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种类

合集下载

2024年可爱的瓢虫教案及反思

2024年可爱的瓢虫教案及反思

2024年可爱的瓢虫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六章“昆虫世界”的第二节“认识瓢虫”。

具体内容包括瓢虫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瓢虫的分类、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提高学生对瓢虫的认知。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瓢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瓢虫的分类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瓢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瓢虫模型、图片、PPT、放大镜、观察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观察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瓢虫模型、图片和PPT,展示各种瓢虫,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瓢虫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瓢虫的分类:介绍瓢虫的种类,如七星瓢虫、二十星瓢虫等。

(2)瓢虫的形态结构:讲解瓢虫的身体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鞘翅等。

(3)瓢虫的生活习性:介绍瓢虫的生活环境、食物、生长繁殖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七星瓢虫为例,讲解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观察瓢虫模型,绘制瓢虫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瓢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瓢虫。

六、板书设计1. 瓢虫的分类七星瓢虫二十星瓢虫2. 瓢虫的形态结构头部胸部腹部鞘翅3. 瓢虫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物生长繁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瓢虫观察日记内容要求: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瓢虫活动,包括时间、地点、瓢虫的行为等。

2. 答案:(示例)2024年X月X日,星期X,晴。

今天我在学校的花坛边看到了一只七星瓢虫。

它在一片叶子上悠闲地爬行,时不时停下来休息。

我还发现它喜欢吃蚜虫,真是个捉虫高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瓢虫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

瓢虫的识别与应用

瓢虫的识别与应用

32 2018.6园艺园林管纤毛运动,具有排痰平喘的功效。

故山楂是助消化、降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山楂的这些功能,促进山楂产业的发展。

4.2 医疗开发已有研究表明,焦山楂煎剂体可用于菌痢的治疗,对各种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楂果胶能够吸附和去除胃肠细菌,可用于治疗泻肚。

山楂中的牡荆素化合物、提取液能够抑制亚硝酸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因此,山楂还具有抗癌作用。

故多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可以用来预防和辅助治疗消化道癌。

4.3 生态开发由于山楂具有易栽培、抗性好、适应性强,且山楂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附能力强等特点,也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观赏树种进行广泛应用。

目前,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山楂以及加工产品的绿色安全特性,使我国山楂在国际市场上供应不求,有机山楂制品产业存在着不可估计的潜力,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地域广阔,拥有特有的种植资源和气候条件,可以打造优质的山楂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逐步走向世界。

山楂产业不仅是特色产业,而且还能够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瓢虫的识别与应用张秋爽(河北省唐山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瓢虫,俗称花大姐,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多数种类是蚜虫、介壳虫等园林害虫的天敌,因此受到广大园林工作者的重视。

文章从瓢虫的识别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应用与保护进行介绍,以期给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瓢虫;天敌;识别特征;生物学;应用1 瓢虫简介瓢虫外表美丽,庭园、路边、农田随处可见,多数种类是蚜虫、介壳虫的天敌,可以说是人类的好朋友。

但也有些植食性瓢虫取食农作物,常常造成农作物的损失。

人们常常利用瓢虫防治害虫,对瓢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许多瓢虫的秘密,同时也让瓢虫逐渐渗透到人类文化中。

七星瓢虫知识

七星瓢虫知识

七星瓢虫知识
七星瓢虫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昆虫,它们属于瓢虫科,体型较小,有着漂亮的斑点图案。

以下是一些关于七星瓢虫的有趣知识:
1. 名称由来:七星瓢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背部的七个黑色斑点,这些斑点像极了七颗明亮的星星。

2. 保护色:七星瓢虫的鲜艳斑点有着警示作用,预示着它们体内含有苦味的化学物质,可以防止被天敌捕食。

3. 食性:七星瓢虫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喜食蚜虫,因此在农业上具有一定的益虫作用。

4. 防御机制:当受到威胁时,七星瓢虫会释放出带有刺激性的黄色液体,这种液体具有腥臭味,可以将天敌赶走。

5. 冬眠习性:在寒冷的冬季,七星瓢虫会进入冬眠状态,聚集在树干、岩石等处,等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苏醒。

6. 繁殖方式:雌性七星瓢虫会在植物叶片下面产卵,孵化后的幼虫需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长成成虫。

7. 观赏价值:七星瓢虫因其可爱的外形和活泼的性格,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观赏昆虫,在一些地区甚至被当做吉祥物。

