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厦门市一中初一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题带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7>b-7B .6+a >b+6C .55a b >D .-3a >-3b2.点M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 的坐标是: ( ) A .(-2,-3) B .(-2, 3) C .(2, 3) D .(-3, 2)3.如图,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 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AA'=1,则A'D 等于( )A .2B .3C .23D .32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BF 、CD 相交于点O ,D 40∠=︒,下面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正确的是( )A .当C 40∠=︒时,AB//CDB .当A 40∠=︒时,BC//DEC .当E 120∠=︒时,CD//EFD .当BOC 140∠=︒时,BF//DE5.比较552、443、334的大小( ) A .554433234<< B .334455432<<C .553344243<<D .443355342<<6.已知237351x y x y -=-⎧⎨+=-⎩的解21x y =-⎧⎨=⎩,则2(2)3(-1)73(2)5(-1)1x y x y +-=-⎧⎨++=-⎩的解为( )A .-42x y =⎧⎨=⎩ B .50x y =-⎧⎨=⎩C .50x y =⎧⎨=⎩D .41x y =-⎧⎨=⎩7.请你观察、思考下列计算过程:因为112=121,所以121=11:,因为1112=12321所以12321=111…,由此猜想12345678987654321=( )A .111111B .1111111C .11111111D .1111111118.如图,数轴上表示2、5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 ,B ,点C 是AB 的中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5-B .25-C .45-D .52-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B .222()-=-C .382-=-D .|2|2--=10.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EF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线段A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EB ; ②点C 的对应点是点B ; ③AC ∥EB ;④平移的距离等于线段BF 的长度. A .1 B .2C .3D .411.如图,AB ∥CD ,DE ⊥BE ,BF 、DF 分别为∠ABE 、∠CDE 的角平分线,则∠BFD =( )A .110°B .120°C .125°D .135° 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A .0B .1C .2D .无数二、填空题13.若3a ++(b-2)2=0,则a b =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m-3,m-5)在第四象限中,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_________.16.如图,直线a 和b 被直线c 所截,∠1=110°,当∠2=_____时,直线a ∥b 成立17.2____35 2.18.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3x y m x y -=+⎧⎨+=⎩的解满足x +y >0,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19.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湖里大约有鱼_____条.20.若2(2)9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1,,将线段AB 直接平移到MN ,使点A 移至点M 的位置,点B 移至点N 的位置,设平移过程中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S , (1)如图1,若点N 的坐标是()3,1,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MN ;(2)如图2,若点M 的坐标是()3,1,请画出平移后的线段MN ,则S 的值为_____________;(3)若 2.5S =,且点M 在坐标轴上,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点的坐标.22.解方程组: (1)45()2()1x y x y x y +=⎧⎨--+=-⎩(2)2()()134123()2()3x y x y x y x y -+⎧-=-⎪⎨⎪+--=⎩23.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1)某服装店到厂家选购甲、乙两种服装,若购进甲种服装9件、乙种服装10件,需1810元;购进甲种服装11件乙种服装8件,需1790元,求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多少元?(2)某工厂现库存某种原料1200吨,用来生产A 、B 两种产品,每生产1吨A 产品需这种原料2吨、生产费用1000元;每生产1吨B 产品需这种原料2.5吨、生产费用900元,如果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金为53万元,那么A 、B 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24.某公交公司有A ,B 型两种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分别为45人/辆和30人/辆和租金分比为400元/辆和280元/辆:杏坛中学根据实际情况,计划租用A ,B 型客车共5辆,同时送八年级师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若要保证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求A 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25.解方程组215233x y x y +=⎧⎪⎨-=⎪⎩①②【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A.∵a >b ,∴a-7>b-7,∴选项A 正确;B.∵a >b ,∴6+a >b+6,∴选项B 正确;C.∵a >b ,∴55a b >,∴选项C 正确; D.∵a >b ,∴-3a <-3b ,∴选项D 错误. 故选D.2.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已知点M (2,-3), 则点M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选B .3.A解析:A 【解析】分析:由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知S △A′DE =12S △A′EF =2,S △ABD =12S △ABC =92,根据△DA′E ∽△DAB 知2A DE ABDS A D AD S ''=V V (),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如图,∵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 ∴S △A′DE =12S △A′EF =2,S △ABD =12S △ABC =92, ∵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得到△A'B'C', ∴A′E ∥AB , ∴△DA′E ∽△DAB ,则2A DE ABDS A D AD S ''=V V (),即22912A D A D '='+(), 解得A′D=2或A′D=-25(舍),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4.D解析:D 【解析】 【分析】选项A 中,∠C 和∠D 是直线AC 、DE 被D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选项B 中,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选项C 中,∠E 和∠D 是直线DC 、EF 被DE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因为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两直线不平行;选项D 中,∠BOC 的对顶角和∠D 是直线BF 、DE 被DC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 【详解】解:A 、错误,因为∠C =∠D ,所以AC ∥DE ; B 、错误,不符合三线八角构不成平行;C 、错误,因为∠C +∠D ≠180°,所以CD 不平行于EF ;D 、正确,因为∠DOF =∠BOC =140°,所以∠DOF +∠D =180°,所以BF ∥DE . 故选:D .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都转换成指数是11的幂,再根据底数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255=(25)11=3211,344=(34)11=8111,433=(43)11=6411,∵32<64<81,∴255<433<34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都转化成以11为指数的幂的形式.6.A解析:A【解析】【分析】将x+2与y-1看做一个整体,根据已知方程组的解求出x与y的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2=21=1xy+-⎧⎨-⎩,解得:=4=2x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7.D解析:D【解析】分析:被开方数是从1到n再到1(n≥1的连续自然数),算术平方根就等于几个1.=1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可以求出线段BC的长度,然后利用中点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表示2C,B,,∵点C是AB的中点,则设点A的坐标是x,则∴点A表示的数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x1,x2的中点的计算方法.9.C解析:C【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四个选项,找到正确选项即可.【详解】=,故选项A错误;2==,故选项B错误;2=-,故选项C正确;2--=-,故选项D错误;D. |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平方、开立方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详解】∵△ABC经平移得到△EFB∴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E、F、B,②正确∴BE是AC的对应线段,①正确∴AC∥EB,③正确平移距离为对应点连线的长度,即BF的长度,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特点,注意,在平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对应点,仅对应点的连线之间才有平行、相等的一些关系.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过E作EG∥AB.∵AB∥CD,∴EG∥CD,∴∠ABE+∠BEG=180°,∠CDE+∠DEG=180°,∴∠ABE+∠BED+∠CDE=360°.又∵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FBE+∠FDE=12(∠ABE+∠CDE)=12(360°﹣90°)=135°,∴∠BFD=360°﹣∠FBE﹣∠FDE﹣∠BED=360°﹣135°﹣90°=13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详解】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二、填空题13.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2=0解得a=-3b=2所以ab=(-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0,b-2=0,解得a=-3,b=2,所以,a b=(-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4.3<m<5【解析】【分析】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可以判定其横纵坐标的正负进而能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m ﹣5)在第四象限∴解得:3<m<5故答案为3<m<5【点睛】本解析:3<m<5【解析】【分析】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可以判定其横纵坐标的正负,进而能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m﹣3,m﹣5)在第四象限,∴3050 mm->⎧⎨-<⎩解得:3<m<5.故答案为3<m<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所处的位置得到有关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5.∠B≥90°【解析】【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填空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B≥90°故答案是:∠B≥90°【点睛】考查反证法解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解析:∠B≥90°【解析】【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直接填空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B≥90°.故答案是:∠B≥90°.【点睛】考查反证法,解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16.7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解析:7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的判定,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再根据∠1=110°,即可把∠2的度数求解出来.【详解】解:要使直线a∥b成立,则∠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10°,∴∠3=180°-∠1=180°-110°=70°,∴∠2=∠3=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详解】∵∴;∵5>4∴故答案为(1)>;(2)>解析:>>【解析】【分析】【详解】<,∴>=5,2=4,5>4,∵222>.故答案为(1). >;(2). >.18.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解析: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2133x y mx y-=+⎧⎨+=⎩①②,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2.故答案是:m>﹣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m当作已知数表示出x+y的值,再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19.2500【解析】【分析】根据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而有标记的共有100条从而可求得总数【详解】∵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解析:2500【解析】【分析】根据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8200,而有标记的共有100条,从而可求得总数.【详解】∵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说明有标记的占到8 200∵有标记的共有100条∴湖里大约有鱼100÷8200=2500条故答案为:25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算整体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对于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20.8或﹣4【解析】解:∵x2+(m-2)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2+(m-2)x+9=(x±3)2而(x±3)2=x2±6x+9∴m -2=±6∴m=8或m=-4故答案为8或-4 解析:8或﹣4【解析】解:∵x 2+(m -2)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 2+(m -2)x +9=(x ±3)2. 而(x ±3)2=x 2±6x +9,∴m -2=±6,∴m =8或m =-4.故答案为8或-4. 三、解答题21.(1)()5,0,画图见详解;(2)3,画图见详解;(3)()0.5,0-或(4.5,0)或()0,0.25-或(0,2.25)【解析】【分析】(1)根据坐标系内点B 到点N 的移动规律,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2)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先找出点N 的坐标,再计算四边形面积即可;(3)分点M 在x 轴和y 轴上两种情况分析即可.