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测定的实验流程和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清理仪器:确保仪器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使用软布擦拭仪器外壳,尤其是光路部分,避免灰尘或污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打开电源:将仪器连接到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二、启动仪器1. 打开仪器软件:启动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套的控制软件。
2. 点击“启动”或“连接”按钮:在软件界面中找到相应按钮,启动光度计设备。
三、进行基线校正1. 准备工作:将工作室清洁干燥,确保无杂质或污渍。
2. 开始校正:在软件界面上选择“基线校正”功能,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通常需要进行双波长校正或参照物校正等步骤,确保系统在零点状态下。
四、样品测量1. 设置测试条件:选择所需的波长范围和检测模式(紫外或可见光)。
在软件界面上设置波长、时间和数据采集模式等参数。
2. 外壳和样品室:打开仪器盖,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室中。
3. 测量样品: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启动数据采集功能。
此时,光度计将通过光路测量样品的吸收或透射值。
4. 数据记录和保存:在测试完成后,将数据保存到电脑或其他储存设备上,以备后续分析与处理。
五、清洁与关闭1. 清洁操作: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样品室和光路,防止污染或杂质对下次测试的影响。
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避免刮伤光路。
2. 关闭软件:保存测试数据后,关闭光度计控制软件。
3. 关闭电源:关闭仪器电源,并拔出电源插头。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2. 样品准备:确保待测样品的准备工作符合实验要求,避免样品本身的问题对测试结果产生误差。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
结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待它进行自检。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光源、检测器、单色器等。
如有故障,请及时修复或更换。
3.将样品室清洁干净,并检查透射池是否干净。
如有污染,请用纯水和无尘纸擦拭。
二、仪器校准1.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和波长校准。
2.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例如纯水或纯乙醇)进行零点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溶剂放入透射池中,点击“零点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3.波长校准:使用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进行波长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标准品放入透射池中,点击“波长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三、样品测试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样品,在样品室中放入透射池。
2.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值。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位和浓度范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波长范围。
四、测量样品吸光度1.点击“开始”按钮进行测量。
仪器将在选定的波长下自动扫描,显示吸光度曲线。
2.观察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收峰位和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1.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可以选择峰值吸光度或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计算吸光度差、构建标准曲线等。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波长范围、吸光度值等信息。
六、仪器维护1.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透射池和样品室,避免样品残留。
2.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仪器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3.定期维护仪器,例如清洁光源、调整灯泡亮度等。
七、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以免引起损坏。
2.使用纯净溶剂进行校准,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在进行波长校准时,选择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清洁透射池时,使用纯净水和无尘纸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材质。
5.操作过程中避免碰撞和震动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仪器,以延长仪器寿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工作准备
1. 开机前检查:清洁光栅、检查光源和探测器是否正常。
2.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并进行标定。
3.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转移至透明的玻璃试管或石英比色皿中。
二、仪器调节
1. 打开光度计: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开光度计,等待仪器预热。
2. 调节参比通道:选择适当的参比波长,并将参比通道调至零点。
3. 调节样品通道:选择待测波长,并将样品通道调至零点。
三、测量操作
1. 测量样品:将待测溶液装入样品比色皿中,放入光度计样品槽内。
2. 执行测量: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清洗仪器: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洗样品比色皿和样品槽。
四、数据处理
