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的苗医方剂学

合集下载

总论:第四章

总论:第四章

贵州镇宁苗医用药禁忌歌
“甘草不能配鸡鱼,川芎不能见乌兜(即 甘草不能配鸡鱼,川芎不能见乌兜( 甘草不能配鸡鱼 草乌)。独脚莲、 )。独脚莲 草乌)。独脚莲、草乌服用时不能兑酒 (见酒毒性增大)。” 见酒毒性增大)。” )。
黔西北地区“二十九味毒反歌” 黔西北地区“二十九味毒反歌”
“石韦不合铧头草,内服外用非平常; 石韦不合铧头草,内服外用非平常; 蜈蚣怕合地风虫,诸蛇休见灶马子” 蜈蚣怕合地风虫,诸蛇休见灶马子”
苗医一般认为魔芋、洋藿、 苗医一般认为魔芋、洋藿、蒜、公鸡、 公鸡、 母猪肉以及一些腥味较重的如牛、 鹅、母猪肉以及一些腥味较重的如牛、 海鲜等多为发物, 羊、鱼、狗、海鲜等多为发物,都易引 起翻病,在生病期间均应禁忌。 起翻病,在生病期间均应禁忌。 在治病吃药期间要忌男女同房, 在治病吃药期间要忌男女同房,忌接触 冰冷东西,讲究卧床休息。 冰冷东西,讲究卧床休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用药禁忌
“服药多忌酸生冷 :酸涩之品可以降 服药多忌酸生冷” 酸涩之品可以降 服药多忌酸生冷 低药效,生冷可加重病情: 低药效,生冷可加重病情: 热病禁麻辣,冷病禁苦寒” 因麻辣 “热病禁麻辣,冷病禁苦寒” :因麻辣 之品多为热性,而苦寒之品多为冷性, 之品多为热性,而苦寒之品多为冷性, 均可降低药物疗效而加重病情。 均可降低药物疗效而加重病情。 孕妇忌通散,老弱怕强攻” “孕妇忌通散,老弱怕强攻”:孕妇需 禁用通散药,因通散药易导至流产; 禁用通散药,因通散药易导至流产;老 年体弱者用药当选药性较温和者, 年体弱者用药当选药性较温和者,不宜 采用强攻之品 。
其原生药性而非炮制后形成的次生药性。 其原生药性而非炮制后形成的次生药性。 大多药物的加工仅仅是采集、洗净、切碎、 大多药物的加工仅仅是采集、洗净、切碎、 晒干(或炕干)即可。 晒干(或炕干)即可。

苗族治牛皮癣药方

苗族治牛皮癣药方

苗族治牛皮癣药方摘要:I.介绍苗族治牛皮癣药方A.苗族传统治疗方法B.苗族草药治疗牛皮癣II.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草药成分A.草本植物种类B.草药功效III.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使用方法A.草药的采摘和处理B.草药的煎熬和服用方法IV.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疗效和安全性A.疗效评估B.草药的安全性V.结论A.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优势B.草药治疗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正文:苗族治牛皮癣药方是苗族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以其天然、有效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苗族草药治疗牛皮癣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不易产生副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草药成分、使用方法和疗效评估。

一、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草药成分苗族治牛皮癣药方中的草药主要来源于苗族地区的草本植物,包括山银花、黄连、白藓皮、千里光、土茯苓等。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牛皮癣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二、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使用方法1.草药的采摘和处理:采集生长在苗族地区的草本植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采摘,晾晒至干燥。

2.草药的煎熬和服用方法:将草药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熬2-3小时,直至草药浓缩成膏状。

将药膏分次服用,每日2-3次。

三、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的疗效和安全性苗族治牛皮癣药方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疗效显著。

草药成分能够有效地消除牛皮癣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

同时,由于草药来源于天然植物,安全性高,不易产生副作用。

但是,草药治疗牛皮癣的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患者在使用药方时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或持续无改善,应及时就医。

总之,苗族治牛皮癣药方是一种具有天然、有效、安全特点的治疗方法。

尽管草药治疗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其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苗医诊疗肚架病证医方的用药规律

