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和()。
2. 语文课程应遵循的方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为核心,以()为途径,以()为关键。
4. 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
5.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A. 体现时代性B. 体现基础性C. 体现趣味性D. 体现科学性3.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A. 注重多样性B. 注重实用性C. 注重创新性D. 注重等级性4.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操练法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A. 书面测试B. 口头测试C. 课堂观察D. 学生自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教师在教授《咏柳》这首诗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4)布置作业:让学生仿写一首诗歌。
问题:请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编号:一、填空(40分)1.“围魏救赵”一计是《孙子兵法》的故事。
2.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说的大学是剑桥大学。
3.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5.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6.拜伦是哪个国家的浪漫主义诗人?英国。
7.我国当代四大散文家是:杨朔、魏巍、刘白羽和秦牧。
8.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10.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11.高尔基是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三部曲。
12.《咏鹅》诗是出自初唐四杰中骆宾王之手。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13、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14、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_朝花夕拾_________》。
15、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1)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三国演义》(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西游记》16、“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与(曹植)的合称。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23.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题一、填空1. 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
3.(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
4. 写作时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任务环境)、(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部分。
5.汉字的特点是(不透明文字);(音形义的结合);(空间结构复杂)。
二、选择1.(连锁塑造法)是一种行为矫正的训练方法,其方式是通过逐渐增加要求来改变个体的问题行为。
A连锁塑造法B组合训练C模仿练习2.( C )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地分享和讨论,对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同伴模仿、学习机会。
A自我监控B自我提问 C 小组合作学习3.(C )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A1-2年级 B 3-4年级 C 5-6年级4.( A )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师生沟通方式。
A 讨论B提问 C 聆听三、简答:1.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哪些阅读策略?答:(1)重视解码速度。
(2)学情地分析(3)巧用提问技巧。
(4)教会学生阅读策略。
(5)小组合作学习。
2. 识字教学有哪些教学策略?答:(1)注重“形——音联结”的作用。
(2)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结合语境进行识字教学。
(4)通过结构意识来讲造字规律。
(5)巧妙设计复习环节。
四、案例分析《天鹅湖的故事》这篇文章第五节描绘了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冲向水面,奋力破冰的感人场景。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节,体会一下。
你觉得老天鹅怎样?生:勇敢师:(指一定学生)你觉得呢?生:坚强师: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生:老天鹅“接着第二次、第三次……”扑向冰面。
师:同学们用心体会了。
下面你能通过读,把你心中的老天鹅形象告诉老师吗?问:你觉得这位教师的提问怎么样?哪里出现了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根本功大赛试题新课程理论局部(50分)一、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根本理念。
(5分)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定位是什么(5分)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区别。
(5分)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目是什么(5分)二、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以下案例分析。
(15分)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
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
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微笑。
(教室里充满了愉悦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
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一时无人举手)师:妙不可言,是不是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透明是春天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是作者情。
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具体做法。
(15分)教学设计局部(50分)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咳嗽这篇课文进展教学设计。
(50 分)爸爸咳嗽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爸爸得了一种奇怪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窗户翻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
难道爸爸咳嗽与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3月 8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5月 1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啊,果然如此!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本次大赛中,我们将测试大家的基本功,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
希望大家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和专业技能。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A. 教学设计能力
B. 语言表达能力
C. 班级管理能力
D. 语文教学能力
2、下列哪一项不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 A. 普通话水平
B. 书写能力
C. 口语表达能力
D. 文学创作能力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下列哪个目标是不恰当的? 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B.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C.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D. 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填空题
1、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是_____,其中,_____是核心。
2、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_____、、、_____等方面的能力。
3、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_____、、、_____等环节。
三、简答题
1、请描述一位你心目中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并说明他/她为什么优秀。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应试”与“素质”的关系?
