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库伊克模型的地面沉降预测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如何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地表沉降是指由于地下水开采、地下排水、地下工程施工等原因引起的地表或地质体的下沉现象。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地表沉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对于保障城市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建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据收集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首先要收集相关的监测数据。

通常,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地面测量、遥感技术、卫星测量等多种手段获取。

其中,地面测量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

此外,地表沉降的监测数据还可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井、沉降观测点等进行采集。

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时,首先要进行数据的处理与清洗。

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缺失值的填充、异常值的排除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然后,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从中得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此外,还可以使用地统计分析方法,探索数据的空间分布特点。

例如,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将有限的监测点的数据推算到整个区域上,以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三、预测模型建立为了进行地表沉降的预测,可以根据历史的监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如趋势分析模型、回归模型等。

其中,趋势分析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地表沉降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地表沉降的变化情况。

回归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地表沉降与相关因素(如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排水量等)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地表沉降的可能变化。

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要考虑数据的时间尺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与预测。

其次,要考虑地表沉降与其他地质灾害(如地震、地裂缝等)的关系,以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整体风险。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

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CA-Markov模型(Cellular Automata–Markov)是一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的方法。

它将细胞自动机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通过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和规律,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状态。

CA-Markov模型能够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解为元胞级别的决策过程,并且能够考虑空间相关性和时间序列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首先,建立CA-Markov模型需要准备的数据包括起始时期的土地利用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转移规则和转移权重等。

起始时期的土地利用状态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包括不同类型土地的空间分布和面积信息。

转移概率矩阵反映了不同类型土地在不同时期之间的转换概率,可以通过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到。

转移规则描述了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可以通过专家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多因素分析得到。

转移权重则是指各类型土地转换的可能性大小,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理论,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计算。

其次,基于CA-Markov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需要进行模型参数的设定与调整。

模型参数包括模拟时期的时间步长、模拟区域的空间分辨率、模型的迭代次数等。

时间步长确定了模拟结果的时间尺度,空间分辨率影响了模拟结果的空间尺度,迭代次数则决定了模型模拟的精度。

模型参数的设定和调整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与预测结果。

最后,基于CA-Markov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的结果可视化呈现和分析评价。

浅谈路基沉降常用预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浅谈路基沉降常用预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浅谈路基沉降常用预测方法及实例分析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组织和安排,同时保证路基的稳定与实用,需要对地基不同时刻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

由于沉降对于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沉降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不少预测模型,常根据前期实测沉降数据来预测后期沉降,从而使工程在以后产生过大沉降时能及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实例分析一.沉降常用的预测方法通过大量的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中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变形规律,这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通常利用沉降资料进行预测路基沉降随时间发展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双曲线法(1)规范双曲线法双曲线方程为:(1)=+(2)——从满载开始的时间;——初期沉降量();——最终沉降量();——将荷载不再变以后的实测数据经回归求得的系数。

由对实测沉降进行回归,如图1:图1a,b的求解方法总之,沉降计算的具体顺序:(1)确定起点时间(),可取填方施工结束日为;(2)就各实测计算,见公式(1);(3)绘制与的关系图,并确定系数,见公式(2)及图1(由实测各点在图中构成的直线的斜率及截距即可求出值)。

(4)计算;(5)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时间曲线。

(2).修正双曲线法假设沉降时程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可以用以下方程进行描述:,其中,(3)式中——自土方工程开工以来时间(天);——时刻的沉降();——时刻的荷载[];——设计最大荷载[];可以利用直线的斜率计算出最大沉降:。

采用修正双曲线法,可以计算在任意最大荷载下产生的沉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下式计算填方的当前荷载和最大荷载:(4)式中——填方高度;——填方材料重度()。

2.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1)固结度的理论解表达式为:(5)式中:,——与地基土的排水条件、性质等有关的参数。

(2)路堤地基的沉降按发生的先后和机理不同可分为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三部分,可由下式表示:(6)式中:——时刻地基的沉降量;——地基的瞬时沉降量;——地基的主固结沉降量;——地基的次固结沉降量;——时刻地基的固结度。

一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地面沉降是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为了预测和控制地面沉降的情况,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一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个模型包含了多个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地面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组合模型的构建这种组合模型包含了多个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有限元法、组合高斯过程模型、支持向量回归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地面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构建组合模型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地质勘探、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实测资料等。

根据不同的数据形式和特征,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预测结果。

在进行组合预测时,需要将不同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组合模型的应用该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地面沉降预测,包括建筑物施工后的沉降、地铁和地下水管道施工后的沉降、高速公路施工后的沉降等。

