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石油企业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全部子公司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子公司(全)中国石化分(子)公司信息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武汉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子公司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炼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其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沥青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业子站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中国石油社会责任中国石油油品信息中国石油物资装备中国石油远程教育企业子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油气田企业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炼化企业大庆石化分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炼化工程建设项目部东北化工销售分公司西北化工销售分公司华东化工销售分公司华北化工销售分公司华南化工销售分公司西南化工销售分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企业东北销售分公司西北销售分公司华北销售分公司黑龙江销售分公司吉林销售分公司辽宁销售分公司大连销售分公司内蒙古销售分公司陕西销售分公司甘肃销售分公司宁夏销售分公司青海销售分公司新疆销售分公司西藏销售分公司四川销售分公司重庆销售分公司山东销售分公司山西销售分公司江苏销售分公司浙江销售分公司安徽销售分公司河南销售分公司湖南销售分公司福建销售分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江西销售分公司贵州销售分公司大连海运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华东(上海)销售分公司华中(湖北)销售分公司华南(广东)销售分公司西南(云南)销售分公司管道储运企业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江苏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海外企业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南美公司尼罗河公司哈萨克斯坦公司中俄合作项目部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测井有限公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企业天然气管道局工程建设公司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柴油机厂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科研及事业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总院石油化工研究院经济技术研究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管材研究所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报社审计服务中心广州培训中心其他单位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合作经理部咨询中心物资公司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天然气运输公司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油集团公司华油北京服务总公司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华铭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昌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上海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湛江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深圳分公司。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简介

司挂牌上市。
中国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 公司之一,广泛从事与石油、
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
•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 务); •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天然气的输送、营销和销售。
勘探与生产公司是中国石油最 大的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国内 油气勘探生产业务,并根据授 权管理国内对外合作勘探开发 项目。 负责包括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吐 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 冀东油田、青海油田、玉门油田、四川气田等13个油气田 在内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从4000万元上升到117亿元,资产总值从28亿元上升到971亿
元,净资产由22亿元上升到591亿元,累计上缴税收169亿元。 中国海油连续三年在中国大型国企中,经营效绩评价名列前 茅。
其中大多数产油区块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其油气 勘探、开发区域地跨中国26个省,排它性油气勘探面积约80万 平方千米。2002年,生产原油3800万吨,天然气50.6亿立方米; 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亿吨,新增石油可采储量5338万吨, 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1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36亿立方 米。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 业,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 润滑油、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 料和其它石油产品。 2002年加 工原油 10501 万吨,占同年国 内年加工量的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营24个炼油厂,13家年加工 能力超过500万吨的炼油厂。茂名炼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镇海炼 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齐鲁分公司炼油厂、金陵分公司炼油厂、高 桥分公司炼油厂年加工能力都在千万吨以上。镇海炼油厂的年综 合加工能力为1400万吨,是中国第一大炼油厂。
中国的石油产业

中国的石油产业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
中国的石油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石油产业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石油产业的现状中国的石油产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壮大。
目前,中国石油产业主要由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控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
这三大公司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们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不断提高石油产量和质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石油产业存在的挑战尽管中国的石油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石油产业的储量相对较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石油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从而增加国家的石油依赖度。
其次,中国的石油产业面临着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在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产业需采取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石油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一个挑战。
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国际油价的波动使得中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
中国石油产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以应对国际市场上的挑战。
三、石油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石油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中国政府重视石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鼓励石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石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其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带动石油需求的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石油替代品将逐渐取代传统石油产品,为石油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另外,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为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大石油公司局级单位列表

