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LINUX常用操作命令

合集下载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

linux 服务器常用操作命令1.基本命令- pwd: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ls: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cd:切换目录- touch:创建文件- mkdir:创建新的目录-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mv:重命名文件或目录,或移动文件或目录到其他位置- cat:查看文件内容- grep: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find:查找文件并执行相应操作- chmod: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hown: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top:实时查看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 ps: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2.文件操作- echo:输出文本内容到终端或文件- head:显示文件的前几行- tail:显示文件的后几行- less:按页查看文件内容- wget:下载文件- tar:打包和解压文件- gzip:压缩文件- unzip:解压缩文件- file:查看文件类型- scp: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sftp:通过SSH协议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3.网络相关- ifconfig:显示网络接口配置信息- ping:测试与指定主机的连通性-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 ssh:建立安全的远程登录连接- telnet:建立与远程主机的非安全连接- nslookup:域名解析工具- traceroute: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路径- ifup/ifdown:启用/禁用网络接口- iptables:配置防火墙规则4.系统管理- uname:显示系统信息- whoami:显示当前用户- id:显示用户信息- date:显示系统日期和时间- uptime:显示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 free: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 df: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du:查看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kill:关闭指定进程-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关闭系统5.用户和权限管理- useradd:创建用户- userdel:删除用户- passwd:修改用户密码- su:切换用户- sudo:以超级用户权限执行命令- visudo:配置sudo的访问权限- chattr:修改文件属性- addgroup:创建用户组- delgroup:删除用户组- chmod: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hown: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6.日志管理- tail:实时显示日志文件的最后几行内容- cat:显示整个日志文件的内容- grep:在日志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systemctl:管理系统服务- journalctl:查看系统日志7.进程管理- ps: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 top:实时查看当前系统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kill:终止指定进程- nice: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nohup:在后台运行命令,不受终端断开影响- renice:修改进程的优先级这些是Linux服务器常用的操作命令,能够实现大部分日常操作和系统管理任务。

