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合集下载

肺栓塞的治疗指南(一)

肺栓塞的治疗指南(一)

肺栓塞的治疗指南(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晕厥等症状。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栓塞的治疗指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正文:一、药物治疗1. 抗凝治疗- 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或低分子肝素进行初始抗凝治疗,具有方便、易控制和低出血风险等优点。

- 高危患者可选择持续抗凝治疗,低危患者可在短期抗凝治疗后转为长期抗凝治疗。

2.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腹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栓塞时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 静脉溶栓常采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应严格遵循溶栓治疗的指南和禁忌症。

3. 抗凝联合溶栓治疗- 高危患者如血压不稳定或出现休克等情况,可考虑抗凝联合溶栓治疗,以提高溶栓效果。

- 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时需注意剂量及时间的合理掌握,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

4.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肺栓塞患者合并动脉栓塞或存在血小板活化的情况,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 抗血小板治疗需谨慎使用,避免出血风险增加。

5. 辅助治疗- 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进行氧疗,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进行通气治疗。

- 针对患者出现的胸痛和晕厥等症状,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镇痛药物和液体输注等。

总结:肺栓塞的治疗指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

对于高危患者,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除此之外,抗血小板治疗和辅助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肺栓塞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肺栓塞抗凝治疗

肺栓塞抗凝治疗

剂量
使用方法 最短治疗时间
<50kg, 0.4ml
50-59kg, 0.5ml 60-69kg, 0.6ml 70-79kg, 0.7ml 80-89kg, 0.8ml >90kg, 0.9ml 1mg/kg
100 IU/kg
皮下 Q12h
Q12h Q12h
5天
10天 5天
华法林治疗
华法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 使很小的剂量-反应变化也可能导致血 栓或出血。但其疗效确切已被越来越多 的医生认识和接受,如何正确使用华法 林,合理监测调整剂量,已成为困扰临 床医生的难题。
• 严重出血和高龄(>65岁)、中风史、胃肠道出
血史、肾功能不全、贫血等危险因素有关。75岁 以上者剂量需减1mg/d。
• INR<3.0时发生的出血经常和创伤及胃肠道损伤
有关。
妊娠的抗凝治疗 (一)
华发林能通过胎盘,妊娠前三个月服用可引起特 征性的胚胎病,少数人三个月后服用也可引起胎 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致命的出血。因此除非特 殊情况,整个妊娠期间尤其是前三个月,应尽可 能避免使用华发林。
如需快速抗凝,可同时给予肝素≥4天,INR达到 目标范围后2天停用肝素。
通常不需要使用负荷剂量的华法林
华法林:剂量与监测 (二)
华法林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INR,直到 INR连续两天在目标范围内 ,然后每周监测 2-3次共1-2周,稳定后监测次数逐渐减少至 4周一次。
调整剂量时需重新监测。由于饮食、药物、 酒精、顺应性差等因素影响,华法林剂量反应有时会出现很大波动。
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将 INR维持在目标范围内。INR高于目标上限 时出血危险性急剧增加,INR低于2.0时栓塞 危险性增加

肺栓塞症状治疗和康复计划

肺栓塞症状治疗和康复计划

肺栓塞症状治疗和康复计划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它指的是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管腔发生栓塞,导致肺循环急性阻塞。

肺栓塞可引起氧合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因此,采取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对于肺栓塞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肺栓塞症状的治疗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首选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液凝结,阻止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并避免新血栓的形成。

具体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溶栓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危及生命的肺栓塞患者,可以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等。

溶栓治疗能够迅速溶解血栓,促进血液流动,减轻肺动脉阻塞和缓解症状。

3. 机械通气:对于严重的肺栓塞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氧合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能够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维持氧合和通畅气道。

二、肺栓塞康复计划1. 呼吸康复:肺栓塞会导致氧合功能不全,因此呼吸康复是康复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呼吸康复包括吸气力训练和呼吸困难缓解训练等,通过适当的锻炼和训练可以提高肺功能、增强肺通气能力,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

2. 运动康复:肺栓塞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肺功能。

常见的运动康复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肌力训练等。

3. 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肺栓塞患者在康复期间仍需继续进行药物治疗,以预防复发和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也是康复计划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4. 饮食调理:肺栓塞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合理的饮食能够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康复。

5. 定期随访:康复期间,肺栓塞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对病情和症状的评估、药物调整和康复效果的评估等。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引言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突发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二、突发肺栓塞应急预案1.早期识别: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如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长期卧床、骨折、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