1. 计算浓度:根据测量数据和标定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2. 记录结果:将浓度及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仪器关闭
1. 关闭光度计:根据操作说明,正确关闭光度计。
2. 清洁仪器:清洁光度计表面和槽口,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准确地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也能够保护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 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准备好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购买时,要选择一款性能稳定、精度高的仪器。
在使用前,还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标准溶液,用于后续的实验操作。
1.2 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个较小的范围,如200-400nm,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的变化。
(3)将标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然后将比色皿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注意不要让比色皿中的溶液溢出。
(4)调整仪器的参数,如增益、狭缝宽度等,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5)等待仪器显示稳定的读数后,记录下测量值。
这个数值就是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
(6)重复上述操作,分别测量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值。
根据实验需求,计算出样品的总吸光度。
1.3 注意事项(1)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因为该仪器会产生较强的紫外线辐射,长时间直接观察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
(2)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比色皿中的溶液不会溢出。
如果发现溶液有溢出的现象,要及时停止实验,避免影响测量结果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3)在调整仪器参数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参数设置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验需求。
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拓展。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吸收光谱,从而为药物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在新材料研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等信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2.通过测量不同溶液的吸光度,了解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标定方法。
实验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谱仪器,可用于测定溶液吸光度。
其原理是通过将入射光分光为不同波长的光束,经过被测溶液后,测量出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即吸光度。
吸光度与溶液浓度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实验步骤: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待仪器启动后进行预热。
2.调节光电倍增管的位置,使得入射光线居中。
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检测波长。
4.调节样品舱盖,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舱内。
5.按下“调零”按钮,将吸光度调零。
6.按下“测量”按钮,记录下测量的吸光度数值。
7.将待测样品取出,用试剂喷洒清洗样品舱。
8.重复步骤4-7,测量其他样品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1.测量了一系列浓度不同的对苯二酚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了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曲线。
通过拟合可以得到该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这为后续测量其他溶液的浓度提供了基础。
2.在测量过程中,注意避免样品舱残留上一次测量的溶液,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在选择波长时,应根据被测样品的特性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检测波长,以提高测量精度。
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初步掌握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如样品舱的清洗、选择合适的波长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对我深化了对光谱仪器的理解,并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常用于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和透过率。
下面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该仪器。
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源、灯泡和检测器等。
确保仪器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其次,准备好所需的样品溶液,并将其放置在透明的玻璃或石英容器中,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最后,检查擦拭仪器的可见光波长校准标准溶液,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打开仪器并调整参数将仪器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
在仪器界面上选择所需的波长,可以通过键盘或旋钮来输入目标波长。