中国石油局级单位列表油田企业: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对外合作经理部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中国石油南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炼化企业: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中国石油炼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销售企业: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燃料油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河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陕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河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公司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大连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山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天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宁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贵州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江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海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大连海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储运企业: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中国石油唐山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利用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中国石油测井公司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工程建设企业:中国石油管道局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中国石油寰球工程公司中国石油昆仑工程公司装备制造企业: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宝鸡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济柴动力总厂中国石油渤海装备有限公司科研及事业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安全环保院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报社中国石油审计服务中心中国石油信息中心中国石油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广州培训中心中国石油物资公司其他单位: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中国石油财务公司中国石油华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华油北京服务总公司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中国石油资产公司中国石油昆仑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石油竞盛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分支: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中国石油南美公司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中国石油伊朗公司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公司中国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中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中俄合作项目部华铭国际投资公司中国石化局级单位列表油田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华东石油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石油勘探局东北石油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江苏石油勘探局石油工程西南公司西南石油局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西北石油局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南方分公司华北石油局管道储运公司炼化企业: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炼化公司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上海石化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北海分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沥青销售分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石化公司仪化集团公司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保定石油化工厂洛阳石油化工总厂荆门石油化工总厂催化剂分公司四川维尼纶厂九江石油化工总厂中原石化湖北化肥厂石家庄炼油厂化工销售分公司济南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广州分公司沧州炼油厂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青岛炼化公司湛江东兴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塔河分公司成品油销售企业:北京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石油分公司天津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山西石油总公司上海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石油分公司江苏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甘肃石油分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福建石油分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四川石油分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河南石油分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吉林石油分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海南石油分公司青海石油分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宁夏石油分公司辽宁石油分公司设计、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公司第五建设公司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第四建设公司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程有限公司第十建设公司科研单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安全工程研究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业公司及其他单位:经济技术研究院(咨询公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报社炼化工程公司管理干部学院机关服务中心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出版社境外代表处:中国石化香港代表处中国石化伊朗代表处中国石化美国代表处中国石化欧洲代表处中国石化北非代表处中国石化英国代表处中国石化东南亚代表处中国石化中亚代表处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中国石化俄罗斯代表处中国石化南美代表处中国石化沙特代表处中国海油局级单位列表上游业务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辖)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上游业务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金融服务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他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中海实业公司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中海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及中国三大石油化工集团介绍

目录1.石油行业概述11.1.石油行业分类11.2.石油行业的主要业务活动12.石油行业管理体制32.1.国家石油管理体制的变革32.2.国家石油管理机构42.3.企业管理体制53.三大集团介绍63.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73.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43.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4.石油信息化概述224.1.石油信息分类224.2.石油信息化需求244.3.石油信息化对GIS的需求244.4.石油信息化现状274.5.石油信息化的近期规划295.数字油田315.1.数字油田的含义315.2.数字油田技术模型315.3.数字油田的主要内容325.4.数字油田建设现状356.典型油田信息化356.1.XX油田356.2.胜利油田376.3.中原油田396.4.大港油田397.主要GIS平台与产品供应商407.1.GIS平台产品应用情况407.2.产品供应商介绍427.3.MapGIS石油行业应用现状548.MapGIS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568.1.市场环境分析568.2.MapGIS竞争力分析588.3.MapGIS的切入模式与对策601.石油行业概述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目前为止,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发现了688个油气田,形成了六大油气区,建成了XX、胜利、辽河、XX、XX、长庆、渤海和南海等24个油气生产基地。
全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12.1万吨增至2000年的1.6亿吨,列世界第5位;2000年天然气产量277亿立方米,列世界第15位。
目前,石油全行业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设计、施工、科研和技术服务配套的工业体系。
1.1.石油行业分类石油行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具有非常鲜明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链信息传递效应。
其中,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各大石油单位待遇情况(送给石油院校学弟学妹)