Red_Hat_Linux常用命令大全

Red_Hat_Linux常用命令大全

Red Hat Linux常用命令汇总Linux 常用命令汇总ls命令:1. ls //列出当前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2. ls –a //列出当前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包含隐藏文件3. ls –l //列出详细信息4. ls 目录//列出某目录下的文件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位置du 命令1.du 目录//查看目录的总容量以及子目录的容量2.du –s 目录//查看目录总容量cd 命令1.cd .. //回上一级目录2.cd / //回根目录3. cd //回用户主目录4.cd 目录路径 //去某目录mkdir 目录名//创建目录rmdir 空目录名 //删除空目录rm 文件名 //删除文件rm –rf 目录名//删除目录以及目录下所有文件mount 命令1.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光驱到 /mnt/cdrom目录下2.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 //挂载U盘到 /mnt/u目录下3. umount /mnt/cdrom //卸载光驱fdisk –l //查看本机存储设备file 文件名 //查看文件类型find 目录名–name “*.c”//在某目录下查找文件为*.c的文件whereis 文件名//查找文件在哪些目录下cat 文件名//显示文件内容cat 文件名 | grep 文字//只显示包含文字相关的内容cat 文件名 | more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tail 文件名//查看文件末尾head 文件名//从头查看文件cp 命令:cp 文件1 文件2 //复制文件1 到文件2cp 文件1 目录1 //复制文件1到目录1下cp 目录1/文件1 目录2 //复制目录1下的文件1到目录2下cp –r 目录1 目录2 //复制目录1下所有内容到目录2mv 命令:mv 文件1 文件2 //重命名文件1为文件2mv 文件1 目录1 //移动文件1到目录1下mv 目录1/文件1 目录2 //移动目录1下的文件1到目录2下mv –r 目录1 目录2 //移动目录1下所有内容到目录2chmod 命令:chmod u+x g+r o-w 文件名//为文件设置权限(用户,组,其他人)chmod 744 文件名//为文件设置权限(1-执行,2-写,4-读)chown 命令:chown 用户文件名 //把文件改为用户所有chown –R 用户目录名//把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改为用户所有chgrp 命令:chgrp 组名文件名//把文件改为组所有chgrp –R 组名目录名 //把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改为组所有ln 命令:ln 文件名链接名//为文件创建硬链接ln -s 文件名链接名//为文件创建软链接useradd 命令:useradd 用户名 //创建一个帐号useradd -d 目录用户名//创建一个帐号并指定主目录useradd -r 用户名 //创建一个系统帐号useradd -g 组名用户名//创建一个用户属于某组passwd 命令:passwd 用户名//为用户设置口令passwd –S 用户名//查看帐号状态passwd -l 用户名//锁帐号口令passwd -u 用户名//解锁口令passwd -d 用户名 //删除口令userdel 命令userdel 用户名//删除帐号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帐号及其主目录usermod 命令:usermod -l 新用户名旧用户名//将用户改名usermod -L 用户名 //锁定帐号usermod -U 用户名//解锁帐号usermod -g 组名用户名//将用户加入到某组groupadd 组名//新建组groupdel 组名//删除组groupmod命令groupmod -g 组ID 组名//修改组的ID号groupmod –n 新组名旧组名 //修改组名gpasswd 命令gpasswd -a 用户名组名//把用户加入组gpasswd -d 用户名组名//把用户从组里删除gpasswd -A 用户名组名//把用户设置为组的管理员groups 用户名//查看用户属于哪些组id 用户名 //查看用户UID 信息vi 文件名 //编辑文件内容输出重定向:cat a.txt > b.txt //查看A文件内容,把结果输出到B文件>> //表示追加写入重定向2> //错误输出重定向管道:命令1 | 命令2 例:cat a.txt | grep abc | more脚本编辑步骤:1.使用vi命令编辑a.sh2.通过bash a.sh 或. a.sh 测试脚本3.修改a.sh 属性为可执行4../a.sh 执行脚本rpm 命令:rpm –ivh 安装包名//安装软件rpm -e 软件名 //卸载软件rpm -U 安装包名//升级软件rpm -qa | more //查询所有已安装的软件rpm –q 软件名 //查询软件是否安装rpm -qi 软件名 //查询软件详细信息rpm -ql 软件名 //查询软件安装文件列表rpm -qf 命令名(命令的绝对路径)//查询某个命令属于哪个软件rpm -qpi 安装包全名//在安装前了解安装包信息rpm -qpl 安装包全名//在安装前了解安装包所含文件列表源代码编译安装过程:系统必须有C++的开发环境。