苗医诊疗肚架病证医方的用药规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34期189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现代社会因情志不遂导致的脾胃病日益增多,均可归属于中医肝郁脾虚证型,应通过理气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除了应用中药组方治疗外,民族医药在这一领域也大有可为。

苗医肚架病证与中医脾胃病具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尤其苗医药因其在临床上比较显著的疗效得到了认可,对苗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肚架疾病是苗族的一类常见病证,苗族医药中有“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气壅病候”等与肚架疾病相关的病候总结,因此也积累了一定的治疗肚架疾病的单验方和药物。

苗医治疗肚架病证的苗药中,具有通气、补肠胃的药物与具有健脾理气作用的中药有很多作用相同之处。

苗药制剂隔山消积颗粒[1],以苗药隔山消为主药,其性和,属慢经,味甜、淡,入肚架、性架,具有健胃消食、补益气血、通气催乳的功效,用于治疗虚损劳伤、痢疾,疳积,饱胀胃痛等胃肠疾病,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更为苗医药的开发利用起到很好引领作用。

为探究苗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组方和用药规律,本研究通过搜集苗医诊疗肚架疾病的单验方,并对其进行用药频次分析,筛选出相对高频的用药,以期为开展苗药诊疗肚架疾病相关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本课题所收集的苗医方药主要来自《中华本草苗药卷》、《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苗医药》、《民族医药与方剂学》、《苗族医药学》、《苗药学》、《苗家整病技法》、《苗家实用药方》、《雷山苗族医药》、《湖北苗药》、《贵州民族天然药物》、《苗医基础》等苗医药书籍、杂志,以及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苗医药相关文献,参照《中国苗医学》九架疾病分类表,将治疗肚架疾病相关表现的方药收集汇总。

1.2 药物信息录入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药物录入表,以药名、药性、走关入架、药物功效为主要项目。

1.3 数据处理方法用Microsoft Excel2010软件对所收集文献中治疗肚架病证苗医方药进行整理录入,进行高级筛选,将方药中重复的部分去除,进行数据清洗处理,然后运用COUNTIFS函数将所得数据中每一味苗药进行出现次数的频数统计,筛选高频用药。

方剂学-精品医学课件

方剂学-精品医学课件

2 加减法:本方通过加减可广泛用于治 疗多种痰证。如风痰可加制南星、竹沥等以
息风化痰;热痰可加黄芩、胆南星等以清热
化痰;寒痰可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等 等。
3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痰湿为患 者。
十、温里剂
理中丸
【组成】 人参9g 干姜9g 炙甘草9g 白术9g 【用法】 上四味研末,炼蜜为丸。每服9g,每
十三、补益剂
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9g 白术9g 茯苓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白,语音低微,
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 脉虚弱。 【运用】1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
剂,后世很多补气健脾方剂均
从本方衍化而来。临证时以面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 虚弱为证治要点。
2 加减法:若兼气滞腹胀者,加陈皮、 枳壳等以理气消胀;若水肿甚者,加车前子、 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 功;若泄泻清稀如水,可加山药、薏苡仁、 葛根等以健脾渗湿止泻。
3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肝硬化 所引起的水肿,以及肠炎、尿潴留、胸水、 泌尿系感染等属水湿内停者。
四、清热剂√
五、和解剂√
2 加减法:本方示人以治郁大法,临 床使用时应视何郁为重,重用相关药物,并 适当加减。
3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 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
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属六郁为病者。
旋复代赭汤
【组成】 旋复花9g 半夏9g 代赭石9g 生姜10g 人参6g 大枣4枚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七、催吐剂
八、泻下剂√

民族医药--苗医学

民族医药--苗医学

民族医药--苗医学苗医学是指中国苗族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特定地域药材为基础的一种医学体系。

苗族起源于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九黎”、“三苗”,距今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苗族医药。

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

后来学者认为,“苗父”实际上就是医术精湛的苗医。

民间自古就有“三千苗医、八百单方”的说法,苗族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尤以其内病外治的疗法闻名中外,成为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

