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第二节 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古典概型是概率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
它定义了概率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假设和结论,也服务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简而言之,古典概型就是通过观察事件是否发生来计算概率的方法,即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就是古典概率公式。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是:P(A)=n(A)/n(S),其中P为概率,A为某事件,S为试验空间,n(A)/n(S)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中,n(A)表示满足A条件的结果的数目,n(S)表示满足S条件的结果的总数。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提出的基本概念是:若实验开展了n次,其中A事件发生m次,则A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m除以n:P (A)=m/n。
古代概率公式比较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
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分布定理的框架下,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空间中某事件发生的期望值、方差、及独立事件之间的关系。
古典概型概率公式也为基于古典概型的相关概率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基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率学理论体系,为后来新兴的概率学分支研究提供了基础。
古典概型概率公式也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了参考和指导,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方面更是如此。
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以用来建立合理的评估模型,用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用来估计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可靠度,以及各个系统模型的可信度。
这些估计的结果可以用来衡量分析系统的性能,基于此可以设计出更高效,稳定,可靠的系统。
此外,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还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比如统计、金融学、决策理论、运筹学、社会科学等。
在这些领域,古典概型概率公式通常被用于研究不确定风险及结果,以做出明智的抉择,帮助采取最佳决策。
总之,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和它所涵盖的概率学理论,是目前所有概率学的基础。
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确定事件的发展趋势,也为更加明智的决策提供了指导。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也可以用于许多领域,从数学建模到计算机技术等,都有其重要作用,它已成为概率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工具支持。
概率的两种模型(高三数学精品课件)

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于生活中的大 部分,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只是概率问题。你可以说几 乎我们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只有一小部分 我们能确定地了解。甚至数学科学本身,归纳法、类推 法和发现真理的首要手段都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基础之上。 因此,整个人类知识系统是与这一理论相联系的……”
5
题型一 古典概型问题
设计游戏1:
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有6个除了颜色不同无其他区别的小球, 其中4个蓝球,2位红球。
试设计一时训练 1:
9.在长为 1 的线段上任取两点,则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 1 的概率为( ) 2
A、 1 B、 1 C、 3 D、 7
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综合问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9x2+6ax-b2+4=0,a,b∈R. (1)若a是从1,2,3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0,1,2三个数 中任取的一个数,求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
(2)若a是从区间[0,3]内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内任 取的一个数,求已知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
第 36 练 概率的两类模型
火眼真睛(区分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
1、古典概型(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 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elementary event).
(1)所有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随机实验的概率模 型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P( A) m n
其中n是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是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n).
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
1.几何概型适用条件: (1)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无限性); (2)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的(等可能性). 2.适用情况:
高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

3.2.1 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1.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2.等可能性事件:若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3.古典概型的特点:⑴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⑵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⑶不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试验,只要通过对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即可.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mn.5.从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率:把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组成全集I ,把事件A 发生的结果组成集合A ,则A 是I 的一个子集,则有P(A) =card(A)card(t).6.古典概型的公式推导如:在20瓶饮料中,有1瓶已经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是多少?在20瓶饮料中,有2瓶已经过了保质期了呢?(1/20,2/20=1/10)在n 瓶饮料中,有m 瓶已经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是多少?(m/n)假设有n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分析:有n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则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答:1/n 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多少?