linux常用100个命令

linux常用100个命令

linux常用100个命令以下是常用的100个Linux命令:1. ls - 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2. cd -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3. pwd -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4. mkdir -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5. rmdir -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6. touch - 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7. cp - 复制文件或目录8. mv -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9. rm - 删除文件或目录10. cat - 显示文件内容11. less - 逐行显示文件内容12. head - 显示文件的前几行内容13. tail - 显示文件的后几行内容14. grep - 在文件中搜索匹配的文本15. find - 在文件系统中搜索文件16. chmod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17. chown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18. chgrp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19. du - 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20. df - 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21. file - 显示文件的类型22. ln - 创建一个硬链接或符号链接23. mount - 挂载文件系统24. umount - 卸载文件系统25. tar - 创建或解压归档文件26. gzip - 压缩文件27. gunzip - 解压缩文件28. wget - 下载文件29. curl - 通过URL获取或发送数据30. ssh - 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31. scp - 在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之间复制文件32. ping - 测试与另一台计算机的连接33. ifconfig - 显示或配置网络接口34. netstat -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等信息35. iptables - 配置防火墙规则36. ps - 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37. top - 显示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38. kill - 终止正在运行的进程39. service - 启动、停止或重启系统服务40. systemctl - 管理系统服务41. uname - 显示系统信息42. date - 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和日期43. history - 显示或搜索命令历史记录44. which - 显示可执行文件的路径45. echo - 显示文本或变量的值46. export - 设置环境变量47. source - 执行一个脚本文件48. alias - 创建命令别名49. sed - 流编辑器,用于文件内容的替换和修改50. awk - 文本处理工具,用于提取和处理文本数据51. sort - 对文本进行排序52. uniq - 删除重复的行53. diff - 比较两个文件的差异54. tr - 替换、删除或压缩字符55. cut - 从文本中提取字段56. paste - 将多个文件的行合并成一行57. join - 根据共同的字段将两个文件合并58. split - 将文件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文件59. grep -v - 显示不匹配的文本行60. grep -c - 统计匹配的文本行数61. grep -i - 忽略大小写进行匹配62. grep -r - 递归地搜索目录中的文件63. grep -w - 匹配整个单词而不是部分匹配64. grep -A - 显示匹配行及其后面的几行65. grep -B - 显示匹配行及其前面的几行66. grep -C - 显示匹配行及其前后的几行67. awk '{print $1}' - 打印每行的第一个字段68. awk '{print $NF}' - 打印每行的最后一个字段69. awk '/pattern/{print}' - 打印匹配模式的行70. awk '/pattern/{print $2}' - 打印匹配模式的第二个字段71. awk '{sum+=$1} END {print sum}' - 计算第一列的总和72. awk '{if ($1 > 10) print}' - 打印第一列大于10的行73. awk '{if ($1 > 10) print $2}' - 打印第一列大于10的第二个字段74. awk '{print NR, $0}' - 打印行号和整行内容75. awk '{for (i=1; i<=NF; i++) print $i}' - 打印每个字段76. sed 's/pattern/replace/' - 替换匹配的文本77. sed '/pattern/d' - 删除匹配的文本行78. sed '/pattern/s/old/new/' - 在匹配的文本行中替换文本79. sed '/pattern/!d' - 删除不匹配的文本行80. sed '1d' - 删除第一行81. sed '$d' - 删除最后一行82. sed -n '1,5p' - 打印前5行83. sed -n '5,$p' - 打印从第5行到最后一行84. sed -n '/pattern/p' - 打印匹配的文本行85. sed -n '/pattern/{p;q;}' - 打印匹配的文本行并退出86. sort -n - 对数字进行排序87. sort -r - 逆序排序88. sort -u - 去除重复的行89. sort -k2 - 按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90. sort -t',' -k2 - 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按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91. uniq -c - 统计重复的行数92. uniq -d - 只显示重复的行93. uniq -u - 只显示不重复的行94. diff -u - 显示详细的差异95. diff -r - 递归比较目录中的文件96. tr 'a-z' 'A-Z'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97. tr -d '[:digit:]' - 删除所有数字98. tr -s ' ' - 合并连续的空格为一个空格99. cut -d',' -f1 - 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打印第一个字段100. cut -c1-5 - 打印每行的前五个字符这些命令是Linux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可以帮助您在终端中进行文件和文本处理、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等操作。

红帽linux常用操作命令

红帽linux常用操作命令

红帽 linux 常用操作命令1. 查看硬件信息# uname -a # 查看内核 /操作系统 /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cat /proc/cpuinfo # 查看 CPU 信息#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lspci -tv # 列出所有 PCI 设备# lsusb -tv # 列出所有 USB 设备#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env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du -sh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闲内存量#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统负载磁盘和分区#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区#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盘参数 (仅适用于 IDE 设备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启动时 IDE 设备检测状况网络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墙设置#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netstat -s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进程# ps -ef # 查看所有进程# top #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用户# w # 查看活动用户# id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last # 查看用户登录日志#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统所有组# crontab -l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服务# chkconfig – list # 列出所有系统服务# chkconfig –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启动的系统服务程序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cat /proc/cpuinfo :查看 CPU 相关参数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硬盘和分区cat /proc/meminfo :查看内存信息cat /proc/version :查看版本,类似 uname -rcat /proc/ioports :查看设备 I/O端口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断cat /proc/pci :查看 pci 设备的信息cat /proc/swaps :查看所有 swap 分区的信息2. 查看系统日志/var/log/var/log/dmesg /核心启动日志/var/log/messages /系统报错日志/var/log/maillog /邮件系统日志/var/log/xferlog /FTP服务用日志/var/log/secure /安全信息系统登陆与网络连接的信息/var/log/wtwp /登录记录# tail -f /var/log/messages /查看最近发生的信息 .3. 系统开关机切换虚拟工作台:虚拟控制台的切换可以通过按下 Alt 键和一个功能键来实现,通常使用 F1-F6 。

