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3-1醇和酚教案讲解
高中化学酚的教案

高中化学酚的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酚的结构和命名方式。
2.掌握酚的性质及其在化工和生物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酚的结构和性质。
2.酚的应用以及相关反应。
教学难点:
1.酚和醇的区别。
2.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酚类物质的产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酚的研究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酚的结构和命名方式。
2.讲解酚和醇的区别。
3.讲解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实验演示:用溴水溶液和苯酚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反应产物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酚的化学性质。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讨论酚在化工和生物领域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酚的结构、命名方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内容。
六、作业完成及下节课准备(5分钟)
收集学生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准备下节课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酚的结构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在化工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建议在后续课程中,通过更多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酚的性质和应用。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特性。
2.掌握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3.能够识别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醇和酚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三、教学内容3.1 醇的基本概念醇是碳链上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氢氧根离子所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羟基(-OH)官能团。
醇可通过碳链长度、羟基数量以及羟基位置来区分不同种类。
醇含有的羟基数量多少,会影响其溶解性、沸点和熔点等物理性质。
3.2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含有活泼的羟基官能团中。
羟基上的氧原子可以通过共僵化氢键与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醇可以导致碱金属水合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
醇也可以进行酸催化的裂解,将羟基裂解出来,生成烯烃和水。
3.3 酚的基本概念酚是含有羟基官能团的芳香烃,其分子中只有一个活泼的羟基官能团。
酚的味道苦涩,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麻痹神经末梢。
酚也有药用价值。
3.4 酚的化学性质酚在分子中只含有唯一的羟基官能团,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酚可以被氧化成醛或羧酸,也可以被硝化生成硝基取代的产物。
此外,酚可以进行烷基化、酰基化等反应。
3.5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即是它们作为氢原子供体参与还原反应。
此外,醇和酚也可以用作酰化、烷基化、酯化和脱水等反应的反应物。
其中脱水反应是醇和酚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方法之一。
3.6 醇和酚实验现象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很多独特的实验现象。
例如,醇的熔点和沸点随着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酚则相反。
另外,酚在燃烧时会放出黑烟,而醇燃烧时则不会。
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醇和酚的特性。
2.多做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掌握概念。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基础课时3 醇、酚、醛

解析:芳香醇是指分子里碳链上连接有苯环的醇,A错误;含碳碳双键,能发
生加成反应,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异香天竺葵醇分子中含有饱
和碳原子,与之相连的原子具有类似甲烷四面体的结构,一定不会共面,所
以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含碳碳双键,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两者都能使酸性高锰
名称
甲醛
结构简式
HCHO .
颜色
无色 .
状态
气态
乙醛
CH3CHO .
无色 .
液态
气味
刺激性 .
气味
溶解性
易溶 于水
与水、乙
醇等互溶
2.醛的化学性质
醛类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还原关系为:醇
(1)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3NH3+2Ag↓+H2O
D.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下列
解析:肉桂醛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含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
苯环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苯甲醛含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H可发生
取代反应,苯甲醛也会发生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A正确;含—CHO的物质可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肉桂醛分子
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错误。
2.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 C4H10O。
①
②
③
④
(1)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2)能被氧化成酮的是
。
。
(3)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两种产物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了解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试剂;
3. 相关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 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H;
- 酚是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 对于醇:在主链碳素上加上“-ol”,如甲烷变为甲醇;
- 对于酚:在苯环上的编号碳原子后加上“-ol”,如苯酚。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醇的合成方法包括氢化、水合、格氏反应等;
- 酚的合成方法包括芳香族亲核取代、酚醛缩合等;
- 醇和酚在药物、化妆品、涂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掌握了它们的命名规则,并了解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根据给定的化学式命名下列化合物:
- CH3CH2OH
- C6H5OH
2. 选择一种醇或酚,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七、拓展阅读:
1.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与酚的化学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与酚的化学性质与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与酚的化学性质与反应醇与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醇与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进行整理,并分析其在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醇的化学性质1. 醇的物理性质醇一般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具有独特的香味。
醇的沸点和熔点相对较高,这是由于醇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较强的分子间力所致。
醇可溶于水,但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醇的溶解度减小。
2. 醇的酸碱性质醇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它具有求电子亲电性。
对于一些高度活泼的醇类,如苯酚(C6H5OH),它还可以与酸反应形成酚盐。
3. 醇的氧化反应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醛和酮。
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等。
醇的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反应。
4. 醇的脱水反应醇可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如烯烃和醚。
常见的脱水剂有浓硫酸(H2SO4)、磷酸(H3PO4)等。
5. 醇的酯化反应醇与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该反应常用于醇与酸的酯化合成和酯的加成聚合反应。
二、酚的化学性质1. 酚的物理性质酚一般为无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酚的熔点和沸点较低,容易挥发。
酚可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 酚的酸碱性质酚具有弱酸性,在与强碱反应时可以中和产生相应的盐。
酚的酸碱性质较弱,不如醇明显。
3. 酚的取代反应酚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取代基可以是烷基、芳基等。
酚的取代反应一般在酚分子上进行。
例如,苯酚可以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烷基苯酚。
4. 酚的醚化反应酚可以与醇发生醚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醚。
醚化反应是酚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反应。
三、醇与酚的应用1. 醇的应用(1)乙醇: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工业原料,在药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2)甘油:甘油是常用的医药和化妆品原料,也用于制造爆炸品、脱水剂等。
高中化学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醇酚教案
主题:醇和酚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 理解醇和酚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和应用。
3. 掌握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醇和酚。
二、教学内容
1. 醇和酚的结构和命名。
2. 醇和酚的物理性质。
3.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
4. 醇和酚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验展示几种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引起学生对醇和酚的兴趣。
2. 讲解醇和酚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 探讨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等。
4. 分析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包括醇的氧化反应和酚的取代反应等。
5. 展示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醇的用途和酚的杀菌作用。
6. 进行实验:让学生进行几种简单的醇和酚的化学反应实验,加深他们对醇和酚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醇,哪些是酚?