【详解】解:(1)点M 的坐标为()5,0,∵N 的坐标为()3,1,即B 向右平移3个单位,∴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M 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2)∵点M 的坐标是()3,1,即A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 的坐标为()1,2,∴S 即为四边形ABNM 的面积,如下图,∴111313322BNM ABM ABNM S S S =+=⨯⨯+⨯⨯=V V 四边形 故答案为:3;(3)当点M 在x 轴上时,设点(),0M m ,则21 2.5S AM OB m =⋅=-⨯=,解得:0.5m =-或 4.5m =,此时,点M 的坐标为()0.5,0-或(4.5,0);当点M 在y 轴上时,设点M (0,)d ,则12212 2.52ABM S S d ==⨯⨯-⨯=V , 解得:0.25d =-或 2.25d =, 此时,点M 的坐标为()0,0.25-或(0,2.25); 综上所述,所有满足条件的M 点的坐标为()0.5,0-或(4.5,0)或()0,0.25-或(0,2.25).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掌握平移变化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22.(1)27101310x y ⎧=⎪⎪⎨⎪=⎪⎩,(2)7949x y ⎧=⎪⎪⎨⎪=⎪⎩【解析】【分析】(1)将x+y=4整体代入第②个式子,得出x -y=75,再与第①个式子加减消元可求得; (2)设x+y=m ,x -y=n ,先算m 、n 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再求解x 、y 的值.【详解】(1)45()2()1 x yx y x y+=⎧⎨--+=-⎩①②将①代入②得:5(x-y)-8=-1,化简得:x-y=75③①+③得:2x=275,解得:x=2710将x=2710代入①得:y=1310∴27101310 xy⎧=⎪⎪⎨⎪=⎪⎩(2)2()()134123()2()3x y x yx y x y-+⎧-=-⎪⎨⎪+--=⎩①②①×12得:8(x-y)-3(x+y)=-1令x+y=m,x-y=n则831 323n mm n-=-⎧⎨-=⎩③④③+④得:6n=2,解得:n=1 3将n=13代入③得:m=119∴11913 x yx y⎧+=⎪⎪⎨⎪-=⎪⎩再利用加减消元法,解得:7949 xy⎧=⎪⎪⎨⎪=⎪⎩【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组,常见的消元方法为: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特殊情况,如本题还可用整体消元法.23.(1)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A种产品生产350吨、乙种产品生产200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解析】【分析】(1)设甲服装的价格为x元,乙服装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减即可得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设A种产品生产x吨、乙种产品生产y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分别利用原料的总重量为1200吨和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总资金为53万元列两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详解】(1)解:设甲服装的价格为x元,乙服装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得9101810 1181790x yx y+=⎧⎨+=⎩,2x﹣2y=﹣10,所以x﹣y=10.答:甲乙两种服装每件价格相差10元;(2)解:设A种产品生产x吨、乙种产品生产y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根据题意得2 2.51200 1000900530000x yx y+=⎧⎨+=⎩,解得350200xy=⎧⎨=⎩.答:A种产品生产350吨、乙种产品生产200吨才能使库存原料和资金恰好用完.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4.A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为4.【解析】【分析】设租用A型客车x辆,则租用B型客车(5−x)辆,租用A型客车租金为400x元,租用的B型客车租金为280(5−x)元,根据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整数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租用A型客车x辆,则租用B型客车(5−x)辆,根据租车费用不超过1900元,得400x+280(5−x)≤1900解不等式,得x≤25 6∵x为正整数,∴x最大值为4答:A型客车的数量最大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各数量,再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11 xy=⎧⎨=⎩【解析】【分析】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方程组整理得:265x y x y +=⎧⎨-=⎩①②, ①+②得:77x =,解得:1x =,把1x =代入②,得1y =,则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2020-2021厦门市高一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厦门市高一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o ,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B .C .D .2.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m n ⊥,则n α⊥ 3.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AB ⊥BC ,P A =2,AB =BC =1,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6πB .5πC .4πD .3π4.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21()x m f x m -=-为实数为偶函数,记0.5(log 3),a f =2b (log 5),c (2)f f m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5.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PA ⊥底面ABCD ,2AB =,72PA =,若该四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812π B .814π C .65π D .652π 6.若直线20ax y +-=和直线()2140x a y +-+=平行,则a 的值为( ) A .1-或2 B .1- C .2 D .不存在7.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AC=2,若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23,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 .1256π B .8π C .2516π D .254π 8.设有两条直线m ,n 和三个平面α,β,γ,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m αβ=I ,////n m n α⇒,//n β②αβ⊥,m β⊥,//m m αα⊄⇒;③//αβ,//m m αβ⊂⇒;④αβ⊥,//αγβγ⊥⇒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9.已知点()1,2-和⎫⎪⎪⎝⎭在直线():100l ax y a --=≠的两侧,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43ππ⎛⎫ ⎪⎝⎭ B .2,33ππ⎛⎫ ⎪⎝⎭ C .25,36ππ⎛⎫ ⎪⎝⎭ D .30,,34πππ⎛⎫⎛⎫⋃ ⎪ ⎪⎝⎭⎝⎭10.已知实数,x y 满足250x y ++=,那么22x y +的最小值为( )A .5B .10C .25D .210 11.已知直线()()():21110l k x k y k R ++++=∈与圆()()221225x y -+-=交于A ,B 两点,则弦长AB 的取值范围是( )A .[]4,10B .[]3,5C .[]8,10D .[]6,1012.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ABC V 是等腰三角形,BA BC =,123AC CC ==,,D 是AC 的中点,点F 在侧棱1A 上,若要使1C F ⊥平面BDF ,则1AF FA 的值为( )A .1B .12或2C .2或2D .13或3 二、填空题13.设P ,A ,B ,C 是球O 表面上的四个点,PA ,PB ,PC 两两垂直,且1PA PB PC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14.已知A ,B ,C ,D 是同一球面上的四个点,其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平面ABC ,26AD AB ==,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15.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则________. 16.已知圆22:(2)1M x y +-=,Q 是x 轴上的动点,QA ,QB 分别切圆M 于A ,B两点,则动弦A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17.直线10x y --=与直线20x ay --=互相垂直,则a =__________.18.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①BD P 平面11CB D ②直线AD 与1CB 所成角的大小为60︒③1AA BD ⊥ ④平面11A BC ∥平面1ACD请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1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1DD 的中点,则直线BE 和平面11ABB A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__.20.已知球的表面积为20π,球面上有A 、B 、C 三点.如果2AB AC ==,22BC =,则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22.如图1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4524AB CD BAD AB CD ∠=︒==∥,,,点E 为AB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使点A 到达P 的位置,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P EBCD -,点M 为棱PB 的中点.(1)求证:PD MCE ∥平面;(2)若PDE EBCD ⊥平面平面,求三棱锥M BCE -的体积.2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m n 、()2,1B 、()2,3C -.(1)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2)BC 边上中线AD 的方程为2360x y -+=,且7ABC S ∆=,求点A 的坐标.24.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x -2)2+(y -3)2=1交于M ,N 两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OM ON ⋅u u u u v u u u v =12,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210x y +-=与圆C 相切,圆心C 的坐标为()2,1-(1)求圆C 的方程;(2)设直线y =x +m 与圆C 交于M 、N 两点. ①若22MN ≥m 的取值范围;②若OM ⊥ON ,求m 的值.26.在ABC ∆中,已知()1,2A ,()3,4C ,点B 在x 轴上,AB 边上的高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20x y --=.(1)求B 点坐标;(2)求ABC ∆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画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利用题中条件,得到130AC B ∠=o,根据2AB =,求得123BC =,可以确定122CC =,之后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长方体的体积.【详解】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连接1BC ,根据线面角的定义可知130AC B ∠=o,因为2AB =,所以123BC =,从而求得122CC =, 所以该长方体的体积为222282V =⨯⨯= 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长方体的体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长宽高的乘积,而题中的条件只有两个值,所以利用题中的条件求解另一条边的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就需要明确线面角的定义,从而得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 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线面垂直,则有该直线和平面内所有的直线都垂直,故B 正确.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3.A解析:A【解析】分析:将三棱锥的外接球转化为以,,AP AB BC 为长宽高的长方体的外接球,从而可得球半径,进而可得结果.详解:因为PA ⊥平面AB ,,AB BC ⊂平面ABC ,PA BC ∴⊥,,PA AB AB BC ⊥⊥Q ,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就是以,,AP AB BC 为长宽高的长方体的外接球,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对角线, 即24116R =++=246R ππ=,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棱锥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属于难题.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22224R a b c =++(,,a b c 为三棱的长);②若SA ⊥面ABC (SA a =),则22244R r a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4.B解析:B【解析】由()f x 为偶函数得0m =,所以0,52log 3log 32121312,a =-=-=-=2log 521514b =-=-=,0210c =-=,所以c a b <<,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及对数运算.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即为其所在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公式即可求得.【详解】根据题意,为方便说明,在长方体中找出该四棱锥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长方体中的四棱锥P ABCD -完全满足题意,故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即是长方体的外接球,故外接球半径222722294R ⎛⎫++ ⎪⎝⎭==, 故该球的表面积为28144S R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四棱锥外接球的问题,关键的步骤是将问题转化为求长方体的外接球. 6.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根据直线平行公式得到答案.【详解】直线20ax y +-=和直线()2140x a y +-+=平行,则()12a a -=,解得2a =或1a =-.当1a =-时,两直线重合,排除.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直线平行求参数,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多解是容易发生的错误.7.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ABC V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1.其所在球的小圆的圆心在斜边AC 的中点上,设小圆的圆心为Q ,若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由于底面积ABC S V 不变,高最大时体积最大,所以,DQ 与面ABC 垂直时体积最大,最大值为12·33ABC S DQ =V ,即12133DQ ⨯⨯=,∴2DQ =,设球心为O ,半径为R ,则在直角AQO V 中,222OA AQ OQ =+,即()22212R R =+-,∴54R =,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2525444S ππ⎛⎫== ⎪⎝⎭;故选D. 考点:球内接多面体,球的表面积. 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定理,逐项判断,即可得到本题答案.【详解】对于选项①,,//m n m αβ⋂=不能得出,////n n αβ,因为n 可能在α或β内,故①错误;对于选项②,由于,,m m αββα⊥⊥⊄,则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可得//m α,故②正确;对于选项③,由于//αβ,m α⊂,则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m β,故③正确; 对于选项④,由于,αβαγ⊥⊥,则,βγ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定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9.D解析:D【解析】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θ∈[0,π).