linux常用口令

linux常用口令

linux常用口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
1. cd: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2. ls:列出目录内容。

3. mkdir:创建一个新目录。

4. rmdir:删除一个空目录。

5.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6. mv: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

7.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8. touch:创建空文件或更新文件时间戳。

9. cat: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

10. grep:在文件中搜索文本模式。

11. find:在文件系统中查找文件。

12. chmod: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13. chown: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14. chgrp: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15. sudo:以超级用户权限运行命令。

16. ssh: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

17. scp:安全地将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

18. tar:打包和解压文件。

19. wget:下载文件从互联网。

20. top:实时查看系统的活动过程。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Linux命令,还有许多其他命令。

红帽RHCE认证-常用命令与文本编辑器

红帽RHCE认证-常用命令与文本编辑器

使用nano编辑器
nano也是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可以通过按Ctrl+O保存文件,按
Ctrl+X退出编辑器。
03
配置文件修改
在进行系统配置时,需要修改一些配置文件,如/etc/hosts、
/etc/fstab等,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这些文件进行修改。
感谢观看
THANKS
红帽RHCE认证-常 用命令与文本编辑 器
目 录
• 红帽Linux基础 • 常用命令 • 文本编辑器 • 实战操作
01
红帽Linux基础
文件和目录操作
创建目录
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目录。
删除目录
使用`rmdir`命令删除空目录。
列出目录内容
使用`ls`命令列出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切换目录
nano编辑器
详细描述
总结词:简单易用、适合初 学者的文本编辑器
02
01
03
Nano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文本 编辑器,具有直观的界面和
操作方式。
Nano提供了基本的文本编辑 功能,如撤销、复制、粘贴、
查找和替换等。
04
05
Nano支持语法高亮显示,可 以更好地显示代码和其他文
本格式。
emacs编辑器
总结词:功能强大、高度可定制的文本 编辑器
Vim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自定义编辑器 的行为和外观,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Vim支持命令模式和插入模式两种操作 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快捷键在两种模式 之间切换,提高编辑效率。
详细描述
Vim是一个高度可定制的文本编辑器, 提供了丰富的文本编辑功能,如撤销、 复制、粘贴、查找和替换等。
创建组
使用groupadd命令可以创建 一个新组,例如`groupadd groupname`。

红帽子 Linux_命令全解

红帽子 Linux_命令全解

Red Hat Linux 命令全解(本文整理汪适才.天津.2010)1.startx 从文本界面进入图形界面2.ls -lhar 显示目录与文件ls -lrt 按时间进行排序3.whoami 显示当前用户名who -r 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级别,级别为5第一次启动时间为2011-09-06 00:26 run-level 5 2011-09-06 00:26last=Swho –b 显示系统第一次启动时间system boot 2011-09-06 00:25who = who am i 显示最初登陆系统时的用户名,将显示登陆的用户名,使用的终端,登陆时间。