又快到双选了,所以就想写篇文章给马上找工作的学弟学妹,谈谈自己对工作单位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因为我是储运毕业的,所以很多看法也是基于储运专业而言,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看看。
首先我个人觉得只要学石油,工作环境大多数都是艰苦的,我想这点大家必须认识清楚,毕竟坐在办公室里面,而且还是大城市,周围环境还很好的情况是极少数的。
所以希望所有找工作的同学要把心态调整好,需要明白工作环境是艰苦的,相当单位的环境是不如学校的,不如东营的。
同时找工作的时候,大家找工作的时候不要看绝对工资,要看相对工资,就是你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属于什么水平,因为中国太大,同样3000元在北京和东营是两回事。
还有很多企业只会告诉你基本工资,而不告诉你奖金,不要以为基本工资低就不好,很多地方奖金比工资还高,至于原因,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就专业本身而言,我个人觉得储运在主干里面最好的(可能自恋了点),不过也很有道理,就业好坏不是以就业数量来衡量而是以质量衡量,储运专业在设计院工作、在大城市工作的比例远大于其他专业,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有人觉得储运这几年就业不如石工和勘察,我想是大家有所误解,储运的就业还是相当好的,因为双选的时间从今年9月一直到明年你们毕业,石工勘探的招聘主要集中在开始的时候,而且最开始来的时候很多单位甚至只要这两个专业的,根本不要储运等其他专业,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储运不行了,找不到工作了,很多同学就会紧张,但其实储运的招聘在这么长的几个月都很平均,而且数量也很大,所以储运的师弟师妹一定不要心急,想要找到好工作,一定要“挺住”。
说了那么多,还是说点实际的,以下是我对一些油田企业的看法,也是储运专业可以找到工作的单位,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但毕竟是个人看法,而且只是重点部份,不够完整,所以仅供参考,如果有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一、中石油部分首先大家一定要分清楚,油公司和非油公司,油公司基本都是上市企业,效益会好一些,非油公司主要是油田的存续部分,效益会差些,但也不绝对,区别也很简单,油公司一般都叫“XX有限公司”,非油公司一般叫“XX管理局”或者“XX勘探局”。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及观察中国石化所处的市场地位一、分析框架及市场基本状况我国的石油工业由三大石油公司控制,基本上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三家油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
中国石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的石油公司。
公司在上游资源的占有方面优势明显,控制着我国70%以上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而且最近完工的“西气东输”工程,使中国石油控制了我国陆上天然气运输的主干网络,为公司下一步天然气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石化也是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规模较中国石油小,其主要优势在下游业务领域——炼油、化工及销售网络;中海油是一个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规模最小,但成长迅速,主要业务范围为我国海域油气的勘探与生产。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详细讲解]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
![[详细讲解]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https://img.taocdn.com/s3/m/6f15204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3.png)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及观察中国石化所处的市场地位一、分析框架及市场基本状况我国的石油工业由三大石油公司控制,基本上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三家油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
中国石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的石油公司。
公司在上游资源的占有方面优势明显,控制着我国70%以上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而且最近完工的“西气东输”工程,使中国石油控制了我国陆上天然气运输的主干网络,为公司下一步天然气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石化也是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规模较中国石油小,其主要优势在下游业务领域——炼油、化工及销售网络;中海油是一个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规模最小,但成长迅速,主要业务范围为我国海域油气的勘探与生产。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三大石油企业
中国三大石油企业,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三家能源工业公司,它们都是国有企业,受国家的大力支持。
三大石油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家企业的市值、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都非常庞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大石油企业的情况。
一、中石油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规模庞大,业务范围遍及全球。
中石油的业务覆盖勘探、开采、输送、加工和销售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
中石油在国内外拥有大量油气资源储备,拥有着同业中最先进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技术,同时还是全球化运营公司,已经向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产品和服务。
中石油最近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它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48万亿美元,其净
利润也在不断增加。
中石油的成功源于其深厚的技术研发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并且不断推进创新,通过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效率、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中石化
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它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相关的业务。
中石化在天然气、煤炭、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投资。
中石化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石油和石化企
业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石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化学品公司之一。
公司的市值和收入一直在上升,这得益于中石化的创新和转型,不断发掘新的业务领域和扩大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
三、中海油
中海油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勘探、生产和开发公司之一,是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唯一的以海洋油气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中海油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推广和销售、石油炼制以及化学工业等方面的业务。
中海油凭借其强大的勘探和开发能力以及全球领先的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司之一。
中海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勘探和开发业务,并已经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建立了大型的油气项目。
中海油的市值和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总之,中国三大石油企业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引领下,它们的规模、市值、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和增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未来,中国三大石油企业将继续引领国家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