A. 乙醇
B. 苯酚
C. 丙烯
D. 丙醇
2. 下列物质中哪种具有羟基官能团?
A. 乙烯
B. 乙醇
C. 丙烷
D. 苯酚
3. 乙醇和苯酚的沸点分别是多少?哪个更容易挥发?
五、课堂讨论
1. 为什么醇和酚在化学反应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 请举例说明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对醇和酚的认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醇、酚、醚》教案

第六章 醇、酚、醚醇和酚都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 ),醇的羟基和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的碳原子相连。
而酚的羟基是直接连在芳环的碳原子上。
因此醇和酚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其性质也是不同的。
醇的通式为ROH ,酚的通式为ArOH 。
醚则可看作是醇和酚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烃基(-R 或-Ar )取代的产物,醚的通式为R-O-R 或Ar-O- Ar 。
第一节 醇一、醇的分类和命名醇分子可以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根据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不同类型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
根据醇分子中所含的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
结构简单的醇采用普通命名法,即在烃基名称后加一“醇”字。
如:CH 3CH 2OH (CH 3)2CHOH乙醇 异丙醇 苯甲醇(苄醇) 对于结构复杂的醇则采用系统命名法,其原则如下: 1、选择连有羟基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醇”。
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将主链的碳原子依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使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位次尽可能小。
1、 命名时把取代基的位次、名称及羟基的位次写在母体名称“某醇”的前面。
如: 2,6-二甲基-3,5-二乙基-4-庚醇 1-乙基环戊醇2,6-二甲基-5-氯-3-庚醇2、 不饱和醇命名时应选择包括连有羟基和含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例如:CH 2═CHCH 2CH 2OH 3-丁烯-1-醇6-甲基-3-环已烯醇3、 命名芳香醇时,可将芳基作为取代基加以命名。
例如:2-乙基-3-苯基-1-丁醇3-苯丙烯醇4、 多元醇的命名应选择包括连有尽可能多的羟基的碳链做主链,依羟基的数目称二醇、三醇等,并在名称前面标上羟基的位次。
因羟基是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所以当羟基CH 2OH CH 3OHCH 3CH 2CHCHCHCH 2CH 3CH CH CH 3CH 3CH 3CH 2CH 3OH Cl OH CH 3CH 3CH 3CHCHCH 2CHCHCH 3OH CH 3CH 3CH 2CH 3CH 2OH CH CH CH 2OH CH CH CH 2CH 2OH OH CH 2OH CH CH 2OH OH CH 2CH CH 3OH OH数目与主链的碳原子数目相同时,可不标明羟基的位次。
有机化学中的醇与酚

有机化学中的醇与酚醇与酚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醇与酚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醇与酚的定义、命名、性质以及其在有机化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醇的定义和命名醇是一类具有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取代烃上的氢原子而得到。
醇根据羟基的位置和代表醇的碳原子数进行命名。
1.一元醇:羟基直接连接到碳链上的一个碳原子上。
根据这个碳原子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
其中,一级醇的羟基连接于端碳原子上,二级醇的羟基连接于内部碳原子上,三级醇的羟基连接于含有两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碳原子上。
2.二元醇:羟基直接连接到碳链上的两个碳原子上。
根据这两个碳原子距离的关系,可以分为vicinal二元醇和geminal二元醇。
vicinal二元醇的羟基连接于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geminal二元醇的羟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
二、酚的定义和命名酚是一类具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而得到。
酚根据羟基的位置和代表酚的苯环上的羟基数进行命名。
1.单酚:苯环上只有一个羟基。
2.多酚:苯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
在命名酚类化合物时,可以采用羟基所在的位置和羟基数的组合方式进行命名。
三、醇与酚的性质醇和酚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共性方面,醇与酚都具有氢键形成的能力,因此它们的沸点、溶解度和表面张力通常较高。
同时,它们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与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
差异性方面,醇的C-O键极性较小,与醚类化合物相比,醇的沸点和溶解度通常较高。
而酚则具有更强的酸性,能够与碱反应生成酚盐。
