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位分类.ppt

合集下载

公务员05第五章公务员职位分类

公务员05第五章公务员职位分类

设置 职位
设置 职务
设置 级别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 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 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一般类(GS) : 18等级
技艺保管类 (CCP)
: 10等级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5.5 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英国:
一般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 执行级人员 文书级人员
助理文书级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5.5 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情况
历史悠久, 我国自古以来 的人事分类方法。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5.1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指任职岗位而不指人
一定的名称、内容、责任、 任职条件和晋升路线
存在于担任它的工作 人员之先
数量有限
职位 特征
只有担任某一职位的 职务时才有相应权力
可划分为若干类别和 等级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 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Common good)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 (Social trap)。这个字起源于威廉·佛司特·洛 伊(William Forster Lloyd)在1833年讨论人 口的著作中所使用的比喻。1968年时,加勒 特·哈丁(Garret Hardin)在期刊《科学》将这 个概念加以发表、延伸,称为〈公地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而这个理 论本身就如亚里斯多德所言:“那由最大人数 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

国家领导干部级别分类(2020年整理).pptx

国家领导干部级别分类(2020年整理).pptx
学海无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 :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 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1.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 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 局 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 35 师副政委、179 旅旅长)
7.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 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 安厅 X 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如 1 军后勤部部长、34 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6.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 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 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 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 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8.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 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 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 X 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第三讲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第三讲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2、品位分类的特点: (1)从分类的对象和条件上看,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主要 对象的分类,其依据是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如年 资、学历)和身份(如官职高低,应得的薪俸的多少)。
由此可见,品位分类制最主要之特点就是对“人”的分 类,而非对“事”的分类。对“人”的分类,系指对人 员的品级官阶加以区分,而不涉及各等级人员所担任之 “事”,即工作职务。与此相联系,品位分类重视人员 的品级、官等、资历,包括年资与学历,尤以学历为重, 而不是工作职责的性质与程度。因此品位分类不是工作 职务与责任的分类,而是人员的资历与品级的分等。
2、人事分类的类型
根据人事分类的对象——人员或职位不同,历史上的人事 分类制度也就以此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从事公务的人员 进行分类,简称“人员分类”;一种是对人员所从事的 工作(职位)进行分类,简称“工作分类”。
以人员分类为主的分类制度称为 “ 品位分类 ” (Rank Classificatio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位制的不足方面在于:(1) 强调人在事先,容易出现因 人设岗、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的现象;(2)公务员一旦获得 比较高的品位就终身受用,并且能上不能下,容易导致公 务员丧失奋进精神;( 3 )由于待遇与品位挂钩,容易导 致同工不同酬现象,不利于对人员的激励; (4) 过于注重 人员的学历、年资和背景,容易形成论资排辈,压抑人才, 不利于学历低,能力强的人脱颖而出。( 5 )分类结构简 单,不利于专才的培养。
一、人事分类概述
1、人事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人事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 (如工作性质、责任轻重、 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等)将国家公务人员或职位 划分类别、设立等级进行管理的人事行政活动。
人事分类是现代人事行政的基础,分类是管理的前提, 只有按照一定标准的分类,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具 体地说,(1)人事分类有助于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工作 的规范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国家人事行政工作繁杂, 如果没有分类,人事管理就无从下手。(2)分类是管 理的起点,为后续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条件。人员 分类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归类和分等都有客观 的依据与说明,使人事管理录用、考核、薪酬、晋升 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助于行政部门人事管理的标 准化、系统化。

第三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第三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职务把人和事联结在一起,把职权与职责结合起来。 2.职务类型
依据标准不同,可以将公务员职务区分为不同的职务类型。我国是根据“ 职位类别”与“是否承担领导职责”这两个标准来区分职务类型的。 & 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 职务两大类型。公务员的领导职务,沿用了过去的名称,如总理、副总理 、省长、副省长、厅(局)长、副厅(局)长、处长、副处长、科长、副 科长,共10个等级。 & 非领导职务是指不具有领导、指挥、决策职能的职务。其序列包括: 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 巡视员,共8个等级。
(四)职位分类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 克服官僚主义创造了条件。 建立职位分类制度,通过职位分类把行 政机关每个职位的职责、权限以一定的形式确立下来,并依 法对它们进行管理,这就为健全和严格机关工作责任制,避 免和克服官僚主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五)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实行合理的职级工资制度奠 定了基础。 职级工资制是指国家公务员的工资额主要由其职务和级别 来确定。
(六)职位分类使政府机关确定职位数目和工资标准有了 确实的依据,有利于行政开支的预算约束和民主公开监督, 有助于精简机构及合理定编定员
第三节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和内容
一、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
• 建立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兼顾原则 (二)适用原则 (三)渐进原则 (四)动态原则 (五)法制原则
二、职位的特征
职位具有六个主要特征:
• (1)职位是指事而不是指人,是指 工作人员担负的职务和责任。 • (2)职位存在于担任它的工作人员之先。 人员变动对职位没有影响。 • (3)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是由组织机构的规模、职能、任 务、经费预算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 (4)每一职位有一定的名称、内容、责任、工作标准、任职 条件和晋升转任路线等。具有相对稳定性。 • (5)职位并不意味着担任它的工作人员具有某种终身不变的 身份和终身享有的待遇。 • (6)职位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划分为若干类别和等级。