平原县瓢虫种类初步调查报告

平原县瓢虫种类初步调查报告

绿色植保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树体健康生长和发育,以获得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果品。

果树病虫防治经历了传统防治阶段、综合防治阶段,进入了绿色防控阶段。

绿色防控原则首先是安全性,其次才是可操作性、农药替代性、经济有效性、可持续性。

果园以多年生果树为基础,构成果园的生物群落,其生态环境较大田稳定。

绿色防控首要是从生态多样性和生物工程技术角度实施。

而天敌是影响害虫种群和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也是果园安全生产中对害虫进行生态控制的主要因子。

果园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以多年生果树为基础,构成果园生物群落,害虫天敌种类也较大田丰富,而且二者相互制约。

天敌是果园内调控生物多样性进行自然保护利用的主体,能从源头上改变病虫害发生基数及滋生环境,增强自我控害能力,达到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的。

瓢虫是常见的重要果园害虫天敌,俗称花大姐、红娘、花包衭、胖小、臭龟子等,在昆虫分类上属鞘翅目瓢虫科(Coccineli-dae)属中小型甲虫,已知有5000种之多,幼虫寡足,胸发达,上颚镰刀状,具臼基。

体背通常具有体节瘤或枝刺。

成虫一般体色鲜艳,具红、黑或黄色斑点的圆形突起的甲虫,蛹为裸蛹,化蛹时幼虫表皮蜕在蛹体尾端,或背面开裂而包围蛹体。

卵长卵形,散产或集成块状。

大部分种为捕食性,约占总种类4/5,多以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及其他节肢动物为食,是林果害虫的重要天敌。

其中捕食性瓢虫体多呈半球形,上颚有基齿,端部不分裂或对裂。

瓢虫少部分种为植食性。

瓢虫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果园害虫的天敌,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高度相关的捕食性天敌,它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对保持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平衡、对害虫绿色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食性瓢虫体被短绒毛,无光泽,上颚无基齿,多危害茄科、葫芦科、菊科等植物。

笔者在野外开展调查,在平原县果园、公园树木花草上调查发现了12种瓢虫,现报告介绍如下:1赤星瓢虫该种发现于杏、蔷薇、桃、早春干枯草丛中,多见于低海拔平原地区,主要捕食蚜虫、绵介壳虫。

小朋友们都喜欢的七星瓢虫——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哦!Coccinellidae瓢虫科

小朋友们都喜欢的七星瓢虫——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哦!Coccinellidae瓢虫科

⼩朋友们都喜欢的七星瓢⾍——还有许多不⼀样的哦!Coccinellidae瓢⾍科每天早上咪蛋都要在花园⾥玩半天,找⼩蜗⽜,还有瓢⾍们,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漂亮的⼩瓢⾍出现在植物上,今天就来好好地研究⼀下它们!Coccinellidae 是瓢⾍的正式名词,这是拉丁语,⽽法语⾥是⼀样的,叫做:Coccinell 发⾳为:可可星奈勒,咪蛋每天就叫着Coccinell当她发现⼀只瓢⾍之后,⽽法语⼉歌也有⼀⾸就叫《Coccinell》。

⽽我们⼀般叫瓢⾍:Ladybug.......但是为⽑呢??瓢⾍(学名:Coccinellidae)是鞘翅⽬瓢⾍科,圆形突起的甲⾍通称,它们都是体⾊鲜艳的⼩型昆⾍,常具红、⿊或黄⾊斑点。

⽽英⽂名ladybug⾥的“lady”⼀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这⾥居然有宗教寓意??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瓢⾍的成⾍体长约数mm⾄1cm程度,体型呈半圆球状,脚与触⾓短⼩。

体⾊有⿊、蓝、红、橙、黄、褐⾊等艳丽的⾊彩,⾝体上的图样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多变。

你知道吗?如果按照⾷物种类来划分,瓢⾍可以分为三⼤类:⾁⾷性的,菌⾷性的和草⾷性的,对于⼈类来说,⾷草的⾃然就是害⾍了,⾁⾷性瓢⾍则以蚜⾍、介壳⾍为⾷,是益⾍呢!引进瓢⾍物种能够驱赶并取代既有的瓢⾍,⼀种⽣物防治的⼿段!所以了解哪种瓢⾍是吃什么的很重要哦!本⽂就⼀个个看过来⾸先来看在农业上作为益⾍的:⾁⾷性瓢⾍⾃然就是最受⼩朋友和园丁,农民欢迎的七星瓢⾍啦!七星瓢⾍(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泛分布于⾮洲、欧洲、亚洲的代表性瓢⾍。

