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练习测试.doc
第一章 测试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电解水。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若A 试管气体为10g,则B 试管气体为5g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A 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变化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3.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 克,体积为50 立方厘米。
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 牛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 千克/米 3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4.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图)。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ρ海水>ρ河水)(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5.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6.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
通过胶管 A 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
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 A 管吸气,烧瓶将(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7.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A.B.C.D.8.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州大桥全长 17.1 千米,桥墩的底部陷入土中,未受到水给它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B. 若测定一个气球的重力时,测定值比实际值要轻,其原因可能是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力C. 《侣行》节目中,破冰船从长江开入东海时, 由于排开液体的密度改变,所以浮力会变大D. 潜水艇在水下 150m 和水下 500m 处, 由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一样,所以受到浮力一样 二、填空探究题9.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阶段考试题.doc

A. 5 % 10% 15% 30% 图中所示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B. 在t°C 时,A 的百分比浓度大于B 的百分比浓度C.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AD. 0°C 时,A 是微溶物质,B 是易溶物质H.在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最大A. 20°C 的不饱和溶液B. 20°C 的饱和溶液C. 80°C 的不饱和溶液D. 80°C 的饱和溶液12. 如右图,把开口向上装有液体的倾斜放置的试管竖直时, 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13.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使用的方法是()A 、蒸憾B 、过滤C 、蒸发溶剂D 、冷却热饱和溶液14. 如图所示,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浮着一个重为5N 的球。
如果把球取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科学八上第一章测试卷选择题1. 在你答卷的过程中,对笔中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D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2. 10°C 时,氯化鞍的溶解度是33克的正确解释是()A. 10°C 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鞍B. 10°C 时100克溶液中最多溶解33克氯化鞍C.氯化鞍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可溶解33克D. 10°C 时水中可溶解33克氯化鞍3. 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X103千克/米彳),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 的是()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的汽油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 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馆水B.牛奶C.肥皂水D.透明的食盐水6. 某型号天文望远镜连同三脚支架总重约为300牛,支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1厘米2,望远镜正常观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 1X106帕 B. 3X106帕 C. 7. 5X104帕 D. 7. 5X105帕&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 一样大9. 从100克15%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5克溶液,这25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A.大于5NB.等于5NC.小于5ND.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15.如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一定温度时,要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D . 20°C 时,给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 物质16. 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
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
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肥皂水C.泥水D.纯牛奶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
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A.沉淀B.蒸馏C.结晶D.过滤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蔗糖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0.8×103 kg/m3,g取10 N/kg)()酒精A.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有关B.当h是8 cm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6.15 NC.该金属块重2 ND.如果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在酒精里,则与完全浸入水中相比它受到的浮力减小0.4 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1)把少量的蔗糖加入试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姓名学号一、选择题(40分)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D.水的沸点可能是97℃2.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块铁挫成铁粉,铁粉的密度将变小B. 铁的密度比木块大,指的是铁的重量大于木块的重量C.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米3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3.下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功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不变,压强增大B. 浮力增大,压强不变C.浮力增大,压强变小 D.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第5题)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上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 阶段是降水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 阶段是凝结5 .如右上图,在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浮力相比较是 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一样大6.用氯化钠配制l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⑤②④①C. ①③⑤②④①D. ①③⑥⑤②④①7.如下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a溶液 B、b、c溶液 C、c 溶液 D、a、b溶液(第14题)8.如上图所示的容器,灌满水,容器内a 、b 、c 三点, 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为A 、a 点最大B 、b 点最小C 、c 点最小D 、三点一样大9.某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右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C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10.一个均匀的长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

辅导班练习: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练习【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一、选择题1.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的目的是()A.增加水的导电性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2.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水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试管中有固体析出,判断加入的某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氯化钠固体D.蔗糖固体3.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4.把某温度下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蓝色晶体析出B.溶液变为无色C.有白色沉淀析出 D..溶液变为绿色5.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6.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点表示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7.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D.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8.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A.0.4% B.1% C.2.5% D.4%二、填空题9.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1)如果NaCl和NH4Cl的溶解度在某温度时相等,则该温度应该在表中温度范围内。
八年级《科学》上 第一单元测试 浙教版