贵州--这片夜郎古国的神秘土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自古以来便是药材的主产地。

这更成就了苗族医药的疗效神奇,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即收有百中以上的苗药。

苗药配方有两个法则:“配单不配双”及“三位一体”。

“配单不配双”,就是只用1、3、5、7、9之类成单的药物种数配方,而不用2、4、6、8成双的药物种数配方。

据说,苗医忌用双数配方,源出于制天命、破均衡、反静止、废旧态、创新序的医学思想。

“三位一体”,就是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三类药物共组成方。

领头药是针对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药;铺底药是对领头药有相资作用的药;监护药是调和领头药、铺底药药性的药。

这三类药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利用事物生成的相资、相制、相征三大关系,在选药、用药分量、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使药物产生最佳疗效。

风光旖旎的黔东南州,是中国苗药的发祥地。

那里不仅苗药品种多、药效奇、无污染,而且至今保存着原始生态,所产苗药均为纯正原生态植物药。

苗早期医药活动:巫医合一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

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样柯地,……,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

方剂学最经典邓中甲讲座配套课件

方剂与治法
消法与下法在适应病证方面的区别
方剂与治法
3、常用分类:
(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
(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方剂与治法


1、定义: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
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方剂与治法
2、适应病证:
(1)虚证。
(2)正虚感邪。
方剂与治法
3、分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病位居上
内蓄实邪
病势急暴
体质壮实
3、使用手段
治法概述
下法
1、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 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 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治法概述
下法
有形积滞
古代
无形热邪 肠痈
2、适应病证
现代
各种中毒症
釜底抽薪
腹部术后
治法概述
下法
3、分类: 4、使用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误,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再想一想! 你真棒!
下列何方原书用法要求不是煎散剂 :
A.银翘散 B.参苓白术散 C.泻白散
D.败毒散
E. 逍遥散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你真棒!
上一题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要求可保证方剂主次
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君、臣、佐、使”组成基本结构的理论最 早见于《黄帝内经》: “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 为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苗医痧症疗法

苗医痧症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些 具 有 民族 特 色 的疗 法 ,应 在 继 承 的基 础 上 进 行 更 深 入 的研
究 , 基 础和 临 床 上 两个 方 面 都 进 行 系 统 的 研 究 , 不 断 的创 从 并
新 使 之 发 扬 光大 , 地 服 务 于社 会 , 福于 患者 。 更好 造
参 考文 献
【 】 江, l杜 张景梅 . 医基 础【 . 京 : 医古籍 出版社 ,0 7 1 . 苗 M】 北 中 2 0 :6
中 图 分 类号 : 2 1 R 9.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6 1 (0 2 0 — 0 9 0 10 — 8 0 2 1 )7 0 1— 2
刮 痧 疗 法 是 一 种 非 药 物 疗 法 。 它 源 远 流 长 , 祖 国 医 是 学 宝 贵遗 产之 一 , 有 历 史悠 久 、 法独 特 、 便 安全 、 具 方 简 适 应 广 泛 、 效 可 靠 等 特 点 , 千 年 来 广 泛 流 传 于 民间 , 受 疗 数 深
这 方 面 的 深入 研 究 对 我们 来 说 既是 机 遇 也 是 挑 战 。因此 , 这 对
因其 细 长 蔓 延 与人 体 的筋 脉 相 似 ,而 大 都 具有 舒 通 筋 脉 和 通
气 散 血 的作 用 [ 常 用 “ 大 血 ” 为 通散 的 主 药 , 谓 “ 2 1 。 四 作 所 四大
11药 刮 疗法 : 同 的疾 病 , 同 的病 人 , . 不 不 选择 不 同 的药 物 及 不 同 的部 位 进 行刮 治 。 如小 儿 高 热 感 冒不 退 常 采 用韭 菜 蔸 ( ) 鲜 、 紫 苏 ( )薄 荷 ( )菖 蒲 , / J 风 池 、 会 、 椎 、 谷 、 鲜 、 鲜 、 刮 JL , 百 大 合 内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初探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初探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初探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是苗族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其病机主要有风寒湿邪入侵肺经肺维,阻滞气机导致疼痛。

针对这一病症,苗族医药中有一套独特的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

一、四诊观察1. 观察舌象:苗医临床研究发现,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舌脉微数是肺经肺维疼痛的常见舌象。