四、醇与酚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醇与酚在有机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反应:醇与酚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许多有机合成反应,如醇的酸碱性反应、醇的脱水反应等。
酚类化合物的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是许多重要有机合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基础§ 3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3-1 醇和酚一、醇类1、概念和分子组成结构(1)醇类—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讲解:取代—并不意味一定发生取代反应。
讲解:具有下列两种结构的有机物是不稳定的:C OH O H CO+ H2OC C OH CH C OCH C O讲解:酚—烃分子中苯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2)分子组成:饱和一元脂肪醇:C n H2n+2O(n≥6)示性式:C n H2n+1OH(n≥1)讲解:其他醇类的通式只需按Ω值变更即可。
例如:饱和一元脂环醇的通式?(3)分子结构:相当于在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
讲解:插入氧原子不会影响碳原子和氢原子数目。
设问:饱和m元脂肪醇的通式?讲解:C n H2n+2O m(n≥m)(4)类别按烃基: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按羟基数目: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例如:CH2OH 苯(基)甲醇OHCH2CH2OHOHCH2CHCH2OHOHOH 环己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5)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异构(醇-醚)练习:写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法和习惯法命名。
讲解:C4H9OHC H 3CH2CH2CH2OH CH3CH CH2CH3OHCH3CH CH2OHCH3CH3C CH3OHCH31-丁醇(伯醇)2-丁醇(仲醇)2-甲基-1-丙醇(伯醇)2-甲基-2-丙醇(叔醇) CH3O CH2CH2CH3CH3CHOCH3CH3CH3CH2O CH2CH3习惯命名法:甲丙醚甲异丙醚乙醚例题:01、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乙酸和水(C)甘油和水;乙醚和水;乙酸和乙醇(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02、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环丙烷(B)乙酸、甲酸甲酯(C)乙烯、1-丁烯(D)甲醛、甲酸甲酯2、醇类的性质(1)物理性质:乙醇为无色液体,有特殊香味,比水轻,易挥发(78.8℃),与水混溶。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与水和乙醇混溶。
讲解:乙二醇和丙三醇在化妆品中起“保湿”作用,但不能使用纯品(?)。
乙二醇用于制造涤纶,丙三醇用于制造硝化甘油炸药。
读书:P49图3-2、P49表3-1、3-2讲解:相似(分子极性或原子团)相溶,水分子与醇分子的羟基形成氢键。
物理性质递变规律:①饱和一元脂肪醇的沸点远高于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极性分子、氢键。
②饱和一元脂肪醇的碳原子越多,沸点越高,水溶性越低。
③饱和脂肪醇羟基越多,沸点越高,水溶性越高。
(2)化学性质讲解:断箭行动:①取代反应A 、羟基氢原子的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反应:323222CH CH OH 2Na 2CH CH ONa H --+→--+↑ 现象:金属钠沉于乙醇底部,缓缓生成无色气体。
讲解:ρ(H 2O)>ρ(Na)>ρ(C 2H 5OH) 通式:22R OH 2Na 2R ONa H -+→-+↑ 练习:写出乙二醇与金属钾的反应。
讲解:22222HO CH CH OH 2K KO CH CH OK H ---+→---+↑规律:21OH~Na~H 2-B 、羟基氢原子的取代反应—酯化反应(?)例如: 装置:加热液体制取少量蒸气装置(要有沸石)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溶于水)。
操作:加入试剂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上生成无色、有果香味的液体。
规律:H C C O H H HHH ①②④③C H 3C O H O+H 18O CH 2CH 3C H 3C 18O CH 2CH 3O+ H 2O 浓硫酸△R 1C O H O+H O R 2R 1C O R 2O+ H 2O 浓硫酸讲解:从醇的角度,酯化反应就是醇羟基氢原子被酰基(R 1CO-)取代。
从酸的角度,酯化反应就是羧羟基被烷氧基(R 2O-)取代。
从酸的角度,酯化反应可以看成羧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R 2-)取代—快速判断。
设问:乙醇能否与硫酸酯化?讲解:只要是含有羟基的酸均可。
C 、羟基的取代反应—与卤化氢反应(?)反应: 现象:混合液呈乳浊状—卤代烃不溶于水。
讲解:Lucas 试剂—无水氯化锌与浓盐酸的混合溶液。
讲解:叔醇反应最快,仲醇次之,伯醇需要加热—判断是何种醇。
讲解:该反应是卤代烃水解的逆反应,也是分子间脱水反应。