点A (1,−2),B 直线l :ax −y −1=0(a ≠0)经过定点P (0,−1). ()121,01PA PB k k ---==-==-∵点(1,−2)和在直线l :ax −y −1=0(a ≠0)的两侧,∴k P A <a <k PB ,∴−1<tanθtanθ≠0. 解得30,34ππθθπ<<<<.本题选择D 选项. 10.A解析:A【解析】(,)x 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又原点到直线250x y ++=的距离为d ==A.11.D解析:D【解析】【分析】由直线()()21110k x k y ++++=,得出直线恒过定点()1,2P -,再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由直线()()():21110l k x k y k R ++++=∈,可得()210k x y x y ++++=,又由2010x y x y +=⎧⎨++=⎩,解得12x y =⎧⎨=-⎩,即直线恒过定点()1,2P -,圆心()1,2C ,当CP l ⊥时弦长最短,此时2222AB CP r ⎛⎫+= ⎪⎝⎭,解得min 6AB =, 再由l 经过圆心时弦长最长为直径210r =, 所以弦长AB 的取值范围是[]6,1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系方程的应用,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练利用直线的方程,得出直线恒过定点,再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2.B解析:B【解析】【分析】易证1BD C F ⊥,故要使1C F ⊥平面BDF ,只需1C F DF ⊥,然后转化到平面11AAC C 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结果.【详解】1CC ⊥平面ABC ,BD ⊂平面ABC ,所以1BD CC ⊥,又BA BC =,D 为AC 中点,所以BD AC ⊥,又1AC CC C =I ,所以BD ⊥平面11AAC C ,1C F Q 平面11AAC C ,所以1C F BD ⊥,因为DF BD D =I ,故要使1C F 平面BDF ,只需1C F DF ⊥,在四边形11AAC C 中,1231AC CC AD CD ====,,, 设AF x =,则13FA x =-,由22211C D DF C F =+得()()2219143x x ⎡⎤+=+++-⎣⎦, 即2320x x -+=,解得1x =或2x =, 所以112AF FA =或者12AF FA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棱柱的结构特征,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性质,勾股定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利用条件两两垂直且把三棱锥扩展为正方体球的直径即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由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详解】先把三棱锥扩展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为所以球的半径为所以球的表面积为【点睛】本 解析:3π【解析】【分析】利用条件PA ,PB ,PC 两两垂直,且1PA PB PC ===把三棱锥P ABC -扩展为正方体,球的直径即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由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详解】先把三棱锥P ABC -3,所以球的半径为3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234π3π⨯=⎝⎭.【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及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公式:222l a b c =++,,a b c 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14.【解析】【分析】取正的外心为过作平面的垂线在上取点使得即得是三棱锥外接球球心求出球半径可得体积【详解】如图是外心延长线与交于点是中点过作平面取∵平面ABC ∴到的距离相等∴是三棱锥外接球球心∴所以故答 解析:323π【分析】取正ABC 的外心为M ,过M 作平面ABC 的垂线,在上取点O ,使得12OM AD =,即得O 是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球心,求出球半径可得体积. 【详解】如图,M 是ABC ∆外心,AM 延长线与BC 交于点E ,E 是BC 中点,过M 作MO ⊥平面ABC ,取12OM AD =, ∵AD ⊥平面ABC ,∴//MO AD ,O 到,A D 的距离相等,∴O 是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球心,233332AM =⨯⨯=,3OM =,∴22223(3)23OA OM AM =+=+=, 所以2344()(23)32333V OA πππ==⨯=. 故答案为:323π.【点睛】本题考查求球的体积,解题关键是作出外接球球心.三棱锥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中点且与面垂直的直线上.15.22【解析】【分析】首先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得到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的大小之后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弦心距借助于圆中特殊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和圆的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弦长【详解】根 解析:【解析】 【分析】首先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得到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的大小,之后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弦心距,借助于圆中特殊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和圆的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弦长.根据题意,圆的方程可化为,所以圆的圆心为,且半径是,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 结合圆中的特殊三角形,可知,故答案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熟练应用圆中的特殊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和圆的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借助于勾股定理求得结果.16.【解析】【分析】转化条件点三点共线即可得到点满足的条件化简即可得解【详解】由圆的方程可知圆心半径为设点点三点共线可得由相似可得即联立消去并由图可知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和轨迹方程的解析:2271416x y ⎛⎫+-=⎪⎝⎭(2)y < 【解析】 【分析】转化条件点P 、M 、Q 三点共线、2MQ PM BM ⋅=即可得到点P 满足的条件,化简即可得解. 【详解】由圆的方程可知圆心()0,2,半径为1.设点(),P x y ,(),0Q a ,点P 、M 、Q 三点共线, 可得22y x a-=-, 由相似可得2MQ PM BM ⋅=即()222421a x y ++-=,联立消去a 并由图可知2y <,可得()2271()2416x y y +-=<.故答案为:()2271()2416x y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和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了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7.【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垂直的条件计算即可【详解】因为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所以解得故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属于中档题 解析:1-【分析】根据直线垂直的条件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直线10x y --=与直线20x ay --=互相垂直, 所以110a ⨯+= 解得1a =-.故填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属于中档题.18.①③④【解析】【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①;由异面直线所成角判断②;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③;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④【详解】对于①如下图所示由于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面面所以平面故①正确;解析:①③④ 【解析】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①;由异面直线所成角判断②;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③;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④. 【详解】对于①,如下图所示,由于1111,DD BB DD BB =P ,则四边形11DD B B 为平行四边形,则11D B BD P11D B ⊂面11D B C ,BD ⊄面11D B C ,所以BD P 平面11CB D ,故①正确;对于②,由于AD BC ∥,则直线AD 与1CB 所成角为145B CB ∠=︒,故②错误; 对于③,1AA ⊥面ABCD ,BD ⊂面ABCD ,则1AA BD ⊥,故③正确; 对于④,在正方体中,1111,AA CC AA CC =P ,则四边形11AAC C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1111,AC AC AC ⊄P 平面1ACD ,AC ⊂平面1ACD ,所以11A C ∥平面1ACD 同理1A B P 平面1ACD ,1111111,,AC A B A AC A B ⋂=⊂平面11A BC 所以平面11A BC ∥平面1ACD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线垂直,异面直线所成角,属于中档题.19.【解析】【分析】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解直角三角形求得线面角的正弦值【详解】设为的中点连接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知平面所以是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边长为在中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解析:23【解析】 【分析】作出直线BE 和平面11ABB A 所成的角,解直角三角形求得线面角的正弦值. 【详解】设F 为1AA 的中点,连接,,EF EB BF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知EF ⊥平面11ABB A ,所以EBF ∠是直线BE 和平面11ABB A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在Rt EBF ∆中2EF =,2222213BE =++=,所以2sin 3EF EBF BE ∠==. 故答案为:23【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20.【解析】设球的半径为表面积解得∵在中∴从圆心作平面的垂线垂足在斜边的中点处∴球心到平面的距离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点线面之间的距离计算其中根据球心距球半径解三角形我们可以求出所在平面截 3【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表面积24π20πS r ==,解得5r =ABC V 中,2AB AC ==,22BC =222AB AC BC +=,∴90BAC ∠=︒,从圆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斜边BC 的中点处,∴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22132d r BC ⎛⎫=-= ⎪⎝⎭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点、线、面之间的距离计算,其中根据球心距d ,球半径R ,解三角形我们可以求出ABC V 所在平面截球所得圆(即ABC V 的外接圆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我们即可求出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与球相关的距离问题常用方法. 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 (2)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详解】分析:(1)先证AD CM ⊥,再证CM MD ⊥,进而完成证明. (2)判断出P 为AM 中点,,证明MC ∥OP ,然后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1)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故BC ⊥DM .因为M 为»CD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所以DM ⊥CM . 又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 而DM ⊂平面AMD ,故平面AMD ⊥平面BMC . (2)当P 为AM 的中点时,MC ∥平面PBD .证明如下:连结AC 交BD 于O .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O 为AC 中点. 连结OP ,因为P 为AM 中点,所以MC ∥OP .MC ⊄平面PBD ,OP ⊂平面PBD ,所以MC ∥平面P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利用线线垂直得到线面垂直,再得到面面垂直,第二问先断出P 为AM 中点,然后作辅助线,由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22.(1)见解析;(2)26【解析】 【分析】(1)连接BD ,交CE 于点O ,连接OM ,易知底面E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O 为BD 中点,又M 是BP 中点,可知PD MO P ,则结论可证.(2)先证明ADE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条件中的面面垂直可得PD ⊥平面BCDE ,则由(1)可知MN ⊥平面BCDE ,则MN 为三棱锥M BCE -的高,底面BCE V 的面积容易求得,根据公式求三棱锥M BCE -的体积. 【详解】(1)在平面图中,因为12BE AB CD ==且//BE CD , 所以四边形EBCD 是平行四边形; 在立体图中,连接BD ,交CE 于点O ,连接OM ,所以点O 是BD 的中点,又因为点M 为棱PB 的中点,所以//OM PD ,因为PD ⊄平面MCE ,OM ⊂平面MCE , 所以//PD 平面MCE ; (2)在平面图中,因为E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 B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所以AD BC =,所以AD DE =,因为45BAD ∠=︒,所以AD DE ⊥; 在立体图中,PD DE ⊥,又平面PDE ⊥平面EBCD ,且平面PDE ⋂平面EBCD DE =,PD ⊂平面PDE 所以PD ⊥平面EBCD ,由(1)知//OM PD ,所以OM ⊥平面EBCD ,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中,因为2AE =,所以2AD DE ==所以112222OM PD AD ===,又1BCE ADE S S ∆∆==, 所以123M BCE BCE V S OM -∆=⋅⋅=.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关系,线面平行的证明,面面垂直的性质等,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中等题.23.(1)240x y +-=;(2)点A 坐标为()3,4、()3,0- 【解析】 【分析】(1)利用两点式求得BC 边所在直线方程;(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A 到直线BC 的距离,根据面积7ABC S ∆=以及点A 在直线2360x y -+=上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A 点的坐标.【详解】(1)由()2,1B 、()2,3C -得BC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123122y x --=---,即240x y +-=. (2)BC ==A 到BC 边所在直线240x y +-=的距离为d =A 在直线2360x y -+=上,故1722360ABC S BC d m n ∆⎧=⋅⋅=⎪⎨⎪-+=⎩,即2472360m n m n ⎧+-=⎨-+=⎩,解得()3,4A 或()30A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24.(1);(2)2.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l 的斜率存在,用点斜式求得直线l 的方程,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k 的值,可得满足条件的k 的范围.(2)由题意可得,经过点M 、N 、A 的直线方程为y=kx+1,根据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公式进行求解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l 的斜率存在, 设过点A (0,1)的直线方程:y=kx+1,即:kx-y+1=0. 