who –H 显示列标题boco pts/0 Sep 8 11:32 (10.3.1.230)用户名终端号登陆日期和时间4.id boco 查看用户信息(UID GID 次GID)5.passwd boco 修改用户密码6.logout 退出系统suse 不支持此命令7.exit 退出系统redhat suse 都支持此命令8.poweroff 关机shutdown -h now 关机halt 关机ubuntu版本命令9.reboot 重启系统shutdown –r now 重启系统shutdown –r 5 5分钟之后重启系统init 6 重启系统10.cd etc 进入目录11.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12.cd / 返回根目录13.rm profile 删除文件–f 强制删除–r 删除目录14.pwd 显示当前目录路径15.mkdir ‘aa bb’创建目录aa bb -p 一次性创建多个目录16.rmdir aa\ bb/ 删除空目录\_ 转义字符17.vi gedit nano 文本编辑器vim 高级版18.date 显示日期时间19.cd 返回用户家目录20.su - root 切换root ,完全切换,su root 不完全切换,会继承前用户的环境变量21.ifconfig 显示IP地址信息22.echo $LANG 输出环境变量23. system-config-date 日期时间工具24.date MMDDhhmmYYYY.ss 030611002011.1025.system-config-printer Linux打印工具26./etc/cups/printers.conf 打印配置文件27.screen clear 清屏Ctrl+l28.ping -c 4 192.168.29.1 只发送4个信息包29.grep ˆd zh 过滤只显示目录grep "sntp.*" ntplog 用到正则表达式的地方,从ntplog文件中过滤开头提到sntp并且同一行内还跟着ntp.log,你可以利用如上的grep命令,.*捡破烂模式,可以匹配任何字符无限多次,除了换行符30.cp -r 递归复制目录31.more profile 查看内容分页式(小文本)32.cat profile 查看内容不换行33.less profile 查看内容分页式(大文本)34.mv aa bb 重命名移动文本35.top ?热键q退出性能诊断工具=windows任务管理器,top –u mdsoss 查看指定用户eradd student 添加用户erdel student 删除用户38.locale -a 显示系统支持所有语言39.which perl 查找命令~~~执行文件的路径40.cal 显示日历41.cd - 返回前一个工作目录42.whatis cal 显示命令简介43.make whatis 手动更新命令数据库44.date --help 显示命令格式参数45.man 1 passwd 命令说明书1页46.man –k (-f)列举匹配命令说明书页,简介 passwd 命令信息页(深入全面)48.du -sh 查看目录,文件容量大小–sk k单位,s 不递归查看49.touch cc 创建空文件/时间戳50.nautilus 启动文件浏览器51.file issue 判断文件内容52. 。

小红帽(Red hat linux)的进程控制

小红帽(Red hat linux)的进程控制

实验2 Linux进程控制一. 实验目的1.学会查看和杀死进程。

2.学会使用作业控制命令。

3.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4.熟悉linux下vi的使用。

二. 实验指导1. Linux中的进程有3种不同类型:交互进程、批处理进程和守护进程。

2. 查看系统中的进程格式:ps [选项]例如:ps //显示当前用户在shell下所运行的进程。

ps -u osmond //显示用户osmond的进程。

ps -aux //显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

3. 杀死系统中的进程格式:kill [signal] PIDPID是进程的识别号;signal是向进程发出的进程信号。

4. 常用作业控制命令命令或快捷键功能说明cmd & 命令后的&表示将命令放到后台运行<Ctrl+d> 终止一个正在前台运行的进程<Ctrl+c> 强行终止一个正在前台运行的进程<Ctrl+z> 挂起一个正在前台运行的进程jobs 显示后台作业和被挂起的进程bg 作业名在后台恢复运行一个被挂起的进程fg 作业名在前台恢复运行一个被挂起的进程5. vi文本编辑工具进入Linux的字符界面,输入vi,进入vi编辑程序。

vi提供二种工作模式: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使用者进入vi后,即处在命令模式下,此刻键入的任何字符皆被视为命令,可进行删除、修改、存盘等操作。