第三章公务员职位分类

第三章公务员职位分类

1、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政府组织的职位分类如同企业界的工作分析一样,产 生于强调组织管理效率的以泰勒为代表的20世纪初科学管 理实验之后,可以说是科学管理运动的一项制度化成果。 长期以来,职位分类被看做是有效人事管理的基石和基础。 因为,以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工作难易程度和任职资格 条件者4项因素为准则,把众多的职位划分为不同的职组、 工作族、职系、职等、职级的职位分类,可以为实施“因 事设置”及“因岗择人”的任用、“同工同酬”薪酬标准、 “因岗施教”的培训等其他环节的人事管理提供依据,进 而有助于人事管理的分类化科学化。
3、不同分类制度与比较
3.4 对比-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
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
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
事分类制度。
3、不同分类制度与比较
3.4 对比-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的优点 :
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职位的职责任 务、工作标准及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为公务员的录用、 考核、奖惩、职务升迁等提供客观依据;它有一套科学 的分类方法,即将公务员的工作职位按其性质、难易程 度等分门别类地予以安排,使职位状况一目了然,为公 务员的科学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有一套严格的程 序,有一套严谨、客观、准确、完整的法规文件,便于 公务员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它有一套严格公正的标准, 同工同酬,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2、公务员分类制度的作用
(3)公务员分类制度制约着管理方式
分类制度与管理方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什么样的分类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什么 样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品位分类和职位分 类的区别就是例证。因此,分类是否科学、是 否符合本国国情,直接影响公务员管理各个环 节以及整个管理水平的高低。

公务员制度职位分类

公务员制度职位分类

精选PPT
22
非领导职务序列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精选PPT
23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之 间的对应关系
非领导职务序列

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领导职务序列
局级 副局级 处级 副处级 科级 副科级
精选PPT
24
精选PPT
9
2、推行时期(1923~1949) 1923年国会通过“职位分类法”
五类44个等级
专 门 及 科 学 职 务 类 (7)
次 专 业 职 务 类 (8)
事 务 行 政 及 财 务 职 务 类 精选PPT
保 管 职 务 类 (10)










10
3、改进时期(1949~1978)
精选PPT
3
一、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涵义
是指将公务员按其性质、责权范围、隶 属关系和所需的资格条件分门别类,确 定名称,评定等级,制定操作规范的全 部程序。
精选PPT
4
1、品位分类制度
品位分类主要是以人为对象进行的分 类,依据的是国家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 条件和身份,从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 等级。
特点:官阶与职位不统一。以官阶标志 确定相应的工资报酬。
精选PPT
18
4.确定公务员的级别:
(1)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决定了应该对 应的级别范围
(2)公务员所在职位的责任、工作难易程 度
(3)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 经历