2.紧急评估:一旦怀疑患者发生肺栓塞,立即进行紧急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

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如Wells评分或修正的Geneva评分等。

3.确诊: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血管造影(CTPA)等。

对于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应尽快进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4.通知相关科室:确诊肺栓塞后,立即通知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室,启动应急预案。

5.转运: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具备高级生命支持能力的医院。

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突发肺栓塞处理流程1.一般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2.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措施。

首选药物为低分子肝素,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对于无法使用低分子肝素的patients,可选用普通肝素。

抗凝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3.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如无禁忌证,可考虑溶栓治疗。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溶栓治疗应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风险。

4.介入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如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可考虑介入治疗,如经皮腔静脉滤器植入、导管吸栓、导管碎栓等。

临床典型病例分析一例肺栓塞患者的紧急处理与长期抗凝治疗

临床典型病例分析一例肺栓塞患者的紧急处理与长期抗凝治疗

临床典型病例分析一例肺栓塞患者的紧急处理与长期抗凝治疗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肺栓塞患者的病例,探讨了该患者的紧急处理与长期抗凝治疗,并总结了相应的临床经验。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8岁女性,罹患肺栓塞已有两周。

患者主诉呼吸困难、胸痛,已经进行心电图和CT肺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CT结果显示双肺多发栓塞,经查明为右下肺动脉主干栓塞。

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生活习惯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一、紧急处理:当患者肺栓塞的病情明显时,首要任务是进行紧急处理,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 氧疗: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此,我们立即给予患者纯氧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 抗凝治疗:针对肺栓塞的病情,紧急抗凝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立即给予患者肝素注射,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并促使已形成的血栓逐渐溶解。

3. 血流动力学支持:在肺栓塞紧急处理中,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支持治疗,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二、长期抗凝治疗:除了紧急处理外,肺栓塞患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对于该患者,我们选择了华法林(Warfarin)作为长期抗凝药物,并进行了如下管理:1. 抗凝剂监测: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抗凝剂监测,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为患者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根据结果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2.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再次形成血栓的风险。

我们建议患者戒烟、适量锻炼,并进行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盐的饮食。

3.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是长期抗凝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建议患者每月到门诊进行一次复查,并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以保持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

总结:通过对该例肺栓塞患者的紧急处理与长期抗凝治疗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肺栓塞患者,早期的紧急处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肺栓塞治疗指南(一)2024

肺栓塞治疗指南(一)2024

肺栓塞治疗指南(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死亡。

因此,准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栓塞治疗的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并提升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正文:一、药物治疗1. 抗凝血治疗:使用肝素、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药物来抑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形成,从而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散和再形成。

2. 纤溶治疗:使用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来促进纤溶过程,溶解血栓,恢复肺动脉血流。

3. 心肺复苏治疗:在患者心脏骤停后,进行心肺复苏治疗以提高成功复苏率并预防再次发生栓塞。

二、介入治疗1. 臂静脉置管:通过放置导管进入静脉,达到抗凝、导管置入和介入治疗的目的。

2. 颈静脉置管:通过颈静脉置管的方法可以实施导管置入和介入治疗,适用于无法进行臂静脉置管的患者。

3. 经内科肺栓塞导管置入:通过股静脉进针治疗法,以直接向血栓内注射纤溶酶原激活剂并进行吸附栓塞物质,从而快速溶解和清除血栓。

4. 血栓摘除术:通过导管置入和抽吸的方法将血栓从肺动脉内取出。

5. 器械取栓术:通过植入血栓取栓网捕获血栓并将其从肺动脉内取出。

三、手术治疗1. 肺动脉缺损闭孔术:通过手术修补肺动脉缺损,阻止再发生血栓形成。

2.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肺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肺循环功能。

四、康复治疗1. 呼吸康复训练:通过呼吸运动和肺功能锻炼来增强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2.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和理疗等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促进康复。

3.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恢复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五、预防措施1. 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和检测,及早发现并治疗肺栓塞。

2. 防止血栓形成:定期佩戴弹力袜、避免长期卧床不动、合理运动等措施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3. 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帮助高危人群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背景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因为血栓或脂肪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

急性肺栓塞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来减轻症状和防止复发。

随着溶栓抗凝技术的推广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但这种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溶栓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t-PA)、alteplase等。

抗凝剂主要包括华法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等。

治疗前准备在进行溶栓抗凝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此外,应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B型钠尿肽等指标。

对于不同类别的患者,评估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孕妇和老年人,需要格外小心,而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则需要慎重考虑使用抗凝药物。

进入治疗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静脉通道建立、心率、呼吸、血压等监测,特别是使用rt-PA的患者需要有一个快速的血栓止血措施准备。