由已知可得圆C 的圆心C 的坐标(2,3),半径R=1.1=,解得:12k k ==.k <<A (0,1)的直线与圆C :()()22231x y -+-=相交于M ,N 两点.(2)设M ()11,x y ;N ()22,x y ,由题意可得,经过点M 、N 、A 的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圆C 的方程()()22231x y -+-=,可得()()2214170kxk x +-++=,∴()121222417,11k x x x x k k++==++, ∴()()()2212121212212411111k k y y kx kx k x x k x x k ++=++=+++=+,由2121221248·121k k OM ON x x y y k++=+==+u u u u r u u u r ,解得 k=1, 故直线l 的方程为 y=x+1,即 x-y+1=0.圆心C 在直线l 上,MN 长即为圆的直径.所以|MN|=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25.(1)22(2)(1)4x y -++=;(2)①51m -≤≤-;②m =或32m -=【解析】 【分析】(1)假设圆的方程,利用以()2,1C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10x y +-=相切,即可求得圆C 的方程;(2)①直线y x m =+圆C 交于M 、N 两点,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弦长之间的关系,得到关系式求出m 的范围.②设()()1122,,,M x y N x y ,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通过韦达定理以及判别式,通过OM ⊥ON ,求出m 的值即可. 【详解】解:(1)设圆的方程是222(2)(1)x y r -++=,依题意,直线10x y +-=与圆C 相切,∴所求圆的半径2r ==,∴所求的圆方程是22(2)(1)4x y -++=; (2)①圆心()2,1C -到直线y x m =+的距离d ==MN ∴==≥解得51m -≤≤-;②设()()1122,,,M x y N x y ,22(2)(1)4y x mx y =+⎧⎨-++=⎩, 消去y ,得到方程2222(1)210x m x m m +-+++=,由已知可得,判别式(224(1)422+1)0m m m ∆=--⨯+>, 化简得2610m m ++<,21212211,2m m x x m x x +++=-+=①, 由于OM ⊥ON ,可得12120x x y y += 又1122,y x m y x m ==++, 所以()2121220x x m x x m +++=②,由①,②得32m -=或32m -=,满足>0∆,故32m -+=或32m -=.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圆中弦长的计算,合理运用圆的性质是关键.注意韦达定理及整体思想的运用,属中档题. 26.(1) ()5,0B ; (2)6 【解析】 【分析】(1)根据AB 边上的高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20x y --=求得AB 的斜率,再设B 点坐标利用斜率求解即可.(2)求得直线AC 的方程,再计算B 点到直线AC 的距离与线段AC 的长度即可. 【详解】(1)由AB 边上的高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20x y --=,其斜率为2,故直线AB 的斜率为1122k -==-.设()0,0B x 则00201512x x -=-⇒=-.故()5,0B (2)因为()1,2A ,()3,4C ,故42:131AC k -=-,故:2110AC l y x x y -=-⇒-+=. 又AC ==又B 点到直线AC的距离d == .故11622ABC S AC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方程的表达式与解析几何中的距离公式等,需要根据题意选取公式求解即可.属于中等题型.。
2020年福建省厦门一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b题号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0 分)1. 4 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16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如图,直线 a 、 被直线 c 所截,则与∠1 是同位角的是( )A. ∠2B. ∠3C. ∠4D. ∠54.如图所示,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A. 线段 P A 的长度B. 线段 PB 的长度C. 线段 PC 的长度D. 线段 PD 的长度5.如图,AB ⊥CD ,垂足为 O ,EF 经过点 O ,下列结论 不正确的是( )A. ∠1=∠3B. ∠1+∠2=90°C. ∠2+∠3=90°D. ∠1+∠3=90°6.下面几个数:-2,3.14,0, , , , ,0.101001000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 1B. 2C. 3D. 47.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正确的是()A.B.C.D.8.将方程 2x-3y-4=0 变形为用含有 y 的式子表示 x 是()A. 2x =3y +4B. x = y +2C. 3y =2x-4D. y =9.张翔从学校骑自行车出发去县城,中途因道路施工步行了一段路,1.5h 后到达县城, 他__________,路程全长 20km ,他骑车与步行各用多少时间?依题意,设骑车的s时间为 xh ,步行的时间为 yh ,可列方程组为,则横线上的信息可以是( )A. 一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 15km /h ,一半的路程步行平均速度为 5km /hB. 一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 5km /h ,一半的路程步行平均速度为 15km /hC. 骑车平均速度为 15km /h ,并且骑车平均速度是步行平均速度的 3 倍D. 骑车平均速度为 15kmh ,并且步行平均速度是骑车平均速度的 3 倍10. 如图,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点的个数为()A. 4 个B. 8 个C. 12 个D. 16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0 分)11. 二元一次方程 x +y =7,当 x =3 时,y 的值为______.12. 如图,平行线 AB 、CD 被直线 AE 所截.如果∠BAF =100°,则∠AFC 度数为______.13. 计算:(1) =______;(2)=______.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C 在 x 轴的上方,y 轴的右侧,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 2 个单位长度,则 C 点的坐标为______ .15. 天气晴朗时,一个人能看到大海的最远距离 (单位:km )可用公式 s 2=16h 来估计, 其中 h (单位:km )是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如果一个人站在岸边的山丘上观察, 当他的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 40m 时,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______km .16. 养牛场的饲养员李大叔分别四次购进若干头大牛和小牛,每次购进大牛和小牛的价格不变,购买的数量和总价李大叔记录如表所示:大牛(头)小牛(头)总价(元)第一次18 303960第二次27 455850第三次15 253300第四次24 405280若其中一次的总价李大叔记录错了,则是第______次.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0分)17.解方程组:(1)(2);;18.如图,∠BOA内有一点P(1)过点P分别画OA、OB的平行线交OB于点E交OA于点F;(2)写出图中一定与∠EPF相等的角______.19.已知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B;(2)O为原点,连接AO,BO,AB,求三角形AOB的面积.20.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题,原文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斛,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1个大桶、1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请解答.21.如图,命题1:如果∠1=30°,∠B=60°,AB⊥AC,那么AD与BC平行;命题2:如果∠1=30,∠B=60°,AB⊥AC,那么AB与CD平行;(1)请判断上述两个命题分别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根据(1)中的判断,如果是真命题的,请证明;如果是假命题的,请举出一个反例.22.关于x,y方程组(1)当y=2时,求m的值;(2)若方程组的解x与y满足条件x+y=2,求m的值.23.阅读下列材料:可以通过下列步骤估计的大小第一步:因为12=1,22=4,1<2<4,所以1<<2第二步:通过取1和2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5,因为1.52=2.25,2<2.25,所以1<<1.5(1)请仿照第一步,通过运算,确定界于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在1<<1.5的基础上,重复应用第二步中取平均数的方法,将所在的范围缩小至m<<n,使得n-m=.24. 如图 1 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点重合放置,其中∠B =30°,∠C =45°.三角尺 AOB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尺 COD 绕着直角顶点 O 按顺时针旋转.(1)当旋转至图 2 所示的位置时,恰好有 OD ∥AB ,求此时∠BOD ,∠COA 的大小; (2)若将三角尺 COD 继续绕着 O 旋转,直至回到图 1 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当 AB 与三角尺 COD 的一边平行时,求∠COA 的大小.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在 y 轴正半轴上,且点 A 在 B 的下方,将线段 AB进行平移得到线段 CD ,点 A 的对应点为点 D ,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C , (1)若点 A (0,1),B (0,3),D (3,2),求点 C 的坐标;(2)点 E 是第二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E 作 EF 垂直 x 轴于 F ,连接 DF ,DE ,EC .若点 A (0, m ),B (0,b ),C (a +b +1, m +3)D (m ,-2m +3),三角形DEF 的面积为 S △DEF =- a + ,点 D 到直线 EF 的距离为 3,试问是否存在 m ,使得S △BCE = △S ACE ?若存在,请求出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选A.2.【答案】A【解析】解:因为点P(2,1)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也是正数,所以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故选:A.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3.【答案】A【解析】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与∠1是同位角的是∠2.故选:A.直接利用同位角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4.【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的长度,故选:B.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5.【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对顶角、余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根据垂直定义可得∠COB=90°,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3,再利用余角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1=∠3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B⊥CD,∴∠1+∠2=9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1+∠2=90°,∠1=∠3,∴∠2+∠3=9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1+∠3不一定等于90°,故错误,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C【解析】解:∴-2,3.14,0,=-4,,是有理数,无理数有,,0.1010010001……共3个.故选:C.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7.【答案】D【解析】解:∵2.2<<2.4,∴1.2<-1<1.4,∴,∴ABC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先估算出的范围,再变形,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能估算出无理数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方程2x-3y-4=0,解得:x=y+2.故选B.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即可.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9.【答案】C【解析】解: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行的时间为yh.由方程①x+y=1.5,可得出1.5h后到达县城,由方程②15x+5y=20,可得出: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骑车平均速度是步行平均速度的3倍.故选:C.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行的时间为yh,分析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找出方程②代表的含义,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由给定方程组找出各方程表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第一象限,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点的个数为2个,4个象限共8个,坐标轴上有4个,共12个,故选:C.确定4个象限内整数点共8个,坐标轴上有4个,即可求解.本题综合考查了图形的性质和坐标的确定,本题为简单图形,分象限和坐标轴,逐次确定即可.+ - -11.【答案】4【解析】解:当 x =3 时,3+y =7,所以 y =4. 故答案为:4.把 x =-2 代入二元一次方程求出 y 即可.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理解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的值就确定了是解题 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答案】100°【解析】解:∵平行线 AB 、CD 被直线 AE 所截,∠BAF =100°, ∴∠AFC =∠A =100°,故答案为:100°.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据此可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答案】3 -【解析】解:(1)=3;(2)=- .故答案为:3,- .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14.【答案】(2,2)【解析】解:∵点 C 在 x 轴的上方,y 轴的右侧, ∴点 C 在第一象限,∵点 C 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 2 个单位长度,∴点 C 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先判断出点 C 在第一象限,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写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 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15.【答案】0.8【解析】解:由题意知 h=40m =0.04km , 则 s 2=16×0.04=0.64,∴s=0.8(负值舍去), 即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 0.8km , 故答案为:0.8.将 h=40m =0.04km 代入 s 2=16h ,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6.【答案】二【解析】解:设大牛每头 x 元,小牛每头 y 元,依题意,得:18x +30y=3960①,27x +45y=5850②,15x +25y=3300③,24x +40y=5280④,由①③④可得出3x+5y=660,由②可得出3x+5y=650,∴李大叔第二次记录错误.故答案为:二.设大牛每头x元,小牛每头y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变形后可得出记录错误的次数.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解:(1),把①代入②得:3x+x-2=8,解得:x=,将x=代入①得:y=,则方程组的解为;(2),①×2+②×3得:13x=13,即x=1,将x=1代入①得:2+3y=5,解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解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2)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答案】∠PEB,∠PFA,∠AOB,∠1【解析】解:(1)如图,PE、PF为所作;(2)与∠EPF相等的角有∠PEB,∠PFA,∠AOB,∠1.