答:nm 1⨯公式:假设有n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nm A P =)(1.连续掷3枚硬币,观察落地后这3枚硬币出现正面还是反面. (1)写出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2)求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3)“恰有两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包含哪几个基本事件?分析:理解并运用各定义.解:(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2)基本事件的总数是8.(3)“恰有两枚正面向上”包含以下3个基本事件:(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2.甲.乙两人做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分析:研究此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如果是,基本事件总数n,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各为多少.解:甲有3种不同的出拳方法,每一种出法是等可能的,乙同样有等可能的3种不同出法.一次出拳游戏共有3×3=9种不同的结果,可以认为这9种结果是等可能的.所以一次游戏(试验)是古典概型.它的基本事件总数为9.平局的含义是两人出法相同,例如都出了锤.甲赢的含义是甲出锤且乙出剪,甲出剪且乙出布,甲出布且乙出锤这3种情况.乙赢的含义是乙出锤且甲出剪,乙出剪且甲出布,乙出布且甲出锤这3种情况.设平局为事件A,甲赢为事件B,乙赢为事件C.由图3-2-1容易得到:图3-2-1(1)平局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2)甲赢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3)乙赢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由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P (A )3193==; P (B )3193==; P (C )3193==. 3.甲.乙两个均匀的正方体玩具,各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将这两个玩具同时掷一次.(1)若甲上的数字为十位数,乙上的数字为个位数,问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其中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均相同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2)两个玩具的数字之和共有多少种不同结果?其中数字之和为12的有多少种情况?数字之和为6的共有多少种情况?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的概率.分析:(1)准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n 和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 (2)可采用列表的方法求m .n .解:(1)甲有6种不同的结果,乙也有6种不同的结果,故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个.其中十位数字共有6种不同的结果,若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确定后,个位数字也即确定.故共有6×1=6种不同的结果,即概率为61366=. (2)两个玩具同时掷的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表.①每次取一件,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Ω={(a 1,a 2),(a 1,b 1),(a 2,a 1),(a 2,b 1),(b 1,a 1),(b 1,a 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品.Ω由6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可以认为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用A 表示“取出的两件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 ={(a 1,b 1),(a 2,b 1),(b 1,a 1),(b 1,a 2)}.事件A 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 (A )3264==. ②有放回地连续取出两件,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a 1,a 1),(a 1,a 2),(a 1,b 1),(a 2,a 1),(a 2,a 2),(a 2,b 1),(b 1,a 1),(b 1,a 2),(b 1,b 1)},由9个基本事件组成.由于每一件产品被取到的机会均等,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用B 表示“恰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B ={(a 1,b 1),(a 2,b 1),(b 1,a 1),(b 1,a 2)}.事件B 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 (B )=94. 4.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⑴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两个正面”.“两个反面”.“一正一反”3种等可能的结果; ⑵某口袋中装有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三个红球.两个黑球和一个白球,那么每一种颜色的球被模到的可能相同;⑶从-3,-2,-1,0,1,2,3中任取一个数,则此数小于0与不小于0的可能相同; ⑷分别从3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各选取一名代表,那么某个同学当选的可能性相同.解:以上命题均不正确.⑴如果仅考虑这三种结果,则它们不是等可能的,若要是等可能的,则有(正,正),(正,反),(反,正)和(反,反)4种结果,故本小题总是错的;⑵应是摸到每一个球的可能相同,而三种颜色的球的数量是不相同的; ⑶小于0的有3个,而不小于0的有4个;⑷分别从男生和女生中各选取一个人,对男生或女生内部来说是等可能的,而对所有的同学来说男生是3选1,而女生是4选1,显然每个被选取的可能性不同.说明:对硬币的问题,我们不管抛掷是否有先后顺序,还是一起抛掷的,都必须看成有 先后顺序,否则它们就不是等可能的.若先后抛掷n 次或一次抛掷n 枚,基本事件总数都应是2n个.5.将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求:⑴向上的点数之和为几的概率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⑵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⑶个向上的点数中至少有一个是6点的概率? ⑷两个点数中有2或3的的概率;⑸第一次得到的点数比第二次的点数大的概率. 解:将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得到的点数情况如下表:统计向上点数和的情况如下:⑴向上点数之和是7的概率最大,最大值是636 = 16;⑵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倍数的有(1,4),(2,3),(3,2),(4,1),(4,6),(5,5),(6,4)7个,⑶至少有一个是6点的共有11个,则其概率为1136;⑷两个点数之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按列计算,有2+6+6+2+2+2=20个,其概率为2036 = 59;⑹去掉相等的共有6个,剩下的一半是前面的数字大,一半是后面的数字大,有15个,其概率为1536 = 512.说明:⑴骰子问题与硬币问题一样,都要考虑先后顺序,且n 个骰子的基本事件总数是2n;⑵当基本事件总数不大时,用枚举法较方便;⑶若能用一个表格来表示这些问题,可使问题直观明了.6.从数字1,2,3,4,5中任取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试求: ⑴这个两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 ⑵这个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 ⑶这个两位数大于40的概率.解:“从数字1,2,3,4,5中任取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基本事件总数5×4=20个.