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基础

合集下载

湖湘文化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600字

湖湘文化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600字

湖湘文化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600字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地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更是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塑造的不竭源泉。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指洞庭湖、湘江流域的独特文化,日破云涛,月临星汉,从唐代以来确定的“湖湘”,已经成为湖南人文地理的重要概念。

朱熹在其《文集》《语类》中大量使用了“湖湘之学”等语。

明清以来,海内外学人将湖南特有的地域文化,称之为湖湘文化,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楚荆之地、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之瑰宝。

远古神农炎帝传说,创华夏之文明,彪炳史册;宋之周敦颐,设濂溪书院,始继孔孟之绝学,为宋明理学不祧之祖。

胡安国、胡宏,承濂溪之学,卒开湖湘之学统;张轼主持岳麓书院,集湖湘学派之大成;衡阳王船山,倡经世致用,蔚为一代宗师。

在近代出现的三次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湖湘出现了三次人才群起局面。

引领历史潮流,缔造新中国,神州大地别开生面换新颜,湖南籍的杰出人才灿若群星,历史功绩,永垂不朽。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一枝独秀,湖湘文化,孕育了许多风流卓绝的湖湘人物,从远古时代的神农、夸父讲起,到古代的屈原、贾谊、范仲淹,到近代魏源、蔡锷、左宗棠,
再到毛泽东等一众风流人物,湖湘人物是湖湘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汇集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湖湘学子。

试述湖湘文化精神的独特个性,及湘人的文化情 怀(不少于100

试述湖湘文化精神的独特个性,及湘人的文化情 怀(不少于100

试述湖湘文化精神的独特个性,及湘人的文化情怀(不少于100第一,民族文化层面:1、源于远古湖湘大地的”越”、”三苗”、”荆楚”文化系统。

这是湖湘大地的古老原住民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内,先后迁徙到湖南的各少数民族,所共同创造和积淀形成的文化系统。

在宋代以前,湖湘还被视之为蛮荒之地,部分地区还没有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下,当然也就没有受到汉民族主流文化的熏染。

宋神宗熙宁五年时,(公元1072 )才有蔡煜、章?开梅山,以及后来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

所以说,从远古直至宋代,湖湘境内的地域文化,仍是“主流文化”并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它的精神感染力则一直影响到现代。

历史上,湖湘境内的地域文化因长时期处于弱势地位而被边缘化,使得这一子系统文化具有顽强求生、敢于冒险、叛逆主流、独立不羁和草野蛮横的精神特质,这是湖湘文化强悍、坚韧、耐艰苦、不怕死的士风民习,“独立不羁、自我意识强烈、不肯调和、不肯轻易服人的精神内核”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湖湘大地民族构成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湖湘文化从开始就是多元并存和多元共构的。

-一些学者忽视或者否认了这种文化因子的历史存在及其巨大影响力,才将湖湘文化的源头锁定在宋代理学学派文化或书院文化等思想、精神文化的兴起上。

2、源于炎黄(二帝或部族)文化、舜文化等,在远古产生并在后世定形的以汉民族为代表的“主流民族文化”系统。

这一-文化系统的影响产生于先秦,在秦汉形成大-统的国家后,随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各地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加深。

但是,湖南的地理位置毕竟偏于-隅,地域内的交通也不太发达,故其强力的影响基本上只波及陆地或者水上交通要道所能够辐射的狭小地域,主要是湘北洞庭湖区、湘中平原地区以及偏远地区的县城。

宋代以降,赵宋政府加强了对湖南的开发,尤其是南宋王朝偏于一隅后,湖南由偏远之地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这一-文化系统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理学学派之一的湖湘学派文化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第三位是浏阳人谭嗣同。他在其代表作《仁学》中,吸取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创 造了一个“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哲学体系。
现代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普及的时期。
零陵(现在永州)人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初始阶段以及后来的普及工作 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和刘少奇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卓 越的功勋,创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宋代至鸦片战争以前
这是湖湘哲学产生和形成的时期,外省籍的哲学家和本省籍的哲学家共同推动和促进了 湖湘哲学的发展。湖湘学派,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
周敦颐,他是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他的《太极图》和《通书》为在宋代形成的“理学” 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思想和范畴体系。而他在江西和湖南当官时培养的学生程颢和程颐, 则利用他的思想资源,创立了宋代理学。所以后人将周敦颐尊称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 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 子后的又一人。
在明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盛行,其两个著名弟子,即常德人蒋信和冀元亨,他们在明代理学发 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到了明末清初,出了一位著名哲学家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他批判地总结了宋明理学和中国古 代传统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向最高峰。
近代
这个时期湖南人才辈出,哲学家也是辈出,他的特点是开始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 相结合。 邵阳人魏源,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近代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他以 哲学家的眼光强调“去伪,去饰,去畏难”,主张“以实事程实功”,鲜明地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醴陵人李石岑、长沙人杨荣国、零陵人石峻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 东哲学思想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方面,作出了自己的不同贡献。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

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

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

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

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

隶属中国传统儒家。

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

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

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

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

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作者: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学习研究小组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08期从瑰奇浪漫的不朽诗篇楚辞、道脉千年的正统之学理学,到洞庭湖畔天下名楼岳阳楼、岳麓山脚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再到近现代那一抹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浸染的鲜红底色,湖湘文化的底蕴之深厚让人惊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精髓,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时代使命中,是一种独特资源,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参照,需要湖南儿女担当起守正创新的光荣使命。

湖湘文化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湖湘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中华地域文化之一。

