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概况
基坑工程地质情况汇报

基坑工程地质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组织的要求,我对基坑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将情况汇报如下:
此次基坑工程位于某某市的某某区,占地约1000平方米,工
程目标是建造一栋40层高的商业大厦。
经过前期勘察和分析,基坑工程的地质情况如下:
1.地质构造:基坑所处的地区为一片碳酸盐岩层覆盖的地带,
岩石层主要由石灰岩和砂岩组成。
整体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构造断裂或褶皱。
2.地下水情况:根据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调查,基坑区域地下
水埋深在10-20米之间,地下水位稳定,水质优良。
基坑施工
过程中需要进行地下水控制,采取抽水井和降水控制措施。
3.坡面稳定性:目前基坑四周的坡面稳定性良好,通过地形测
量和岩石力学参数分析得出,坡面没有明显的滑坡和塌方迹象。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坡面防护,采取土方开挖和加固措施。
4.地下管线:根据地下管线调查,基坑所处地区存在一些交通、水电和通信管线,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线迁移和保护措施。
对于一些较大口径的管线,需要采取无损开挖和隧道顶进技术进行施工。
综上所述,该基坑工程所处地质情况总体良好,没有遇到严重的地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下水控制和坡面防护工作,并对地下管线进行合理处理。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成。
谢谢!。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勘察目的及范围:此次勘察的目的是评估土地适合建设的能力,并确定施工所需的地质条件。
勘察的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区域。
二、地质概况:该项目地处一条地势平坦的平原上,周边地貌以河流和农田为主。
根据勘察所得的地质资料,该项目区域属于第四纪黄土和第三纪砂岩组成的地层。
该地层具有稳定性较好、承载力高的特点。
三、地质灾害: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该区域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问题,如地震、山体滑坡、地面下陷等。
但是,由于该地区属于水源地区,存在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建设时需要加强防治措施。
四、地下水:勘察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浅,一般都在5米以内。
地下水含有较高的盐分和硬度,建议在施工中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供水需求。
五、地质勘察结果分析:根据勘察结果分析,该项目区域属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地层稳定,承载力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土壤液化问题以及处理地下水的处理问题。
此外,建议在建设过程中监测周边地层的变化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六、勘察结论:根据对该项目区域的地质勘察结果,认为该区域的地质条件适合建设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满足供水需求。
此外,建议进行定期监测周边地层变化和地下水位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建议:1.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取填充夯实、加固地基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处理地下水问题。
建议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供水需求。
3.定期监测周边地层变化和地下水位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以上为勘察报告的内容,供参考和决策使用。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注:以上勘察报告仅为示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应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进行编写。
大同市大同县工程地质条件

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湖东车站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倍加皂镇境内,为大秦线上的一大型编组站,车站中心里程为 K23+530 。
(二)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山间盆地地貌,地势起伏不大。
高程一般处于1010 ~1017m 之间,地上现为库房、铁路、荒地、田地等。
(三)交通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大同市大同县湖东车辆段,附近分布有多条乡村道路,交通网发达,交通便利。
(四)气象特征工程建设场地处于大同盆地东部,大同盆地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温和短暂,秋季凉爽,温差较大,冬季寒冷,降雪稀少。
据大同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历年平均气温 6.4 C, —月份平均为-11.8 C至-12 C,最低可达 -30 C;七月份气温,平均为 21.9 —22 C,最高达39.7 C。
1955年-2005 年多年平均降水量378.6mm ,最大年降水量 579mm(1967 年),最小年降水量 212.8mm (1965 年)。
最大日降水量为 464mm (1976 年),最大小时降水量为 54.4mm (1985 年),历年一次最大降水 231.8mm (1967 年)。
年内分配上,降水量多集中在 7—9 月份,占年降水量的 65%。
年蒸发量为 1900—2100mm ,为降水量的 3-4 倍。
多北风和西北风,一般风力 4-6 级,最大 8-10 级,大风多发生在春季,最大风速可达 20m/s 。
冰冻期为 10 月中旬到次年 4 月下旬,长达 170 天以上。
(五)季节性冻土深度段落划分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 140cm 。
(六)地震动参数区划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036-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的划分,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三、地层及构造(一)地层岩性据本次地质调查、钻探及挖探资料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在勘探孔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 Q4ml)杂填土、填筑土、素填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 Q3al+pl)砂质黄土、粉质黏土、中细砂、粉土层。
安阳工程地质1