故答案为∠PEB,∠PFA,∠AOB,∠1.(1)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2)利用对顶角相等和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19.【答案】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B如图:(2)△S AOB=6×4-×6×2-×2×4-=10,【解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找出点A、B的位置即可;(2)利用矩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根据△OAB的面积=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该题时,利用点的坐标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然后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求解.20.【答案】解:设1个大桶可以盛酒x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y斛,则,解得:,答:1个大桶可以盛酒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斛.【解析】直接利用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分别得出等式组成方程组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1)命题1和命题2都为真命题;(2)∵AB⊥AC,∴∠BAC=90°,∵∠1=30°,∴∠BAD=120°,∵∠B=60°,∴∠BAD+∠B=180°,∴AD∥BC,所以命题1为真命题;∵∠ACB=180°-90°-∠B=30°,而∠1=30°,∴∠ACB=∠1,∴AB∥CD,所以命题2为真命题.【解析】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D∥BC,从而可判断命题1为真命题;先计算出∠ACB=30°,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断命题为2为真命题.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2.【答案】解:(1)解方程组,得:,∵y=2,∴1-5m=6,解得:m=-1;即m的值是-1;(2)∵x+y=2,∴+=2,解得:m=2.即m的值是2.【解析】(1)解方程组得,根据y=2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2)由x+y=2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是解题的关键.23.【答案】解:(1)因为82=64,92=81,64<66<81,所以8<<9;(2)通过取1和1.5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25,因为1.252=1.5625,1.5625<2,所以1.25<<1.5,n-m=1.5-1.25=0.25>;通过取1.25和1.5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因为1.3752=1.890625,1.890625<2,所以1.375<=1.375,<1.5,n-m=1.5-10375=0.125=.故1.375<<1.5.【解析】(1)根据第一步,由82=64,92=81,即可确定界于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先根据第二步中取平均数的方法,求1和1.5的平均数x==1.25,再求得1.25<<1.5;同理再求1.25和1.5的平均数x==1.375,得到1.375<<1.5,从而得结论.本题为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以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在解题时注意对题目中所给知识的正确理解,考查了阅读所给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运用类比的方法,难度适中.24.【答案】解:(1)∵OD∥AB,∴∠BOD=∠B=30°,又∠BOD+∠BOC=90°,∠AOC+∠BOC=90°,∴∠AOC=∠BOD=30°.②存在,如图1,当AB∥OC时,则∠COB=∠B=30°,∴∠AOC=90°+30°=120°;如图2,当AB∥CD时,延长DO交AB于D′,∴∠AD′O=∠D=45°,∴∠AOD′=75°,∴∠AOC=∠AOD′+90°=165°;如图3,当AB∥OD时,∠DOB=∠B=30°,∴∠AOC=∠DOB=30°;如图4,当AB∥OD时,∠AOD=∠A=60°,∴∠AOC=90°+60°=150°;如图5,当AB∥OC时,∴∠AOC=∠A=60°;如图6,当AB∥CD时,∠1=∠A=60°,( ∴∠AOC =60°-45°=15°;综上所述,∠AOC 的度数为:15°,30°,60°,120°,150°,165°.【解析】 1)由 OD ∥AB 可得∠BOD =∠B =30°,再由∠BOD +∠BOC =90°和∠AOC +∠BOC =90° 求出∠AOC .(2)将三角板△COD 继续绕 O 旋转,OC 边能与 AB 平行,由平行可得∠COB =∠B =30°, 从而求出∠AO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 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25. 【答案】解:(1)∵A (0,1),B (0,3),D (3,2),∴AB =3-1=2=CD ,∴C (3,4).(2)由题意:,解得,∴C (m , m +3),∵S △DEF ==- a + ,∴EF =- a + = m +3,∴EC ⊥y 轴,∴A 到 CE 的距离为: m +3- m =3,∵S △BEC = △S ACE ,∴B 到 CE 的距离为:3× =1,∴|3-( m +3)|=1,解得 m= 或 ,故存在 m ,使得 △S BCE = △S ACE ,此时 m= 或 .【解析】(1)求出 AB 的长,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构建方程组求出 a ,b (用 m 表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构建方程求出 m 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 方程组,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31)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2x)2的结果是()A.2x2B.4x2C.4x D.2x解:(2x)2=22×x2=4x2.故选:B.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解: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是假命题;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错误;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错误;D、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正确;故选: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3=a6B.(ab)2=a2b2C.(a2)3=a5D.a2+a2=a4解:A、a2•a3=a2+3=a5,故本选项错误;B、(ab)2=a2b2,故本选项正确;C、(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D、a2+a2=2a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3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A.30°B.60°C.90°D.120°解:由题意,得:180°﹣(90°﹣30°)=180°﹣60°=120°.故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120°.故选:D.5.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式为s=3t2+2t+1,则当t=4秒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A.28米B.48米C.57米D.88米解:把t=4代入s=3t2+2t+1,得s=3×42+2×4+1=57(米).故选:C.6.在关系式y=3x+5中,下列说法:①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②x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③y是变量,它的值与x无关;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⑤y与x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④⑤解:①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正确;②x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正确;③y是变量,它的值与x无关;而y随x的变化而变化;错误;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错误;⑤y与x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正确;故选:A.7.若(x﹣2)(x+3)=x2+ax+b,则a、b的值分别为()A.a=5,b=6B.a=1,b=﹣6C.a=1,b=6D.a=5,b=﹣6解:∵(x﹣2)(x+3)=x2+x﹣6=x2+ax+b,∴a=1,b=﹣6.故选:B.8.如图,已知B、C、E在同一直线上,且CD∥AB,若∠A=105°,∠B=40°,则∠ACE 为()A.35°B.40°C.105°D.145°解:∵CD∥AB,∠B=40°,∠A=105°,∴∠DCE=∠B=40°,∠ACD=∠A=105°,∴∠ACE=∠ACD+∠DCE=145°.故选:D.9.张大伯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阅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了15分钟返回到家,下面哪个图形表示张大伯离家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A.B.C.D.解:依题意,0~20min散步,离家路程从0增加到900m,20~30min看报,离家路程不变,30~45min返回家,离家从900m路程减少为0m.故选:D.10.设a=x﹣2017,b=x﹣2019,c=x﹣2018,若a2+b2=34,则c2的值是()A.16B.12C.8D.4解:∵a=x﹣2017,b=x﹣2019,a2+b2=34,∴(x﹣2017)2+(x﹣2019)2=34,∴(x﹣2018+1)2+(x﹣2018﹣1)2=34,∴(x﹣2018)2+2(x﹣2018)+1+(x﹣2018)2﹣2(x﹣2018)+1=34,∴2(x﹣2018)2=32,∴(x﹣2018)2=16,又c=x﹣2018,∴c2=16.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6小题共24分)11.(4分)如果a x•a3=a5,那么x=2.解:由题意,得x+3=5,解得x=2,故答案为:2.12.(4分)在关系式y=3x﹣1中,当x由1变化到5时,y由2变化到14.解:当x=1时,代入关系式y=3x﹣1中,得y=3﹣1=2;当x=5时,代入关系式y=3x﹣1中,得y=15﹣1=14.故答案为:2,14.13.(4分)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所截,如果∠1=60°,那么∠2的度数为120°.解:∵直线l1∥l2,被直线l所截,∠1=60°,∴∠2=180°﹣60°=120°.故答案为:120°.14.(4分)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80米.解:通过读图可知:小明家距学校800米,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的时间是15﹣5=10(分),所以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800÷10=80(米).故答案为:80.15.(4分)已知:如图,OC⊥AB,OD⊥OE,则与∠AOD互余的角是∠COD,∠BOE.解:∵OC⊥AB,OD⊥OE,∴∠DOE=∠COB=∠AOC=90°,∴∠AOD+∠COD=∠AOD+∠BOE=90°,∴与∠AOD互余的角是∠COD,∠BOE.故答案为:∠COD,∠BOE.16.(4分)设4x2+mx+1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44.解:∵4x2+mx+1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x=±2×11•2x,∴m=±44.故答案为:±44.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6分)计算:(﹣2x3y2)3÷(2x2y)解:原式=﹣8x9y6÷2x2y=﹣4x7y5.18.(6分)先化简,再求值:(a+2)(a﹣2)+a(4﹣a),其中a=1 4.解:(a+2)(a﹣2)+a(4﹣a)=a2﹣4+4a﹣a2=4a﹣4,当a=14时,原式=4×14−4=1−4=−3.19.(6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40°,∠2=70°,求∠3的度数.解:∵a∥b,∠1=40°,∴∠4=∠1=40°,∴∠3=∠2+∠4=70°+40°=110°.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7分)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是x,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80°﹣x,余角为90°﹣x,所以3(90°﹣x)=180°﹣x,整理,可得2x=90°,解得:x=45°,即这个角的度数为45°.21.(7分)已知y=﹣x2+(a﹣1)x+2a﹣3,当x=﹣1时,y=0,(1)求a的值;(2)当x=1时,求y的值.解:(1)由y=﹣x2+(a﹣1)x+2a﹣3,当x=﹣1时,y=0,得﹣1﹣(a﹣1)+2a﹣3=0,解得a=3;(2)函数解析式为y=﹣x2+2x+3,当x=1时,y=﹣1+2+3=4.22.(7分)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a=3,b=2时的绿化面积.解:阴影部分的面积=(3a+b)(2a+b)﹣(a+b)2=6a2+5ab+b2﹣a2﹣2ab﹣b2=5a2+3ab,当a=3,b=2时,原式=5×32+3×3×2=63(平方米).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9分)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1)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1=∠2,且∠3=105°,求∠ACB的度数.解:(1)CD与EF平行.理由如下:∵CD⊥AB,EF⊥AB,∴∠CDB=∠EFB=90°,∴EF∥CD;(2)∵EF∥CD,∴∠2=∠BCD,∵∠1=∠2,∴∠1=∠BCD,∴DG∥BC,∴∠ACB=∠3=105°.24.(9分)小明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市场上去销售,在销售了40千克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售出西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求降价前销售金额y(元)与售出西瓜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多少千克西瓜?(3)小明这次卖瓜赚了多少钱?解:(1)设函数的解析式是y=kx,把x=40,y=64代入得:40k=64,解得k=1.6.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1.6x.(2)∵价前西瓜售价每千克1.6元.降价0.4元后西瓜售价每千克1.2元.降价后销售的西瓜为(76﹣64)÷1.2=10(千克)∴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50千克西瓜.(3)76﹣50×0.8=76﹣40=36(元).即小明这次卖瓜赚了36元钱.25.(9分)小学四年级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对于如图1中,AC,BD 交于O点,形成的两个三角形中的角存在以下关系:①∠DOC=∠AOB②∠D+∠C=∠A+∠B.试探究下面问题:已知∠BAD的平分线AE与∠BCD的平分线CE交于点E,(1)如图2,若AB∥CD,∠D=30°,∠B=40°,则∠E=35°;(2)如图3,若AB不平行CD,∠D=30°,∠B=50°,则∠E=40°;(3)在总结前两问的基础上,借助图3,探究∠E与∠D、∠B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等量关系?若存在,请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举例说明.解:(1)∠E=12(∠D+∠B)=35°;(2)∠E=12(∠D+∠B)=40°;(3)∠D+∠B=2∠E.简单说明:∵CE平分∠BCD,AE平分∠BAD∴∠ECD=∠ECB=12∠BCD,∠EAD=∠EAB=12∠BAD,∵∠D+∠ECD=∠E+∠EAD,∠B+∠EAB=∠E+∠ECB,∴∠D+∠ECD+∠B+∠EAB=∠E+∠EAD+∠E+∠ECB∴∠D+∠B=2∠E.故答案为:35°;40°.。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范围: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班级姓名得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1.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20−100102030声速/(m/s)318324330336342348A. 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 当温度每升高10℃,声速增加6m/sC. 当空气温度为20℃,5s的时间声音可以传播1740mD.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2.