要输入信息,应转换到输入模式。

(1)命令模式在输入模式下,按ESC可切换到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下,常用的指令有::q! 离开vi,并放弃刚在缓冲区内编辑的内容:wq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并离开vi:n 光标直接跳到第n:w 将当前编辑的内容存盘:w file 将当前编辑的内容写入file文件中:r file 打开另一个文件file:e file 新建另一个文件file:f file 把当前文件改名为file(2)命令模式下光标的移动H 左移一个字符J 下移一个字符K 上移一个字符L 右移一个字符(3)输入模式输入以下命令即可进入vi 输入模式:a(append) 在光标之后加入资料 i(insert) 在光标之前加入资料 o(open) 新增一行于该行之下,供输入资料用 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x 删除当前光标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之前字符 U 撤消 F 查找 ESC 离开输入模式6. 有关进程控制系统调用三.实验内容1. 请在字符界面下完成下列作业控制操作:• 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函数名 调用格式 功能fork()int fork() 例:pid=fork();创建一个新进程,fork( )返回值意义如下: 0:在子进程中,pid 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为0,表示当前进程是子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帽 linux 常用操作命令
1. 查看硬件信息 # uname -a # head -n 1 /etc/issue # cat /proc/cpuinfo # hostname # lspci -tv # lsusb -tv # lsmod # env # free -m # df -h # du -sh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 查看CPU信息 # 查看计算机名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列出所有USB设备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 查看内存总量 # 查看空闲内存量
# tail -f /var/log/messages
3. 系统开关机 切换虚拟工作台: 虚拟控制台的切换可以通过按下 Alt 键和一个功能键来实现,通常使用 F1-F6 。 例如,用户登录后,按一下“Alt+F2”键,用户就可以看到上面出现的“login:”提示 符,说明用户看到了第二个虚拟控制台。然后只需按“Alt+ F1”键,就可以回到第一个虚 拟控制台。一个新安装的 Linux 系统允许用户使用“Alt+F1”到“Alt+F6”键来访问前六个 虚拟控制台。虚拟控制台最有用的是,当一个程序出错造成系统死锁时,可以切换到其它虚 拟控制台工作,关闭这个程序。
--- Physical volume --PV Name /dev/sde VG Name vgtest PV Size 100.00 MB / not usable 0 Allocatable yes PE Size (KByte) 4096 Total PE 25 Free PE 25 Allocated PE 0 PV UUID ee2IFC-UHUq-Xg67-icwt-AhdJ-7kRz-JdDjiq
更改用户属性 usermod -d /home/username username usermod -e "2009-01-01" username usermod -G root(组) username (用户) usermod -g root username usermod -s /bin/csh username usermod -u 504 username usermod -L username usermod -U username passwd -s username 删除用户 更改用户的gid 更改用户的默认shell 更改用户的uid,改为504 锁定用户,锁定后用户不能登陆linux系统 解锁用户 看用户是否被锁定 改变用户家目录 给用户设置密码过期时间 将一个用户添加到一个组里面
5. 软件包管理 安装 RPM 包 # rpm -ivh package.rpm
升级 RPM 包 # rpm -Uvh package.rpm
卸载 RPM 包 # rpm -ev package
查询 RPM 包中包含的文件列表 # rpm -qlp package
查询 RPM 包中包含的பைடு நூலகம்件列表 # rpm -qlp package
为卷组增加新的物理卷 当卷组空间不足时,可以加入新的物理卷来扩大卷组容量,这时可用“vgextend”命令 来实现。 # vgextend datavg /dev/sde
移除物理卷 要从一个卷组中移除一个物理卷, 首先要确认要移除的物理卷没有被任何逻辑卷正在使 用,通过“pvdisplay”命令可查看到该物理卷信息,如下: # pvdisplay /dev/sde
# lvcreate -i 3 -I 4 -L 180M -n lvtest1 vgtest 参数的说明如下: -i: 采用条带模式的映射方式创建逻辑卷, 该参数的值用于指定所创建的逻辑卷将映射 在几个 PV 上。 -I:指定使用条带模式时所采用块的大小,单位为 KB,其值必须是:2N(N≥2) 。 -L:指定创建逻辑卷的大小,单位的可以用 K、M、G、T 表示 KB、MB、GB 及 TB。 -n:用来指定所创建的逻辑卷名称,该名称可以根据需要随便定义。 -l:用于指定逻辑卷的 PE 数量,默认为 4MB 为单位计算总容量。 在使用“-i”参数指定 PV 的个数时,一定要确认所指定的这些 PV 是没有完全被分配给 任何逻辑卷的,否则将创建失败,其次若这些 PV 的大小不等,那么所创建的逻辑卷只能取 最小值。