在预测建筑物施工后的沉降时,可以采用有限元法结合组合高斯过程模型进行预测。

在预测地铁和地下水管道施工后的沉降时,可以采用支持向量回归结合实测资料进行预测。

三、组合模型的优势与单一模型相比,该组合模型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综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2.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数据形式和特征,提高预测精度和可信度;3.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地面沉降预测中都得到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四、组合模型的发展方向未来,该组合模型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并优化模型的参数和结构;2.研究不同数据形式和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寻找最优的数据处理方法;3.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提高模型的性能和可靠性;4.不断开展实地验证和应用案例研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并优化模型的应用指导。

总之,一种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基于SIGMA模型的地基沉降试验及数值模拟

基于SIGMA模型的地基沉降试验及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 T U 4 1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 , 对工程 安全研究 也要及 时达 到相应 的 应力应变等 分析。计算 主要 是通 过调整 定义 问题 的数据 文件 来
S I G MA分 析模块 可以把求解结 果 水平 要求 。但是 , 由于实 际工 作 中 , 材 料性 质不 可 能时 时达 到 工 求解地基各 层的沉 降量 。最后 ,
基于 S I G M A 模 型 的 地 基 沉 降 试 验 及 数 值 模 拟
李 红 波
f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 2 0 0 0 6 3 )

要: 基于 S I G MA模 型 , 采 用室内试验方法对土体强度 的改 良进行 了研 究 , 将 石灰 、 粉煤灰 、 土体 以及 含水 量加 以不 同 的配 比,
如软化模 型 、 理想 弹塑性 剑桥模型 , 进行 平面 问题 、 轴对称 问题 的
{ }=
 ̄ [ N ] T {
P} d s J

Di s c u s s i o n o n c o l l a p s i b l e s i l t y s o i l f o u n d a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wi t h “ c o n t r o l hu mi d i ic f a t i o n + d y n a mi c c o mp a c t i o n’ ’m e t h o d
[ ]=J [ B r[ D ] [ B ] d v

( 3 )
其中, [ B ] 为应变矩 阵 ; [ D] 为弹性矩阵 :


1 0
型构建 、 网格剖分 、 可视化操作 等 , 将 复杂 的问题进行 优化 处理 和

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的组合沉降预测

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的组合沉降预测

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的组合沉降预测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地基的全过程沉降,它们在拐点处的坐标、导数与它们的参数是能够相互唯一确定的。

当利用拟事隐函数曲线的GNL法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时,可根据这一性质对单个未线性化参数的初始值进行搜索。

利用线性规划原理,以组合模型的对数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来确定最优的加权系数,建立了最优加权几何平均组合沉降预测模型。

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最优组合沉降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标签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沉降;预测引言基于实测资料的沉降预测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预测沉降的方法,如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函数法、Asaokao法、马尔柯夫预测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等[1],由于在预测之中,采用的模型不同,会出现各种偏差。

组合预测方法是把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组合,以恰当的加权平均形式得到组合预测模型,从而达到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它集合多种单一模型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大组合,通过组合预测可以达到改善预测结果的目的,提高组合预测质量的关键问题是权重的确定,在找到最优的权重计算方法,实现沉降模型的高精度预测。

1 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模型1.1 L ogistic曲线模型L ogistic曲线模型最初由被马尔萨斯提出,威赫尔斯特将其归纳并用数学公式表达。

该模型又被称为Verhulst-Pearl模型,逻辑曲线模型、增长曲线模型、泊松曲线模型等,它在生态学、人口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4】,其模型函数为:(1)式中a,β,γ为参数;t为时间序列,S为对应时间的预测值。

它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分别为:(2)(3)由式(2)和(3)可知拐点坐标为:(,),最大增长率:,三个参数分别为:,,。

对参数进行变换可得:,,,其隐函数方程:。

1.2 Gompertz曲线模型Gompertz曲线模型是由英国统计学家和数学家B.Gompertz【4】提出的,它是一种生长曲线,其模型函数表达式为:(4)式中a,β,γ为参数;t为时间序列,S为对应时间的预测值。

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地下工程沉降是由于地下开挖或地下水开采等活动引起的地表下陷现象。

地下工程沉降不仅会对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地表建筑物的破坏。

因此,对地下工程沉降进行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地下工程沉降监测技术地下工程沉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测地水准法、全站仪法、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下水位监测等。

