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4.1从全球变暖谈起

4.1从全球变暖谈起

年级科导学案
2、新课
(1)活动1.阅读并实践活动1完成下列问题
A、两手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是(相同或不相同)
(冷或热),而先放进热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感觉温水是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4)图中A的错误是
中C的错误是
2.用温度计测水温
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将测得的温度和你估测的温度记录在课本被测物体估测温度t/℃
(1)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

(2)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
小明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差不多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从世界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学习了《从世界变暖谈起》这节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我仔细回顾了教学的全过程,结合评课老师的点评,有了如下的理解和体会:本节课我充分表达了执教老师的教学思想。

课程开篇新颖,从学生的童真童趣的角度由动画片导入,引起学生的更多兴趣。

同时宣扬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案设计目标明确,学习程序易于操作。

学生根据学案提示自学、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法可依;聚焦目标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心,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学生分工合作,忙而不乱,使课堂气氛活跃,实现寓教于乐。

但是对于课堂细节没有做到一步到位,虽然像这样由学生通过自学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总结不够全面,互相补充也不一定能说完整。

下次我会让两个学生先实行演示实验,由其它学生观察指正,再实行分组实验。

这样就把两个教学环节合二为一,既明确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又练习了用温度计测温度,提升了课堂效率。

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实践与反思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未来的希望,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也应该对全球变暖有所了解,并且培养环保意识。

本文将着重探讨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的实践与反思,并尝试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展开讨论。

二、全球变暖的简单认识全球变暖是指由于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加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一现象对于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特殊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

三、实践: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1. 课题立意在设计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可以选择以“保护地球,从小做起”为主题,引导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入手,培养对环保的意识。

2. 教学内容教案内容可以包括宣传片放映、环保小游戏、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

通过宣传片的播放,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全球变暖对地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保护地球的愿望。

环保小游戏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而手工制作则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动脑,亲自制作环保小道具,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故事引入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可以结合动画片《熊出没》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从而引发他们对环保的思考。

四、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在进行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听取家长的反馈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对环保意识的接受程度和行为改变情况。

2. 课题延伸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引导孩子们将环保意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环境清洁活动、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环保的乐趣,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全球变暖教案的实践与反思,我深切认识到了幼儿教育在培养孩子环保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4.1从全球变暖谈起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师:秦国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记住概念、单位、原理、规定各一个(100%)(2)学生能从三方面(结构、量程、分度)认出并辨别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90%)。

(3)学生会正确读出温度(100%),会做11道练习题目(85%)。

(4)学生会正确使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85%)◆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景视频、图片、动画演示等过程,感知体会温度概念含义规定及温度计原理。

(2)经历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观察、活动练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方法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关注全球变暖,关心保护环境,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三、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活动探究、视频动画展示、观察分析、交流合作、归纳总结、巩固训练等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器材准备烧杯、水、温度计、体温表、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活动及过程设计1、新课导入看一看,想一想,观察图片播放视频。

【板书课题】从全球变暖谈起2、实验探究【活动一】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单凭感觉判断冷热可靠吗?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知冷热得出温度概念含义,进一步感知冷热可靠吗?引出温度计。

【过渡】要判断冷热必须进行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测量仪器—【活动2】观察温度计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温度计,让学生归纳得出并说出温度计的原理、种类、量程、分度值。

【设疑】摄氏温标是怎样规定的呢?(或1℃怎么来的呢?)【动画演示】演示温度计的分度方法,让学生说出规定。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演示分析,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单位:摄氏度符号:℃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冰水混合物为0℃,纯水沸腾时100℃读法: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简读,不能拆开读,负数即可读为负值,也可读为零下。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涉及的是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是学习全章的基础。

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工具,在后面的热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正确使用温度计既是一种基本技能,又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能力目标: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温度计、体温计、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多媒体课件等。

●学法分析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图片并结合课本84页图4-1,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与温度有巨大的关系.◆由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现象引入课题,既可以开阔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进行新课,探索新知1、温度的概念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实验体验:请同学们体验把左、右手分别放在冷水、热水中片刻后,一起放入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4-2)通过实验感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归纳:要准确测量物体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例: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物理又是源于生活的一门科学,让同学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和感觉来判断水的冷热程度却出现了判断不准的情况,说明生活中的经验有时并不科学,可激发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验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这些都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目标定位。

1.从地球变暖谈起

1.从地球变暖谈起

2、观察实验,探索真知提升思维
符号 单位
规定
热力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273 ℃);在国际
开尔文 单位制中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
学T 温标
(K) 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T=273+t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
华氏
华氏度 °F,水的沸点为212 °F,中间有180
温标 tF (°F) 等份,每一等份为1 °F.华氏温度 tF与
4.1从全球变暖谈起
崇雅实验学校(初中部) 王志球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程序 五、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位 和
本节课是从学生身边谈起,通过
全球变暖引入:温度的概念,温度计 的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通过对这
作 些知识的学习,为后面进行热学实验
用 和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三、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科学探究
四、教学程序 CONTENTS
0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02
观察实验,探索真知提升思维
03
自主实验,尝试应用巩固思维
04
习题演练,提高延伸拓展思维
05
总结归纳,思维导图升华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观看视频,并思考 和讨论如何应对全 球气候变暖
把体验成功后的欢乐送给学生
请谢 您谢 多您 多的 指聆 导听 !,
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6 ℃;将它插入1个标准大气
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6 ℃,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
℃时,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B )
A.42 ℃
B.40 ℃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第一篇:《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今天(20xx/11/2)在xx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4名省骨干教师到xx太保中心学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由本人上《1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课。