对于溶栓前获得的绿色通道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出现出血,则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需要格外谨慎。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一、24小时内的护理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重要的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特别是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参数,如果发现有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治疗,并及时通知医生。

2.监测出血情况:溶栓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现象,监测出血情况极其重要。

护士应定时观察患者的凝血系统状态,包括凝血因子、PT、APTT、纤维蛋白原、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

同时应询问患者排便情况,查看尿液、痰液及呕吐物等是否存在血迹。

3.应用相应的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嘱咐,护士需要帮助患者正确使用相关药物,如止血药、洗胃药、肝素抗凝等药物。

4.神经系统的观察:应该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了解各项神经功能,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不断进行沟通和引导。

肺栓塞抗凝治疗

肺栓塞抗凝治疗
肺栓塞抗凝治疗
目录
• 肺栓塞概述 • 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 抗凝治疗方法 • 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调整 • 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 肺栓塞抗凝治疗的未来展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肺栓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 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 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 床综合征。
分类
按栓子大小可分为大块肺栓塞、 次大块肺栓塞和小栓子栓塞;按 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栓塞。
整治疗方案。
患者特征分析
除了基因型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症等特征也会影响抗凝治疗效果。因此,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综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
除了抗凝药物外,其他药物治疗如溶栓药物、抗炎药物等也可以用于肺栓塞的治疗。未来可能会探索这些药物与 抗凝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包括骨折、长期卧床、妊娠、心肺疾 病、肿瘤等。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阻塞 肺动脉,导致肺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造影等综合诊断。
02
患者应避免摄入影响抗凝药物 作用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K 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蛋黄等 )。同时,饮酒可能会增强抗 凝药物的疗效,也应尽量避免 。
在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 避免可能导致创伤的活动和手 术,以免发生出血并发症。
出血并发症
01
02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块肺栓塞
不稳定
治疗
抗凝
争议? 溶栓
目前问题
溶栓过多 抗凝不足
抗凝禁忌症
活动性出血, 凝血机制障碍,严重的未控制的
高血压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近期手术史 如确诊大多数相对禁忌症
有效的抗凝药物
普通肝素SUH 低分子肝素LMWH VK拮抗剂-华法林 新型抗凝药
抗血小板药物不能满足的PTE的抗凝要求
急性肺栓塞的长期治疗 -华法令的应用
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可逆转的)危险 因素的初次发作急性肺栓塞患者,我 们推荐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至少3个 月(1A级)。
对于初次发作的特发性肺栓塞患者, 我们推荐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至少6 至12个月(1A级)。
急性肺栓塞的长期治疗 -华法令的应用
对于有抗磷脂抗体或有两种以上的血栓倾向(如 合并有Ⅴ因子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20210基 因突变)的初患肺栓塞的患者,我们推荐治疗12 个月(1C+级)
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抗凝是PTE的基本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有40多年的历史
抗凝效果% 治疗
非治疗
复发
2
52
病死率
0
26
Barritt D,Jordan S.Anticoagulant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a controlled trial. Lancet.1960;1:1309-1312
UFH的副作用-HIT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很严重的。如
果不被认识或适当处理,激发血栓形成, 可能是致命的 一旦出现应该立即停药,并使用直接凝血 酶抑制剂水蛭素替代。
UFH的副作用-HIT
预防:高危人群加强血小板的监测: 1,应用肝素前,肝素后3-5天动态观察 2,7-10天,14天复查
抗凝是PTE的基本治疗方法
溶栓:严格的适应症,无溶栓禁忌 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大块肺栓塞 大块肺栓塞的概念