根据样品的特点和需要测量的光谱范围,选择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并设置扫描速度。
一般情况下,快速扫描适用于样品溶液透过率的快速测量,而慢速扫描适用于吸光度的测量。
3. 校正零点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零点校准。
校准零点是为了消除仪器的内部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正零点的方法是切换至“T”模式,即透过率模式,并将空白试剂(如纯溶剂或去离子水)放入光池中进行测量。
记录下校正后的透过率值。
4. 测量样品溶液吸光度将样品容器放入光池中,并选择“Absorbance”模式。
确保样品溶液充满光池,避免气泡的存在。
开始测量后,仪器将自动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并显示在仪器界面上。
记录下测量值,可以根据需要保存或导出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吸光度数据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比如,可以计算样品溶液的浓度、绘制吸光度曲线等。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分析。
确保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6. 关闭仪器在使用完毕后,需要正确地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首先,将波长设定为较高的数值,以避免损坏检测器。
然后,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将仪器断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设备准备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对设备做好准备工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一、仪器及试剂准备1.确保仪器所在的工作台或使用环境整洁干净,确保工作台上无烟灰、灰尘等对结果产生干扰的物质。
2.检查仪器各个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仪器表面是否有损坏或污损情况。
3.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需的试剂是否充足,试剂是否过期。
二、做样品前的准备1.根据实验要求,选取适当的溶剂,将待测试样品溶解或稀释至适当浓度。
如果有特殊要求,还需要进行滤液作业。
2.确保样品容器干净,没有异物或杂质。
三、仪器开机及预热1.确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电源连接正常,开启电源开关。
2.打开仪器电源后,等待其自检完成,确保各个部分的功能正常。
3.操作前预热,大多数仪器需要预热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能够达到工作温度,并保持稳定。
四、波长设置及基线调整1.根据实验要求,在键盘上设置所需的波长。
2.将试剂添加至样品池中,调节“调零”钮,使仪器显示为零吸光度。
五、样品测定1.将校准好的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池干净、无气泡。
2.调整仪器使其显示所需波长,并进行基线调整。
3.测量前,用空白试剂进行零点矫正,将试剂加入样品池中,点击“零位调整”按钮。
4.加入待测试样品后,点击“测量”按钮,以获取样品的吸光度值。
5.如需多次测量,应按要求将样品室清洗干净,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六、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要求,对所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计算,如浓度计算等。
2.准确记录实验所得数据,包括吸光度值、浓度等。
七、仪器关闭及清洁1.测量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2.清除样品池中的试剂,用洁净的纸巾或棉签擦拭样品池。
3.用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清洁仪器表面,以确保仪器干净整洁。
4.如有需要,关闭其他仪器配件,如电源、冷光源等。
八、故障排除总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及试剂准备、做样品前的准备、仪器开机及预热、波长设置及基线调整、样品测定、数据处理、仪器关闭及清洁和故障排除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上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测定酶活 只在在曲线线性范围内的酶活性进行分析,因为只有在线性 范围内才可以排除诸如底物浓度降低或来自最终产物的抑制 作 用 等 类 似 抑 制 因 素。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款)反向将回归曲线变为 线性曲线,并提供在活性检测时使用线性回归加以分析。在 测定过程结束后,激活 “处理结果”(Process results)区 里的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功能。这样,就可以 重新设定回归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图 6)。
为了进行测定,使用源自面包酵母的己糖激酶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进行偶联反应。由于 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款)带有温控比色皿槽,也可演示这一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在 37 °C 时,检测到最高活性。
引言
己糖激酶反应的代谢意义
3C
迟”(Delay))加入己糖激酶开始的,总共检测时间为 6 分钟。
实验参数是根据初步实验使用 “单波长λ- 连续”(Singleλ-
continuous)(见上)设定的。以下公式分别用于计算酶活
性和底物浓度:
图 3:活性测定选项 A) 单波长λ- 连续 B) 简单动力学 C) 高级动力学 (Singleλ- continuous) (Simple kinteics) (Advanced kinetics)
1
文献参考
酶活性测定不但可以确定酶的性质,还可以用来分别检测某 些底物或底物的浓度。如可以使用以上提到的己糖激酶反应 测定葡萄糖或 ATP 的浓度。通过与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在偶联反应中生成 NADPH2 可间接检测葡萄糖或 ATP。生 成 ATP 的量与葡萄糖或 ATP 的量成正比(图 2)。
葡萄糖 + ATP
己糖激酶 / Mg 2+
葡萄糖-6-磷酸 + ATP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 + NADP
6-磷酸葡萄糖 + NADPH2
图 2:葡萄糖或 ATP 的间接酶检测 两种物质可以通过己糖激酶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催化的偶联反 应得以确定(偶联测试系统 [1])。通过生成的 NADPH2 的量来计算 两种物质的量。