测地水准法是通过测量水准点的高程变化来监测地面沉降。

全站仪法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地面上任意点的坐标变化来监测地面沉降。

GNSS定位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测量来获取地面位移信息,精度较高。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来监测地面沉降,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地下水位监测是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来推测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2.地下工程沉降预测模型地下工程沉降预测模型可以分为经验模型和数值模型两种类型。

(1)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基于历史沉降数据建立的模型,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常用的经验模型有贝尔维兹公式、迪利兹公式和孟凡贝尔公式等。

这些经验模型建立在地下工程施工后的地面沉降数据上,适用于相似地质条件的地区。

但是,经验模型忽视了地下条件的差异性,易受到人工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有限。

(2)数值模型数值模型是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建立的模型,通过模拟地下工程开挖过程和界面滑移来进行沉降预测。

数值模型可以分为有限元模型和边界元模型。

有限元模型是将地下工程土体划分为离散的有限元单元,通过求解应变位移方程来计算地表沉降。

边界元模型是将地下工程土体划分为离散的边界元单元,通过求解边界元位移方程来计算地表沉降。

数值模型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和复杂工程结构的地区,但需要大量的输入参数和较长的计算时间。

3.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的应用地下工程沉降监测与预测模型在地下工程建设和地表建筑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

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

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
地面沉降趋势的预测是通过对地质、人为活动以及地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模型的建立而得出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测方法和因素:
1. 地质调查和测量:对地下岩层和土壤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测量,了解地层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可能导致沉降的地质因素。

2. 遥感技术:使用卫星遥感图像和高精度激光雷达等技术,对地面形态和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了解地表沉降的变化趋势。

3. 地下水抽取和补给:过量的地下水抽取和不合理的补给可以导致地下水位变化,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因此,监测地下水位和控制地下水开采和补给是预测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

4. 数据模型和数值模拟:根据地质和地下水数据,使用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面沉降进行预测和模拟。

5. 监测和实时数据:建立地面监测系统,监测地面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提供数据支持,对地面沉降趋势进行实时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等。

因此,预测地面沉降趋势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建立多因素的预测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库伊克模型的地面沉降预测分析
甄宗坤;蔡东健
【摘要】针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考虑地面沉降受到自身变化规律的影响,建立基于库伊克变换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地区地面沉降统计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有效实现该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以及本身之间的定量模拟,并探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结果表明库伊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变形趋势。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groundwater level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from land subsidence itself ,this paper prosents a prediction model of land subsidence based on Koyck transform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a certain area are simulated and predicted ,on which th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groundwater level ,and itself is implemented efficiently . T he fitting effect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are discussed too .T he results show the Koyck model is well fitted and ha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which can reflect well the trend of land subsidence .
【期刊名称】《测绘工程》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3页(P48-50)
【关键词】库伊克模型;地面沉降;沉降预测;地下水水位
【作者】甄宗坤;蔡东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96
地面沉降是指区域性地面高程下降的一种环境地质变化[1-2],从地面沉降的综合分析来看,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3-5],在地下水水位持续降低的情况下,地面呈现不断下沉的趋势,沉降范围也随之扩大,也就是说,地面沉降的幅度和沉降速率与地下水水位下降表现为明显的同步、正比关系[6-8]。

另外,地面沉降变化态势延续到本期,从而使得当期地面沉降量受到自身影响[9-10]。

因此,针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且考虑到地面沉降受到自身变化规律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库伊克变换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和分析。

1 库伊克模型的建立
对于无限分布滞后变量模型:
式中:Y t为因变量,Xt-s(s=0,1,2,…,t)为滞后自变量,μt为随机扰动项,α为常数,βs(s=0,1,2,…,t)为模型参数。

库伊克提出两个先验约束:模型参数的符号都是相同的;模型参数的衰减服从某种公比小于1的几何级数
式中:β0为常数,λ(0<λ<1)为分布滞后衰减率,λ的大小决定了滞后衰减的速度,其值越小,衰减速度越快。

以上两个先验约束对于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的关系是合理的,各期地下水水位对当前地面沉降的影响是正的,且这种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增大随之变小
将式(2)代入式(1)并整理各项,模型变为
显然,模型仍然无法直接估计,可对其进行库伊克变换,减小模型参数的个数。

将式(3)滞后一期,模型变为
对式(4)两边同乘以λ并与式(3)相减,整理各项得
整理式(5)有
令α*=(1-λ)α,=β0,=λ,=μtλμt-1,则库伊克模型变为
通过上述库伊克变换,无限分布滞后模型被简化为只有当期自变量X t和滞后一期的因变量Y t-1自回归模型。