体长约8mm,翅膀为红⾊,正如中⽂名称所提⽰,其有7个⿊⾊图纹,以蚜⾍与叶螨维⽣,当⾷物不⾜时幼⾍间会有同类互⾷的情形发⽣。

异⾊瓢⾍(Harmonia axyridis)⼴泛分布于亚洲等地,和七星瓢⾍并列为代表性物种。

体长约7mm,与七星瓢⾍不同的是体⾊变化性⼤,有⿊底2个红斑、⿊底4个红斑、红与黄⾊多图样等,捕⾷蚜⾍——今天咪蛋在树叶上看到的就是⿊底两个红斑的这种瓢⾍呢。

短角瓢虫属Novius Mulsant的研究(鞘翅目瓢虫科短角瓢虫族)

短角瓢虫属Novius Mulsant的研究(鞘翅目瓢虫科短角瓢虫族)

环境昆虫学报2021, 43 (2): 279 -291Journal "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http : 〃hjkcxb. alljournals, netdoi : 10. 3969/j. issn. 1674 -0858. 2021.02. 1唐雪飞,庞虹.短角瓢虫属Novir MulsanP 的研究(鞘翅目:瓢虫科:短角瓢虫族)[J ] •环境昆虫学报,2021, 43 (2 ): 279 -291.短角瓢虫属Novius Mulsant 的研究 (鞘翅目:瓢虫科:短角瓢虫族)唐雪飞,庞虹"(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院,广州510275)摘要:短角瓢虫属Noius Mulsanp , 1846 ( = RodoOa Mulsanp , 1850)瓢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绵]科害虫的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一些种类如澳洲短角瓢虫Nor carOinalo (Mulsanp , 1850)从澳大利亚引进到美国加利福尼亚防治柑橘吹棉]Icerya purcCasi Ml :, 1879取得成功,成为生物防治的 ° 要 属 的 历史,以及该类群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此 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进 与 ,以短角瓢虫属的研究与利用 °关键词:短角瓢虫属;红瓢虫属;分类学;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Q968. 1; S4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858 (2021) 02 -0279 -13Research on the genus Novius Mulsant (Coleoptera : Coccinellidae : Noviini ): A reviewTANG Xue-Fei , PANG Hong * * ( State Key Laboratoiy o f Biocontroj ,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O of目: 国家 科学 面 目 (31970439)作者简介:唐雪飞,女,1992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敌瓢虫的系统学,E-maa : tangxf5@ mails, sysu. edu. .n*通讯作者Author rcr correspondencc :庞虹,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昆虫物种多样性起源与演化、天敌瓢虫的利用,E-maiS : Lshpang@mail. sysu. edu. cn收稿日期 Received : 2021 -01 -29 (接受日期 Accepted : 2021 -03 -03Ecology ,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 Species ofMulsan-, 1846 (二 RoOolia Mulsan-, 1850) play an impoaan- ale in tPebiolooicxl contrcO of pests ,especialjy in tPe contrcO of sccSe insects in tPe KmiSy Maraarodidae ,which hasimportan- reseerch value and economic signifiexnee. The best-known member of this genus , the vedaliebeetSe ,Novius cardinaHs ( Mulsan-,1850 ) was fio/y introduced into Calimmia from Australia. In fee-, tPe modem histoa of biolooicoj (―皿匸。

甘肃农业大学馆藏瓢甲科昆虫名录

甘肃农业大学馆藏瓢甲科昆虫名录

第35卷第4期2019年2月Vol.35No.4Feb.2019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甘肃农业大学馆藏瓢甲科昆虫名录陈悦,雷婷,虎常萍,崔佳佳,杨淋凯,王国利公(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甘肃农业大学馆藏昆虫标本依托于植物保护学院,标本主要来源于甘肃及周边的宁夏、陕西,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云南,从其收藏的1300余号瓢甲科昆虫标本中鉴定出35属92种,列出了种类名录及国内分布,其中闪蓝唇瓢虫Chilocorus hauseri Weise、狭臀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Fabricius为甘肃省新记录种。

