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诸子百家一览表(答案)
30道中国诸子百家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诸子百家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2. 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孔子答案:A3. 下列属于道家经典的是()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答案:B4. 主张“性善论”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A5. 主张“性恶论”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6.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是()A. 孟子B. 荀子C. 庄子答案:B7. 被称为“亚圣”的是()A. 老子B. 孟子C. 庄子答案:B8. “因材施教”的提出者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答案:A9. 主张“法治”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10. 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是()A. 商鞅B. 韩非子C. 李斯答案:B11. 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的是()A. 《大学》B. 《中庸》C. 《道德经》答案:C12. 主张“以民为本”的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答案:A13. 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A14. 主张“齐物论”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B15. “白马非马”的观点出自()A. 公孙龙B. 惠施C. 庄子答案:A16. 主张“节用”“节葬”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17. 提出“五德终始说”的是()A. 邹衍B. 吕不韦C. 李斯答案:A18. 下列属于兵家经典的是()A. 《论语》B. 《孙子兵法》C. 《道德经》答案:B1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A. 《孙子兵法》B. 《孙膑兵法》C. 《司马法》答案:A20. 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21.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B2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出自()A. 孔子B. 孟子C. 荀子答案:A23. 主张“天行有常”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24. 提出“人定胜天”的是()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答案:B25. 主张“小国寡民”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列子答案:A26. “学不可以已”的提出者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答案:B27. 主张“尚同”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答案:B28. 提出“名实相符”的是()A. 公孙龙B. 惠施C. 荀子答案:C29. 主张“以力服人”的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答案:C30. 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是()A. 魏征B. 房玄龄C. 杜如晦答案: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思想争议和学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被统称为诸子百家。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见解和理论为世人所熟知。
本文将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便读者能够对这一时期的思想风貌有所了解。
1. 孔子学派:孔子(551-479BC)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主张“仁”、“义”、“礼”、“智”以及“忠诚”等美德,提倡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并推崇“天命”和“中庸”的思想。
2. 孟子学派:孟子(372-289BC)是孔子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他的学说主张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加以培养和充实。
强调在个人修养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亲民政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墨子学派:墨子(470-391BC)提出了墨子学派,该学派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主张“兼爱”和“非攻”。
墨子学派注重实用主义,强调推崇工程技术和实用科学,主张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4. 道家学派:老子(约570-约471BC)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然和谐,摒弃人为的欲望和规范。
主张“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5. 法家学派:韩非子(约280-约233BC)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强力的统治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
法家注重政治实用主义和制度建设,并强调权谋和权力运作。
6. 兵家学派:孙武(约544-约496BC)是兵家学派的奠基人,他的学说强调军事战略和领导能力,主张“以战养战”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学派注重谋略和战斗力的培训,对日后的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名家学派:名家学派是一个集合了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的综合性学派。
名家学派注重讲究言辞和辩论技巧,主张在社会和政治舞台上通过言辞来获得名声和权力。
8. 阴阳家学派:阴阳家学派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哲学学派,主张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和控制人事变化。
先秦诸子概说 参考答案

先秦诸子概说参考答案1.“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
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2.①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夺权。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形成了一个专业的精神文化创造阶层。
《喻老》即是明证。
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
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立点与相同点。
儒道墨法四家,就其对待“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1、儒家和墨家,两家虽表现为对立,然墨家出于儒家,故“天志”之与“天命”,“兼爱”之于“仁”,何其相似!儒墨两家,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2、道家与法家,法家与道家渊源密切,申不害、慎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深受道家影响。
此两派虽然社会观炯然不同,然出发点却很一致:都是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复“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的氏族社会,其本质仍然是代表下层知识分子和劳动者;法家则从道家吸取了自然主义,从自然动物性的“恶”来定位人本性,制定了法、术、势三结合的一整套统驭之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作独裁服务。
二、儒道墨法在汉代以后的整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列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通过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上的也与官府分庭抗礼。
2.措施:汉武帝采纳的“推恩”建议,削弱封国势力。
3.监察:建立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经典作为教材。
3.作用: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汉初,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豪强控制盐铁经营权,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内容(1)汉武帝把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X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四)北击匈奴1.背景:经过“”,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2.时间: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
3.结果:大胜而归,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有何不同?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2.思考、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秦汉两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三、课堂练习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图中人物是( )2.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3.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刺史5.“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6.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B.五铢钱四、达标检测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余年。
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