备课时,调查了xx太保中心学校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师生互动性不积极。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改变不利因素,我取采取的方法是在幻灯片上插入太保欧家梯田的图片(有本人的相片),还要求学生教我学xx话。

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教学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积极回答与抢答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讲解温度计的原理时,先自己制作两个“温度计”,利用两根一大一小的吸管插入小药瓶做成简易温度计,放在烧杯中分别倒入冷热水,让学生观察液体柱的升降现象,并提醒观察那支升降快(为体温计能做成更小的分度值打埋伏),学生通过现象了解了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再提问:这个温度计能用来测量温度吗,引出了温度计定刻度方法(摄氏温标)再介绍其它温标的定法。

在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中,让三名学生上来表演测量水温,其它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让其余学生找茬,找三名学生的操作错误,结果学生踊跃指出其错误的操作,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出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效果良好。

在体温计的教学中,我故意用实验用温度计来表演测量一名学生的体温且取出来计数,问:这样能行吗?能正确没出该同学体温吗?学生积极回答讨论得出体温计的结构不同之处: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有小缩口等,学生容易掌握该知识点。

在本节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处,由于一节课只有40分钟,内容也较多,本安排每位学生都要进行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却没有做,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处。

另,多媒体的操作也有不到之处。

课时其他教师观点汇总: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语言风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师生互动较好,学生的潜能被激发,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好,图文并茂,老师先不讲温度计使用方法,让学生做后找茬、找错的教学理念较好。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意义。

2.通过实验比较,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探究,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规范的操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摸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

同学们所摸的物体,“冷”“热”感受怎样?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温度和温度计[阅读课本]P81~84“温度和温度计”[小组讨论]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何不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归纳提升](1)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2)物理学中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实验]在广口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广口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广口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位置。

[小组讨论]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水柱下降。

这是为什么?[归纳提升]物体会发生热胀冷缩。

[班内交流]能否用其测量温度,有哪些不足?[提示]该细管没有刻度,不能测出具体温度值,且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归纳提升]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思考]温度计上的符号℃是什么?[提示]℃表示摄氏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今天(2016/11/2)在xx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4名省骨干教师到xx太保中心学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由本人上《1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课。

备课时,调查了xx太保中心学校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师生互动性不积极。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改变不利因素,我取采取的方法是在幻灯片上插入太保欧家梯田的图片(有本人的相片),还要求学生教我学xx话。

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教学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积极回答与抢答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讲解温度计的原理时,先自己制作两个“温度计”,利用两根一大一小的吸管插入小药瓶做成简易温度计,放在烧杯中分别倒入冷热水,让学生观察液体柱的升降现象,并提醒观察那支升降快(为体温计能做成更小的分度值打埋伏),学生通过现象了解了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再提问:这个温度计能用测量温度吗,引出了温度计定刻度方法(摄氏温标)再介绍其它温标的定法。

在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中,让三名学生上表演测量水温,其它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让其余学生找茬,找三名学生的操作错误,结果学生踊跃指出其错误的操作,学生讨论,师
生总结出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效果良好。

在体温计的教学中,我故意用实验用温度计表演测量一名学生的体温且取出计数,问:这样能行吗?能正确没出该同学体温吗?学生积极回答讨论得出体温计的结构不同之处: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有小缩口等,学生容易掌握该知识点。

在本节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处,由于一节课只有40分钟,内容也较多,本安排每位学生都要进行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却没有做,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处。

另,多媒体的操作也有不到之处。

课时其他教师观点汇总: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语言风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了,师生互动较好,学生的潜能被激发,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好,图并茂,老师先不讲温度计使用方法,让学生做后找茬、找错的教学理念较好。

这节课有前松后紧的赶课的感觉,欠缺全体学生做测温的实验,内容较多,可把体温计留到下节教学,学生感觉水温时最好不告诉学生哪杯水是热水,哪杯水是冷水,留下悬念,让学生体会会更好,整节课教师的讲述还多了点,尽量做到能不说的尽量还说,让学生多说,教师只作补充。

课后反思:1、课前备课很重要,要预设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本节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调协师生互动性,在幻灯片上播放欧家梯田的图片,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并在此图上引出温度对水稻的影响,体
现了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的理念。

但也出现了没有学会操作触摸板的情况,由于不会触摸板的操作原准备的温度计计数没有给学生练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行话说,精彩的生成于精心的预设,由这两句话可见课前备课之于教学的意义。

2、物理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性。

边远山区的学生普遍是基础差,学生大度差,由于基础差,学习就有太大的难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基础更差,形成了恶循环。

教师可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有趣易操作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不难学的,物理是好玩,在玩中学习物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最终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

只要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浓厚的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 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否则, 学生就只能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3、积极参与有效的教研活动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

通过这次的上课与评课活动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长处,改进不足处,自己的业务水平必将上升一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