# ps -ef # top # w # id # last # cut -d: -f1 /etc/passwd # cut -d: -f1 /etc/group # crontab -l # chkconfig –list
# 查看所有进程 #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用户 # 查看活动用户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 查看用户登录日志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 查看系统所有组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服务 # 列出所有系统服务 # 列出所有启动的系统服务程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uptime # cat /proc/loadavg # mount | column -t # fdisk -l # swapon -s # hdparm -i /dev/hda # dmesg | grep IDE # ifconfig # iptables -L # route -n # netstat -lntp # netstat -antp # netstat -s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相关参数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硬盘和分区 cat /proc/meminfo :查看内存信息 cat /proc/version :查看版本,类似uname -r cat /proc/ioports :查看设备I/O端口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断 cat /proc/pci :查看pci设备的信息 cat /proc/swaps :查看所有 swap 分区的信息
关闭计算机 shutdown -h -t 30 shutdown -c 30 秒后安全地关机断电 取消关机命令执行
重启计算机 reboot
4. 切换运行级别 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 这个级别从 1 到 6 , 具有不同的功能。 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 init 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 的服务是那些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 大多数的 linux 发行版本中,启动脚本位于 /etc/rc.d/init.d。这些脚本被 ln 命令 来连接到 /etc/rc.d/rcn.d 目录。(这里的 n 就是运行级 0-6)例如/etc/rc.d/rc2.d 下面 的 S10network 就是连接到/etc/rc.d/init.d 下的 network 脚本的。 文件开头的 S 代表 start 就是启动服务的意思,后面的数字 10 就是启动的顺序。例 如,在同一个目录下,你还可以看到 S80postfix 这个文件,80 就是顺序在 10 以后,因 为没有启动网络的情况下,启动 postfix 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另外,在/etc/rc.d/rc2.d 还 可以看到那些 K 开头的文件,例如/etc/rc.d/rc2.d/K45named,K 代表 kill ,表示停止 服务的意思。 标准的 linux 运行级为 3 或者 5 ,如果是 3 的话,系统就在多用户状态。如果是 5 的 话,则是运行着 X Window。
查询 RPM 包中包含的内容信息 # rpm -qip package
查询系统中所有已安装 RPM 包 # rpm -qa
6. 用户管理 who:查询当前在线的用户 groups:查询用户所属的组 id:显示当前用户信息 finger:查询用户信息
添加新的用户 useradd username 更改用户密码 passwd userna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 查看系统负载磁盘和分区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 查看所有分区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 查看磁盘参数(仅适用于IDE设备) # 查看启动时IDE设备检测状况网络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 查看防火墙设置 # 查看路由表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进程
创建文件系统 # mkfs.ext3 /dev/datavg/lvdata01
挂载文件系统 # mkdir /data01 # mount /dev/datavg/lvdata01 /data01
手动激活卷组 # vgchange -a y datavg 手动去激活卷组 # vgchange -a n datavg 注:卷组若不被激活,卷组和逻辑卷是不能被访问的,在 LVM 2 里创建的卷组默认是激 活的。
2. 查看系统日志 /var/log /var/log/dmesg /var/log/messages /var/log/maillog /var/log/xferlog /var/log/secure /var/log/wtwp /核心启动日志 /系统报错日志 /邮件系统日志 /FTP服务用日志 /安全信息 系统登陆与网络连接的信息 /登录记录 /查看最近发生的信息.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可以参考 Red Hat linux 里面的/etc/inittab) # 0 - 停机 # 1 - 单用户模式 # 2 - 多用户,但是没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 # 4 - 没有用到 # 5 - X11 # 6 - 重新启动 (千万不要把 initdefault 设置为 6 ) 对各个运行级的详细解释: 0 为停机,机器关闭。 1 为单用户模式。 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 NFS 支持。 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 5 就是 X11 ,进到 X Window 系统了。 6 为重启,运行 init 6 机器就会重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