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你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论述题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附加题
请默写一首大家最喜欢的古诗,并简要说明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以上就是本次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测试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作答,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风采。
祝大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分)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
(5分)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
(15分)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
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
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
(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
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一时无人举手)师:妙不可言,是不是?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
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
(15分)教学设计部分(50分)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50 分)爸爸的咳嗽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
小学语文老师基本功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素养。
2.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
3.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文本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应用。
4.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又要注重学生的学。
5.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6.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课内学习,又要注重课外拓展。
7.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指导,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8.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9.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A. 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B. 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适当调整教材内容C. 忽略教材,只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D. 将教材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完全割裂3.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A. 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B. 重视能力培养,忽略知识传授C. 知识与能力并重,相辅相成D. 忽略知识与能力,只关注学生的兴趣4.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A.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B. 学生主体,教师被动指导C.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D. 教师与学生各司其职,互不干涉5.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A. 只关注课内学习,忽略课外拓展B. 只关注课外拓展,忽略课内学习C.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辅相成D. 课内与课外完全割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019年整理】济南市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0.2分,共2分)。
1.下列姓氏,按音序排列的是()。
A.赵钱孙李吴陈 B. 陈李钱孙吴赵
C. 陈钱孙李吴赵
D. 钱陈李吴孙赵
2. 下列音节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是( )。
A. yin yuan yue zhi wu
B. yuan ri wa ying ye
C. zi er yue wu yuan
D. yang wo chi wu yun 3.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稀粥(zhōu)包蕴(yùn)享受(xiǎnɡ)气魄(pèi)B.波澜(lán )锦旗(jǐn)洽谈(qià)审讯(shēn)C.湖泊(pō)逼迫(bí)苍劲(jìnɡ)蔚蓝(wèi)D.树梢(shāo)伪装(wěi )典雅(yǎ)浏览(liú)
4.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千钧一发斩钉截铁栩栩如声好高鹜远
B. 流芳百世炉火纯青尉为壮观前赴后继
C. 忐忑不安气定神闲瞠目结舌心照不宣
D. 弃而不舍绳锯木断三人成虎指鹿为马
5.“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句中“泊”的意思是 ( ) 。
A.停船 B.水很多 C.湖 D.漂浮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编号:一、填空(40分)1.“围魏救赵”一计是《孙子兵法》的故事。
2.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说的大学是剑桥大学。
3.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5.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6.拜伦是哪个国家的浪漫主义诗人?英国。
7.我国当代四大散文家是:杨朔、魏巍、刘白羽和秦牧。
8.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10.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11.高尔基是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三部曲。
12.《咏鹅》诗是出自初唐四杰中骆宾王之手。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13、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14、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_朝花夕拾_________》。
15、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1)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三国演义》(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西游记》16、“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与(曹植)的合称。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23.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4.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25.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6.阅读教学策略四环节低年级分别是:、合作交流、、;中高年级分别是:、合作交流、、。
二、选择题(40分)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出自(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C)。
A、《论语》B、《诗经》C、《左传》D、《楚辞》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下列哪位的作品?(B)。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苏轼4.下列哪位被誉为田园诗人?(B )。
A、王昌龄B、王维C、高适D、李白5.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因为谁的诗句而成名(C)。
A、李白B、杜甫C、杜牧D、白居易6.“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哪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名言(A )。
A、培根B、居里夫人C、达尔文D、牛顿7.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又叫作什么?( A )。
A、《天方夜谭》B、《圣经》C、《玩偶之家》D、《古兰经》8.“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创作吟唱的诗句?(B)A、贾宝玉B、林黛玉C、薛宝钗D、贾探春9.中国古代名著《世说新语》是一部什么作品?(A )。
A、志人小说B、叙事诗C、叙事小说D、传奇故事10.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D)。
A、老子B、孔子C、孙子D、荀子11.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自( D )。
A、魏征B、王安石C、房玄龄D、赵普12. “一丝不苟”中的“丝”的含义是( B )。
A、丝线B、计量单位C、丝绸D、发丝13.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
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14.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作者是( C )。
A、王昌龄B、苏轼C、王维D、杜牧1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于哪次战争?( C )。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这是古典文学名著《_A___》的开篇词。
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17、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骚”指《离骚》,“风”指(D )A、民风B、风气C、诗经D、国风18、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C )A、三顾茅庐B、桃园三结义C、三打祝家庄D、三气周瑜19、《新课标语文学本》中有“文学大家陶渊明”,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写的?( B )A. 《五柳先生传》B. 《醉翁亭记》C.《饮酒》D.《归园田居》20、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
C、《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D、《格列佛游记》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批判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2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场战役:(B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勺之战D、淝水之战2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命运:(A )A、王熙凤B、林黛玉C、贾宝玉D、薛宝钗2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中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C )A.荆轲、高渐离B.屈原、张仪C.项羽、勾践D.伍子胥、范蠡24、下列成语与匡衡相关的是(C)A、映雪囊萤B、悬梁苦读C、凿壁偷光D、引锥自刺25、鲁滨逊在孤岛上从野人那里救来一个俘虏,他给这个俘虏起名叫:(A )A、星期五B、星期六C、星期日D、星期一2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叫:(B )A、朱赫来B、保尔·柯察金C、冬妮亚D、奥斯特洛夫斯基27、“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A )之口。
A、曹操B、刘备C、关羽D、诸葛亮28、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 C )A、沙僧和孙悟空B、张飞和诸葛亮C、鲁智深和吴用D、妙玉和黛玉2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是( B )A、毛泽东B、陆游C、柳永D、苏轼30、《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绝”的人物是(B)A、刘备B、曹操C、孙权材D、周瑜31、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3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C )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33、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34、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35、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七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6、第一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7、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D)的形成和发展。
A阅读能力B习作能力C阅读和习作能力D语文素养38、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9、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4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一、教学设计题(10分)1、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活动,重视参与;(2)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4)目标全面、落实;(每点3分)二、案例分析题(20分)1、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
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1、评述要点:(各2.5分)(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2、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师: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
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
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
不过,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
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
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
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生:好!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不同之处:(各2分)(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