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方面的内容:目标的基础性;理念的人本性;价值的导向性;模式的多样性。

一、课堂与课堂文化的内涵

1.1课堂: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规范性与随意性的结合。

1.2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和基础载体。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

二、课堂文化建设的现状

2.1课堂文化建设并没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概念轻内涵;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课外轻课内。

2.2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站主导地位,研究课和常态课差距较大,新的课堂文化没有形成。

2.3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针对性、实效性较差。课堂向两端延伸,课前与课后学生负担重。

2.4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精力研究教学,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文化建设。

三、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个问题

3.1目标的基础性。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品德,即做人的基础;二是智力,即做事与继续学习的基础;三是体质,即品德和智力的载体。

好教育就是要回归基础。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中要培养的好习惯包括:

3.1.1反应倾向。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社会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

3.1.2思维习惯。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影响。

3.1.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待人习惯等。

反应倾向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基础教育能够把我们所要求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那基础就打好了。

3.2理念的人本性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课堂文化应当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应当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动感,应该凸出学生的主体。卢梭讲过一句话:“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性的结果。”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有三个互动需要关注,一是师生互动;二是生生互动;三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

3.3价值的导向性

教育本身就是价值引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我们要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很重要的途径是教育。

3.4模式的多样性

3.4.1注重学思结合。实现从“接受型教学”向“质疑型教学”的转变,逐步构建起课堂的“思辨文化”,倡导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4.2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学生实践研究。

3.4.3注重因材施教

四、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有文化”的课堂

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4.1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教育内涵

有文化”的课,应该是目中有人,即有学生的课,是激励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成长的课;有文化的课,应该是心中有数,考虑学生差异的课;有文化的课,应该是手中有法,能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的课。

4.2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优质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不一定在乎学生是否有高分,但一定在乎学生有教养;不在乎教师有高学历,但在乎教师是否有学养;不在乎学校有现代化的设备,但在乎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文化。

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价值是附着外物、附着于行为、附着于语言的内在的形而上的东西。思考:一是教学为谁而教?二是教什么?三是如何教?

教师教学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学。

一是要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

二是教师的语言应该达到三重境界:第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第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

三是传递对学科的热爱,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课改为什么而改?课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再造的

问题。课堂转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课堂的“值“包括四方面:一是动力值,即学生想学习的欲望;二是方法值,即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三是数量值,即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四是意义值,即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或受用的。

4.3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教师自身发展

学校文化关键是教师文化。教师的文化决定教育的内涵,成就学校的文化,成就教师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教师保持基本的定力和基本的判断力,需要以阅读+思考为路径,需要校长和教师在共同遭遇、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中共同成长。

4.3.1判断力+定力

什么叫做把“课堂还给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已懂得?什么是学生不懂的?

如果一个老师能投入全部精力,那肯定能做好。

4.3.2阅读+思考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读经典,二读教育刊物,三读人文书籍,四读学生写得和为学生写的书,走进学生心灵。

4.3.3共同遭遇+共同研究

校长与教师共同成长。

4.3.4学习“大家”风范

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自由的心态。

教师应该有科学正确的价值判断、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坚定不移的文化追求、庄严圣神的教育承诺、始终如一的实践探索、习惯如常的教学行为,最终体现在学校课程、教育行为和教育细节之中,成为学校的文化传承。

五、现代课堂文化解读

5.1什么是文化

5.1.1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

5.1.2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活状况的集中体现。

5.2文化的要素: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5.3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子文化。课堂文化的基本要素:

5.3.1课堂环境文化: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的和谐的环境氛围。内涵是自由、开放、赏识、宽容,硬件包括课室的布置。

5.3.2课堂制度文化:指课堂规范,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规范,内涵是自律、他律、律动、规则。

5.3.3课堂行为文化: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包容、和谐。

一是教师行为,主要是教师的教法,其实课堂并不是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