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A. 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垂线段最短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下列各项中,两个幂是同底数幂的是()A. x2与a2B. (−a)5与a3C. (x−y)2与(y−x)2D. −x2与x34.若(x−1)0−2(2x−6)−2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 x>1B. x<3C. x≠1或x≠3D. x≠1且x≠35.如图,∠B的同位角可以是()A. ∠1B. ∠2C. ∠3D. ∠46.一蓄水池中有水50m3,打开排水阀门开始放水后水池的水量与放水时间有如下关系:放水时间/分1234…水池中水量/m3484644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蓄水池每分钟放水2m3B. 放水18分钟后,水池中水量为14m3C. 蓄水池一共可以放水25分钟D. 放水12分钟后,水池中水量为24m37.某商场为了增加销售额,推出优惠活动,其活动内容为凡活动期间一次购物超过50元,超过50元的部分按9折优惠.在活动期间,李明到该商场为单位购买单价为30元的办公用品x(件)(x>2),则应付款y(元)与商品件数x的关系式为()A. y=27x(x>2)B. y=27x+5(x>2)C. y=27x+50(x>2)D. y=27x+45(x>2)8.如图 ①,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到达底端后又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v(单位:m/s)与运动时间t(单位:s)的关系的图象如图 ②,则该小球的运动路程y(单位:m)与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B.C. D.9.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下列位置摆放,使∠α和∠β互余的摆放方式是()A.B.C.D.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BOD.若∠AOC=42∘,则∠AOM等于()A. 159∘B. 161∘C. 169∘D. 138∘11.小萌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一个二项整式的平方时,得到正确结果4x2+20xy+■,不小心把最后一项染黑了,你认为这一项是()A. 5y2B. 10y2C. 100y2D. 25y212.某同学在计算−3x2乘一个多项式时错误的计算成了加法,得到的答案是x2−x+1,由此可以推断正确的计算结果是()A. 4x2−x+1B. x2−x+1C. −12x4+3x3−3x2D. 无法确定13.若多项式x2+x+m能被x+5整除,则此多项式也能被下列哪个多项式整除()A. x−6B. x+6C. x−4D. x+414.如图所示,与∠α构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为()A. 1B. 2C. 3D. 415.某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100个零件,则工作效率η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100和η、t都是变量B. 数100和η都是常量C. η和t是变量D. 数100和t都是常量卷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6.在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x(0<x<2)的小正方形,如果设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那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火车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边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理由是.18.已知2x=a,3x=b,则6x=.19.如图,直线EF与CD相交于点O,OA⊥OB,且OC平分∠AOF.若∠AOE=40∘,则∠BOD的度数为.20.观察下列图形及表格:梯形个数n123456⋯周长l5811141720⋯则周长l与梯形个数n之间的关系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80.0分)21.(8分)计算:(1)(x2y−12xy2−2xy)÷12xy;(2)[2(x+y)3−4(x+y)2−x−y]÷(x+y).22.(8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已知∠1=40°,试求∠2的同位角及同旁内角的度数.23.(12分)(1)表示汽车性能的参数有很多,例如:长宽高、轴距、排量、功率、扭矩、转速、百公里油耗等等.为了了解某种车的耗油量,某专业检测人员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米,制成下表:汽车行驶时间t(ℎ)0123…油箱剩余油量Q(L)100948882…①上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白变量是______;②根据上表可知,每小时耗油______升;③根据上表的数据,写出用t表示Q的关系式:______④若汽车油箱中剩余油量为55L,则汽车行驶了多少小时?(2)年龄与手机号码的秘密:①选取你家里任意一部手机的最后一位:②把这个数字乘上2;③然后加上5;④再乘以50;⑤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67;⑥最后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例如2004年).现在你看到一个三位数的数字.第一位数字是你家手机号的最后一位,接下来就是你的实际年龄!你能否用你所选数字按照上述步骤验证下?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问题吗?(计算年龄时按照农历现在为2017年)24.(10分)观察下列式:(x2−1)÷(x−1)=x+1;(x3−1)÷(x−1)=x2+x+1;(x4−1)÷(x−1)=x3+x2+x+1;(x5−1)÷(x−1)=x4+x3+x2+x+1;(1)猜想:(x7−1)÷(x−1)=______;(27−1)÷(2−1)=______;(2)根据①猜想的结论计算:1+2+22+23+24+25+26+27.25.(12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2∘,求∠BOD的度数;(2)若∠DOE=2∠AOC,判断射线OE,O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6.(14分)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顺利返航,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下面表格是成都当日海拔ℎ(千米)与相应高度处气温t(℃)的关系(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海拔较低,为方便计算,在此题中近似为0米).海拔ℎ(千米)012345…气温t(℃)201482−4−10…根据上表,回答以下问题:(1)由上表可知海拔5千米的上空气温约为________℃;(2)由表格中的规律请写出当日气温t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式为________;如图表示当日飞机下降过程中海拔与玻璃爆裂后立即返回地面所用的时间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3)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时飞机所处的高度为________千米,返回地面用了________分钟;(4)飞机在2千米高空水平面上大约盘旋了________分钟;(5)求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时,飞机所处高空的气温.27.(16分)已知:如图是一个跳棋棋盘,其游戏规则是:一个棋子从某一个起始角开始,经过若干步跳动以后,到达终点角.跳动时,每一步只能跳到它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位置上,例如:从起始位置∠1跳到终点位置∠3写出其中两种不同路径,路径1:∠1−同旁内角→∠9−内错角→∠3.路径2:∠1一内错角→∠12一内错角→∠6−同位角→∠10−同旁内角→∠3.试一试:(1)从起始∠1跳到终点角∠8;(2)从起始角∠1依次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顺序跳,能否跳到终点∠8?答案1.C2.C3.D4.D5.D6.D7.B8.C9.A10.A11.D12.C13.C14.C15.C16.y=4−x2(0<x<2)17.垂线段最短18.ab19.20∘20.l=3n+221.解:(1)(x2y−12xy2−2xy)÷12xy=x2y÷12xy−12xy2÷12xy−2xy÷12xy=2x−y−4;(2)[2(x+y)3−4(x+y)2−x−y]÷(x+y)=2(x+y)3÷(x+y)−4(x+y)2÷(x+y)−(x+y)÷(x+y) =2(x+y)2−4(x+y)−1.22.解:如图,由图可知,∠4是∠2的同位角,∠3是∠2的同旁内角,∵∠1=40°,∴∠3=∠1=40°,∠4=180°−∠1=140°,即∠2的同位角是140°,∠2的同旁内角是40°.23.解:(1)①自变量是t,②据上表可知,每小时耗油100−94=6升;③Q=100−6t;④当Q=55时,55=100−6t,6t=45,t=7.5.答:汽车行使了7.5小时;(2)比如:我选择数字为9,出生时间为2004年,我的年龄为13岁,由题意得(9×2+5)×50+1767−2004=900+2017−2004=913,解释:假设选取数字为m,出生时间为n年,由题意得(m×2+5)×50+1767−n=100m+(2017−n)因为m为个位数字,(2017−n)两位数,所以100m+(2017−n)三位数,而且第一位数字就所选数字,后两位恰好为年龄.24.(1)x6+x5+x4+x3+x2+x+1;26+25+24+23+22+2+1;(2)根据①猜想的结论计算:1+2+22+23+24+25+26+27=(28−1)÷(2−1)=28−1=255.25.解:(1)因为OA平分∠EOC,∠EOC=72∘,∠EOC=36∘.所以∠AOC=12所以∠BOD=∠AOC=36∘.(2)OE⊥OD.理由如下:因为∠DOE=2∠AOC,OA平分∠EOC,所以∠DOE=2∠AOC=∠EOC.又因为∠DOE +∠EOC =180∘, 所以∠DOE =∠EOC =90∘. 所以OE ⊥OD .26.解:(1)−10;(2)t =20−6ℎ; (3)9.8,20; (4)2;(5)根据图象可知,当ℎ=9.8时,挡风玻璃爆裂,此时t =20−6×9.8=−38.8, 所以挡风玻璃在高空爆裂时,飞机所处高空的气温为−38.8℃.27.解:(1)路径∠1→内错角∠12→同旁内角∠8;(2)从起始角∠1依次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顺序跳,能跳到终点∠8.其路径为: 路径:∠1→同位角∠10→内错角∠5→同旁内角∠8.。
人教版(五四制)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模拟测试题1(附答案)

人教版(五四制)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模拟测试题1(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①如图1,AB∥CD,则∠A +∠E +∠C=180°;②如图2,AB∥CD,则∠E =∠A +∠C;③如图3,AB∥CD,则∠A +∠E-∠1=180° ;④如图4,AB∥CD,则∠A=∠C +∠P.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6°,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A.102°B.108°C.124°D.128°4.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DE交AB于E,若AB=B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D⊥AC B.∠A=∠EDA C.2AD=BC D.BE=ED 5.对一个正整数x进行如下变换:若x是奇数,则结果是31x ;若x是偶数,则结果是12x.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第1次变换,再对所得结果进行同样的操作称为第2次变换,……以此类推.如对6第1次变换的结果是3,第2次变换的结果是10,第3次变换的结果是5……若正整数a第6次变换的结果是1,则a可能的值有()A.1种B.4种C.32种D.64种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则∠D等于()A.70°B.80°C.90°D.100°7.某原料供应商对购买其原料的顾客实行如下优惠办法:(1)一次购买金额不超过1万元,不予优惠;(2)一次购买金额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3万元,九折优惠;(3)一次购买超过3万元的,其中3万元九折优惠,超过3万元的部分八折优惠.某公司分两次在该供应商处购买原料,分别付款7800元和25200元.如果该公司把两次购买的原料改为一-次购买的话,那么该公司一共可少付款()A.3360 元B.2780 元C.1460 元D.1360元8.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A.40分钟B.42分钟C.44分钟D.46分钟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若a与c相交,b与c相交,则a与b相交;②若a∥b,b∥c,那么a∥c;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A.3个B.2个C.1个D.0个10.A,B两地相距100km,甲车以30km/h的速度由A地出发驶向B地,同一时间乙车以40km/h的速度由B地驶向A地,两车中途相遇后继续前行,直到其中一辆车先到达终点时,两车停止运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车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 11.方程2019121231220182019x x x x +++⋅⋅⋅+=+++++⋅⋅⋅++的解是x =____. 12.如图,直线,将含有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13.若方程(m ﹣1)x 2|m|﹣1=2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14.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行驶3小时两车相遇,乙车到达A 地后未作停留,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 地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在相遇后又行驶了2小时到达B 地后休整了半小时,然后调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同时到达C 地.则A ,C 两地相距_____________千米. 15.如图,AB ∥CD ,CF 平分∠DCG ,GE 平分∠CGB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E ,若∠E =34°,则∠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6.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买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6元,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_______元.17.数轴上点 A ,B 到表示−2 的点的距离都为 9,P 为线段 AB 上任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 P ,B 同时向 A 点移动,且 C 点运动速度为每秒 3 个单位长度,D 点运动速度为每秒 4 个单位长度,运动 3 秒时,CD =4,则 P 点表示的数为 .18.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C 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它们第2015次相遇在边________上.19.在方程2223303x x x x-++=-中,如果设23y x x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______ .20.长为2,宽为a 的长方形纸片(12a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折叠,剪下折叠所得的正方形纸片(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长方形同样的方法折叠,剪下折叠所得的正方形纸片(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 次操作后,剩下的纸片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3n =时,a 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定义☆运算观察下列运算:(+3)☆(+15)=+18(﹣14)☆(﹣7)=+21,(﹣2)☆(+14)=﹣16(+15)☆(﹣8)=﹣23,0☆(﹣15)=+15(+13)☆0=+13.(1)请你认真思考上述运算,归纳☆运算的法则: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_____,异号______.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运算,______.(2)计算:(+11)☆[0☆(﹣12)]=_____.(3)若2×(2☆a )﹣1=3a ,求a 的值.22.如图,点C 、M 、N 在射线DQ 上,点B 在射线AP 上,且AP ∥DQ ,∠D =∠ABC =80°,∠1=∠2,AN 平分∠DAM .(1)试说明AD ∥BC 的理由;(2)试求∠CAN 的度数;(3)平移线段BC .①试问∠AMD :∠ACD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会,请求出这个比值;若会,请找出相应变化规律;②若在平移过程中存在某种位置,使得∠AND =∠ACB ,试求此时∠ACB 的度数. 2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a(x -1)=(5-a)x+3b 有无数多个解,那么a 2-5+b 的值是多少? 24.