材料四: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材料四:“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同:
都是非常广泛的爱, 都是非常广泛的爱,都超出了亲人的范围
异: 儒家的爱是等差的;对父母的爱跟对兄弟的爱是有差别的 儒家的爱是等差的; 对待自己父母与别人的父母的爱也是不同的;墨家的爱更广泛、 对待自己父母与别人的父母的爱也是不同的;墨家的爱更广泛、 是一种无差别的爱。( 是一种无差别的爱。(阶级社会中无法实现的)
• 儒家: 孔子 儒家: • 墨家: 墨子 墨家: • 道家: 老子 道家: • 法家: 韩非子 法家: • 兵家: 孙膑 兵家:
孟子
荀子
庄子
1。简介: •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 简介: 551 前479,名丘, 尼,出生于鲁国没落贵族家 庭 • 思想家 • 政治理论家 • 教育家 2。思想主张: •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儒家学派创始人。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本) ①政治思想: “仁”、“礼”、“为政以德”(民本) ②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对待鬼神的态度, 对待鬼神的态度,怀疑
结合材料分析儒家的“仁”与墨家“仁”的异同: 材料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范爱众而亲仁。”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范爱众而亲仁。
-------《论语》
材料二: 材料二: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 《孟子》
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 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牛耕,铁器, 。(牛耕 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牛耕,铁器,井 田瓦解) 必修2 田瓦解) 必修2 2.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 2.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 由的社会环境。(王室衰微,诸侯并起,阶级 由的社会环境。(王室衰微,诸侯并起, 。(王室衰微 关系变动)必修1 关系变动)必修1 3.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 由的思想家。(活动主体) 。(活动主体 由的思想家。(活动主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5.4《诸子百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诸子百家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1.生活时期、国家春秋末期;鲁国。
2.地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3.思想主张(1)提出“仁爱”思想。
(2)强调“礼”的重要性。
(3)政治上,他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以“德”去教化人民。
4.教育贡献(1)创办私学,求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他都招收。
(2)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以便有新的体会;提倡人们相互学习;学习需要老老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学好。
5.文学贡献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西汉“独尊儒术”后,该书成为古代学生的必读书。
二、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2.诸子百家3.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文化高峰,它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提高,与自然作斗争的力量有所增强,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建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军事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这是造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的历史条件。
【问题2】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甚至东方文明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就不会五彩缤纷。
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
诸子百家简表

诸子百家简表“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学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由翟墨创立。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诸子百家》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21课诸子百家一、学习目标1.把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其他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
2.把握孟子的主张及其名言警句。
3.把握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及其主张。
4.把握韩非的法家学说及其主张。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1.课本阅读与思考。
2.课本思考与讨论?3.课本理解4.课本复习与议论。
(二)试一试试用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和著作观点著作百家诸子(三)练一练(1-18为必作,19,20,21为选作)1、在“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在中国和世界都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3、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A、《诗经》B、《道德经》C、《春秋》D、《论语》4、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5、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6、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这种思想体现了()A、发展思想B、辨证思想C、唯物思想D、对立思想7、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春秋无义战”B、社会急剧变化C、经济迅速发展D、各学派激烈争论8、“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主张是()A、老子的B、孔子的C、韩非子的D、孙子的9、下列人物与儒家有关的是()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韩非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0、主张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兵家11、下列文化典籍不是孔子整理编成的是()A、《诗》B、《春秋》C、《书》D、《论语》12、研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应查阅()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庄子》13、“天下之本在国,国家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该名言警句出自于()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1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上名言警句分别出自()A、孔子、老子 B、孔子、庄子 C、孔子、孟子 D、孟子、孔子1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同下列哪位思想政治家的政治主张一致()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1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谁说的()A、姜尚B、管仲C、孙武D、孙膑17、能体现老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思想的成语是()A、塞翁失马B、拔苗助长C、守株待兔D、掩耳盗铃18、曹操曾“下令求贤,唯才是举”,这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同?()A、孟子B、陆贾C、墨子D、董仲舒19、阅读下列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
惠施、公孙龙
《公孙龙子》
“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
医家
扁鹊
《内经》《外经》,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欲速则不达。
墨家
墨翟
《墨子》
兼爱非攻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兼相爱,交相利。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兵家
孙武、司马穣苴、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
《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语文学案(2)
中国古典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一览表(参考答案)
诸子学派
代表人物
著作学说
思想主张
名言警句
儒家
道家
孔丘
《论语》
礼乐仁义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兵者诡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兵贵胜,不贵久。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孟轲
《孟子》
德治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列御寇
《列子》(《冲虚经》)
清静无为
法家
李悝、商鞅(法)、申不害(术)、慎到(势)、李斯、韩非(法术势)
《韩非子》
变法图强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纵横家
鬼谷子、苏秦、张仪
《鬼谷子》《苏子》《张子》
合纵连横,争霸天下。
阴阳家
邹衍
《邹子》《邹子终始》
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德循环论)
农家
许行
为神农之言
与民并耕而食,饔Βιβλιοθήκη 而治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兼儒墨、合名法
小说家
刍荛…等等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荀况
《荀子》
性恶劝善
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小国寡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李耳
《老子》
(《道德经》)
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无为而治
无为而无不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周
《庄子》
(《南华经》)
逍遥自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