模型只需估计α*,, 3个参数,极大地简化了模型,且最大程度减小参数估计中自由度的损失。

同时,Y t-1与X t的线性相关程度小于X的各滞后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多重共线性。

2 实例计算及模型评价
2.1 实例计算
本文将采用库伊克模型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以及本身的关系进行定量模拟,现收集到某地区1980~2002年连续23年内的地面累计沉降值及地下水水位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某地区地面累计沉降值及地下水水位统计数据
分别用Y和X两个序列表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水位,为了保证模型参数是一致估计无偏量,对建立的库伊克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

假定模型Y t=α(1-λ)+β0 X t+λY t-1+,(=μtλμt-1);随机扰动项μt满足古典假设,即
根据以上假设则有
由此可知,库伊克模型Y t=α*+ Xt+ Y t-1+μ*t中随机变量Y t-1与μ*t 相关,因此,不能直接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库伊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在估计模型前需解决两个问题:诊断随机扰动项μ*t是否存在自相关;设法消除Y t-1与μ*t的相关性。

采用L M统计量检验库伊克模型随机扰动项的自相关性,预测模型L M统计量
其中T为样本容量,R 2为决定系数。

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卡方分布表得
其中,p为滞后的期数。

根据L M检验的判别规则可知模型的随机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性。

采用工具变量法来消除变量Y t-1与扰动项μ*t之间的相关性,选用替代变量Y t-1进行估计,库伊克模型变为
式中:是的滞后值,是地面沉降量Y对地下水水位X的回归值,即
根据最小信息准则以及地面沉降滞后理论,滞后期q=2。

对Y和X两个序列建立库伊克模型,预测模型:
式中:Y t为第t年的地面沉降值,Xt为第t年的地下水水位,是的滞后值,且
2.2 模型评价
1)回归方程分析。

α*=8.499为样本回归方程的截距,表示自发的地面沉降量,=0.493为地下水水位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程度,=0.320为地面沉降受到自身
趋势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α*,的符号和大小基本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
2)拟合优度检验。

采用决定系数R 2来评价回归方程对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量的模拟精度,统计模拟误差,得到决定系数R 2=0.988 6,说明总离差平方的98.86%能被回归方程解释,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同时,库伊克预测模型计
算所得地面沉降值与实际值相比,所得的误差大部分在±3%以下,进一步说明预
测模型能较好拟合样本的观测值。

图2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图。

图2 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图
3)预测精度分析。

对库伊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作为相对指标来评价相同序列在不同模型中的预测结果,误差越小,该模型预测能力强,本文库伊克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
绝对误差MAE均较小,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高。

计量学规定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取值在0~5之间,则预测精度较高,希尔不等式系数TIC介于0~1之间,且数值越小预测精度越高,模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3.417,希尔不等式
系数TIC=0.016,进一步说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值比较接近实际值。

表1 预测分析结果评价指标计算值均方根误差(RMSE)2.861平均绝对误差(MAE) 2.3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 3.417希尔不等系数(TIC)0.016
3 结束语
针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且考虑到地面沉降受到自身变化规律的影响,建立基于库伊克变换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统计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有效实现了该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以及本身之间的定量模拟,并探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结果表明,库伊克模型能较好的拟合样本的观测值,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域的地面沉降变形趋势。

因此,库伊克模型可以推广到地面沉降领域中去。

参考文献:
[1]岳建平,方露.城市地面沉降监控技术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2008(3):1-4.
[2]邵传青,郭家伟,王洁,等.地面沉降预测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3):69-72.
[3]何伟,李明,阚起源.抗差加权非等时距GM(1,1)模型在大型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4,23(4):62-64,68.
[4]孙泽信,庞逸群,黄腾.改进的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0,19(3):59-62.
[5]蔡东健,成微,方露,等.城市地面沉降监控统计模型研究[J].测绘通报,2010(1):15-18.
[6]王彩会,陈杰,朱锦旗.开采浅层地下水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4):82-84.
[7]冯羽,马凤山,魏爱华,等.考虑滞后作用的地面沉降阿尔蒙分布预测模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4):117-121.
[8]葛春兰.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的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4):36-37.
[9]吴蓉,李成柱.基于Preisach滞后模型的地面沉降预测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6):98-100.
[10]王小静,周冬子.苏州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J].水资源研究,2008(2):11-1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