安阳市区工程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安阳市辖区西依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海拔1800米过渡为56.7米。
根据形态及成因类型的差异,自西向东分为高中山、侵蚀低山、剥蚀岗丘和冲洪积倾斜平原。
规划区主要分布在剥蚀岗丘和冲洪积倾斜平原区。
1、剥蚀岗丘区分布于市区西部,包括龙泉、马投涧以及洪河屯以西地带。
以安阳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
海拔标高100~219米,相对高差20~80米。
地形波状起伏、沟谷纵横。
主要由第三系半成岩的泥岩、泥灰岩、砾岩及第四系冰碛泥砾组成,沟谷内堆积有坡洪积粉土、粉质粘土夹碎石、块石等,沟顶一般为第四系棕红色粘土及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所覆盖。
市区东北的韩陵山亦为剥蚀残丘,海拔70~85米,由下更新统泥砾及第三系泥岩、泥灰岩、砾岩组成。
2、冲洪积倾斜平原区由安阳河、漳河冲洪积扇形成,海拔标高100.0~56.7米,倾向南东(SE)。
坡降为1.5‰~2.8‰。
地表岩性为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其下为砂卵石,具典型的二元结构。
安阳河冲洪积扇主体位于曲沟以东地带,现安阳市区座落其中部,第四系厚度80m左右,其下为第三系岩层。
根据其工程性质差异,区内第四系分为以下几个工程地质单元:①杂填土: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和其周围的局部地段。
以建筑垃圾为主,成份复杂、均匀性差,在老城区的厚度为2~8m,中心区厚,四周薄,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建(构)筑物的持力层。
②新近沉积粉土、粉质粘土:规划区内广泛分布,由于沉积时间较短(文化期以来),结构较松散,多数地段具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
一般厚度3~5m,东区2m左右,开发区1~2m。
承载力特征值fak=100~140kPa,可作为多层建筑的持力层。
③一般粘性土夹粉土:该层土上部广泛分布有一层深灰褐色的粘土-粉质粘土,厚1m左右(局部因受古河道的影响、后期浸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缺失),具弱的膨胀潜势,是新近沉积与一般粘性土的分层标志。
其下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状或透镜体粉细砂及砂卵砾石,承载力特征值fak=150~250kpa,总的趋势是承载力遂着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为高层建筑天然地基和桩基础的良好持力层。
3工程地质

3工程地质3.1区域地质概况3.1.1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现象简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南倾斜。
堤防河段位于浅丘区,地形比较平缓,海拔高程370-420m,北高南低,相对高差20-50m。
属构造剥蚀地形地貌。
侧向冲沟较发育,河谷呈宽缓对称“U”字型。
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泥岩出露处形成缓坡,砂岩出露处常形成陡坎或陡崖。
经勘察,工程区内未发现滑坡等危及工程安全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其不良物理地质象在工程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河水对岸边的冲刷掏蚀、河谷淤积堆积及对岩土的软化等作用。
3.1.2地质构造及地震堤防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西部,龙泉山褶皱带东侧,威远旋扭式辐射状隆起构造的北部边缘地带,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区。
本区的明显特征是第四纪以来区域地壳运动较微弱,断裂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也较P3),微弱,区内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地层(J1为一套内陆河湖相红色碎屑沉积岩,岩层微向北西倾斜,倾角1~3°。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1/100万《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工程区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3.1.3水文地质条件堤防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埋藏条件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中,含水不丰}富,透水性较弱。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入补给,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二是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水,其含水、透水性均较差。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简阳施家镇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地表水、地下水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水泥泥拌制品不具侵蚀件。
3.1.4地层岩性)l、第四系(Q4ml):在场镇或居民聚居河段两岸局部分布人工堆积杂填土,一1)杂填土(Q4种为修建房屋、道路等建设弃渣料,另一种为生活垃圾,含有机质和腐植物,有臭气。
工程地质

第三章工程地质3.1总体地质概述茂名市电白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地点为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岭门镇、观珠镇、林头镇和小良镇等镇,分别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马踏镇新村水库边沿、岭门镇龙头岭水库附近、观珠镇九仔山水库附近、林头镇卖鸡子水库附近、小良镇菠萝山水库附近。
故本工程地质情况直接引用5个水库地质报告。
3.1.1马踏镇松塘片区地质情况(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库区位于丘陵地带。
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
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1、坝体土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①填筑土:红褐、褐灰、灰黄色等,稍湿,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中等,均匀性稍差。
组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局部由砂质粘性土混少量强风化岩块组成。
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揭露层厚4.80~8.8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4次,校正击数N=6.3~7.7击,平均6.8击。
取原状土样1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8.6%、天然密度ρ0=1.81 g/cm3、孔隙比e0=0.760、液性指数I L=0.06、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20.5°。
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100kPa。
2、坝基岩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②粉质粘土:褐灰、青灰色,湿,可塑,韧性度良好。
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
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3.70~5.70m,层顶埋深4.80~8.80m,层顶标高-4.80~-8.80m 。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5.0~5.6击,平均5.3击。
建井地质报告