SBP<90mmHg 或 较平时下 降≥40mmHg,持续时间>15min 排除其它致血压下降原因
肺栓塞各种情况的相应治疗
血流动力学
非大块肺栓塞
(右心功能正常) 稳定
次大块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 稳定
抗凝是PTE的基本治疗方法
抗凝:适应症宽,安全,有效 对于诊断明确的非大面积PE,急性期
使用皮下注射LMWH或静脉注射UF H治疗(证据级别1A); 不推荐使用全身性溶栓药物治疗PE (证据级别1A)
Buller HR, Agnelli G, Hull RD, et 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Chest. 2004,126(3 Suppl):401S-428S.
UFH抗凝
间断静脉给肝素增加出血危险 间断皮下注射肝素起始量要足,
仍注意监测APTT,起始5000U IV,17500U SC BID
UFH的副作用-出血
发生率3%,影响因素: 1,抗凝强度 2,自身基础状况 抗凝治疗时,不能只考虑出血的风险,即
必须要权衡减少血栓栓塞与出血风险增加 的利弊。
VK拮抗剂-华法林
华法林可有效预Leabharlann VTE复发 个体差异大,受影响因素多 监测指标:INR2.0-3.0
华法令的应用
低强度抗凝和标准强度抗凝对比
病例数
低强度抗 370 凝 标准强度 369 抗凝
复发率 /yr 1.9%
0.6%
主要出血 总出血率 率
0.96
4.9
0.93
3.6
华法令的应用
抗凝治疗须注意的问题
• 早期:一旦高度怀疑PE,在等待 诊断性检查结果的同时,即开始抗 凝治疗。
• 足量:有效抗凝,UFH 按APTT调节; LMWH按公斤体重给药
• 足疗程:连用至少5天,即使INR>2.0
UFH作用机制
UFH抗凝
治疗窗窄,必须监测保证有效性和安 全性
有效的监测手段:APTT1.5-2.5倍 达到并维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Buller HR, Agnelli G, Hull RD, et 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Chest. 2004,126(3 Suppl):401S-428S.
抗凝作用(抗凝血因子-Xa 活性) 可 靠,无需实验室检查(孕妇除外)
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危险性较小 按体重固定剂量给药
Study
Relativ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MWH and UFH in Patients With PE
Treatme
nt
n
Recurrent Thrombosis, %
<35(<对照值的1.2倍)
80U/kg静脉注射,再增加输注速度 4U/kg/h
35-45(1.2-1.5倍)
46-70(1.5-2.3倍) 71-90(2.3-3.0倍)
40U/kg静脉注射,再增加输注速度 2U/kg/h
速度不变
降低输注速度2U/kg/h
>90(对照3倍)
暂停输注1h,再降低输注速度3U/kg/h
Raschke RA, Gollihare B, Peirce JC.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the weight-based heparin nomogram as a practice guideline. Arch Intern Med. 1996;156:1645–1649.
对于接受无限期抗凝治疗的患者, 应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以决定 是否继续治疗(1C级)。
华法林治疗的并发症
出血:4-5%,与抗凝强度、患者基 础状况有关, INR 2.5(2.0-3.0)
皮肤坏死: 胎儿畸形:孕妇忌用
新型抗凝药物
针对Ⅱa和Ⅹa因子的抑制剂,如合成戊糖和 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
•治疗的第1天开始联合应用维生素K拮抗 剂和低分子量肝素或肝素,在国际标准化 比值(INR)稳定并大于2.0后,停用肝素 (1A级)。 •起始剂量目前无一致意见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Thorax. 2003, 58(6):470-83.
对于有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S缺乏、Ⅴ因子 leiden突变或凝血酶原20210基因突变、高高 半胱氨酸血症、Ⅷ因子水平高(>90%正常)的初 次发作肺栓塞患者,我们推荐治疗6至12个月 (1A级)
急性肺栓塞的长期治疗 -华法令的应用
对于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肺栓塞 的患者,我们建议无限期治疗(2A 级)。
(2)Enoxaparin钠:1mg/kg皮下注射q12h;单次总 量不超过180mg。
(3)Nadroparin钙:86anti—X a IU/kg皮下注射, q12h,连用10d;或171anti—X a IU/kg皮下注射, 每日1次,单次总量不超过17100IU。 (4)Tinzaparin钠:175anti—X a IU/kg·h-1皮下注射。 不同厂家制剂需参照其产品使用说明。
-70 (-580–58)
>0.2
Dalteparin (Fragmin)
2/433 5/464 (0.5) (1.0)
55 (-99–90)
>0.2
Kuijer PMM, Prins MH, Buller HR.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Sasahara AA, Loscalzo J, eds. Advances in Therapeutic Agents in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New York, NY: Marcel Dekker; 1997:129–147.
Nadroparin 4/446 10/436
(Fraxiparin) (0.9) (2.3)
59 (-16–86)
0.09
Tinzaparin 1/213 11/219
(Logiparin) (0.5) (5.0)
91
<0.01
Enoxaparin 5/314 3/320 (Clexane) (1.6) (0.9)
Incidence of Major Bleeding Complications During Initial Treatment and for 48 Hours After Heparin Cessation: UFH vs LMWH
Agent
Patients, n (%)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95% CI) P LMWH UFH
HIT者LMWH避免使用,在血小板恢 复之前不建议使用华法林
低分子量 (LMWH) 肝素
普通肝素为未加区分多聚体混合产品,平均 分子量从10000到16000不等 近年来,经过区分处理选出的低分子量 (LMWH) 肝素引入临床,分子量在 4000 6000 daltons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