问题情境(1)如图1,已知//AB CD ,125PBA ︒∠=,155PCD ︒∠=,求BPC ∠的度数.佩佩同学的思路:过点P 作PG//AB ,进而//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来求BPC ∠,求得BPC ∠=________.问题迁移(2)图2.图3均是由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拼成的图形,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直尺的两边重合,90ACB ︒∠=,//DF CG ,AB 与FD 相交于点E ,有一动点P 在边BC 上运动,连接PE ,PA ,记PED α∠=∠,PAC β∠=∠.①如图2,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O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如图3,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APE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若PED ∠,PAC ∠的角平分线EN ,AN 相交于点N ,请直接写出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A=∠C=100°,E ,F 在CD 上,且满足∠DBF=∠ABD ,BE 平分∠CBF .(1)求证:AD ∥BC ;(2)求∠DBE 的度数;(3)若平行移动AD ,在平行移动AD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BEC=∠ADB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一般情况下2323a b a b ++=+不成立,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0a b .我们称使得2323a b a b ++=+成立的一对数,a b 为“相伴数对”,记为(,)a b (1)若(1,)b 是“相伴数对”,求b 的值;(2)写出一个“相伴数对”(,)a b ,并说明理由.(其中0a ≠,且1a ≠)(3)若(,)m n 是“相伴数对”,求代数式22[42(31)]3m n m n ----的值. 27.下表是某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健身运动中心的三种消费方式.(1)设一年内参加健身运动的次数为t 次(t 为正整数).试用t 表示大于180次时,三种方式分别如何计费.(2)试计算t 为何值时,方式A 与方式B 的计费相等?方式A 与方式C 呢?(3)请你根据参加运动的次数,设计最省钱的消费方式.28.解一元一次方程:()()23273523x x x +-=- 29.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45 s ,而整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为33 s ,火车的长度为180 m ,求隧道的长度和火车的速度. 30.(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 m n =->或()MN n m n m =->或||m n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PC ____.(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点到达C点后停止.在点Q开始运动后,P Q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A不正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这是平行线的概念,故B正确;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C正确;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故D正确;故选:A.2.C【解析】【分析】【详解】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180°,∠C+∠CEF=180°,所以∠A+∠AEC+∠C=∠A+∠AEF+∠C+∠CEF=180°+180°=360°,则①错误;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C=∠CEF,所以∠A+∠C=∠AEC+∠AEF=∠AEC,则②正确;③如图3,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180°,∠1=∠CEF,所以∠A+∠AEC-∠1=∠A+∠AEC-∠CEF=∠A+∠AEF=180°,则③正确;④如图4,过点P作PF∥AB,因为AB∥CD,所以AB∥PF∥CD,所以∠A=∠APF,∠C=∠CPF,所以∠A=∠CPF+∠APC=∠C+∠APC,则④正确;故选C.3.A【解析】【分析】先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FE=∠DEF=26°,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CFG=180°-2∠BFE,∠CFE=∠CFG-∠EFG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FE=∠DEF=26°,∴∠CFE=∠CFG-∠EFG=180°-2∠BFE-∠EFG=180°-3×26°=10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翻折变换和矩形的性质,弄清各个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C【解析】试题分析: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BC,则BD是AC边上的高及中线,所以∠ABD=∠DBC ,BD⊥AC,2AD=AC, ∠A=∠BCA;因为DE∥BC,所以∠EDA=∠BCA, ∠EDB=∠DBC,所以∠A=∠EDA, ∠ABD=∠EDB,所以BE=ED。
福建省厦门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福建省厦门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各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 .B .C .D .2. (2分) (2019八上·法库期末)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为()A . 作直线AB的垂线B . 同角的余角相等吗?C . 延长线段AO到C,使OC=OAD .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3. (2分)如图,能使BF∥DG的条件是()A . ∠1=∠3B . ∠2=∠4C . ∠2=∠3D . ∠1=∠44. (2分)(2019·阿城模拟)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2019·衡水模拟) 2018年2月18日,清·袁牧的一首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在《经典永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若苔花的花粉直径约为0.000008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84=8.4×10n ,则n为()A . -5B . -6C . 5D . 66. (2分)(2016·北区模拟)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 k<0B . k<﹣1C . k<﹣2D . k<﹣37. (2分)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 .(-a-1)(-a+1)B .(a-1)(-a-1)C . (a-1)(1+a)D . (a+1)(-a-1)8. (2分)如图,把一块含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靠在长尺(两边a∥b)的一边b上,若∠1=30°,则三角板的斜边与长尺的另一边a的夹角∠2的度数为()A . 10°B . 15°C . 30°D . 35°9. (2分)(2018·天津) 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 .10. (2分) (2017七下·定州期中)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1和∠2是同旁内角B . ∠1和∠3是对顶角C . ∠3和∠4是同位角D . ∠1和∠4是内错角11. (2分)(2017·瑞安模拟)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 x4•x2=x8B . x4÷x2=x6C . (x4)2=x8D . (3x)2=3x212. (2分)下列运算错误是()A . (a+b)2=a2+b2B . a2•a3=a5C . (a+b)(a﹣b)=a2﹣b2D . 3a+4a=7a13. (2分)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A . 0 个B . 1个C . 2个D . 3个14. (2分) (2017七下·五莲期末) 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若大长方形的宽为12cm,则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A . 12cm2B . 16cm2C . 24cm2D . 27cm215. (2分)若(a+1)2+|2﹣b|=0,则ba的值为()A . 2B . -2C .D . -16. (2分) (2018七下·浏阳期中) 已知a,b满足方程组,则3a+b的值是()A .B . 8C . 4D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17. (1分)(2018·安顺模拟) 若x2+kx+81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应是________.18. (1分) (2017七下·南京期中) 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到点的方向平移到的位置,,,平移距离是,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9. (1分)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用100元钱给小朋友买了甲、乙两种不同的玩具共30个,单价分别为2元和4元,则该幼儿园购买了甲、乙两种玩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个.三、解答题 (共7题;共67分)20. (10分)(1)(2)21. (10分) (2020七上·抚顺期末) 先化简,再求值:(1) 2(x2+2x﹣2)﹣(x2﹣2x﹣1),其中x=﹣.(2)(2x2﹣2y2)﹣3(x2y2+x2)+3(x2y2+y2),其中x=﹣1,y=2.22. (1分) (2017七下·单县期末) 如图,已知∠1=∠2,∠B=40°,则∠3=________.23. (11分) (2017七下·高台期末) 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1)如图1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2)如图2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它的宽是________,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3)比较图1、图2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________ (用式子表达);(4)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下列各题:①(2m+n﹣p)(2m﹣n+p)②10.3×9.7.24. (10分)在四边形ABCD中,∠A=140°,∠D=80°.(1)如图①,若∠B=∠C,试求出∠C的度数;(2)如图②,若∠ABC的平分线BE交DC于点E,且BE∥AD,试求出∠C的度数;(3)如图③,若∠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点E,试求出∠BEC的度数.25. (15分) (2017七上·临川月考) 观察下列各式:……猜想:(1) ________;(2)如果为正整数,那么 ________.26. (10分) (2016七下·十堰期末) 今夏,十堰市王家河村瓜果喜获丰收,果农王二胖收获西瓜20吨,香瓜12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批瓜果全部运往外地销售,已知一辆甲种货车可装西瓜4吨和香瓜1吨,一辆乙种货车可装西瓜和香瓜各2吨.(1)果农王二胖如何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地运到销售地?有几种方案?(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300元,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240元,则果农王二胖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答案:略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17-1、18-1、19-1、三、解答题 (共7题;共67分)20-1、答案:略20-2、答案:略21-1、答案:略21-2、答案:略22-1、23、答案:略24-1、24-2、24-3、25-1、答案:略25-2、26-1、答案:略26-2、。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试卷带答案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都转换成指数是 11 的幂,再根据底数的大小进行判断即 可 【详解】 解:255=(25)11=3211, 344=(34)11=8111, 433=(43)11=6411, ∵32<64<81, ∴255<433<34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都转化成以 11 为指数的幂的形式.
【详解】 解:∵将△ABC 沿直线 AB 向右平移后到达△BDE 的位置, ∴AC∥BE, ∴∠CAB=∠EBD=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100°, ∴∠CBE 的度数为:180°-50°-100°=30°. 故选 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直线平行的性质,得出∠CAB=∠EBD=50°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25.某学校为了迎接“中招考试理化生实验”,需购进 A , B 两种实验标本共 75 个.经 调查, A 种标本的单价为 20 元, B 种标本的单价为 12 元,若总费用不超过 1180 元,那么 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 A 种标本?(列不等式解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 AC∥BE,以及∠CAB=∠EBD=50°,∠ABC=100º,进而求出∠CBE 的度数.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2 倍得到整个图形将沿 y 轴变长,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果将一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 2, 则这个图形发生的变化是:纵向拉伸为原来的 2 倍.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的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厦门市一中初一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点P(3a ,a +2)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A .(3,2)B .(6,0)C .(-6,0)D .(6,2)2.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 )A .0a >,0b >B .0a <,0b <C .0a <,0b >D .0a >,0b <3.如图,AB ∥CD ,∠C=80°,∠CAD=60°,则∠BAD 的度数等于( )A .60°B .50°C .45°D .40°4.如图,AB∥CD,BC∥DE,∠A=30°,∠BCD=110°,则∠AED 的度数为( )A .90°B .108°C .100°D .80° 5.若a <b <0,则在ab <1、1a >b 1、ab >0、b a >1、-a >-b 中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 6.不等式组21331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 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5{152x y x y =+=- B .5{1+52x y x y =+= C .5{2-5x y x y =+= D .-5{2+5x y x y ==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图,下列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有 ( )①∠B +∠BCD =180°②∠1 = ∠2 ③∠3 =∠4 ④∠B = ∠5 A .1 B .2 C .3 D .410.一个图形的各点的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这个图形发生的变化是( ) A .横向拉伸为原来的2倍B .纵向拉伸为原来的2倍C .横向压缩为原来的12D .纵向压缩为原来的1211.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125° 12.把等宽的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若170∠=︒,则a 的度数为( )A .50°B .55°C .60°D .70°二、填空题13.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14.如图,已知AB CD ∥,120ABE ∠=︒,35DCE ∠=︒,则BEC ∠=__________.15.观察下列各式:111233+=,112344+=,113455+=,……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16.