Tris 缓冲液 pH 7.0 MgCl2 葡萄糖 NADP+ ATP 己糖激酶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以上溶液均使用分子生物学用水进行制备,并在 Eppendorf IsoPack 冰盒中以 4 °C 保存。Tris 缓冲液在室温下保存。酶 在使用后立即放回冰箱。
以下是用于一次测定反应所需溶液的量:
2
文献参考
3A
4
图 4:“单波长λ- 连续”(Singleλ- cont) 方法中己糖激酶测定初步 实验的参数设置
3B
为 测 试 己 糖 激 酶 反 应 的 进 程,先 使 用 “单 波 长λ- 连 续”
(Singleλ- cont)方法进行初步反应。选择的参数可以对反
应混合液的吸光度在一定持续时间内(10 分钟)的变化进
糖酵解 几乎所有生物新陈代谢的一个中间环节就是葡萄糖分别在细 胞的细胞液或细胞质内进行的酶促降解。这一过程叫做糖酵 解。葡萄糖通过分步反应转化为 2 分子的丙酮酸。1 分子的 葡萄糖生成 2 分子的 ATP 和 2 分子以 NADPH2 形式存在的 氧化还原产物。然后,丙酮酸进入初步代谢途径,即丙酮酸 循环,进一步生成呼吸链的还原产物,最终转化为氧。最终 的降解产物是 H2O 和 CO2。
5
µl MgCl2
5 µl NADP
5 µl 葡萄糖
12.5 µl ATP
121.5 µl Tris 缓冲液
0.5 µl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 149.5 µl
使用移液器快速将溶液转移到比色皿槽的超微量比色皿中。 为适应反应温度,测定参数包括预孵育时间,时间至少为 6 分钟。 开始测定时,记录在 340nm 时的吸光度值变化。当检测不到 吸光度的进一步变化时,加入 0.5 µl 的己糖激酶溶液开始酶 促反应(约 1 分钟后)。
a) “单波长λ- 连续”(Singleλ- cont) :限定波长、限定 时间间隔以及限定一段时间内简单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温 度控制功能可选。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初步实验,即某反应的 动力学检测(速度、线性范围)。 b) “简单动力学”(Simple kinteics) :和 a) 一样;另外可 以定义直接换算吸光度值的单位和换算系数。可以进行终点 测定、两点测定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延迟”(Delay)功能 可对延迟检测过程进行编程,以确保反应混合液充分适应实 际测定温度等。 c) “高级动力学”(Advanced kinetics) :和 b) 一样;另外 提供 “试剂空白对照”(Reagent blank)编程以及标准品编程。 “试剂空白对照”(Reagent blank)可以验证在反应开始前 没有显著的吸光度值变化。
行跟踪。由于反应速度在酶测定时可能会快速变化,所以
每 10 秒(图 4)收集一次数据。活性测定的参数(图 5A)
和底物测定的参数( 图 5B 和 5C)是根据初步实验的结果
设定。如图 5 所示,为测定活性和底物浓度,选择了不同
的方法。使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己糖激酶的活性。线性回归
分析中,每 5 秒测定一次。该反应是在预热 6 分钟后(参数“延
3
文献参考
5A
6A
5B 6B
5C 6C
图 5:酶活性和底物浓度测定参数 A) “ 简单动力学”(Simple kinteics) 方法中通过线性回归测定己糖 激酶的参数。 B) + C)“ 高级动力学”(Advanced kinetics) 方法中通过两点校准测 定底物浓度的参数。
底物浓度测定 在测定底物浓度的过程中,预孵育 7 分钟后进行一次测定,然 后加入己糖激酶,将反应混合物温育 2 分钟。根据两点测定法, 分别在孵育起始时和结束时各进行一次测定。为计算样品的浓 度,在限定底物浓度的情况下进行两次初步标准品测定。未知 样品的浓度根据标准品来计算。
直接计算酶活性 图 5A 中的系数是根据 NADPH 的摩尔吸光系数(6.32×103 L / (mol * cm))计算所得。
朗伯 - 比尔定律基本原理: A= ε× c × l 或 c=A/ε× l 其中 c 为浓度,A 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 为光路(比 色皿光路长度)。 对于光路长度为 1 cm 的比色皿,适用以下公式:分别是 c=A/ε或 c=A × 1/ε或 c=A × F。 这样,系数 F 就是摩尔消光系数的倒数,它的单位分别是 mol/L 或 µmol/µl(相对于 NADPH2 1.61 × 10-4)。
文献参考
使用酿酒酵母己糖激酶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在 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紫外 / 可见光
分光光度计上进行酶动力学测定
简介
该用户指南将演示使用 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的酶活性测定。为优化测定流程,先使用 “单 波长λ- 连续”(Singleλ- continuous)测定法进行初步测定。然后,根据这些结果进行实际活性测定。通过线性回归确定酶活性。
代谢酶的酶促降解检测 由于这些相关代谢途径和酶的意义重大,所以它们在生化研 究和教育领域中倍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酶活性的 测定,因为酶活性是酶的独有特征。测定各个酶活性的基本 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度测定法。
由于 NADP(NAD)和 NADPH2(NADH2 )分别参与中间代 谢中几乎所有酶促反应,酶活性的确定主要是通过 NADPH2 的增加或减少来确定。NADP 和 NADPH2 均在 260 nm 波 长下显示出最大吸收峰。然而,NADPH2 在 340 nm 波长下 还会显示一个波峰(图 1),这就可以在光度测定上区分 NADPH2 和 NADP。
图 2 中描述的检测反应是本用户指南中的一个样例反应。 其目的是为了演示使用 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款)进行酶动力学测定的 两种应用:
1) ATP 浓度的酶测定 底物的浓度通过 37 ° C 下定量 ATP 的两点校准法来确定。 这一过程中,在底物转化的线性范围内进行两次测定。该转 化的线性范围需在初步测定中确定。 2) 酶活性的测定 如图 2 所示,己糖激酶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在 Eppendorf BioSpectrometer kinetic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 款)具备可加热比色皿槽,可以对样品进行温度控制:可选 温度范围在 20 °C 到 42 °C 之间。由于酶活性与孵育温度相关, 所以温度调节对于酶活性的精确测定至关重要。因此,分别 在 22 ° C、30 ° C 以及 37 ° C 下测定己糖激酶的酶活性。根 据曲线的线性回归确定准确的酶活性。
吸光度
NAD(P)/NAD(P)H2 光谱
3.000
2.500 2.000 1.500
NAD(P) NAD(P)H2
1.000
0.500
0.00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波长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