关键词:瓢甲科;昆虫名录;新纪录;甘肃农业大学中图分类号:S311瓢甲科Coccinellidae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目前世界记录已有5000多种,中国已记录10亚科98属725种,食性约80%为捕食性,20%为植食性和菌食性。

捕食性的瓢甲能有效控制螃虫、粉虱、介壳虫等小型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农林害虫的自然控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占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古北、东洋两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造就了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甘肃农业大学馆藏昆虫标本先后依托于农学系植物保护教研室、植物保护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贮存了大量的昆虫标本,主要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标本的种类鉴定,本次实验结合科研训练项目对瓢甲科昆虫进行了整理鉴定,以期为昆虫标本馆的建立健全以及全面掌握馆藏瓢甲科昆虫的种类,更好的服务于科研教学以及为天敌昆虫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标本概述甘肃农业大学馆藏瓢甲科昆虫标本主要以甘肃省本地标本为主,其次是周边的宁夏和陕西,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云南,采集年限从1964年至今,本次共整理鉴定瓢甲标本1300余头,鉴定出瓢甲科昆虫共计29属94种,其中闪蓝唇瓢虫、狭臀瓢虫为甘肃省新记录种。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养殖技术
野外捕捉 饲料培育
饲养方法 散发利用
七星瓢虫外形图(7张)七星瓢虫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场所不一样。冬天,七星瓢虫在小麦和油菜的根茎间越冬, 也有的在向阳的土块、土缝中过冬。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 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 植物,如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有时甚至出现大批七星瓢虫聚集的景象。 秋天,田间七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它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这时候,早晚的气温较低,七星瓢虫往往 隐蔽起来,不易发现,需在上午7点钟以后至太阳下山之前采集。
七星瓢虫雌雄形态,斑纹相同,雌虫常较雄虫大些。两者可靠的鉴别特征是雄虫腹部腹面末端,有一小的横 的凹陷,而雌虫则平坦而光滑,无此凹陷。
七星瓢虫幼虫(3张)七星瓢虫幼虫体表有一层较坚硬的表皮,它的伸展性有限,所以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 蜕去老皮,着生新皮,才能继续成长。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个龄期,幼虫共蜕三次皮,有四个龄期。初孵幼虫 (一龄)身体很小,只有2-3毫米,孵化后,就聚集在原卵块的残壳上,约经8-12小时,开始分散取食。
分布范围
七星瓢虫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亚洲。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七星瓢虫分布图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七星瓢虫卵通常成块地产在茎叶或土块上。卵粒梭形,竖立,整齐地排列成块。每个卵块一般30粒左右。最 多可达百余粒,少的则仅有几粒。刚产下的卵淡黄色,后逐渐变为杏黄色。将孵化时,呈黑褐色。
七星瓢虫的名称由其鞘翅上的7个黑色斑点而来,但是其身上的斑点数量是各不相同的。
(概述图参考资料: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瓢虫的种类
瓢虫的种类多达4000多种,其中80%以上是肉食性的。

以捕食昆虫为主的瓢虫有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等。

以捕食叶蛾为主的瓢虫有深点食螨瓢虫、黑襟毛瓢虫、连斑毛瓢虫等。

以捕食蚧壳虫为主的瓢虫有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红环瓢虫等。

以捕食白粉菌为主的瓢虫如白条菌瓢虫、梵文菌瓢虫等。

瓢虫,在昆虫学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

因为它的形状很象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

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

它是一种象半个圆球那样的小甲虫,坚硬的翅膀,颜色鲜艳,还生有很多黑色或红色的斑纹,讨人喜爱,在我国有的地区叫它“红娘”,也有些地区叫它“花大姐”。

瓢虫有两层翅膀,外面的一层已经变成硬壳,只起保护作用,所以叫做鞘翅。

鞘翅的下面还有一层很薄的软翅膀,能够飞翔。

瓢虫主要是益虫,也有少量的害虫,常见的益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等,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都属于害虫。

益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能吃蚜虫、介克虫和壁虱等害虫。

这些害虫在植物的茎叶上繁殖生长,吸吮植物的汁液,致使花蕾脱落果实减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

瓢虫找到蚜虫等害虫密集的地方,挨个儿把蚜虫一只又一只的吃掉。

一只瓢虫平均一天能够吃掉一百多只蚜虫。

其幼虫也是吃蚜虫的能手,利用瓢虫来防治害虫,已有很久的历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