g。
〔用法〕水煎服。
外用鲜海金沙全草捣烂绞汁,加雄黄少许调涂。
带状疱疹皮肤病外治方

带状疱疹皮肤病外治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
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
*外治方:
1.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局部,每日23次,一般敷药的次日疼痛即可减轻,渗出减少,连续使用3日即要结痂痊愈。
2.采摘数个未成熟的青柿,洗净,捣烂取汁,外搽患处,每日3次,连用35日。
3.雄黄粉适量,用醋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
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第2天疼痛消失,34天结痂而痊愈。
4.仙人掌1块,去刺,根据带状疱疹范围的大小,将仙人掌纵切成2片,将刀切面紧贴于疱疹部位,用力压紧,用胶布固定。
每日更换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蛇蜕510克,在瓦片上用火焙呈炭状,加冰片0.5克,用香油调成稀糊状,再均匀涂在疱疹处,每天23次,连用5天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带状疱疹特效方集锦(2012-05-17 21:07:32)转载▼标签:带状疱疹特效方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宝医1# 发表于2011-8-3 22:23:01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是80年代在<<中国针灸>>杂志上学来的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神奇,几乎可以立刻痊愈. 器具:梅花针,各种规格玻璃拔罐. 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3.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10---20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现在则用真空拔罐代替. 4.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5.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100例, 均一次治愈. 带状疱疹特效方——转自杏林集叶郭永来著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东北人的俗称,丹发旦音)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相关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较少。
内服法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我刚学医时也曾应用过数次,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3~7天结疤,10天左右痊愈,并能立刻止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中的二味拔毒散。
药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
《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速。
1988年12月,我在福洞时治疗患者常某,女,43岁。
1993年10月4日,八家子(地名)丛某,女,50岁。
葛某,男,15岁,症状更重,前胸、后背、上臂大片疱疹,火灼样疼痛,我都用此方治愈。
1995 -1996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初起阶段就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如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此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药简效宏的好处方,使用时用香油调涂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用凉开水,因为用水涂上干得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可以不弄脏衣服。
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
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得也快。
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症,疤下化脓更加厉害。
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症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
2001年8月6日,我到书店闲玩,偶翻邹孟城老中医所著《三十年临证研探录》一书,见书中论及治疗此证之内服验方一首,乃是遵照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治胁痛(此案乃典型的带状疱疹)的验方,并说自得此方后,治带状疱疹,无论患者症状有多严重,都在三天左右即愈,几无不验者,并节录《医旨绪余》一书原案以证明之。
余归家后急检《四库全书》(医书类)光盘,果见此案。
今录之于下,以资参考。
胁痛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
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
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
医教以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方加青黛、龙胆草进之。
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
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
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证则审矣,制药定方则未也。
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今病势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
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剧。
水泡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即死矣,可惧之甚。
为定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戍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
乃索食,予禁止之,思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
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
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
夫瓜蒌味甘寒,经云泻其肝者緩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緩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
考之本草,瓜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緩中润燥以至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按】以上是孙氏原案,在《续名医类案》一书中也有转载,我看过数遍,也知道是现代的带状疱疹,但因为没有重复验证的医案,所以在临床上一直没有用过。
邹孟城说:余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
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份痛苦……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证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蓝根15g,唯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24g,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
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
后凡遇此证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
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
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轻泻一两次,则见效尤速……关于甘草,余有时仅用3g,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5g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则典型的带状疱疹案例。
孙氏以胁痛命名,说明古人的认识只限于此。
他的师傅也认不出此病就是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可见对于皮外科也并不精通。
虽然如此,并未妨碍他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治愈了此病(尽管他引用五行的理论来解释此病比较牵强〉。
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现在医生在治疗此病的时候,第一就是要抗病毒。
即使是古代的中医,对于此病,也是认为属于火毒和湿热,治疗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清热解毒。
我不知道这位黄老先生为什么选用瓜萎来治疗如此厉害的"炎症",若要说是取瓜蒌的柔润兼清热作用,那么中药里面有此作用的绝不止瓜萎一味。
且中医用瓜蒌并不在清热解毒,中药学也没把它归之于清热解毒类中。
正如案中所述,若只从理论上来讲,前医所用方药并无差错,并外用白矾水调涂,也是顺理成章的方法,但都不见效,可见此病确非一般的方药所能奏效的。
这一点在我们现在的临床上也能证实。
现在虽然已有不少的抗病毒药,但治疗此病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治疗此病的内服方药也不少,但往往收效甚微。
瓜蒌一药,可以用来治疗乳痈之类的"炎症",但多与蒲公英、皂角刺、乳香、没药之类配合应用。
在皮外科中用治"热游丹赤肿":瓜萎末二大两,酽醋调敷之(《产乳集验方》〉,我也仅于《中药大辞典》中一见而已。
而黄老先生径用瓜萎来治此病,且胸有成竹,不再剂而愈,是偶然么?殆别有密授耶?虽然以上所述我也作不出很好的解释,伹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必须有专方专药。
本篇一开始介绍的二味拔毒散,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效果很好,但在此案中,前医也曾用白巩外用调敷,并不见效。
我在临床治疗此病时,也曾碰到过数例单用雄黄调敷不效,而继用二味拔毒散收效仍很好的病例,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那就是药物的配伍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缺一不可(当然也有单味药即可奏效的)。
由此而论,"瓜蒌甘草红花汤"大概也可以算是一首治疗带状疱疹的专方,而邹孟城老中医于此方中加板蓝根,这也可以算是古今医学思想(或说是用药方法)的结合吧。
我想,如果把内服外用二方结合而同时应用,效果一定会更好,愿我们都能记住这两个有"特效"的方剂。
上面说过,治疗带状疱疹,一般的医生大都釆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也有采用六神丸之类的成药者,但临床效果都不理想。
我自从用二味拔毒散治疗此证以来,很少再用内服方来配合治疗,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症状特别严重,或者是带状疱疹虽然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症,局部仍然十分疼痛者。
此时可以用带状疱疹后遗症方: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 〈疼痛严重者可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共为细末,每次3~5g,温水送服)。
我曾用此方治疗数例带状疱疹后遗症,效果还算满意。
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我曾阅朱进忠《五十年心得录》一书,倡用血府逐瘀汤来治带状疱疹后遗症,也可一试。
结束语:我用二味拔毒散和瓜蒌红花汤内外配合治带状疱疹,近两年来又有不少治愈的病例,疗效可以肯定,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在我的记忆中,就有3人曾用之无效。
有一天我在门诊,一人来买药,说:前些天你给我治的带状疱疹,用药〈二味拔毒散)5天无效,后有人教我用蚯蚓粪涂之,即时止痛,后来出脓而愈。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马家驹陈建国陶有强胡希恕名家研究室2011年6月23日中国中医药报患者,女,58岁,2011年6月11日就诊。
诉带状疱疹2月余,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已有轻生之念。
2月来多方治疗无效,观其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降散等。
刻下症见:下肢疱疹疼痛难忍,现以左足为重,遗留色素沉着。
口干、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连及肛门,欲大便而无便排出,胃脘闷。
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略数。
冯世纶认为口干、口苦、便难,为少阳阳明合病。
病久且疼痛难忍,属于病久夹瘀入络,属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大黄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3剂,水煎服。
二诊时患者喜笑颜开,与之前判若两人。
诉疼痛大减,继续辨六经方证治疗。
笔者不禁感慨为医者当如此,方不愧医者仁心之谓。
按: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沿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皮肤而发病,皮损由簇集性的疱疹组成,因多见于肋、腰部,故又称“缠腰火龙”、“蛇串疮”等,以疼痛为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