建井地质报告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旨在为建井工程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和信息,包括(但
不局限于)地质勘测、土壤和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情况等。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建井工程相关规定和标准,为保证建井工程顺
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地质概况
1. 地质位置:建井位于XX地区;
2. 地质背景:建井位于一条侵蚀断裂带上,地质构造活跃,地
层变化剧烈,地下水位较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3. 地质勘测:对建井工程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勘测,包括地貌、地质、土壤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勘测结果显示,地质构造活跃,
地层主要由X、Y两种地层组成,土壤为红黏土,平均厚度为Z,透水性较弱;
4.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测试,得出了X、Y地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
模量等;
5. 地下水情况:对建井工程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根据取样分析得出,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但存在一定的地
下水流动风险。
三、工程建议
结合地质概况和地下水情况,本报告对建井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建井周边区域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因地
质灾害引发意外事故;
2. 在建井工程中根据地层特征选取合适的钻井技术和工艺;
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因地下水流动等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四、总结
通过本次建井地质报告的编制,为建井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地质
数据和信息,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钻井工程,降低施工风险,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建议建井施工方结合本报告给出的建议,加强钻井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2
地质作用
3
风化作用
4
地质循环
2020/9/28
1、地球概述
❖ 地球经历了45.5亿年的演化过程,从均匀混 合的物质状态逐渐分化成为非均质圈层构造 的椭球体。
❖ 地球的圈层构造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13 2020/9/28
1)外部圈层
2020/9/28
2)内部圈层
2020/9/28
2、地质作用
2020/9/28
(1)地质环境制约着人类工程活动
影响工程造价
➢一般现状: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000万元左右;山 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4000万元左右。
➢特殊路段:2005~2009年,重庆新建1200多公里高速路,平均每公里造 价近7000万元,其中渝湘高速白马至武隆段路造价每公里突破1亿元。
➢原因分析:复杂的地形地质带来的大规模桥隧工程是成本猛增的主要原 因。隧道平均每公里造价高达8000多万元,加上通风、照明、消防等造价 高达1亿多元。如渝湘高速路白马至武隆段23公里,仅隧道就21公里,加 上约1公里的桥梁,创造了桥隧比例高达96%的纪录,每公里造价超过1亿 元。其次,山区高速路显现的涌水、滑坡等不良地质较多,防护及处置工 程数量较大,以及建筑材料、征地拆迁费用等的相继上涨,也提高了成本。
1
性问题 均匀沉降,地基胀缩引起上部结构破坏等
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道路工程需开挖和填筑人工边坡(路
2
斜坡稳定 堑、路堤、堤坝、基坑等),斜坡稳定对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性问题 及保证地基稳定十分重要
洞室围岩 地下洞室被包围于岩土体介质(围岩)中,在洞室开挖和建设
3
稳定性 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岩体原始平衡条件,便会出现一系列不稳 问题 定现象,常遇到围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莲花公园北100m处,玉兰街处,文峰小区住宅楼四幢,其中4#楼占地面积约2800m2,基坑周长约220米,70*40二层地下室。
开挖深度分为9.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临时支护使用年限为12个月。
2.1 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往往是由勘探得到的,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洞探、触探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勘探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符合勘察目的的需要,还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勘探区岩土的特性。
工程地质钻探的任务之一是取岩土的式样,用来对其观察、鉴别或进行各种物理力学实验,以下是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的式样进行试验得到的数据。
2.1.1地层特征
据勘察报告,本基坑地层结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
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中砂、⑤砾砂、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六个工程地质层位,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1杂填土
全场地分布。
黄褐色,松散状,湿,由中砂及细砂组成,为近期回填土,欠固结。
层顶标高20.40~21.70m,层厚3.2m。
3粉土
全场地分布。
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
层厚3.0m。
3粉质粘土
全场地分布。
灰褐色,可塑,湿,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
层顶标高19.10~
19.35m,层厚1.40~3.40m。
③细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
灰色、松散状,饱和,上部含少量泥质,以细颗粒为主,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级配差。
层顶标高15.93~
16.77m,层厚0.80~1.40m。
④中砂
场地部分钻孔可见。
灰色,松散状,饱和,以中颗粒为主。
层顶标高15.15~16.37m,层厚1.90~2.00m。
⑤砾砂
全场地分布。
黄色,稍密状,饱和,层顶标高4.24~7.61m,层厚3.10~4.21m。
⑥全风化泥炭质页岩
全场地分布。
棕红色,岩芯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不清晰。
层顶标高-1.71~-0.97m,层厚2.90~4.30m。
⑦强风化炭质灰岩
全场地分布。
棕红色,岩芯较多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较清晰。
层顶标高-5.71~-3.97m,层厚7.90~11.30m。
⑧中风化炭质灰岩
全场地分布。
棕红色,岩芯呈碎屑状及碎块状,泥炭质胶结,原岩结构清晰。
层顶标高-15.71~-13.97m,层厚14.90~16.30m。
表2-1 各岩土层力学强度及变形参数综合表
土层名称及层号
厚度
(m)
重度
(kN/m3 )
凝聚力
(kPa)
内摩擦角
(o)
压缩模量
(Mpa)
建议采用承
载力特征值
①填土 3.2 18.0 8 8 2.5 80kPa 2粉土 3.0 20 20 10 5.84 120kPa 3粉质粘土 4.0 20 4 35 8 200kPa ③-1全风化
炭质页岩
3.5 20 21 8.0 5.3 120kPa
③-2强风化
炭质灰岩
10 20 40 30 15 350kPa
③-3中风化
炭质灰岩
15 20 45 40 25 8.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