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补液张力计算

补液张力计算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2。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A.百分比浓度 B.摩尔浓度 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儿童补液张力计算

儿童补液张力计算标题:儿童补液张力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简介:本文介绍了儿童补液张力计算的方法,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正确补充儿童的体液,保持其健康。
同时,文章提醒读者避免在补液过程中出现不合适的行为和注意事项。
正文:儿童补液是在儿科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儿童体内的液体不足问题。
正确的补液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恢复体力,预防并缓解疾病。
在进行儿童补液时,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需要考虑,那就是张力计算。
张力计算是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来计算所需要补充的液体量。
儿童的身体组成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特别的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儿童补液张力计算方法:1.首先,根据儿童的年龄确定所需补液种类。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不同种类的液体需求不同,如0-6个月的婴儿需要母乳或配方奶,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适量添加果汁或水。
2.确定儿童体重。
补液计算中需要知道儿童的体重,因为体重是补液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可以在家庭常备的体重秤上称量儿童的体重,或者在医疗机构进行准确的体重测量。
3.计算丢失的体液量。
儿童体液的丢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发热、呕吐、腹泻等。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医生或者护士会根据丢失的体液量进行补液计算。
4.根据上述信息计算补液量。
根据儿童的体重和丢失的体液量,医生或者护士会使用特定的公式计算出儿童所需补液量。
这个计算过程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咨询医护人员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儿童补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以下不良行为和注意事项:1.不要随意添加药物或补充剂。
补液应该是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进行,不要自行添加药物或补充剂,以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避免过度补液。
过度补液可能会导致水中毒,对儿童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补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进行,不要超过推荐的补液量。
3.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
在进行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是否有不适感、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三部曲来源:穆欢喜的日志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
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30-50ml/kg ,中度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总3页) -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 a C 1 10m 1稀释至100m 1 ,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X10=X X100, X二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X稀释前体积二稀释后浓度X稀释后体积。
即:C1X V 1二C2X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A.百分比浓度 B.摩尔浓度 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 o s m/ 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 o s 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二(百分比浓度X10X1000X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 9%N a C 1 溶液渗透压二(0.9X10X1000X2) /58. 5二308mO s m/L (794.2 k P 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乂如5%N a H C 03 溶液渗透压二(5X10X1000X2) /84二1190. 4m 0 s m/L (3069.7 k P 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液体张力的计算方法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A.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小儿补液张力计算
“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
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
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
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
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
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 )A.百分比浓度B.摩尔浓度C.张力
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10%(NaCl)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0.9%(NaCl)1张
5%(NaHCO3)4张
10%(KCl)9张
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2、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张
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张)
5、2∶1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
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
配制2∶1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5、配制2∶1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
这样,似乎很玄的2∶1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