通式:2ZnCl 2R OH H X R X H O -+-−−−→-+D 、分子间脱水成醚(?) 例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322332232140CH CH OH H O CH CH CH CH O CH CH H O --+---−−−→----+浓硫酸℃ 通式://2R OH H O R R O R H O ∆-+--−−−→--+浓硫酸③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例如:3222170CH CH OH CH =CH H OH --−−−→↑+-浓硫酸℃讲解:练习:写出1-丙醇、2-丙醇、2-丁醇、2-甲基-2-丙醇的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讲解:3223222CH CH CH OH CH CH =CH H O ∆−−−→↑+浓硫酸 2ZnCl 32322CH CH OH H Cl CH CH Cl H O --+-−−−→--+H C C H H H OHH H C H H H↑+ H 2O CH 3CH 2OSO CH 2CH 3O O333222CH CH(OH)CH CH CH =CH H O ∆−−−→↑+浓硫酸32332232CH CH()C CH CH CH =CH CH H O OH H βα∆−−−→↑+浓硫酸3232232C CH()CH CH CH CHCH CH H O H OH βα∆−−−→=↑+浓硫酸结论:分子内脱水必须有β-氢原子,当β-氢原子不止一种时,生成不同烯烃。
通式:例题:DX23L1~L2③氧化反应A 、完全燃烧:X Y Z 2224X Y 2Z Y C H O ()O XCO H O 42+-+→+点燃讲解:烃的含氧衍生物耗氧系数:4X Y 2Z4+- 讲解:可从有机物中“提出”H 2O 或CO 2后,根据“剩余部分”计算耗氧系数。
例如:C 2H 4、C 2H 6O 、C 3H 4O 2B 、催化氧化例如:Cu 322322CH CH OH O 2CH CHO 2H O --+−−→-+△讲解:练习:写出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讲解:设问:此类氧化反应的规律?讲解:伯醇氧化生成醛,仲醇氧化生成酮,叔醇不能发生此类氧化:通式:2Cu 222R O 2R 2H O CH OH CHO -+−−-+-→△H C C H H HO HH+ CuO H C C H H HO+ Cu + H 2O △C C H OHC C + H 2O C H 3CH CH 3OH+ CuO △+ Cu + H 2O C H 3C CH 3OCu //222R R O 2R R CH C |||O 2H OH O --+−−→--+△讲解:氧气过量时醛基会继续氧化生成羧基:2CH OH CHO COOH -→-→- 讨论: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脱氢或加氧:11Cu322322CH CH OH O 2CH CHO 2H O -+--+−−→-+△还原:加氢或脱氧:2233Ni 22233CH CH H CH CH ----=+−−→-△设问:3222170CH CH OH CH =CH H OH --−−−→↑+-浓硫酸℃讲解:31223222170CH CH OH CH =CH H OH ------−−−→↑+-浓硫酸℃分子内脱水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实验:P52实验3-2乙醇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现象: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缓慢退色,微热加快。
反应:424KMnO H SO 323CH CH OH CH COOH -−−−−−→现象:乙醇使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绿色。
反应:22724K Cr O H SO 3323CH CH OH CH COOH Cr ()-+−−−−−−→+绿色讲解:检验酒后驾驶。
3、乙醇的制法和用途 (1)工业制法:①乙烯水化法:2232CH CH H OH CH CH OH =+-−−−−→--磷酸加热、加压②发酵法:6126322C H O 2CH CH OH 2CO −−→--+↑酶(2)用途:燃料、溶剂和重要原料。
例题:01、诺龙是一种一元醇,分子式为C18H26O2,是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物,常被制成苯丙酸诺龙(诺龙的苯丙酸酯)。
已知苯丙酸结构简式为C6H5CH2CH2COOH,则苯丙酸诺龙的分子式为(A)C27H34O3(B)C27H36O3(C)C26H34O3(D)C27H36O4解:“酯的化学式=羧酸+醇-水”。
C6H5CH2CH2COOH化学式为C9H10O20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
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
生成胆固醇的酸是:(A)C6H50O2(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03、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式中以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
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D)1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04、萜类物质中有许多都已被用于香料工业。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结构(括号内是④的结构简式):关于上述四种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和③均属于烯烃类(B)①和③互为同系物(C)①是②的氧化产物(D)③和④均能发生消去、酯化反应04、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
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
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芥子醇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芥子醇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 Br2(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二、苯酚1、概念和分子组成结构(1)酚类—芳香烃分子中苯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2)分子组成:C n H 2n-6O(n ≥1)(3)分子结构: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环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