直埠镇中八上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我会选择,我能行!(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地球是一个水球,71%的表面积被水体所覆盖。
而联合国却还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这是因为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 、河流水和湖泊水B 、冰川水和地下水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2、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我市有关部门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 、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 、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3、下表中含水量最低的生物是( )名称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风干的种子 黄瓜 含水量(质量分数) 98% 70%~85% 15% 95%A 、水母B 、草本植物C 、植物风干的种子D 、黄瓜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一种混合物B 、水中存在氢分子,所以水在通直流电时能生成氢气C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 、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6、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7、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
“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
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
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A 、人的重力减小了 B 、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 、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D .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8、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00克水溶解20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B 、200C 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某物质,在200C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C 、200C 时,50克水最多溶解了18克某物质,在200C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8克D 、200C 时,32克某物质需要100克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在200C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2克气囊 腰带正常游泳时 体力不支时9、200C时,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500C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A与B的溶解度()A、A=BB、A<BC、A>BD、无法比较10、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球所受浮力最小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D、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11、有一物体重力为50牛,将它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溢出了15牛,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说法中正确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牛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5牛C、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15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从200g10%的硝酸钾溶液里取出2g溶液,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则试管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0.1%B、1%C、10%D、不能确定13、将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14、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上浮,可采用的方法有()A、加热B、加盐C、加酒精D、加水15、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16、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有结晶水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掉一些一定会析出晶体17、下列食盐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等于5%的是()A、5g食盐完全溶解在95g水中得到的溶液B、100g水中溶解了5g食盐得到的溶液C、每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5g食盐D、食盐和水按1: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18、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19、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投入盛有100mL酒精的量筒中(已知酒精密度为0.8×103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200mL刻度线处,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A、物体沉在量筒底部B、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0、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 A.仍然悬浮 B.下沉 C.上浮 D.都有可能二、我会填写,我最棒!(每空1分,共21分。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章测试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1-3)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A、赤道附近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东海海域D、沙漠地区2.下列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A、人体B、水母C、黄瓜D、风干的种子3.冬天户外的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A、水缸里水结成冰,密度变大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缸里水结成冰,体积变大4.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目的是()A、增加水的导电性B、浓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使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D、使氢气和氧气之间不发生反应5.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的气体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可能是()A、2.5mL或5mLB、5mL或10mLC、10mL或15mLD、10mL或2.5mL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B、水在0o C会结冰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D、水在通直流电的作用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7.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8.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D、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的一半9.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10.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11.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① ②③ ④12.如右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 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C. 破坏亚马逊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D.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A. 水B. 酒精C. 汽油D. 苯3.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D.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4.在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到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A. 36.0gB. 31.25gC. 26.5gD. 无法计算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最终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最终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 浮力增大,ρ1=ρ2B. 浮力减小,ρ1=ρ2C. 浮力不变,ρ1>ρ2D. 浮力不变,ρ1<ρ27.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A. ρ1>ρ2F1=F2B. ρ1>ρ2F1>F2C. ρ1<ρ2F1=F2D. ρ1<ρ2F1<F28. 15.小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 ( )
A 、海洋水
B 、陆地水
C 、大气水
D 、地下水
2、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的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 、氢气
B 、氢
C 、氧气
D 、氧
3、图中所示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5、一位同学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快向岸边跑去
B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 、就地匍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D 、站立不动
6、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
A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D .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7、潜水艇由水面下10米潜到20米深处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B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 .压强不变,浮力减小
D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8、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 、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B 、气球被太阳光晒破
C 、高空中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火车站的站台上划有一条横线,是为了使车站站台美观
B 、气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C 、火车站的站台上划一条横线,是为了防止火车行驰时,周围气体由于快速流动
压强变小而对旅客的安全造成威胁而设置的
D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无关
10、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中各环节的名称:
①_____ ③_____
(2)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____资源不断地得
到更新和补充。
11、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
____,在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了压强(填“增大”、“减小”)。
F F F
(A) (B) (C) (D)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10题图
12、金属球,它在空气中称得7.6N,浸入某液体中称得6.6N,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
___N,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是___N。
13、在20℃时,食盐溶解度为36克,表示在该温度下____克水中最
多可溶食盐36克,此时溶液为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14、小张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2)由右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至少写出两条)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15、给右图容器加热(A点),水流动方向是_____。
(填“顺时
针”或“逆时针”)
17、(4分)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带有橡皮膜的小盒放入液体内部时,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产生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
(2)当小盒在同一深度向不同方向转动时,两管液面的高度差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_________。
(3)如图,在装有水的容器壁钻上有三个小孔,用塞子塞住,把三个塞子拔去后,水流射得最远的是____。
(填字母)
18、(3分)据图所示,请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内,并计算岩石
的密度为____。
岩石的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
积V1(cm3 )
放入岩石后量筒内
水的体积V2(cm3 )
岩石的体积
V(cm3)
19、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
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
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8题图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_。
(2)在夏天,小宝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
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
正聊在兴头上,猛听见“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一位质量为6000千克的大象,每只脚掌与地面的接触地面的面积为600厘米2。
试求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少?(友情提醒:注意分析大象站立时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1、(4分)一木块的质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