公务员法授课用- PPT课件

公务员法授课用- PPT课件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
一、三种交流方式 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二、回避 1 亲属关系的回避 2 地域回避 3 公务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
一、工资 1 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基本构想 2 公务员工资的构成 基本工资(50%)+补贴(25%)+津贴 (12.5%)+奖金(12.5%)
二、福利 工时与休假制度 三、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五章 申述控告
一、申述 (90条—92条) 1 含义 2 目的 3 范围 4 程序
二、控告 1 含义 2 目的 3禁止性规定 (94条)
三、申述控告是否与司法衔接 行政救济+司法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一、创设的主要考虑 1 为更好的吸引高级专门人才 2 增强公务员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3 有助于推动执法型事业单位的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四章 退 休
一、含义 二、意义
1 公务员队伍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2 公务员老有所养和履行退休义务
的保障. 3 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的重要措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四章 退 休
三、退休条件 (87—88条) 1 年龄条件 2 工作年限条件 3 身体条件
四、退休方式 1 强制退休 2 自愿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务员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一章 总 则
一、目的 (1条) 二、两个坚持和两个贯彻 (4条) 三、公务员管理的五条原则 (5—9条) 四、现行公务员范围 (2条)
世界各国公务员范围 公务员法规定的范围 公务员法规定的参照管理 (10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2章 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第2章  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公务员制度概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中国古代文官的职级类别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 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
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 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 运使
1. 定职位、定机构、定编制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前提条件是机构改革,即职位分类制度确立 在定职能、定机构和定编制这“三定”的基础之上。 国家机关的职能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来确定。 国家机关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撤销,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国家机关的编制应严格遵守国务院规定的编制数额,不得擅自超编。
公务员制度概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1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两种分类制度
2.1.1 品位分类的产生与特点
•重视拟录用者所具有的学 历、资历、经验、能力等 资格条件,而不要求他必 须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 识或技能
在们自身所具备的德 才表现、所作贡献、能力 水平、任职年限等资格条 件,而不强调他们必须具 有某一领域的特殊知识或 技能。
公务员制度概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2章 公务员的职位类别(一)
公务员制度概论
本章重点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国外国家公务员的两种主流分类制度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与程序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公务员制度概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中国古代文官的职级类别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 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晋升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转途径,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
个人积极性不容易得到充分发挥;④职位分
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
使2020人年8月1感9日星期到三 繁琐、死板、不易推行。
12
美国的职位分类以精密细致而著称,并被 认为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 的标志。
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进行了多次改革,
重视简化分类制度和注重“人”的积极作用,
但费时、耗资、繁复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好
的解决,特别是这种静态的分类模式,常常
难以适应经常变动的职位结构。近年来,职
位分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不少国
家更加重视“人对职位的影响”,实行了
第十一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一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二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和标准 三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和内容 四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和方法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1
第十一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⑴分清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不同特点
⑵把握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特色
④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 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 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 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11
⑷、职位分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①在
适、政治、文化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来说,
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连续的过程,所
以必须找到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分类方法,为国
家公务员的管理提供一个稳定的人事分类基础。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社会结构不同,
各国在分类的具体原则上存在着差别,因而形成
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职位分类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4
2、职位具有六个特征:
⑴职位是指事而不是指人,是指工作人
员担负的职务和责任,而不是指担负职务和 责任的工作人员。
⑵职位存在于担任它的工作人员之先,
人员变动对职位没有影响。职位变动则一般 要求工作人员相应的调整,没有合适的人选 是职位可以空缺。
⑶ 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是由组织机构
具有某种终身不变的待遇,工作人员只有 担任某一职位的职务和责任时才具有相应 的权力,享有相应的报酬。同一职位在不 同时间可由不同的人担任,同一人员在不 同时间可以担任不同的职位。
⑹职位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划分 为若干类别和级别。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6
(二)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国家公务员的分类并无绝对固定的标准,需
一个人的专业技术、学术水平的职称不同,
是“分配给一个官员或职员包含有职务与责
任的工作”。它是职位分类结构的基础,由
它构成形形色色的职系和高低不等的职级,
职位分类是将用人单位的全部职位按照其业
务性质和内容划分出若干职系,然后再按每
一职位的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劳动强度、
工作环境及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
的规模、职能、任务、经费预算和社会的政 治经济状况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 决定的。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5
⑷每一职位有一定的名称、内容、责任、
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和晋升转任路线等。 一旦确定后具有相对稳定性,除非具有充 分理由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 变动。
⑸职位并不意味着担任它的工作人员
与品位分类。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7
一是以职位为对象进行分类,即职位
分类,其分类的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
易程度、责任重轻以及所需资格条件;
二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即品位分
类,其分类的依据是个人所需的条件(如资
力、学历)和身份(如官职地位的高低、所
得薪俸的多少)。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8
1、国家公务员的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3
一、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两种职位分类制度)
(一)职位的含义和特征:
1、职位的三要素:所谓职位,是由上 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 职位具有三要素:(1)它是由具有充分权 利的组织分配的,不是由工作人员自己或者 其他组织、个人决定的;(2)它的职责必 须通过工作人员完成,每个职位的工作量不 能过大也不能过小;(3)它具有完成工作 所需压的权力,是职务、责任和权利的集合 体。
将其划分为若干等级,并通过职位说明书加
以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最后将各个职位归于
适当的职级、职等。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10
⑶、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①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 现象;
②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 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③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 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㈠、职位分类
⑴、职位分类的概念: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 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 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 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 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9
⑵、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
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
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职位,与强调
的工作和职位,而对高级行政职位、机密性
职位,临时性职位和通用性较强的职位,则
不太适用;②实施职位分类的程序繁琐复杂,
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有经验的
专家参予,否则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地步;
③职位分类重事不重人,强调“职位面前人
人平等”,因此严格限制了每个职位的工作
数量、质量、责任,严格规定了人员的升迁
⑶掌握职位分类的意义和标准
⑷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与非领导 职务等次以及职务与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含义、我 国公务员的职位设置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
2
一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分类是管理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类就 没有科学的管理,这是管理的基本原理。人 事管理也是一样,必须建立科学的人事分类 制度,才能进行科学的人事管理。人事分类 是人事行政的基本工作,也是人事行政其他 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有效的人事行政,离不 开科学的人事分类。职位分类在整个公务员 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 说,它是人事管理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