⑴设事件A 为“这个两位数是5的倍数”,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个位数字是5,共有4个, ∴P(A)= 420 =15;⑵设事件B 为“这个两位数是偶数” 则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个位数字是2或4,共有8个, ∴P(A)= 820 =25;⑶设事件C 为“这个两位数大于40” 则事件C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个十位数字是4或5,也有8个, ∴P(A)= 820 =25.说明:⑴数字问题要考虑先后顺序;⑵常把问题转换成个位数或首位数的问题,学会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⑶若含有0,还要考虑0不能在首位的特殊要求,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7.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 ⑴摸出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⑵摸出的两只球是一白一黑的概率是多少?解:从中摸出两球,可分有先后顺序(有序)和无先后顺序(无序)两种情况.设摸出的2只球都是白球的事件为A ,一白一黑的事件为B .有序:从5只球中摸出2只球,其基本事件总数为5×4=20. ⑴摸到2只白球的基本事件数是3×2=6,∴P(A)=620 =310;⑵摸到1只白球和一只黑球的基本事件数是(先白后黑)3×2 +(先黑后白)2×3 =12, ∴P(A)=1220 =35.无序:从5只球中摸出2只球,其基本事件总数为5×42=10.⑴摸到2只白球的基本事件数是3×2 2=3 ∴P(A)= 310;⑵摸到1只白球和一只黑球的基本事件数是3×2 =6, ∴P(A)=610 =35.说明:某些摸球问题是否考虑先后顺序,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区别,但必须正确理解题意. 8.袋中有红.黄.白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抽三次,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三次颜色各不同;(2)三种颜色不全相同;(3)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 解:基本事件有3327=个,是等可能的,(1)记“三次颜色各不相同”为A ,332()279A P A ==; (2)记“三种颜色不全相同”为B ,2738()279P B -==; (3)记“三次取出的球无红色或无黄色”为C ,332215()279P C +-==; 9.将一枚骰子先后掷两次,求所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概率》统计与概率PPT(古典概型)

解:样本空间为{(红,白),(红,黄),(白,红),(白,黄),(黄,红),(黄,白)},第 一次摸出红球,第二次摸出白球,只包含(红,白)一个基本事件,所以 所求概率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例2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观察朝上的面
的点数.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多少种?
(3)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多少?
解:(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抛掷一次,朝上的面的点数
有1,2,3,4,5,6,共6种结果,故先后将这枚骰子抛掷两次,一共有
所选两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A1,A2),(A1,A3),(A2,A3),共3个. 故所求事件的概率
(2)从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中各任选一个,所有的基本事件有
(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 共9个,包含A1但不包括B1的基本事件有(A1,B2),(A1,B3),共2个.
3.做一做:下列对古典概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事件出现
的可能性相等;③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④求从含有3件
次品7件正品的10件产品中任取一件为正品的概率为古典概型问题.
A.②④
B.①③④ C.仅①④ D.仅③④
答案:B
高中数学中几种常见的概率模型

高中数学中几种常见的概率模型高中数学中几种常见的概率模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贝努利概型、超几何分布概型1、古典概型:也叫传统概率、其定义是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所包含的单位事件是有限的,且每个单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均相等,则这个随机试验叫做拉普拉斯试验,这种条件下的概率模型就叫古典概型。
在这个模型下,随机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有限的,并且每个基本结果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古典概型是概率论中最直观和最简单的模型,概率的许多运算规则,也首先是在这种模型下得到的。
2、几何概型:是概率模型之一,别名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在这个模型下,随机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是无限的,并且每个基本结果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一个试验是否为几何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几何概型的两个特征,无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几何概型。
3、贝努利模型:为纪念瑞士科学家雅各布·贝努利而命名。
对随机试验中某事件是否发生,实验的可能结果只有两个,这个只有两个可能结果的实验被称为贝努利实验;重复进行n次独立的贝努利试验,这里“重复”的意思是指各次试验的条件是相同的,它意味着各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保持不变。
“独立是指是指各次试验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
基于n重贝努利试验建立的模型,即为贝努利模型。
4、超几何分布:是统计学上一种离散概率分布。
它描述了从有限N个物件(其中包含M个指定种类的物件)中抽出n个物件,成功抽出该指定种类的物件的次数(不放回)。
称为超几何分布,是因为其形式与“超几何函数”的级数展式的系数有关。
超几何分布中的参数是M,N,n,上述超几何分布记作X~H(n,M,N)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教案古典概型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典概型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而且得到的概率是精确值。
古典概型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为后续学习几何概型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同时有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概率问题。
二、学情分析认知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学习的新知识。
学生已经了解了概率的基本性质,知道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能力分析:我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较困难。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存在一些问题。
情感分析: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概率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对抽象的定义和公式存在惧怕心理。
并且学生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新课标重视过程教学、情感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两个概念:基本事件与古典概型,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具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尝试用数学的视野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难点的关键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关键:通过实例,特别是举一些破坏古典概型两个特征的例子,以突破古典概型识别的难点。