2. 观察面色:苗医认为,病人面色晦黯、气色不佳是肺经肺维疼痛的典型表现。

3. 观察脉象:苗医提倡“脉质多变”,认为肺经肺维疼痛可引起患者脉搏弦细、脉弱无力。

4. 询问病史:苗医注重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及病程,以及可能的导致疼痛的因素二、辨证论治根据四诊观察,苗医依据其丰富的经验,将肺经肺维疼痛分为寒热两类进行辨证论治,具体方法如下:1. 寒证:主要表现为肺脉寒凉、疼痛剧烈、痛处肿胀紧绷、舌淡白、苔白滑。

治疗方案为温通肺经,散寒止痛。

常用的药物有辣椒、生姜、丁香等具有温散寒邪的草药。

三、经验应用1. 急性期治疗:苗医认为,急性期疼痛剧烈,一般选择用温药疗法。

具体方法为将辣椒、生姜磨碎敷于疼痛部位,或者用辣椒、生姜煮水进行热敷,以温散寒邪、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2. 慢性期治疗:苗医认为,慢性期疼痛较轻,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的凉药治疗。

常用的方法是用银花、黄芩等草药泡水进行痛处冷敷,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3. 采用外治法:苗医经验中发现,将辣椒磨碎与温水调匀后,用纱布蘸取敷贴于疼痛处,每天换药,可迅速缓解疼痛。

苗医针对肺经肺维疼痛的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主要有四诊观察、辨证论治和经验应用三个方面。

这些方法在苗族地区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治疗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由于该病属于复杂疾病,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妙的苗医方剂学
表面看来,民间苗医配方用药杂乱,似乎没有多大学问,但只要潜入深层,就可见到不少名老苗医之中有情深的苗医方剂学理论,正如麻粟场镇卫生院老苗医龙进生生前所说:“我们苗医用苗药配方,方法严格,灵活多变,对各种病症。

可以文来文打,武来武敲。

”苗医大师龙玉六对方剂学的学问则更为渊博。

三位一体的配方法则。

花垣县苗族人民,素来对“三”特别崇尚,这与祖先阿濮濮憧的遗教“三条缺一不得生”有关。

因此,苗医方剂的配制法则,也遵守三位一体的事物生成原理,把治疗主要病症的药称为各碑嘎(苗语),汉语译为领头药;把治疗次要病症及补助身体以协助领头药的药,称为各薄嘎(苗语),汉语译为铺底药;把缓解领头药、铺底药时劣性及消除其毒性的药,称为各管嘎(苗语),汉语译为监护药。

把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按一定法度组合成为治病的药方,就是花垣苗医方剂学三位一体配方法则。

在方剂中,所用药物的数量及份量,也有特别的法度。

其一,是配单不配双;其二,是不能等量用药,配单不配双,是苗医高师门的经验,认为配单疗效比配双好;不能等量用药,是被均衡的思想反映,认为药量平等了,疗效就会降低,就是所谓“太平药”,好人能吃,病人能吃,治不了大病。

针对病候的方剂分类学。

龙玉六的《苗药质征歌》,把众多的疾病归纳为17种病候。

他传授的药方,也根据病候分为17类。

即冷疗方,热疗方、通火方,提火方,攻毒方,败毒方,赶毒方、通气方、止塞方,止痛方、止泻方、健胃方、帮交环方、补体方、表毒方、解危方、混杂方。

这种方剂分类学,便于医师依据病情选方,因此适用性很强。

剂型改革的探索。

早在70年代,道二公社合作医疗所,在苗药剂型改革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也取得良好效益。

所出剂改产品有片剂,丸剂,浸膏,酊剂,散剂,软膏,药酒,外用药液等。

如治疗热痢、冷痢、泻肚痛肠的蓼枫片,败毒止痛的庆六酒等,都为远近知晓,为当地苗民身体的健康,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摘自《花垣苗族》)
毕业证丢了怎么办,学位证丢了怎么办,办大专毕业证,报到证丢了怎么办,英语四级证书, 电脑爱好者论

英语四级证书
报到证丢了怎么办
毕业证丢了怎么办
学位证丢了怎么办
办大专毕业证/
电脑爱好者论坛湘西电脑爱好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