马王堆、玉蟾岩、高庙、城头山、炭河里、里耶、长沙窑、老司城等重大考古发现,都是湖南先民在中华民族文明之源创造过程中留下的不凡烙印。

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与苗蛮土著文化在此交相融合,长沙具有了“屈贾之乡”的美誉。

衣冠南渡后中原地区更多先进文化传入湖湘大地,直至唐宋以降,李白、杜甫、元结、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元稹、辛弃疾、陆游等大批文人相继汇聚,形成“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繁荣胜景。

随着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跻身全国四大书院之列,湖南成为全国文教中心,宋明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等人活跃于此,为湖湘文化注入理学因子,形成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

近代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湖湘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赢得“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的盛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大批湖南人走出家乡,用奋斗和鲜血书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壮丽史诗,成就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璀璨荣光。

湖湘文化一路沿着中华文明之路发挥着独特魅力,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元,为我国文明持续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湖湘文化助力于中华文化的主体建构。

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参与中华文化建构的历史。

湖湘文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发展机遇、独特贡献,均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紧密相关。

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简介篇一: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屈原1、屈原(前352—[改为—]前281),战国楚国人,诗人、思想家,代表作《离骚》、《九章》。

端午节是为纪念其而来,“楚辞”类诗作开创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心系天下、忧国爱民精神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2、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鵩鸟赋》。

提出“阳儒阴法”及农本主义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统治策略,积极开展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开湖湘经世致用先河。

蔡伦3、蔡伦(63—121),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政治家、发明家。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功绩是改进造纸术,为中华文化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张仲景4、张仲景(63—121),东汉南阳郡(今河南邓县)人,医学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誉为“医圣”。

曾任长沙太守,又称“张长沙”。

两汉中医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重视养生保健,是中医思想界的灵魂人物。

欧阳询5、欧阳询(557—641),隋代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擅长楷书,世称“欧体”。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为书法理论的里程碑。

怀素6、怀素(725—785),唐代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和尚,书法家,代表作《自叙帖》,擅长草书,称“狂草”。

与唐代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7、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推动文学运动向前发展。

沩山灵祐8、沩山灵祐(771—?),唐代长溪(今福建宁德)人,佛学家,禅宗派别沩仰宗创始人、百丈怀海高徒,和弟子慧寂在潭州沩山和袁州仰山自创一派,主张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诠释

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诠释

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诠释
朱汉民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9)004
【摘要】为重新认识周敦颐与湖南的关系,重新估价周敦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本刊编发了"周敦颐与湖南"笔谈一组四篇.四篇文章均源于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其中杨柱才《周濂溪的著作和他的思想》、朱汉民《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诠释》两篇据研讨会主题发言录音摘录而成,录音整理者为刘瑶、屈梦君,金春峰《周敦颐是道学当之无愧的首创者和奠基者》、张京华《理学是一个历史形态》两篇据参会论文原稿摘录而成.
【总页数】1页(P17)
【作者】朱汉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2
【相关文献】
1.李建盛:诠释好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J], 李建盛
2.周敦颐对湖湘文化和湖南人才的影响 [J], 易永卿
3.湖湘文化学津讨原的阶梯之作——《周敦颐研究著作述要》简评 [J], 周欣;肖立生
4.近代湖湘学人与周敦颐 [J], 李斌
5.浅说周敦颐与湖湘文化的关系 [J], 张官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湖南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湖南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湖南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存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巍巍中华,山河锦绣。

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风_____(①悠悠 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______(①森森 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______(①莽莽 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 删掉“的全部生活”。

C. 在“就”前面加“不”字。

D. 把“穿过”改成“走过”。

【科技探新】科技进步,生态文明。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的是材料一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电池最大剩余容量回收利用领域60%-80%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20%-60%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20%以下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 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极回·易说 》。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 公元1071年(宋熙宁四年),在他55岁时,任南康知军。在军 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每当公余饭后,他或 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 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是字字珠 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三、代表作
代表作:《周元公集》、《太 极图说》、《通书》、《爱 莲说》
• 《爱莲说》歌颂了莲花坚贞 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 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 的胸襟。
练习
1.周敦颐,字( ),晚号( ),是我国( )学的开山祖。
2.《爱莲说》中最能体现作者高尚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初中 语文
知识点
1.了解周敦颐的生平、主要成就、著作等,丰富知识积累。 2.认识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3.了解周敦颐刚直与善思多辩的性格特点,他的思想是湖湘文化
的精神基础。
一、人物生平
周敦颐(1017-1073),字 茂叔,晚号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北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 县)人,著名哲学家,他的理学 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 启后的作用。被人称为程朱理学 的开山祖。
课程小结
• 出淤泥而不染——“做官须先‘立诚’成‘圣’人”的为官论值 得后人称颂。
• 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 风的诗歌为后人留下一笔文化财富。
• 万物生于太极——他的宇宙生成论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生成论。
• 小时候就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广泛地阅读,使他 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 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 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 十五岁时,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宋 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
• 公元1072年,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 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 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
• 周敦颐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 著名的,是程颐、程灏两兄弟。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颐、程濒 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 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 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 人伦师表。 周敦颐生前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 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二、主要成就
•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是为《太极图》
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 “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 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 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 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 中突出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 本体论
太极生成万物,在他的宇宙生成论中,他提出无极太极和 二气五行范畴,实际上讲了精神同物质的关系,周敦颐提出“ 理性命”三范畴,从本体论上把性和命联系起来,从而来解决 “人是什么”这个理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 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