运动会上裁判员测量跳远成绩时,先在距离踏板最近的跳远落地点上插上作为标记的小旗,再以小旗的位置为赤字的零点,将尺子拉直,并与踏板边缘所在直线垂直,把尺子上垂足点表示的数作为跳远成绩.这实质上是数学知识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17.如图,将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3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18.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O'点,那么O'点对应的数是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19.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3x y mx y-=+⎧⎨+=⎩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20.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2件、乙3件、丙4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_________________元钱.三、解答题21.如图,三角形ABO中,A(﹣2,﹣3)、B(2,﹣1),三角形A′B′O′是三角形ABO 平移之后得到的图形,并且O的对应点O′的坐标为(4,3).(1)求三角形ABO的面积;(2)作出三角形ABO平移之后的图形三角形A′B′O′,并写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B′;(3)P(x,y)为三角形ABO中任意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22.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永安六中学生会准备组织七年级和八年级共60名同学参加环保活动,七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收集15个废弃塑料瓶,八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收集20个废弃塑料瓶,为了保证所收集的塑料瓶总数不少于1000个,至少需要多少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23.(1)同题情景: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想到一种方法,但是没有解答完:如图2,过P作PE//AB,∴∠APE+∠PAB=180°,∴∠APE=180°-∠PAB=180°-130°=50°∵AB//CD,∴PE//CD.……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剩余的解答.(2)问题迁移:请你依据小明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3,AD//BC,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ADP=∠α,∠BCP=∠β,则∠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4.解下列不等式组:(1)35318xx+≥⎧⎨-<⎩(2)12(1)2235xxx x⎧+<-⎪⎪⎨+⎪>⎪⎩25.如图,是小明同学在课堂上画的一个图形,AB∥CD,他要想得出∠1=∠2,那么还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x轴上,即y=0,可得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详解】∵点P(3a,a+2)在x轴上,∴y=0,即a+2=0,解得a=-2,∴3a=-6,∴点P的坐标为(-6,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明确点在x轴上时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答案.【详解】由点P(a,b)在第四象限内,得a>0,b<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故选D.4.C解析:C【解析】【分析】在图中过E作出BA平行线EF,根据平行线性质即可推出∠AEF及∠DEF度数,两者相加即可.【详解】过E作出BA平行线EF,∠AEF=∠A=30°,∠DEF=∠ABCAB∥CD,BC∥DE,∠ABC=180°-∠BCD=180°-110°=70°,∠AED=∠AEF+∠DEF=30°+70°=100°【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①∵a<b<0,∴ab不一定小于1,故①错误;②∵a<b<0,∴1a>b1,故②正确;③∵a<b<0,ab>0,故③正确;④∵a <b <0, b a<1,故④错误; ⑤∵a <b <0,-a >-b ,故⑤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6.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7.A解析:A【解析】【分析】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根据题意得:5152x y x y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C解析:C【解析】【分析】判断平行的条件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依次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详解】①∠B+∠BCD=180°,则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B∥CD;②∠1 = ∠2,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D∥BC,不可判断AB∥CD;③∠3 =∠4,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B∥CD;④∠B = ∠5,同位角相等,可判断AB∥C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注意②中,∠1和∠2虽然是内错角关系,但对应的不是AB与CD 这两条直线,故是错误的.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整个图形将沿y轴变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果将一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2,则这个图形发生的变化是:纵向拉伸为原来的2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的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关系.1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1+∠2=180°,∴a∥b,∴∠4=∠5,∵∠3=∠5,∠3=55°,∴∠4=∠3=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12.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矩形对边平行得出∠1=∠CDE=70°,再由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D,∠1=70°,∴∠1=∠CDE=70°,由折叠性质知∠α= (180°-∠CDE)÷2==5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性质.14.95°【解析】如图作EF∥AB则EF∥CD∴∠ABE+∠BEF=180°∵∠ABE=120°∴∠BEF=60°∵∠DCE=∠FEC=3 5°∴∠BEC=∠BEF+∠FEC=95°故答案为95°点睛:本解析:95°【解析】如图,作EF∥AB,则EF∥CD,∴∠ABE+∠BEF=180°,∵∠ABE=120°,∴∠BEF=60°,∵∠DCE=∠FEC=35°,∴∠BEC=∠BEF+∠FEC=95°.故答案为95°.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构造平行线,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15.【解析】【分析】观察分析可得则将此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1)n n【解析】【分析】=+=(2=+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3=+≥n n(1)【详解】由分析可知,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1)=+≥n n=+≥(1)n 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各式,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用n表示的等式即可.16.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解析: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书写答案时,尽量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17.1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为长方形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3cm∴阴影部分的宽为6-3=3cm∵向右解析:1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为长方形,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3cm,∴阴影部分的宽为6-3=3cm,∵向右平移1cm,∴阴影部分的长为6-1=5cm,∴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5=15cm2.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阴影部分的长和宽.18.π圆的周长=π•d=1×π=π【解析】【分析】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说明OO′之间的距离为圆的周长=π由此即可确定O′点对应的数【详解】因为圆的周长为π•d=1×π=π所以圆解析:π圆的周长=π•d=1×π=π【解析】【分析】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说明OO′之间的距离为圆的周长=π,由此即可确定O′点对应的数.【详解】因为圆的周长为π•d=1×π=π,所以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OO'=π.故答案为:π,圆的周长=π•d=1×π=π.【点睛】此题考查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注意:确定点O′的符号后,点O′所表示的数是距离原点的距离.19.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和y的方程组利用m表示出x+y代入x+y>0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①+②得2x+2y=2m+4则x+y=m+2根据题意得m+2>0解得m>解析:m>-2【解析】【分析】首先解关于x 和y 的方程组,利用m 表示出x +y ,代入x +y >0即可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求得m 的范围.【详解】解:2133x y m x y -=+⎧⎨+=⎩①②, ①+②得2x +2y =2m +4,则x +y =m +2,根据题意得m +2>0,解得m >﹣2.故答案是:m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m 当作已知数表示出x +y 的值,再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20.【解析】【分析】设购一件甲商品需要x 元一件乙商品需要y 元一件丙商品需要z 元建立方程组整体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购一件甲商品需要x 元一件乙商品需要y 元一件丙商品需要z 元由题意得把这两个方程相加得5x+ 解析:【解析】【分析】设购一件甲商品需要x 元,一件乙商品需要y 元,一件丙商品需要z 元,建立方程组,整体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购一件甲商品需要x 元,一件乙商品需要y 元,一件丙商品需要z 元,由题意得 32315234285x y z x y z ++=⎧⎨++=⎩把这两个方程相加,得5x+5y+5z=600即5(x+y+z)=600∴x+y+z=120∴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120元.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建模及其特殊解法.根据系数特点,将两式相加,整体求解.三、解答题21.(1)4;(2)图见解析,点A′(2,0) 、点B′ (6,2) ;(3)点P ′的坐标为(x+4,y+3).【解析】分析:()1用矩形的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点O'的坐标,找出平移规律,画出图形,即可写出,A B''的坐标. ()3根据()2中的平移规律解答即可.详解:()111134231224 4.222ABCS=⨯-⨯⨯-⨯⨯-⨯⨯= V()2O的对应点O′的坐标为()4,3.可知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如图所示:点A′(2,0) 、点B′(6,2);()3点P'的坐标为()43.x y++,点睛:考查坐标与图形,平移.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的对应点坐标,找出平移的规律即可.22.至少有20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解析】【分析】设需要七x个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则参加活动的八年级学生为(60-x)个,由收集塑料瓶总数不少于1000个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解:设至少有x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则参加活动的七年级学生有(60)x-名,依题意得:15(60)201000x x-+≥解得:20x≥答:至少有20名八年级学生参加活动.【点睛】此题考查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由收集塑料瓶总数不少于1000个建立不等式是解题关键.23.(1) 110°,剩余解答见解析;(2)∠CPD=∠α+∠β,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过P作PE∥AB,构造同旁内角,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50°+60°=110°(2)过P 作PE ∥AD 交CD 于E 点,推出AD ∥PE ∥BC ,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α=∠DPE ,∠β=∠CPE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剩余过程:∠CPE+∠PCD=180°,∴∠CPE=180°-120°=60°∠APC=50°+60°=110°;故答案为:110°. (2)∠CPD=∠α+∠β,理由如下:如下图,过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AD ∥PE ∥BC ,∴∠α=∠DPE ,∠β=∠CPE∴∠CPD=∠DPE+∠CPE=∠α+∠β故答案为:∠CPD=∠α+∠β.【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24.(1)23x ≤<;(2)3x >.【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详解】解:(1)35,318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2x ≥.解不等式②,得3x <.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3x ≤<.方法二: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所示: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3x ≤<.(评分标准:用口诀和数轴表示得出答案均给分) (2)()121,22,35x x x x ⎧+<-⎪⎪⎨+⎪>⎪⎩①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2x >.解不等式②,得3x >.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方法二: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所示: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比较容易,分别解不等式,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25.可添加AE 、CF 分别平分∠BAC 和∠ACD 或∠E=∠F 或AE ∥CF (任选其一即可)【解析】【分析】若添加AE 、CF 分别平分∠BAC 和∠AC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出结论;若添加∠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即可证出结论;若添加AE ∥C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即可证出结论.【详解】解:若添加AE 、CF 分别平分∠BAC 和∠ACD∴∠1=12∠BAC ,∠2=12∠ACD ∵AB ∥CD∴∠BAC=∠ACD∴∠1=∠2;若添加∠E=∠F∴AE ∥CF∴∠EAC=∠FCA∵AB ∥CD∴∠BAC=∠ACD∴∠BAC -∠EAC =∠ACD -∠FCA∴∠1=∠2若添加AE∥CF∴∠EAC=∠FCA∵AB∥CD∴∠BAC=∠ACD∴∠BAC-∠EAC =∠ACD-∠FCA∴∠1=∠2综上:可添加AE、CF分别平分∠BAC和∠ACD或∠E=∠F或AE∥CF(任选其一即可).【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应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