高中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高中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高中数学中,概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常用古典概型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古典概型是指在同等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这里介绍高中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1. 古典概型的定义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古典概型的定义。
古典概型是指在同等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比如掷一枚骰子,每个点数的概率都相等。
这就是古典概型。
2.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对于古典概型,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公式如下:P(A) = n(A) / n(S)其中,P(A) 表示事件 A 发生的概率,n(A) 表示事件 A 中元素的个数,n(S) 表示样本空间中元素的个数。
例如,掷一枚骰子,求点数为 3 的概率。
这个事件的样本空间为 {1, 2, 3, 4, 5, 6},其中点数为 3 的元素个数为 1,样本空间的元素个数为 6。
因此,点数为 3 的概率为:P(点数为 3) = 1 / 6又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求抽到黑桃的概率。
这个事件的样本空间为 52 张牌,其中黑桃牌的个数为 13 张,因此,抽到黑桃的概率为:P(抽到黑桃) = 13 / 52 = 1 / 43. 古典概型的应用古典概型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用它来计算各种事件的概率。
比如掷硬币、抽扑克牌、摇色子等等。
下面举一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装有 5 个红球和 3 个蓝球的盒子。
现在从盒子中任取 2 个球,求取出的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这个问题可以用古典概型来解决。
首先,样本空间中元素的个数为:n(S) = C(8, 2) = 28其中,C(n, m) 表示从 n 个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
在这个问题中,从 8 个球中取出 2 个球的组合数为 28。
接着,事件中元素的个数为:n(A) = C(5, 2) = 10其中,从 5 个红球中取出 2 个红球的组合数为 10。
因此,取出的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P(取出的球都是红球) = n(A) / n(S) = 10 / 28 = 5 / 144. 总结古典概型是解决概率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随机事件与概率》概率(古典概型)

本例条件不变,若甲取一个球,取后放回,然后乙取,求甲、乙两人拿到的球至少 有一个黑球的概率. 解析:从5个小球中有放回地取2个,所有可能的情形有(a,a),(a,b),(a,c), (a,d),(a,e),(b,a),(b,b),(b,c),(b,d),(b,e),(c,a),(c,b),(c,c), (c,d),(c,e),(d,a),(d,b),(d,c),(d,d),(d,e),(e,a),(e,b),(e,c), (e,d),(e,e),共有25种不同的情形,其中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情形有(a,a),(a, b),(a,c),(a,d),(a,e),(b,a),(b,b),(b,c),(b,d),(b,e),(c,a),(c, b),(d,a),(d,b),(e,a),(e,b),共有16种不同的情形, ∴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概率P=1265.
知识梳理 样本空间Ω包含n个样本点,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样本点,则 P(A)=nk=nnΩA , 其中,n(A)与n(Ω)分别表示事件A和样本空间Ω包含的样本点个 数.
[自主检测] 1.下列是古典概型的是( ) A.任意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作为基本事件时 B.求任意的一个正整数平方的个位数字是 1 的概率,将取出的正整数作为基本事件 时 C.从甲地到乙地共 n 条路线,求某人正好选中最短路线的概率 D.抛掷一枚均匀硬币至首次出现正面为止
B2),(A1,B3),(A1,C1),(A1,C2),(A2,B1),(A2,B2),(A2,B3),(A2,C1),(A2,C2),
共11种,所以这2个工厂中至少有1个来自A区的概率为P(X)=2111.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以及古典概型概率求解的综合运用,在求解古典概型问题时,要 认真分析条件,确保隐含条件挖掘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概率》第二节古典概型(第一课时)
一、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重点、难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
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
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
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是概率。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二)、思考交流:在试验一中随机事件只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并且他们都是互斥的,由于硬币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
的概率都是1
2
;
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并且他们都是互斥的,由于骰子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六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
们的概率都是1
6。
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特点(2)的理解:在试验一中,必然事件由基本事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组成;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基本事件“2点”、“4点”和“6点”共同组成。
例1 从字母,,,a b c d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观察对比,发现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
试验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
; 试验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16; 根据上述两则模拟试验,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A A P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
归纳:
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
(1)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2)要找出随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除了画树状图,还有什么方法求基本事件的个数呢?
例2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差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
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即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古典概型。
如果考生掌握或者掌握了部分考察内容,这都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2个条件——等可能性,因此,只有在假定考生不会做,随机地选择了一个答案的情况下,才可以化为古典概型。
(三)|练习及作业布置
三、板书 例古典概型概率例§3.2.1 古典概型
试验一
试验二
基本事件1古典概型树状图计算公式例2
3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